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垂簾聽政一切還好,為何載灃執政3年大清就亡了?原因很簡單

2020-12-14 騰訊網

1908年的11月5日,一個統治了中國將近半個世紀的女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前往了另一個世界。這就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位幹政的女性,也是一位臭名昭著的太后——慈禧太后。

其在臨死之前,下了兩道命令。一是令年僅三歲的溥儀承嗣登基,二是令載灃為攝政王,在溥儀成年親政之前,代為執政。但是為何,在慈禧死後三年。也就是1912年,大清朝便亡國了呢?實際上這與當年的清朝的政局有關。

實際上對於民國以及如今的我們來說,慈禧太后是一位十惡不赦的劊子手。窮奢極欲,只顧自己的享受,完全不顧陷於危難之中的國家。但實際上,對於那時候的清朝來說。慈禧太后是救了大清朝的命的一位太后。也是清末時期地位最高的守舊派。

以自小就在封建社會的腐朽思想下成長的慈禧來說。她是沒有勇氣打破那個腐朽的欄杆的,也不希望打破那個欄杆。因為慈禧已經站上了封建社會的制高點,她已經成為了這種腐朽思想的既得利益者,即使是看明白了天下的局勢。

作為既得利益者,慈禧也不會說清楚。但是她在這個腐朽的欄杆裡面,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也最大程度上的維持的清王朝的統治,讓它不至於倒塌。並且還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新政進行了自救。

比如說洋務運動,清末的新政等等。如若沒有慈禧的同意,誰敢擅自專形?甚至是光緒帝一開始聯合譚嗣同等搞的戊戌變法,慈禧太后即使不喜歡,但是也默許了光緒帝的動作。

只不過後來維新派得寸進尺,不僅僅是要觸碰守舊派蛋糕那麼簡單。而是準備將所有守舊派一網打盡。慈禧太后自身身為守舊派,怎麼可能同意光緒他們的得寸進尺?於是立刻出手將其收拾了,並廢除了戊戌新政。

所以自這裡可以看出來,慈禧並不是完全不管這個國家的。而是在一定的範圍內,她允許手底下的人觸及一定的利益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但是始終,慈禧是將自己看在第一位的。

並且慈禧的政治手腕也著實高明,她可以在中央朝廷式微,而地方的督撫幾乎都要自立為王的情況下。用她那爐火純青的政治手腕,先後維繫那些雄踞一地的地方督撫與中央朝廷的關係。並分化湘軍等體系,是其威脅不到朝廷。

而實際上自這方面看來,在慈禧死後。三歲不到的幼兒登基本就並不容易服眾,而載灃的能力再好權謀再高也就是個攝政王。名不正言不順,他們根本壓制不住這樣的一個暗潮洶湧的局面,地方督撫紛紛自立。清朝自然就亡了。

難道慈禧生前就沒想到過這樣的局面嗎?慈禧當然想到過了,畢竟治理一個國家半輩子的人怎麼可能連這一點都想不到。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罷了,其的心中總是抱著僥倖的心理。

立三歲的溥儀為帝,想的就是自己萬一可以再活幾年。這種幼帝臨朝的局面更加方便自己垂簾聽政,而攝政王載灃有幼帝在手也更容易控制。總的來說,真實的慈禧太后 還是一個為了自己的命運可以放棄掉國家的未來的人,也是一位心狠手辣的太后。

