【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在泰國和緬甸之間建設泰緬鐵路,電影《桂河大橋》中也對此進行描述。如今泰國已啟動將其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的工作。日本共同社8月16日報導稱,在與日本較為親近的泰國,揣度日本人的感情,對於使用在國際上被知曉的「死亡鐵路」這一表述出現了贊成和反對兩種論調。
「登錄的目的是讓人類不再重複這樣的錯誤」。泰國西部的北碧府7月22日以居民為對象召開的聽證會上,政府文化負責人進行了上述說明。
全長約400公裡的泰緬鐵路於1942年動工,用1年多的時間實現通車。據稱盟軍俘虜和亞洲勞工等被動員,嚴酷勞動和瘧疾造成10萬人以上死亡。
報導稱,泰緬鐵路若成為世界遺產,將受到更多關注,遊客也將增加,但也將使「二戰」日軍的殘暴行為被再次凸顯。在聽證會上,出席的約450人中半數左右表示擔憂稱,「若使用『死亡鐵路』的表述,將引發泰國與日本外交關係上的摩擦」。
另一方面,也有意見指出「雖然無意責備日本,但這是歷史事實」,「『死亡鐵路』在國際上也被知曉,是最合適的名稱」。
共同社稱,目前泰國與日本的關係極為良好,以汽車產業為首,許多日本企業進駐泰國。人員交流也很頻繁。一名來到北碧府的德國女性表示:「知道真實的歷史很重要。」泰國籍女導遊也表示「有必要將戰爭的歷史告訴年輕一代」,對世界遺產登錄肯定的意見很多。
泰國政府打算到2020年初向UNESCO申報目前仍留存的部分鐵路及桂河鐵橋、盟軍俘虜墓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