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肅網9月20日訊(記者李楊 聶鑫)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決策部署,近日,省扶貧辦、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省農牧廳 、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衛計委、省工信委等相關部門聯合印發《甘肅省東西部扶貧協作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明確,我省將通過與東部協作四市(天津、廈門、福州、青島)共同努力,助推甘肅省2020年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實現摘帽退出,186.8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計劃》明確提出,我省將採取「政府推動、市場主導、資源共享、項目支撐」等方面的措施,將甘肅省和天津市、臨夏州和廈門市、定西市和福州市、隴南市和青島市各項合作事項落細落實,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合作領域不斷拓展,通過與東部協作四市共同努力,助推甘肅省2020年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實現摘帽退出,186.8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其中:天津市幫扶的蘭州市3.26萬人、白銀市14.64萬人、天水市25.7萬人、慶陽市21.48萬人、平涼市17.23萬人、武威市5.56萬人、甘南州4.74萬人,共92.61萬人;廈門市幫扶的臨夏州26.01萬人;福州市幫扶的定西市36.53萬人;青島市幫扶的隴南市31.7萬人)。
【重點任務摘錄】:
資金:東部四市今年安排15.17億元用於扶貧協作
爭取東部四市加大對我省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加強項目需求對接。2018年,東部四市確定安排市區兩級財政資金15.17億元用於扶貧協作(其中天津市7.6億元,福州市2.47億元,廈門市2.4億元,青島市2.7億元)。2019年、2020年,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對東西部扶貧協作的要求,結合各受援市(州)、縣(區)脫貧攻堅的實際需求,加強同東部協作四市的對接力度,積極爭取落實資金,確保未來兩年內,幫扶資金逐年增長。
幫扶資金嚴格按照《甘肅省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使用管理實施辦法(試行)》進行管理,資金分配綜合考慮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計劃,根據貧困深度(貧困縣和非貧困縣)等因素,由省或市州切塊下達到受援縣,項目的立項、實施、管理和帶貧成效等的主體責任全部落實到縣。年度資金要圍繞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到村到戶項目,重點用於未脫貧、已脫貧、新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扶持、就業培訓、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項目,在確保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收入的前提下,也可用於「扶貧車間」建設、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幹部和基層專業人才培訓等項目。
醫衛:有需求貧困縣縣級醫院 每年將獲派專科團隊長期指導幫扶
東部市協作醫院以對口幫扶我省貧困縣縣級醫院重症醫學科、新生兒重症醫學科為重點,以協作醫院組團式幫扶為措施,每年為有需求的貧困縣縣級醫院選派1支2-3人組成的專科團隊,實行長期指導和幫扶,強化縣級醫院重點專科建設,提高縣域內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水平和能力。以我省貧困縣縣級醫院婦產科、兒科、骨科、消化科、呼吸科、外科、神經內科、麻醉科、影像科等薄弱學科為重點,每年由東部市選派相關專業主治醫師以上職稱技術人才開展長期幫扶,通過教學查房、手術示教、業務培訓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面技術指導,同時開展師帶徒活動,每人帶教2名以上業務骨幹。此外,我省貧困縣縣級醫院每年選派部分骨幹醫師赴東部市進修學習。
以我省貧困縣基層醫療機構為主,以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新知識、新技術為重點,按照東部市選派專業技術人才相關專業,各縣每年組織開展2-3次基層醫務人員培訓,提升基層醫務人員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能力和水平, 促進基層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工作協同開展。
產業: 為產銷兩地客商搭建合作群
《計劃》提出,將充分發揮天津市、福州市、廈門市、青島市等協作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在產業、資金、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圍繞牛、羊、菜、果、薯、藥等特色優勢產業基礎,引導和支持企業開展合作,培育發展甘肅對口幫扶貧困地區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通過積極對接東部協作市,鼓勵引導東部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到甘肅投資,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組織甘肅企業到東部協作市學習培訓,逐步提升甘肅貧困地區農畜產品精深加工能力;支持建設中藥材加工廠及農畜產品交易市場建設,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附加值,推動貧困片區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18—2020年,每年在我省開展產業合作的東部協作四市投資企業數、實際投資額、吸納貧困人口就業數和社會幫扶資金數保持一定幅度增長。
結合「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和東部協作市區位優勢和市場優勢,我省將充分發揮蘭洽會、津洽會、廈洽會等重大展會平臺作用,在各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超市幫助設立甘肅優勢農產品專賣點,銷售甘肅省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加強產超對接、促進消費扶貧。在天津、福州、廈門、青島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菜、果、薯、藥、牛、羊」經銷戶中遴選一批合作意願強、商譽高、有實力的經銷商,與甘肅農產品經銷企業和產銷大戶對接,開展一對一溝通交流,逐步建立合作關係,搭建起產銷兩地客商合作群。
《計劃》還明確提出,2018—2020年,我省將通過鼓勵地方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消除村集體空殼村等方式,增強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和實力,建設發展一批村集體經濟。2018年依託東西部扶貧協作,計劃在我省建設、發展村集體經濟563個。2019-2020年,逐步實現村集體經濟在貧困村的全覆蓋。2018年—2020年,集中利用三年時間對全省7262個貧困村(其中深度貧困村3720個),全省計劃培育3萬人以上,每人平均帶動貧困戶5戶以上,帶動貧困人口60萬人以上。2018年,計劃培訓創業致富帶頭人7936人,2019—2020年計劃,每村培育3—5名創業致富帶頭人,爭取到2020年實現我省貧困村致富帶頭人培育全覆蓋。
勞務:發展「居家式扶貧車間」 促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
《計劃》還提出,我省將採取崗位培訓、創業培訓和短期技能培訓的方式,開展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育、貧困家庭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和勞務輸轉。2018-2020年,計劃培訓44000人, 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21000人;計劃輸轉勞動力2200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9100人,支撐和帶動11000人達到現行標準下脫貧的收入水平。通過資金獎補,金融支持,土地、用房、水電扶持等政策支持,鼓勵、引導、支持東部四市企業到我省結對幫扶貧困縣的鄉鎮、村興辦扶貧車間(通過家門口的加工車間,以勞動密集型的輕工紡織和農產品加工為主,幫助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2018—2020年通過發展一批廠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網際網路+」式等類型的扶貧車間,促進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助推脫貧攻堅。
據了解,今年東部四市171個街道和鄉鎮已與我省貧困縣171個鄉鎮達成結對幫扶關係,139個社區(村)與我省139貧困村結對幫扶,其中,福州市56個鄉鎮(街道)與定西市56個鄉鎮籤訂了幫扶協議,慶陽市7個縣初步確定100個村與天津市街道(社區)開展手拉手試點活動;臨夏州77個貧困村與廈門市77個村居結對,廈門市23家國有企業和一批民營企業與臨夏州45個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村活動,每村幫扶不少於30戶貧困戶,直接幫助貧困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