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奧話題怎麼講?——提問、思考、說白話

2020-12-24 親子演說家

很多時候,我們會面臨這樣的情景——需要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為他人去解疑釋惑,尤其是針對有點深度的知識,往往會因為內容多或內容深而不知道從何講起。推薦大家看TED演講,專業、簡短、精煉、有趣——大多數演講者會把一個原理或一個觀點融進一個或幾個案例中,讓觀眾在感同身受中去理解。這種演講方式的內容構建相對易學,可以嘗試。

今天想介紹另一種風格——用問題引發思考,用白話解讀專業,深入淺出,讓觀眾聽得明白。

提問題

記得前段時間「白巖松對話溫州市長」上了熱搜,一方面是溫州市長的頭腦清晰讓大家為之叫好;另一方面白巖松的問題也正問到了觀眾的心坎裡。由此可見,對於錯綜複雜的話題,如何能找到事件的關鍵問題,並去推敲剖析答案能夠為觀眾帶來「最解渴」的答案。

當我們面對一個演說題目是一個專業性很強或者千頭萬緒難入手的的內容,或者當我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比較有深度的話題時,不妨先理清事件脈絡,找到最關鍵的問題,然後抽絲剝繭為觀眾呈現事件的面貌。

思辨&深度思考

如何才能觀全局挖細節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呢?——深度思考!我們經常會看到或聽到一些「金句」,然後覺得「好有道理!我要拿來用!」當這個時代豐富的訊息給了我們太多這種內容,其實也讓我們慢慢喪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和習慣,而停留於——看事物表象/等專家觀點/茶餘飯後搬運觀點。這對我們深度剖析事件是非常不利的。

追求思辨和深度思考,就要學會推翻,學會質疑,廣泛閱讀,去閱人經事,去專注推演……逐漸養成獨立思考、不迷信權威的習慣。

用白話,把話說透

越是專業深奧的內容,越要用淺顯的白話來說,並說到位!例如因為新冠疫情為大家所知的張文宏,就最擅長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講解醫學知識——現在開始每個人都是「戰士」,你在家裡不是隔離,是在戰鬥啊!你覺得很悶嗎?病毒也要被你「悶死」了,「悶」兩個禮拜。——這就是「隔離」的必要性!再比如他說——小孩子「早上不許吃粥,只能吃雞蛋、牛奶」——這就是「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的必要性。

這樣的話雖簡單直白,但卻是在面對複雜事物時觀眾最愛聽的語言。

以下是白巖松《白話》中的一段文字,大家可以體會一下這種直白演說的魅力——

我用嘴活著,也自然活在別人嘴裡。網際網路時代更強化了這種概念,說話的風險明顯加大。今天為你點讚,明天對你點殺,落差大到可以發電,你無處可躲。

話說錯了,自然在劫難逃;話沒錯,也有相關的群體帶著不滿衝你過來。沒辦法,這個時代,誤解傳遍天下,理解寂靜無聲。即便你的整體節目本是為他們說話,但其中的一兩句話沒按他們期待的說,責難照樣送上。後面跟過來責罵的人,大多連節目都沒看過,看一兩個網上的標題或一兩條情緒化的微博就開始攻擊。

……

可不管怎樣,還是要有底線,新聞有自身的規律,我必須去遵守揮衛它。另外,幾年前我就說過,為說對的話認錯、寫檢討或停播節目,就是我辭職的時候。只不過,到現在,還沒遇到這樣荒唐的事情。

面對現實說話,你的困擾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而你唯一能做出的選擇是:無論風怎樣動,樹靜。

