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巷子裡的保春》
作者 / 大吃貨面面
圖 / 吃遍南寧攝影小分隊
「 恍 若 回 到 了 九 十 年 代 」
位於新竹路北一裡的小巷子裡,有一家孤零零的燉品店,來吃的客人也說不清楚這裡開了多少年,大約有十幾年吧。
店鋪裡面的瓷磚牆面上貼滿了菜單,有種歷史感,裝修真的很90年代。擁擠的店面實在容納不下太多的人,但是這種樸質的環境,仍舊吸引著忙碌的食客不斷前來。
「 手 寫 的 餐 牌 很 有 設 計 感 」
點菜的小牌都是手寫的,便利貼一摞一摞整齊擺放,燉品每日都是限量的,木架上寫有什麼就只能點什麼,有時候來晚了想吃的都點不到了。
保春原生燉品的老闆娘是一位健碩的阿姨,普通話和白話流利的交替著,不管來的食客是南寧老饕還是偶然發現的覓食者,她都能輕鬆對話。
一些老熟客說,以前黑豆燉豬尾才七八塊錢,現在都不知道改了多少次價格了。所幸味道還是以前的那個老味道。
「 想 吃 不 一 定 能 吃 得 到 」
想要吃到保春原生燉品的招牌燉品,那就要踩準時間。
早上十一點半和下午四點半的時候,保春原生燉品開門營業,一旦賣完就會關門。南寧老店似乎都是如此,並不為做生意,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這麼多年來這裡的老熟客也都習慣了。
和食客絡繹不絕的人民東路「燉品一條街」相比,保春原生燉品卻是個「異類」,孤立地在新竹路這條小巷子裡開了十幾年。如果不是朋友帶來,路過幾乎都不會注意到這家燉品老店。
「 喜 歡 這 樣 的 原 汁 原 味 」
保春原生燉品的燉盅都是用老火熬製,湯頭蠻清澈的,沒有過分的藥材味,正因為沒有下很重的燉湯料,所以喝起來感覺不到藥味。這裡的燉湯品種良多,火候充足,湯汁清甜。
可惜來晚了只點了花生燉豬腳和豬肚湯,對於我個人而言,味道上比較淡,花生豬腳的姜酒味很濃鬱,豬肚沒什麼味道,不過給的料的確挺足的。
有吃貨推薦過保春原生燉品的牛腱湯、黑豆燉豬尾和天麻燉豬腦,其中牛腱湯的牛腱子肉裡面有縱橫的筋脈,與幾種藥膳燉至一定火候,口感勁道,湯汁醇厚。
身邊很多朋友都好這口,下回有機會一定要試試。
這裡的燉品上面都會蓋一張薄薄的油紙,在外面倒是很少見有,油紙吸去多餘油脂,鎖住湯的香味!用手輕輕把油紙掀開,打開燉盅的蓋子,一股清香就撲面而來。真的要再說一次,料給得太足啦!
「 樸 實 無 華 的 套 餐 」
這裡的燉品不是單點的,都會配有簡單的套餐。一碗飯,一碟子小菜,也可以加豬肉香煎蛋餃和鮑魚汁燜豆腐。有些食客覺得可能有點小貴,一份下來也要二十多。
鮑魚汁燜豆腐,是普通的豆腐煎過加料汁燜,比較好下飯。蛋角味道倒是不錯,餡料是肉末韭菜餡的,菜有一點冷,如果能夠幫忙加熱就好了。對了,配菜味道偏淡,記得讓老闆幫加一些辣椒提提味。
「晚上七點左右很多燉品沒有了,再晚點來就沒吃的了。」一位帶我來這裡吃的朋友說道。
他跟我說,他的父母也是保春原生燉品的熟客,零幾年的時候找到了這裡,沒想到一下就吃了十幾年,在南寧能吃到這麼足料的燉品店不多了。
可惜我們吃到一半,客人突然多了起來,沒能採訪到老闆娘。如果可以,希望你們能在文末留言區,和我們分享你與保春的故事。
「 願 南 寧 老 店 永 久 長 存 」
南寧各個小巷裡,總會有像保春原生燉品這樣的老店,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在這座城市裡,這些老店的擁躉總是能脫口而出店裡的招牌美食。
沒有熙熙攘攘的人流,沒有華麗時尚的裝修,而是靠著老店的口碑,我希望更多像我這樣年輕的覓食者,能發現這樣的老店,愛上這樣的老店。
走在新竹路北一裡空寥寥的巷子裡,忙碌了一天工作,喝一盅燉了「十幾年」的湯,找尋在這偌大城市裡屬於自己的一片寧靜,感謝這些老店的「不變」,讓我們能緬懷過去的美好。
保春原生燉品
人均:20元
營業時間:中午11:30 下午16:30
地址:地址新竹路北一裡2號(城市便捷旁邊的巷子)
* 作者:大吃貨面面,一個吃遍南寧的女生,每日走街串巷發現南寧不為人知的地道美食,偶爾也會去餐廳高大上品鑑美食。專注於分享個人對美食感受與內心想法,不定期在微博分享美食。歡迎有趣的吃貨來調戲!
* 本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授權聯繫微信:gg-xiaom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