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9個月 黎巴嫩完成組閣

2020-12-11 新華社新媒體

耗時9個月 黎巴嫩完成組閣

鄭昊寧

黎巴嫩新一屆政府內閣1月31日組建完成。薩阿德·哈裡裡第3次出任總理,就組閣耗費時間過長向民眾道歉。

【結束僵局】

黎巴嫩內閣秘書長福阿德·弗拉費爾31日宣讀3份由總統米歇爾·奧恩籤署的政令,分別為宣布哈裡裡領導的看守內閣解散、任命哈裡裡為新總理和新一屆內閣組建完成。

新內閣有29名部長,包括4名女性,女部長人數比上屆內閣有所增加。

黎巴嫩去年5月6日舉行9年來首次議會選舉,黎巴嫩真主黨及其政治盟友贏得128個議會席位中超過70席。哈裡裡所屬黎巴嫩未來陣線丟掉超過三分之一原有席位。總統奧恩任命哈裡裡為新一屆政府總理,授權他組閣。然而,各政治派別就新內閣席位分配爭執不休,組閣遲遲沒有結果。

哈裡裡31日晚些時候在總統府宣讀一份聲明,就組閣時間過長道歉,承諾解決國內各種問題,包括政府債務過高、經濟增速低和腐敗。按照他的說法,「沒有更多時間可以浪費」。

新內閣組成後,一些民眾在首都貝魯特點燃煙花慶祝;不少人在街頭集會,以示對哈裡裡的支持。

【各有斬獲】

黎巴嫩內閣秘書長弗拉費爾說,新內閣涵蓋黎巴嫩所有主要政治派別。

與上屆內閣相比,黎巴嫩真主黨支持的部長人數增加。這一什葉派政黨成員首次「拿下」衛生部長一職,由賈米勒·賈巴克出任。衛生部是獲得財政撥款最多的部門之一。

美國政府自1997年起將黎巴嫩真主黨列為「恐怖組織」。哈裡裡先前警告,如果黎巴嫩真主黨成員出任衛生部長,可能連累衛生部遭受美方制裁。

除衛生部長,財政部長這一重要職位同樣「花落」黎巴嫩真主黨支持的人士,即看守內閣財政部長阿里·哈桑·哈利勒。哈利勒不是黎巴嫩真主黨成員,但與黎巴嫩真主黨總書記賽義德·哈桑·納斯魯拉關係密切。

哈裡裡提名的拉婭·哈桑出任內政部長。哈桑是女性,隸屬黎巴嫩未來陣線,擔任過財政部長。

總統奧恩的女婿、自由愛國運動領導人吉卜蘭·巴西勒留任外交部長;奧恩的政治盟友埃利亞斯·布·薩阿卜出任國防部長。

【難題待解】

哈裡裡在聲明中說,不能再以「埋頭不聞」的方式應對國內問題。多家媒體報導,黎巴嫩新內閣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如何化解國內經濟危機,二是如何處理與敘利亞的關係。

黎巴嫩經濟狀況嚴峻,政府債務高達840億美元,是國內生產總值的155%,失業率徘徊在大約36%。財政部長哈利勒去年12月警告,國家處於「經濟危機」中。

哈裡裡31日早些時候告訴媒體記者,新內閣將作出「艱難決定」,削減政府支出,以改革換取國際貸款。

就與敘利亞的關係,黎巴嫩各政治派別向來意見不合。遜尼派的未來陣線與什葉派的黎巴嫩真主黨分別受到在中東互為「老對手」的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支持,一些時候對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去留持相反意見。

另外,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黎巴嫩接收100多萬敘利亞難民。黎巴嫩政府多次表示不堪重負,尋求讓敘利亞難民回國。哈裡裡去年獲得任命後承諾,新內閣將化解敘利亞難民危機。

哈裡裡31日告訴媒體記者,新內閣2月2日將召開第一次會議。(完)(新華社專特稿)

關鍵詞:薩阿德·哈裡裡(Saad al-Hariri)

