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雲陽縣13.4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2020-12-26 新華網重慶頻道

  新華網重慶9月14日電(王龍博 劉文靜)在近日舉行的重慶市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雲陽專場上,重慶雲陽縣縣委書記張學鋒透露,雲陽已正式退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實現了145個貧困村、13.4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雲陽地處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1986年首批確定的國家級貧困縣。張學鋒說,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是137萬雲陽人民一直以來的期盼。「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幫助35萬貧困老鄉過上了吃飽穿暖的日子;秦巴山連片開發,有效解決了區域性貧困問題;整村脫貧計劃,讓110個貧困村實現了「七有四通三解決」。2018年,雲陽正式退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連續5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位居重慶市前列。

  盡銳出戰,吹好脫貧攻堅集結號

  張學鋒表示,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必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必須有一支善戰必勝的精銳之師。雲陽全縣30名領導擔任42個鄉鎮(街道)戰區「指揮長」,定點包幹、常態督戰脫貧攻堅工作。

  此外,雲陽從100個幫扶單位選派有農村工作經歷的班子成員駐點幫扶貧困村,落實325名鄉鎮(街道)班子成員掛點幫扶非貧困村,選派了14836名幹部職工全覆蓋結對幫扶貧困戶。

  為突出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縣還落實了1380名醫生幫扶因病致貧戶,6376名教師幫扶因學致貧戶,531名科技人員幫扶有產業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做到一戶至少一個幫扶人,不脫貧不脫鉤、不小康不鬆手。

  精準施策,打好增收致富組合拳

  「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張學鋒強調。雲陽把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作為群眾穩定增收的主抓手,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開展農業產業攻堅三年行動,建成柑橘園區30萬畝、中藥材基地8.9萬畝、牛羊飼養量142萬頭,村村都有了主導產業;實施村級集體經濟三年倍增計劃,穩步推動「三變」改革,把貧困戶全部嵌在產業鏈上,村集體經濟全部破殼清零,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60%,聯結帶動3.4萬戶貧困戶穩定增收。

  通過打造「天生雲陽」區域公用品牌和「雲陽洋」農村電商品牌,雲陽幫助55個農特產品抱團闖市場,通過電商促銷、直播帶貨等新模式新業態,讓山貨變網貨。 張學鋒表示,通過實施農特產品助銷行動,雲陽累計助銷農特產品已達22.8億元。

  為了增強貧困戶的就業技能,雲陽圍繞磚刀、面刀、菜刀為特色的「三把刀」,針對性開展實用技能培訓16萬人次,打造拆遷工、麵條工、廚師三塊就業金字招牌,幫助5.8萬貧困勞動力帶著技能闖市場。

  志智雙扶,聚好同奔小康精氣神

  在雲陽,萬餘名黨員幹部從「案頭」奔向「田頭」,深入農家院壩,聽民聲、問民情、解民憂,將志智雙扶融入脫貧攻堅全過程,全面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實現物質扶貧與精神扶貧同頻共振。

  張學鋒介紹,雲陽把教育扶貧作為擺脫思想貧困、阻斷代際傳遞的重要手段,率先在全市成立貧困學生資助中心,將每年8月定為貧困學生幫扶月。為推動貧困家庭學生能上學、有學上、上好學,雲陽創新精準資助六步工作法和差異化資助辦法,實現全縣無一名學生因貧失學輟學。

