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公益慈善邁向環保、文化保育等新領域

2020-12-25 佛山在線

「佛山是珠三角地區民間公益慈善最富活力的地區之一。」昨日,談到佛山近年來公益慈善成果,中山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胡小軍博士給予肯定。

佛山樂善蔚然成風,慈善之花開遍城市每個角落,而不斷完善的公益慈善圈也激勵著有志之士不斷創新,引領佛山公益慈善攀越更高山峰。2016年公益慈善圈,環保公益、文化保育等新領域次第花開,助力佛山城市發展。

公益慈善領域花開朵朵

近年來,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全民參與公益日趨成型,公益慈善呈現勃勃生機。在佛山公益慈善圈,一批致力於公益慈善事業的先進創新典型湧現,取得良好社會效益。

今年年初,廣東省綠盟公益基金會(簡稱「綠盟公益」)剛獲得「2016年度公益創新獎」,而綠盟公益項目之一「中國美麗鄉村計劃」更被授予「2016年公益項目」。作為本屆公益節唯一獲獎的美麗鄉村公益項目,綠盟公益副秘書長李倩表示,「這是中國公益界和大眾對綠盟公益推動建設美麗鄉村創新模式的一種肯定」。

「中國美麗鄉村計劃」項目從村莊、鄉鎮和縣域三個層面全面展開,已先後啟動15個建設試點,分布在廣東、湖南、山東等省份。社會公益慈善項目的發展,需要大眾和眾多社會資源的參與,而綠盟公益是一個推動的角色。李倩說,綠盟公益就是對公益、產品、技術、服務、資金、人脈等平臺資源進行有效梳理和整合。

谷堆自然社的自然導師帶領小朋友在東平河邊的溼地公園觀察昆蟲。/資料圖片   

作為綠盟公益和南莊鎮政府共同啟動的「中國美麗鄉村計劃」第一個試點村,羅園村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團隊做規劃,綠盟公益引入開發公司,開發公司推動了遊船項目,參與建設的照明和環保企業也捐贈了相關用品。鄉村文化發展、鄉村生態環境治理及現代村居功能等資源配套整合,小鎮特色顯現。經過穩步推進,羅園水鄉初現雛形。

樂善成風的佛山,社會公益組織出現在更多更新領域。

近兩年來,國內自然教育領域公益組織數量明顯增多。在佛山,一家致力於中小學生自然教育課程的公益組織悄然興起——它就是佛山市谷堆自然保育宣教中心,即市民熟知的「谷堆自然社」。

過去兩年,谷堆自然社致力於組織野外體驗式自然科普活動、校園內的自然知識普及和小區自然手工繪畫等公益慈善活動,培養青少年兒童愛護環境,親近大自然,養成環保意識。2016年,谷堆自然社和東平小學、樂從小學等6所小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成立「林間成長計劃」。

公益慈善助力城市發展

經過前些年的孕育,2016年佛山公益慈善圈,環保公益、文化保育等新領域開花結果。樂善成風的大城佛山裡,他們逐漸成為一股不可被忽視的社會力量,為經濟、文化和環保公益等領域發展出力。

如今,谷堆自然社是佛山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協助機構,負責在全市進行創森的推廣。創始人劉雪君認為,自然教育課程可以改變很多青少年兒童的環境保護觀念,會比傳統的環保教育更有效果,同時更加有趣。

曾作為佛山公益慈善項目大賽評委之一的廣州市漢達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幹事費明晶認為,「這是一個正向、可喜的結果,也是對之前缺失領域的一些補充,對社會文化發展有較大的價值。」她補充,公益慈善組織讓佛山這座城市資源有了正確流向,助力城市成長。

「佛山是全國文明城市之一,其中志願者和公益慈善文化是備受認可的部分。」胡小軍認為,佛山作為珠三角地區民間公益慈善最富活力的地區之一,公益慈善組織有望更多地發揮佛山創新性城市優勢,進行慈善模式創新。

公益活動往往和公共服務結合起來。政府通過購買公益服務來實現公共服務,讓更多市民受益。

迄今,全市共有社會組織6021家,總數繼續位列全省第三,地級市首位。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政府購買服務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並且每年都嚴格按照要求,編制具備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資質的社會組織目錄,為政府購買服務提供服務平臺。

就在去年3月,南海啟動的第二屆「益動全城家·南海」社會服務洽談會就發布了社會服務項目416個,投入總金額超1.6億元,其中社工服務項目183個,投入金額4627萬元。活動搭建起政府採購服務的陽光交易平臺、社會服務創新項目扶持平臺,促進社會組織公平競爭發展。

匯聚扶持公益慈善人才

去年4月15日,「綠盟公益學院」在佛山成立,這是國內首家致力於培養美麗鄉村建設公益人才的教育機構。「綠盟公益學院」的成立,是近年來佛山公益慈善圈愈發注重人才培養的縮影。