相關焦點

  • 回眸2020⑨|大爆炸後的黎巴嫩「傷痕」難愈
    黎巴嫩時任總理迪亞卜於去年8月10日晚宣布全體政府辭職,並組建看守政府。但是,黎巴嫩的政治「地震」並未就此終止。去年10月,黎巴嫩前總理薩阿德·哈裡裡在議會投票中獲勝,當選候任總理並獲得組閣授權。然而,他的組閣卻接連遭到在野黨人士的反對。去年12月19日,黎巴嫩自由國民陣線發表聲明,質疑哈裡裡的入閣人選標準不夠統一和清晰,組閣進程隨後停滯。
  • 黎巴嫩總統呼籲國際社會為黎提供幫助
    新華社貝魯特12月3日電(記者劉宗亞)黎巴嫩總統米歇爾·奧恩2日表示,當前黎巴嫩陷入多重危機,他呼籲國際社會為黎巴嫩提供幫助。第二次援助黎巴嫩國際會議2日通過視頻方式舉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法國總統馬克龍及其他30個國家的領導人參加會議。奧恩在會上表示,當前黎巴嫩陷入多重危機。國家經濟面臨困境,貝魯特港口區爆炸事件和新冠疫情讓黎巴嫩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他呼籲國際社會為黎巴嫩提供幫助。奧恩說,組建新政府是黎巴嫩的當務之急。新政府面臨籌劃改革、提出經濟復甦政策等艱巨任務。
  • 回眸2020之八 大爆炸後的黎巴嫩「傷痕」難愈
    黎巴嫩時任總理迪亞卜於去年8月10日晚宣布全體政府辭職,並組建看守政府。但是,黎巴嫩的政治「地震」並未就此終止。 去年10月,黎巴嫩前總理薩阿德·哈裡裡在議會投票中獲勝,當選候任總理並獲得組閣授權。然而,他的組閣卻接連遭到在野黨人士的反對。去年12月19日,黎巴嫩自由國民陣線發表聲明,質疑哈裡裡的入閣人選標準不夠統一和清晰,組閣進程隨後停滯。
  • 黎巴嫩:聖誕老人今年還會來嗎?
    聖誕節不復往年歡樂30歲的羅妮特·薩阿卜來自黎巴嫩東南部小鎮代爾明馬斯,她無法跟自己的三個孩子解釋今年為何不能像往年那樣迎接聖誕節和新年的到來。往年,薩阿卜都會帶孩子去市場買新衣服、糖果和裝飾品,歡度聖誕,喜迎新年。她對本網記者說,由於疫情影響,加上經濟困難,今年全家的生活都亂套了。
  • 馬來西亞新政府完成組閣
    新華社吉隆坡7月2日電(記者林昊 劉彤)馬來西亞政府最新確認的13名內閣部長2日在首都吉隆坡國家皇宮宣誓就職,標誌著在大選結束近兩個月後,馬哈蒂爾領導的新政府終於完成了組閣。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和馬哈蒂爾出席了當天的就職儀式。
  • 黎巴嫩間諜機構首腦確診後,多名美國高官隔離
    【文/觀察者網 齊倩】當地時間10月19日,正在美國訪問的黎巴嫩間諜機構負責人易卜拉欣(Gen. Abbas Ibrahim)發布推文稱,由於自己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他不得不提前返回黎巴嫩,並取消前往法國的行程。 推文中寫道,易卜拉欣目前「健康狀況良好」。
  • 黎巴嫩貝魯特爆炸案:看守政府總理及3名前部長遭起訴_新聞中心...
    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法新社10日報導,黎巴嫩司法消息人士稱,該國法官就黎巴嫩貝魯特港口爆炸案,以玩忽職守的罪名向看守政府總理哈桑·迪亞卜及3名前部長提起訴訟。消息人士稱,法官法迪·薩萬決定起訴哈桑·迪亞卜和其他前部長,「確認他們(嫌疑人)曾收到了幾份書面通知,警告他們應儘快處置硝酸銨。」
  • 黎巴嫩這幾天變得很有名,這是個什麼國家,在歷史上是怎樣形成的
    當地時間2020年8月4日,中東國家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因電焊火花引起的硝酸銨巨大爆炸,目前已導致135人喪生,5000餘人受傷,30萬人無家可歸。港口周圍半徑500米範圍內的商業區,被完全摧毀。 爆炸還引發當地三級地震,造成1.5萬噸糧食儲備損失。
  • 黎巴嫩候任總理辭職:政治改革遙遙無期,一年內三位總理辭職
    穆斯塔法·阿迪卜 央視新聞 資料圖當地時間9月26日,黎巴嫩候任總理因無法組建政府宣布辭職,近一個月的組閣努力宣告失敗。穆斯塔法是前黎巴嫩駐德國大使,於8月31日被任命為黎巴嫩總理,負責組建新一屆內閣。據路透社9月26日報導,穆斯塔法表示,他在與總統米歇爾·奧恩會晤後選擇辭職。
  • 黎巴嫩徘徊在深淵邊緣:宗派政治體系難破,「短命」總理辭職