  如今,「教育斬窮根」的理念在雲陽得到了越來越多貧困群眾的認可,已有3791名貧困學生考入重點本科院校。

相關焦點

  • 新疆怎樣確保貧困人口2020年如期脫貧
    他強調,「十三五」時期是我們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握時間節點,努力補齊短板,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要求,新疆積極安排部署各項扶貧工作,當前,各項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 臨渭區豐原鎮:夯實貧困人口脫貧基礎 確保如期脫貧退出
    本期《牢記囑託再前行 決戰脫貧在今朝》專欄做客演播室的嘉賓是臨渭區豐原鎮黨委書記劉曉亮,分享豐原鎮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特色亮點、典型做法和下一步打算。豐原鎮是東塬首鎮,地處龍尾坡,鎮域總面積45平方公裡,耕地4.3萬畝。轄15個村,113個村民小組,8716戶,2.7萬餘人。
  • 江西九江26.13萬貧困人口均脫貧
    中新網南昌12月29日電 (張瑩)截至目前,江西省九江市347個貧困村(包括深度貧困村24個)全部脫貧出列,26.1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這是記者29日從「決戰脫貧攻堅 江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九江專場發布會上獲悉的。
  • 重慶雲陽脫貧攻堅路上的「三好戰法」
    中國網9月11日訊  145個貧困村、13.4萬貧困群眾如期脫貧,2018年正式退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連續5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位居全市前列……這是重慶雲陽在脫貧攻堅這場「大考」中,交出的亮眼答卷。雲陽怎麼幹的?背後有哪些幹部群眾脫貧致富的感人故事?
  • 2019年河南68.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1169個貧困村退出
    王中舉 攝中新網鄭州1月10日電 (記者 劉鵬)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部省份河南實現了68.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1169個貧困村退出貧困序列。1月10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於鄭州開幕。據介紹,2019年,河南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統籌推進產業扶貧、金融扶貧、交通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等政策落實,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一年來,河南改造了農村危房10.6萬戶,933個貧困村飲水安全得到鞏固提升,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省農民平均增幅。
  • 官宣:吉安市所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記者在會上獲悉,吉安市5個貧困縣、57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4.7萬貧困人口脫貧,吉安市連續多年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名列前茅。  「紅色搖籃」實現區域性整體脫貧  吉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克堅介紹,吉安自古生態宜居、人文鼎盛,是中國革命的「紅色搖籃」、山清水秀的「綠色家園」、崇文正氣的「人文故郡」。
  • 重慶18個貧困區縣全部脫貧摘帽
    10月10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10日從重慶市扶貧開發辦公室獲悉,截至目前,重慶14個國家貧困區縣、4個市級貧困區縣全部脫貧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有效解決;191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動態識別的185.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脫貧182.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7.1%降至0.12%。
  • 重慶山東聯手招聘,不光有4萬個崗位還提供就業培訓
    招聘會現場3月6日上午,由山東省人社廳、重慶市人社局、雲陽縣人民政府主辦的重慶市2018年就業魯渝行—「春風送崗助脫貧」活動正式啟動。為切實促進我市貧困勞動力實現充分就業,市內外331家企業提供4萬個崗位現場招聘,並為貧困人員提供就業培訓等服務。
  • 雲陽縣40個幫扶集團各具特色
    自「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在市工商聯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成立以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王啟海任組長,縣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曾愛民任副組長的雲陽縣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縣工商聯負責日常工作,為限時打贏脫貧攻堅戰,組織全縣250家民營企業組成40個幫扶集團,對接幫扶162個貧困村,結對幫扶
  • 瀘州「十三五」成就丨39.9萬貧困人口脫貧的壯舉
    自全國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市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來抓,層層壓實責任,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如期完成了現行標準下39.9萬建卡貧困人口脫貧、324個貧困村退出、3個貧困縣「摘帽」的減貧任務,瀘州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
  • 天津廈門等東部四市助力甘肅省186萬貧困人口2020年如期脫貧
    《計劃》明確,我省將通過與東部協作四市(天津、廈門、福州、青島)共同努力,助推甘肅省2020年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實現摘帽退出,186.8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計劃》明確提出,我省將採取「政府推動、市場主導、資源共享、項目支撐」等方面的措施,將甘肅省和天津市、臨夏州和廈門市、定西市和福州市、隴南市和青島市各項合作事項落細落實,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合作領域不斷拓展,通過與東部協作四市共同努力,助推甘肅省2020年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實現摘帽退出,186.8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其中:天津市幫扶的蘭州市
  • 雲陽「三年行動」推動脫貧攻堅走深走實
    去年8月,雲陽縣順利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達到貧困縣退出條件,如期實現高質量整體脫貧摘帽。「脫貧摘帽不是終點!」雲陽縣委書記張學鋒表示,雲陽雖已實現高質量整體脫貧摘帽,但仍有1萬未脫貧人口;已經脫貧的12.7萬名群眾奔小康的腳步還不夠穩健;一批深度貧困鎮村正在進入攻堅克難決勝時期。
  • 安徽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 如期脫貧有保障
    「去年底我家終於脫貧了,我還學會了收割機駕駛技術。 」   ——出臺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確保308.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國新辦發布|雲南超880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12月8日,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在國新辦舉行的雲南脫貧攻堅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雲南全省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雲南省委書記阮成發。
  • 中國宣布2020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 楊立雄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正式宣布實施精準扶貧戰略,發起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明確提出到2020年將實現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並對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進行了部署
  • 青海玉樹12.9萬貧困人口脫貧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下轄一市五縣,2017年精準識別40個深度貧困鄉鎮,104個深度貧困村,是青海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是青海省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自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玉樹州重點聚焦產業、生態、教育等領域,實施到戶產業扶持、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生態扶貧、技能培訓等,先後實現了深度貧困鄉鎮摘帽、深度貧困村退出,12.9萬貧困人口脫貧,走上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
  • 恩施州巴東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近日,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評估並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級貧困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以綜合貧困發生率0.34%、群眾認可度99.38%的優異成績實現脫貧摘帽,巴東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如今的巴東,是一座極具土家族風情和現代韻味的美麗山城。
  • 程振山:2020年實現新疆261萬貧困人口脫貧
    程振山在談到「十三五」期間新疆地區的扶貧工作時表示,到2020年時要穩定實現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及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在現行標準下26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點擊進入訪談專題
  • 雲南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據新華社昆明12月8日電 (記者楊靜、趙家淞)記者8日從國新辦在雲南昆明舉行的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雲南全省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困擾雲南千百年的貧困問題得到了歷史性解決。
  • 雲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聚焦精準脫貧攻堅【雲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2月8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在昆明舉行雲南脫貧攻堅情況新聞發布會。據介紹,雲南有88個國家級貧困縣,曾經是我國貧困縣數量最多的省份,2012年底全省貧困人口超過88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