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美食記者當久了,節操與日俱增,越來越難有覺得很好吃的食物。有朋友問,你朋友圈都是關於吃,「素素挑食記」專欄也推薦過不少美食。到底哪些是「看上去好吃」,哪些又是「真的好吃」?還有朋友說,看膩了各種「外焦內嫩」「入口即化」「唇齒留香」,寫得天花亂墜我們也無法感同身受,我只想知道,哪些值得吃,哪些要避雷。
紅網消費定期推出《素素這周吃了啥》系列,這是一個特殊的專欄,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專業的術語,只有實話實說。
想知道更多素素的覓食指南,請點擊:《專欄 | 素素這周吃了啥》
譚鴨血
最近,好幾個人跟我說,素素啊,那個譚鴨血好吃,你吃過嗎?我說,鴨血啊?我不愛吃。他們就很diss我:「那是火鍋,不是專門吃鴨血的店」。可是我想說,即便是下火鍋,我也不愛吃鴨血。
豬豬說,很想吃火鍋,正式下決心減肥之前要吃一頓火鍋,然後提議去譚鴨血試試。當火鍋底料盆子端上的時候,我是驚訝的,還沒下菜,就是滿滿的一盆。粗略看了一下,除了調料、牛油。鍋裡還自帶鴨血、滷豆腐乾、鵪鶉蛋。嗯,這是一盆誠意滿滿的鍋底。一鍋紮實的底料,倒入涼茶代替水煮,據說這樣更健康不容易上火。
根據菜單推薦,點了一些特色菜。公鴨血、麻辣牛肉、滷肥腸、毛肚、厚切午餐肉、幹貢菜。牛油鍋底煮著煮著,還是挺香的,鴨血嫩滑,久煮也不老,平時不太吃鴨血的我都吃了好幾塊。用單品做店名的,果然還是有兩把刷子。滷肥腸蘸上自製的辣椒幹碟,下酒好菜。厚切午餐肉沒有get到作為招牌產品的特色。麻辣牛肉或許是醃製過頭又或許是煮的時間略長,肉質有點老,吃在嘴裡有點柴。豬豬大呼,第一次看到幹貢菜,竟然還能煮火鍋,真是好吃。我白了她一眼,很多成都火鍋都有這道菜的呀。溫馨提示。煮得恰到好處的貢菜咯嘣脆,口感很好,煮過頭,那就是軟趴趴毫無吃頭了。
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
近兩年,不少重慶火鍋、成都火鍋湧入長沙,品牌多得讓人難記住,對我來說,似乎都大同小異,沒有什麼格外有特色的。朋友小西跟我說,新開了一家市井火鍋,喊著我去嘗一嘗。問她特色是什麼?答曰:很市井,相當接地氣,值得去看看。於是,一行五人來到這家「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嗯,中間那個字讀nian。
進到店內,很有年代感。綠白相間的牆壁上都貼著老電影海報。門窗都是做舊的老款式。才落座,服務員給我們倒上一杯「老鷹茶」,就是涼茶吧。菜單很特別,都是套餐,服務員說,這樣的套餐經濟實惠,也解決了客人的選擇困難症問題。可是,我看著四個套餐更糾結了,因為每種套餐都有我喜歡吃和不喜歡吃的呀。躊躇許久,選了兩個套餐,然後再單點了套餐裡面沒有的單品。
菜品都是小碟小碗是放在簸箕裡,再放置在旁邊的木架子上,頗具代表性的成都小吃涼粉是放在瓷缸子裡面。那一下知道為什麼叫市井火鍋了,確實很接地氣。菜品分量很少,單價也便宜,幾元到十幾元,這倒是方便了人數少又想品嘗到更多菜品的吃貨們。鍋底談不上有多出色,對麻辣牛肉、貢菜乾的印象倒是挺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