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的規模總量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特別是面對今年新冠疫情的衝擊,數字經濟更被視為經濟發展新引擎。而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創新和融合應用的進一步發展,「十四五」期間數字經濟發展規模將得到進一步提升,主動向數位化轉型也將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猛。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35.8萬億元,區間複合增速20.6%。與此同時,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4.2%提升至2019年的36.2%。聯合國《2019年數字經濟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經濟體之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也預測,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或將達到60萬億元。數字經濟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復甦和科技創新的新動能。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數字經濟也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戰略機遇期。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將通過在供給側加強結構性改革和數位化轉型,在需求側推動新型消費發展,構建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高效暢通的經濟體系,有效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北京、上海等多個金融科技重地也陸續發布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舉措,明確加快5G、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培育經濟發展新增長點。
作為市場的主體,企業更應抓住時代機遇,將數位化作為自身的新基建,不斷進行技術與產業融合的探索,加快自身轉型的步伐。尤其是我國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僅有相關政策保障,國內廣闊的市場也為數字經濟發展、信息技術應用提供了寶貴的空間。例如:疫情期間的線上教育、線上團購、視頻直播等新型消費方式不斷湧現,「無接觸經濟」站上風口,提升了民生服務水平,優化了城市生活品質,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下消費的不足。這些實實在在的市場需求,都為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提供了紮實的支撐。
作為創立於北京,紮根於北京的金融科技企業,恆昌創立9年來,一直積極探索數位化轉型賦能,不斷推動金融科技的應用和發展,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進行服務創新。目前,恆昌在數位化轉型以及金融科技ABC戰略(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指引下,已經將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創新技術應用於精準獲客、風險控制、業務精細化管理等相關各個環節,並在疫情期間部署了文本問答機器人、語音呼入機器人、語音外呼機器人、語音質檢機器人等AI機器人,以技術賦能,提升了金融服務質量,保障了客戶服務的正常進行。
此外,根據數位化變革帶來的消費場景裂變,恆昌還發展了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消費模式,帶動傳統銷售場景服務升級。恆昌打造的一站式數字生活及本地生活平臺「恒生活」APP,作為大眾消費供給側與需求側之間的連結器,以品類豐富、產品優質等特點,有效地整合線上線下資源,以數位化手段配合多元化金融消費場景,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全新的購物體驗,同時進一步刺激產業鏈循環,拉動內生消費,有效助力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
恆昌還基於扶貧實踐總結以及「無接觸經濟」消費場景應用優勢,開啟了新零售布局,其推出的恒生活AT智能貨櫃,不僅擁有人臉識別、重力感應、智能庫存管理等諸多「黑科技」,更是構建起了「智能終端+供應鏈+物聯網+融資租賃」的創新運營模式,賦予了產業布局更多金融科技的基因。恆昌計劃通過恒生活AT智能貨櫃,連接覆蓋更多用戶和多元化、多場景的高質量金融服務,讓金融科技之路越走越遠。
當前,數字經濟與產業深度融合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各行各業的數位化轉型步伐大大加快。企業更需要在數字經濟時代,努力適應技術創新而產生的變革,不斷激發自身活力,挖掘原有的積累和優勢,進而構建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未來擁有一席之地。作為中國搶佔全球制高點的關鍵一步,數位化創新背後跨領域、多元融合的巨大市場發展空間正是企業嚮往的藍海,恆昌也將持續發力金融科技領域的探索實踐,打通通往數位化變革的發展之路,按下企業轉型升級的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