    9月26日,接受總統任命不到一個月的黎巴嫩總理穆斯塔法·阿迪卜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辭職。黎巴嫩候任總理穆斯塔法·阿迪卜 微博@新華網 圖今年8月4日的貝魯特港口大爆炸讓黎巴嫩再次深陷政治危機,前總理哈桑·迪亞卜領導的上一屆政府集體引咎辭職。在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支持下,身為前黎巴嫩駐德國大使的阿迪卜於8月31日臨危受命成為新總理,肩負起組建新一屆政府班子、推動改革議程的任務。
  • 沙特王儲開黎巴嫩總理玩笑:別說他被綁架了哦
    【文/觀察者網 徐蕾】 沙特記者卡舒吉事件給沙特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蒙上了陰影,與多國政要抵制該峰會不同,黎巴嫩總理哈裡裡(Saad Hariri)不僅出席此會議,還在卡舒吉一事上力挺沙特。 據美國「國會山」新聞網站(The Hill)當地時間10月24日報導,當天,在未來投資倡議大會的一場座談會上,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開起了一旁哈裡裡的玩笑。 「我只想說一件事:哈裡裡總理將在這裡待兩天,所以請不要認為他被綁架了。」 王儲說完,自己笑了起來:
  • 「世界知識」以色列與黎巴嫩海上劃界談判艱難開始
    王晉世界知識10月1日,以色列外交部長加比·阿什肯納齊表示,在美國長達三年的斡旋下,以色列與黎巴嫩將在10月中旬開始進行海上劃界談判,以結束兩國在海上的邊界糾紛。10月14日,在聯合國和美國代表的協調下,以色列與黎巴嫩舉行首輪非直接談判,雙方存在較大分歧,商定於10月28日舉行第二輪談判。
  • 黎巴嫩看守總理及3名前部長因貝魯特爆炸被起訴
    來源:海外網爆炸後的貝魯特港口(路透社)海外網12月10日電據美聯社10日援引黎巴嫩媒體消息,調查貝魯特爆炸案的檢察官於當日向看守總理哈桑·迪亞卜以及3名前任部長發起訴訟。據報導,4人被起訴的原因均為玩忽職守導致了8月4日的貝魯特爆炸,他們也是此案調查至今被起訴的最高級別人士。美聯社稱,由於調查速度緩慢、缺少解釋且沒有高級官員被起訴,黎巴嫩民眾越發不滿。貝魯特爆炸共導致超過20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爆炸發生後不久,時任總理迪亞卜宣布政府集體辭職,在新政府組建前擔任看守政府總理。
  • 黎巴嫩爆炸讓混亂狀況擺上檯面 專家:或經歷委內瑞拉式的崩潰
    十年來未受「阿拉伯之春」動蕩影響的黎巴嫩,境況也並不比陷入長期戰亂的鄰國敘利亞好。一次次災難和動蕩也在進一步撕裂這個原本就宗教多元、政治派系林立的「馬賽克式」小國。 「這場爆炸激起了黎巴嫩人對戰爭的集體記憶。」 8月5日,在沙特務工的黎巴嫩人烏薩邁告訴澎湃新聞。
  • 義大利總統授權貝爾薩尼組閣
    義大利總統授權貝爾薩尼組閣 原標題 [義大利總統授權貝爾薩尼組閣]
  • 阿盟助理秘書長訪問黎巴嫩 總統奧恩尋求幫助以解決敘利亞難民問題
    據當地媒體報導,17日,黎巴嫩總統奧恩、議長貝裡、看守政府總理迪亞卜以及候任總理哈裡裡分別會見了阿盟助理秘書長扎伊(Houssam Zaki)。奧恩表示,希望阿拉伯世界對黎巴嫩經濟社會困局形成統一的立場,特別是在敘利亞難民問題上。
  • 德國組閣危機 挑戰政治傳統
    11月20日,德國聯盟黨(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領導人、總理默克爾在柏林出席會議。默克爾20日表示,組建少數派政府不利於政局穩定,與其如此,不如重新舉行大選。然而,正在發酵的德國組閣危機,不僅讓默克爾總理遭遇執政12年來最嚴重的挫折,更使以「穩定」著稱的德國政治文化傳統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德國組閣危機,有其國內政治勢力分化組合的複雜原因。但如果從整個歐洲政治版圖去觀察,特別是結合過去一段時間其他歐洲國家的選情來看,德國組閣危機所折射的,是社會階層和利益加劇分化背景下歐洲政壇的大氣候。
  • 臺灣瓊斯杯8月9日開戰 黎巴嫩因為戰亂確定缺席
    北京時間7月27日,據臺灣媒體消息,傳統賽事瓊斯杯將於8月9日開戰,黎巴嫩隊由於國內戰亂,無緣這項賽事。  近日巴以衝突再起,據外媒消息,已經有人因為衝突傷亡,這其中包括眾多平民。不斷的戰亂也影響了黎巴嫩的體育發展。
  • 雪松之國黎巴嫩
    橫亙於黎巴嫩西側的黎巴嫩山由南向北漸次升高,直至以雪松命名的高峰海拔三千多米,世界聞名的地中海雪松就生長在一千二百米至一千八百米高的陰坡上。它們在雪水和海霧滋潤下,挺拔秀美、清香四溢,酷似黎巴嫩山民不屈不撓而又豪爽好客的性格。一九四三年黎巴嫩獨立時,共和國的先賢們將雪松選作國徽,並畫在第一面國旗的草圖上,從此雪松成為黎巴嫩獨立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