2015年起,佛山市南海區社會服務聯合會連續兩年啟動「檸檬計劃——南海區社會服務機構總幹事培訓班」,培育了34名社會服務機構負責人。「作為機構負責人,知識面一定要廣,視野也要廣。」南海社聯秘書長黎玉婷表示,兩期課程都邀請了兩岸三地各個領域的專家教授前來授課,不同的導師可以給予學員不同層面的知識,藉此讓機構骨幹擁有多重技能,成為一個跨界人才,帶動行業聯盟和資源共享。

佛山市順德區社會創新中心2014年啟動了「匯賢計劃」,通過一個跨界人才培育交流平臺,以實踐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匯聚具有社會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釋放民間創意和力量,鼓勵支持社會創新實踐,孕育社會創業項目。機構開展的首次「匯創行」社會創新實踐支持計劃就收到12份項目方案,其中10個項目獲得資助,涵蓋社會調研、能力培訓、社區巡講、分享沙龍、公益集市、青年創業等多元化領域。

各區加大地方財政資金投入,通過舉行免費社工考前培訓、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加大購買服務投入等舉措,為社工機構的規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推動社工人才隊伍發展壯大。與此同時,扶持力度加大、社工機構發展逐步規範化、政府購買社工服務項目增多,越來越多周邊的社工人才來到佛山開展服務。

為提升佛山公益環境,佛山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局還加大培訓力度,努力提升社工專業人才隊伍素質。「大力開展社工考前培訓、繼續教育培訓班。」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十二五」期間各級民政部門以及各社工機構累計組織開展各種類型的社工培訓達47000多人次,通過恆常專業培訓、督導培訓及加強對外交流學習,使我市社工專業人才素質逐步提升。