相關焦點

  • 深奧話題怎麼講?——提問、思考、說白話
    今天想介紹另一種風格——用問題引發思考,用白話解讀專業,深入淺出,讓觀眾聽得明白。由此可見,對於錯綜複雜的話題,如何能找到事件的關鍵問題,並去推敲剖析答案能夠為觀眾帶來「最解渴」的答案。 當我們面對一個演說題目是一個專業性很強或者千頭萬緒難入手的的內容,或者當我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比較有深度的話題時,不妨先理清事件脈絡,找到最關鍵的問題,然後抽絲剝繭為觀眾呈現事件的面貌。
  • 關於課堂提問的一些思考
    關於課堂提問的一些思考 作者:焦建利 發布時間:
  • 評論:一些官員講大道理很深奧卻少有新鮮感
    評論:一些官員講大道理很深奧卻少有新鮮感 如果說官員與網友互動「拍磚」,開闢了網絡問政的新風,那麼總理以公開課的形式,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像聊天談心一樣和公眾講中國經濟,講政府改革,不但開闢了政府信息公開的新形式,更體現了總理「接地氣」的務實作風、俯下身段的工作方法。  相反,我們有一些官員,一講話則是官話、空話、套話,大道理很深奧,可是聽起來卻很少有新鮮感,更談不上有什麼實質內容,因而也容易給人留下形式主義的印象。
  • 廣東講白話的人與客家人有什麼區別?白話先有,還是粵語先有呢?
    廣東人說的粵語,俗稱白話。為什麼會有白話的俗稱呢?白話先有,還是粵語先有呢?當然是白話先有。白話是從哪裡起源的?你知道?白話是從客家話起源,客家話又分為很多支,是有差別的。所以,白話是起源於廣西蒼梧地區的。也就是說白話可以讓屬於客家系的人都能聽得懂話,也叫客家官話。你不懂就別誤導後輩,亂發表……會教壞人的。
  • 知乎怎麼創建話題,怎麼在知乎上查看話題並提問?
    知乎一個問答平臺,可以在線搜索話題同時也可以在線創建話題,並參加話題回答等。一、先登陸知乎平臺,登陸成功後在頂部會發現有一個「話題」按鈕,可以點擊它查看相關的話題類目與內容。二、點擊話題後,這時會看到下方的相關話題類目 ,可以根據需要點擊查看話題內容並參加活動。
  • 粵語或者白話裡說的「翻蠻」這個詞的意思
    嶺南自古氣候溼潤,物產豐富,人民淳樸勤勞,也產生了璀璨的文化,包括獨成一系的語言:粵語(白話),嶺南按照地理位置來說就是現在的華南地區的廣東和廣西,被大家稱為兩廣。兩廣很多地區有著共通的語言,那就是粵語,或者說白話,那麼在白話或者粵語裡有個詞叫「翻蠻」是經常聽到的,這個翻蠻的音是翻字讀第四聲,蠻讀第三聲,比如說你會聽到講粵語的說誰誰誰很翻蠻,那麼這個口語裡的翻蠻是什麼意思呢?
  • 周強蹲點手記:亥衝村夜「說白話」
    我說,請大家來,聊聊村裡情況,說說心裡話,拉拉家常。村民告訴我,這在當地叫做「說白話」,省委書記聽我們「說白話」,太好了。於是就有了這場夜「說白話」。  黨的政策好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好  亥衝村在沱江河上遊東岸,離鳳凰縣城7公裡。
  • 湛江白話與廣州白話有什麼區別?你覺得哪種話更好聽?
    在送氣與不送氣方面也有差異,如「泊」字,湛江白話讀送氣音p。在韻母方面有一個重要的詞,可判斷廣州白話與湛江白話,那就是表示否定的「唔」字。廣州白話講「唔知」、「唔明」、「唔講」、「唔理」。湛江白話則一般不用這個字(除了「唔該」),而是用「冇」,如「冇知」、「冇講」、「冇理」。
  • 《學會提問》:學會批判性思考
    很多人看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不是去思考真假,而是急於表達並急於傳播,形成所謂「輿論」。「輿論」越熱烈,越發覺得批判性思考能力,在這個信息旋渦社會中,尤其難能可貴。最近看了一本書《學會提問》,看的過程中,就推薦給了好幾個人,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致力於幫你成為一個會批判性思考問題的人。
  • 《學會提問:實踐篇》書評
    二十幾歲的姑娘,被問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婚戀關係的問題。可是,即便是同樣的話題,換種方式提問,被提問者的心態會千差萬別。男同事問:「你不打算結婚嗎?」如果單純地從字面上理解,同事也許只是想問對方,有沒有結婚的打算,以對話延續好友關係。
