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市井火鍋,大家腦子裡冒出來的第一家是哪家?是叄口煮還是有拈頭?
最近兩三年,市井火鍋更是處在火鍋界的風口浪尖。什麼是「市井火鍋」?一般的理解是:以成都80年代火鍋為味型、市井生活為主題,以懷舊、復古風格進行裝修的特色主題火鍋。這種火鍋不僅在川渝地區出現了多個品牌,全國其它城市也能看到以「市井火鍋」為名頭的街邊小店,就像是一夜之間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吸引著來往的客人。
市井火鍋表面上是創新,本源上則是回歸和復古,這種奇特的矛盾結合性,讓市井火鍋儼然成為繼四川老火鍋、井格火鍋等一眾正統火鍋形態之後新的美食革命,並在麻辣燙、串串香這樣的強勢火鍋變種夾縫中,開闢出一片天地。
有拈頭和叄口煮在成都都是數一數二的排名,都是市井火鍋的領頭羊,都是社區火鍋的先鋒者,那誰究竟更勝一籌呢?
叄口煮18年在望平街開了第一家店,不到2年的時間,實現了全國近300家門店。發展的速度可見一斑。成都市內14家直營店,家家爆滿,一到下午6點通通需要排號才能吃到。
菜品:
市井火鍋最大的特色就是一定是小盤菜,叄口煮和有拈頭都是小盤菜,不同的是叄口煮的小盤菜有一份特色,那就是油泡菜系列,將毛肚千層肚牛肉牛肝等特色菜品泡在橄欖油或菜油裡,既保證食材的鮮嫩,煮的時候又不至於太過容易老,所以不管燙多久都不會變老。
有拈頭的小盤菜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分量不是很足,一份菜一小盤不夠吃,雖說都是小盤菜系列,但叄口煮的分量還是很足的,至少是夠吃的。
鍋底:
一樣的市井火鍋,卻是不一樣的鍋底。
叄口煮是非常有特點的奔馳鍋,原型是老闆——鮑哥,賣掉了自己的奔馳車才開的叄口煮,所以有獨特的文化氛圍在。奔馳鍋還有一個更大的特色就是番茄菌湯紅鍋三鍋合一,三足鼎立,滿足了多種口味,冬天更有啤酒鍋,還能煮生蠔,創意滿分。雖說添加了不同的鍋底,但是一點也不會失去市井老火鍋牛油紅鍋的香味,紅鍋底簡直一絕,雖然重口但不會過於鹹,辣但不辛。
有拈頭的鍋底就是市井火鍋中必備的紅鍋,口味鮮辣,回味無窮,可是總感覺少了一點特色和風格,不過味道是不用說的,肯定是好吃的火鍋。
環境:
叄口煮的環境就是典型的市井火鍋,開在社區的店。沒有多餘的裝飾,有的只是市井江湖氣息,那種豪爽和不羈完完全全代表了閒適的老成都人。雖說老闆阿鮑是宜賓人,但卻在成都多年,熟悉成都的一草一木。也熟悉這個「江湖」,熟悉成都人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有拈頭的風格相比叄口煮的話就有點小清新了,綠色的環境感覺青春洋溢,吃起火鍋來也感覺很放鬆,長條的凳子像是小時候趴在門口做作業的凳子一樣,更有一種簡單隨意但不失特色的風格。
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叄口煮和有拈頭,作為消費者,你想去哪家?
作為加盟者,那你又該怎麼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