相關焦點

  • 慈禧垂簾聽政46年,為何在臨終前,要將年僅3歲的溥儀立為皇帝?
    在清朝時期,曾經出現過一位權力最大的女人,這個女人就是慈禧太后,在清朝晚期的政局中,慈禧太后幾乎是掌握了整個大清王朝的決策權。而當1908年,光緒帝「重病」離世後,73歲的慈禧也漸漸走到了她生命的盡頭。
  • 大清最後一個「正宗」皇后,欲效仿慈禧「垂簾聽政」,誤國誤民!
    宣統皇帝的遜位,歷時近三百年的清王朝轟然倒塌。內部的腐朽、後宮的幹政和世界的進步這些都在推動著清王朝的滅亡。隆裕皇后,也是清朝從大清皇宮正門迎進的最後一個「正宗」皇后。
  • 垂簾聽政的太后,不止慈禧,還有鹹豐帝的正皇后慈安
    一說到垂簾聽政,大家可能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慈禧,其實除了慈禧,還有一位太后也喜歡垂簾聽政,而且和慈禧是一起垂簾聽政的,她就是鹹豐帝的皇后慈安,同治即位後的東太后。鹹豐死後,東西二宮垂簾聽政。從此之後,這大清國的各種奏章都是由輔政大臣來起草,然後要同時蓋上這兩枚印章才能夠生效。從這一點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鹹豐的一片苦心,也是怕同治即位後,母憑子貴,慈安沒有安身之地。從這我們知道鹹豐帝對於慈安是更愛護的。
  • 垂簾聽政有違大清祖制,是誰為慈禧掌權提供法律依據的?
    那麼這一於清代前無古人之政治體制為何還能夠在鹹豐駕崩後得以確立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鹹豐帝的遺詔為太后垂簾和親王軍機大臣輔政體制確立留下了權力空間,為日後該政治體制確立埋下了伏筆。 鹹豐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鹹豐帝病逝於熱河避暑山莊。
  • 慈禧逃命時吃了一隻雞,卻為何花了5000兩白銀?大清不亡都沒道理
    作為統治晚清時間最長的慈禧太后,相信網友們也是熟悉得不得了吧,這個老妖婆真的是把清朝給徹底坑慘了,不過她的人生經歷確實是極為的輝煌,17歲進入宮廷,21歲因為生了兒子,也就是同治帝,為此被升任為了懿妃,沒想到5年後的她就直接開始垂簾聽政了。
  • 大清作死簡記,三分鐘讀完帝國落日,張之洞埋下的火藥桶終於炸了
    自乾隆他老人家晚年以來,大清國這條破船就已經風雨飄搖了。後又經歷太平天國、兩次鴉片戰爭這樣的暴風雨,眼看就要船毀人亡了,但幸好有曾、左、李、胡這樣的好稅收緊密團結在以慈禧老佛爺為核心的總舵手之下,平內亂、開洋務、師夷長技以制夷,硬是又蹦躂了一回。
  • 慈禧柄權長達47年之久,她一生所為,做過什麼荒唐事?
    慈禧柄權之後,所做之事無一件不荒唐。她柄權之後的所作所為其實從來不是為了大清,而是為了她的一己私慾。她之所以貪權,既是為了享受能夠掌控一切以及所有人命運的快感,也是為了滿足她的貪圖享受。追求掌控一切以及所有人命運所帶來的那種快感,這是一種精神追求。而貪圖享受,則是一種物質追求。慈禧在貪權的同時也不忘貪圖享受,可謂是同時滿足了自己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然而,她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卻失去了一切底線。
  • 神問答|為什麼評論裡總有人說「大清亡了」,這是什麼梗?網友:什麼...
    最近爆出韓雪已經結婚生子了,果然是大清亡了喲。大清亡了梗出處: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2002年製作的一部穿越題材的電視劇,共20集。該劇由蕭顯輝監製,伍兆榮導演,江華、張可頤、吳美珩、秦沛主演。該劇主要講述的是康熙帝四子胤禛和漢女呂四娘在機緣巧合下一同穿越來到現代的香港所發生的奇遇故事。該劇於2003年1月27日在香港TVB首播。
  • 史上最著名的10位垂簾聽政太后
    一提到垂簾聽政,人們就會想到發生在清朝的「辛酉政變」,就會想到統治了中國47年的慈禧太后。其實,在慈禧垂簾聽政之前,中國歷史上這種女人執政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她們不僅是封建社會的女中豪傑,而且也是封建社會中罕見的「女強人」;不僅是少見的政治家,而且也是罕見的政變家。在權欲的驅使下,她們成了向封建禮制挑戰的急先鋒。