  • 楊瀾《提問》:一個人最大的勇氣,是敢於質疑,學會「提問」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提問的歷史。如果說,提問的能力,就是一個人成功的底層邏輯。那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浮現出的,往往是天賦、聰明、堅持不懈等諸多的美好品質,並因此好奇,提問題怎麼就會讓人成功呢?其實,好的提問,不僅能改善一個人的認知和溝通能力,甚至改變他人生的軌跡。
  • IC驗證工程師高效戰鬥手冊——提問之道(上篇)
    假如你需要像前文講的明確關鍵信息,則適合正式的郵件群發提問。假如你需要問的問題非常緊急,不問則無法開展工作,不論對方忙不忙,建議直接當面提問或者直接打電話。這種提問方式,首先為了聚焦,提問者一定是會進行一定的思考才能做到聚焦,強制提問前思考問題,會對問題有更深刻認識。接著一定會得到更有用的聚焦信息答案,且被提問者很好回答,很容易切入。最後就是幸運的話可以得到發散性的答案和收穫。
  • 《學會提問》:輕鬆掌握優質提問技巧,走向優質人生
    提問的標準是因人而異的,以相親為例,對我而言,「你理想的結婚對象要具備哪些條件」是願意回答的提問提問,我閨蜜小辛則認為是十分冒昧、不願意回答的問題。以日常生活中的寒暄為例,一日三餐、興趣愛好、成功經歷,是大家喜歡討論,也樂於回答話題,即使是初次見面,也可以打開話匣子。
  • 「白話靈犀」怎麼練成的?(圖)
    (原標題:「白話靈犀」怎麼練成的?(圖))   《中國成語大會》決賽上一題與冠軍失之交臂,卻不耽誤「白話靈犀」組合的兩個小姑娘在網上一炮而紅。從上周四開始,「白話靈犀」在賽場上的猜詞片段就開始被病毒式轉發,引發網友評論熱潮。
  • 會提問的人 才是會獨立思考的人
    以前也有人問過我同樣的問題,我總是開玩笑的說:估計是寧波人吧,有基因。古話說的好:沒有紹興師爺,就沒衙門;沒有寧波商人,就沒有市面。可突然有一天,一個事件引發我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基因是一部分,而很關鍵的一部分是源於打小以來,我爸對我的不斷「提問」!
  • 善於思考與學會提問背後不可不知的學問
    在學習過程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提問,這是一個必不可少又大大提高學習效果的極為重要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問,是學習、思考、再學習過程的深入。歷史上關於「問」的格言和典故也不少,善於學習的孔子在善於提問這方面也是我們的模範。
  • 【湛江語言知多少】——細談湛江白話文化史
    湛江地區的方言複雜,匯集了廣東的三大語系。基本整個雷州半島地區都說閩南語系的雷州話(圖示紅色);西北部的廉江大部分地區說客家語系的「涯話」(青色);湛江市區和東北部的吳川地區說的是粵語(橙色),其中市區說高陽片粵語分支,吳川說的是吳化片(見右圖)。
  • 答非所問,像狐狸一樣轉移話題,這也是不講道理的方式!
    而某些部門「你和他講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講法制;你和他講法制,他和你講政治……」的背後,其實就是不斷轉移話題,說白了就是像孩子一樣耍賴。有時我覺得不講道理最主要的特徵就是耍賴。有人說,這種看起來像耍賴的行為,實質是思緒含混。換句話說,因果不清,或者因果倒置,或者以結果來解答結果。在《中國人的氣質》一書中,亞瑟。亨。
  • 電子書下載|《學會提問》《思考的技術》《結構思考力》
    半島書店一個電子書下載的公眾號《學會提問》作者:M.尼爾布朗 / [美] 斯圖爾特·基利評分:8.3評分人數:(10298人評價)內容簡介在美國,《學會提問》被稱為批判性思維領域的「聖經」,是30年暢銷不衰的經典。
  • 微話題:島城「開學模式」啟動!開學第一課講什麼、怎麼講?
    點擊「青島電視臺今日」可快速關注 今日微話題 今天是全市中小學開學的日子, 休整了一個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