  • 宋朝時有過多達八位太后垂簾聽政,為何沒能出現武則天和慈禧?
    宋朝時有過多達八位太后垂簾聽政,為何沒能出現武則天和慈禧?,宋朝第一位垂簾聽政的太后劉娥是宋仁宗時期的皇太后,執政時間長達十一年。   宋仁宗駕崩時,因為繼任的宋英宗精神上有點問題,以宰相韓琦為首的文官們請宋神宗正妻曹太后垂簾聽政,可不到半年,當曹太后逐漸準備進入角色時,文官們又逼迫曹太后還政,司馬光還以當年的劉娥劉太后的例子要曹太后不要貪戀權勢
  • 武則天為何能成為女皇帝?為何慈禧已經垂簾聽政,最後沒有稱帝?
    就比如北宋的劉太后,慈禧太后。她們儘管有很大的權力,但是僅僅止步於垂簾聽政。不同的是,武則天手裡有權利,也是成功的當了女皇帝的人。武則天擔任皇帝,按理來說,慈禧垂簾聽政,是有野心的。但是為什麼不效仿武則天稱帝呢?
  • 歷經大清五代皇帝,垂簾聽政幾十載,慈禧有的不僅是美貌
    在晚清時期,慈禧太后是一個沒有辦法繞開的人物。雖然他是一介女流,但她對大清朝堂和內宮的掌控超乎人們的想像。尤其是大清在慈禧太后死後僅僅三年,就轟然崩塌。這讓我們很難否認,大清王朝在風雨飄搖之間能夠繼續存在,和慈禧對政局的掌控能力很有關係。
  • 清末罕見照片,圖3是東亞病夫的寫照,圖7袁世凱衛隊迎慈禧迴鑾
    他是慈禧太后妹妹的兒子,在位三十四年,卻兩次讓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一生都活在憋屈中。慈禧病逝前一天,光緒病逝。世人用現代科技手段發現,光緒帝的遺骨裡有大量砒霜。京城富家公子哥在下棋,雙方都有傭人伺候著。桌椅放到今天一定價值不菲,還擺著西洋鍾。這些八旗後裔都吃著朝廷的俸祿,他們的祖上都為大清建功立業。
  • 大清為何比大明命硬:一個憤青的失敗
    同樣內憂外患,大清為何比大明命硬? 原因很簡單。 崇禎的水平比起慈禧、恭親王奕訢來,就是個敲鍵盤的憤青。從兩方面,可以看出差距來。 一方面,相比於崇禎,清廷知道誰是自己的生死威脅,誰僅僅是個面子問題,其戰略上有主次先後,拎得輕重。
  • 慈禧把持朝政47年那麼久,原因到底是什麼?來看看她的過人之處
    慈禧在世的時候,曾經把持清朝朝政長達四十多年之久。可她跟我國歷史上出現過的女皇武則天還不一樣,因為同樣是掌握了國家統治大權,但武則天則是將國家治理得越來越強大;而慈禧太后,則為了滿足自己的各種私慾,愣是將一個好好的大清帝國給推到了深淵之中。
  • 為什麼有人說,清朝之亡,並非亡於辛亥革命,而是甲午戰爭?
    日本侵朝,李鴻章曾上「東事三策」,慈禧太后為何偏偏選了下策?為什麼有人說,清朝之亡,並非亡於辛亥革命,而是甲午戰爭?明實亡於萬曆?清亡於甲午戰爭?關於明朝的滅亡,史學界有種說法,叫「明亡實亡於萬曆」。萬曆即明神宗朱翊鈞,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是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
  • 慈禧死後李蓮英還活了3年,沒了主子,他過得怎麼樣?
    原創 團隊作者 朝文社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2689,閱讀時間:約7分鐘歷史提問慈禧死後李蓮英還活了3年,沒了主子,他過得怎麼樣
  • 光緒皇帝沒有子嗣,即使有了珍妃也不行,慈禧竟是罪魁禍首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三十四年),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氏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載湉被立為帝,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
  • 1900年,為什麼慈禧要向八國聯軍宣戰?是愚蠢還是瘋狂?
    慈禧一生所追求的東西只有一個,那就權勢。她從1861年鹹豐去世,到1908年去世,統治大清長達47年之久,遠遠超過歷史上大部分皇帝的在位時間。一個「愚蠢」的慈禧是無法做到的。她在1900年對八國聯軍宣戰,確切的說是對十一國宣戰,完全是慈禧為了保住個人權勢的瘋狂舉動。慈禧在鹹豐還在世時,就已經表現出了極強的權力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