統籌/佛山日報記者岑雪瑩

採寫/佛山日報記者唐格楨、宋世偉、周龍鳳、岑雪瑩、李曄至 通訊員麥鳳莊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保育鄉村文明 順德杏壇青田行動
    啟動儀式上,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佛山專業委員會會長謝智明宣讀《繕居公益宣言》。這意味著,「繕居公益」項目今年將在青田村對3戶房屋開展公益修繕,助力以鄉村保育為目的的「青田行動」進一步升華。順德區榕樹頭村居保育公益基金會(下稱「榕樹頭基金會」)是由順德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人士發起成立的民間組織,致力保育順德的水鄉文化遺產、傳承鄉村精神力量。榕樹頭基金會會長馬錫強介紹,今年5月份,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佛山專業委員會和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的專家參觀青田,在鄉村文明復興事業的感召下,決定與榕樹頭基金會共同開展「繕居公益」慈善項目。
  • 臺北香港「雙城會」聚焦環保與文化保育議題
    論壇主題為「活化都市風貌 開展雙城新頁」,分為「綠色城市、環保經驗」和「空間活化、風採重現」兩個環節,臺北市副市長丁庭宇和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擔任主禮嘉賓。臺北市環保局局長吳盛忠、文化局局長劉維公,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等分別發言,在環保和文化保育方面互相取經,分享管理經驗。
  • 環保美學引領者勸千歲嘚啵鳥榮獲輕鬆籌公益盛典「年度公益慈善...
    12月3日,由輕鬆籌攜手公益時報、ELLE舉辦的「123YI起來」輕鬆籌公益盛典在北京隆重舉行。盛典以「123YI起來 一起做公益」為主題,匯聚了熱心公益明星、公益組織代表、愛心企業代表、媒體記者朋友,與他們一道回顧這一年來取得的公益成果,見證愛與溫暖,號召更多的人一起做公益。為表彰眾多愛心企業對社會公益事業的付出,輕鬆籌設立了多個獎項。
  • 成美慈善基金會秘書長劉英子女士榮獲「2019年度公益人物」
    《公益時報》社社長劉京在致辭中表示,在傳統意義上,集中來的財富是用於再投資的。而在再投資以外,慈善事業成為財富流向的新去處。16年來,我國大額捐贈隨財富同步增長,始終推動著社會治理步伐的同時,捐贈者也越來越重視財富所產生的社會價值。
  • 樂善之城再添慈善力作!順德和園盛大開園
    昨日,隨著和的慈善基金會主席何劍鋒向北滘鎮鎮長王崇曦移交「金鑰匙」,這座以「山水、街市、人家」為景觀形態主題的嶺南園林捐贈政府正式開園。同時,由和的慈善基金會出資2000萬元、北滘慈善會出資1000萬元,共同設立的和園文化保育慈善信託基金成立,為和園可持續運營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 何享健慈善又有大動作:和園開園,和泰安養中心啟建
    當天活動,和的慈善基金會還宣布將再度捐贈3億元,在北滘建設一個中高端綜合性公益養老服務項目——和泰安養中心,為市民提供優質養老、護老、安老服務。南方+記者 羅湛賢 攝再捐3億助力本土中高端養老服務去年7月,何享健捐出其持有的1億股美的集團股票和20億元現金(總價值60億元),以「慈善信託+基金會」形式注入和的慈善基金會,用以支持在佛山本土乃至全省全國的精準扶貧、教育、醫療、養老、創新創業、文化傳承等多個領域的公益慈善事業發展。
  • 95公益慈善嘉年華,解鎖人人公益新玩法
    95公益慈善嘉年華,解鎖人人公益新玩法 發布時間:2020-09-08 15:47:53   作者:張天明 楊先威   來源:多彩貴州網
  • 文化+公益,立明堂公益煥發新活力
    在公益之路上,立明堂始終步履不停,不斷增添新活力,在沈立明看來,「公益既是為了助人,也是為了將公益理念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傳統文化亦是如此,需要弘揚出去,才能讓更多的人領略它的魅力。」
  •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委託管理入圍行動者聯盟2020公益盛典年度公益...
    此外,今年評選根據網際網路大數據,將繼續發布「年度明星公益指數榜」,並在年底頒獎盛典上公布,上榜的明星代表將親臨頒獎禮。除此之外,行動者聯盟2020公益盛典特別推出「抗疫特別獎」,更加關注健康與公益的跨界力量,無數的個人、社會組織、企業為抗擊疫情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此獎項旨在表彰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物、社會組織以及企業。
  • 2008——2018中國公益慈善十年十大熱點評選
    在處理民主和效率、集權和分權、環保組織和企業家俱樂部、企業家和專業團隊、商業和公益等關係方面,其探索頗具價值。   5.玉樹地震善款「匯繳」惹爭議,凸顯中國公益慈善政社關係困局   2010年4月,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大地震。地震再次掀起全國性慈善捐贈高潮。
  • 致敬抗疫英雄︱請記住這些來自公益慈善領域的被表彰者(社工、志願...
    通過對名單的梳理發現,受表彰者中有出現了不少來自公益慈善領域(社工、志願者、公益組織、主管部門等)的身影。12名先進個人在1499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中有12名先進個人來自公益慈善領域。其中湖北3人,北京、山西、吉林、黑龍江、浙江、廣西、重慶、青海、寧夏各1人。主要涉及社會工作、應急救援、志願服務、紅十字事業等領域。
  • 劉五一:河南新鄭鄉村文化保育及營銷
    論壇由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委統戰部、貴州省文化廳主辦,中共貴州黎平縣委、縣人民政府承辦。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貴州省委統戰部部長龍超雲,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謝慶生,貴州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王茂愛和騰訊公司主要創始人、首席行政官、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人、執行理事長陳一丹,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秘書長翟紅新等領導和嘉賓共100多人出席了論壇,並參加了《騰訊築夢新鄉村綠皮書》的發布。
  • 腳踏實地做公益 共襄善舉暖童心—廣州仁信慈善基金會成立
    ▲啟動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總幹事林平光,共青團廣州市天河區委員會代表黃潤慶,中華文化促進會新媒體中心副主任馮劍榮,廣東靈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裁崔智聰,英飛尼迪集團投資總監、仁德慈善基金董事趙煒強,仁德慈善基金行政主管姜愛玲,廣州眠鬱康心理諮詢中心總經理卓志洪、廣東省遊心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張峻瑋等領導
  • 山西省文化發展基金會公益慈善事業座談會順利召開
    3月31日,山西省文化發展基金會主辦的公益慈善事業座談會於太原市晉祠賓館成功舉辦。山西省文化發展基金會黨支部書記、理事長張建軍,山西省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千歲國際實業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宇,山西省文化發展基金會監事會主席李努生,山西省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賀志勤,山西省文化發展基金會財務部部長、領導組成員王喜勳,各優秀企業代表及眾多公益志願者出席了本次座談會。
  • 中華慈善總會悠悅谷公益基金啟動
    中華慈善總會悠悅谷公益基金啟動儀式在7日北京舉行。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王治國、中華慈善總會秘書長邊志偉、中華慈善總會大眾慈善促進委員會執行會長張倩玉、遼寧蒼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世航、總經理杜豔等出席儀式。
  • 助力公益慈善學歷教育,「敦和·菡萏行動」二期招募啟動!
    但我一直說它同時存在著『梯級滯後』的現象,即:從社會總體看,我國慈善事業滯後於社會發展需求;從慈善行業看,慈善文化滯後於慈善組織的發展;從慈善文化看,慈善研究、慈善教育滯後於慈善傳播。」   招募對象:面向已經開辦或有意願新設立公益慈善相關的學位/專業/培養方向的院校(包括但不限於管理類、社會學類等),擬新合作3-5所院校   項目內容:國內高等院校圍繞公益慈善學歷教育進行的優化或探索方案   項目周期:最長可申請的合作期為3年   項目金額:最高可獲得50萬元資助
  • 構建高校公益人才培養體系第四屆華師大紫江公益慈善教育論壇舉辦
    近日,第四屆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公益慈善教育論壇舉行。本屆論壇以「融合與創新:構建高校卓越公益人才培養體系」為主題,介紹華東師範大學公益慈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邀請了校內外嘉賓參會,共同討論卓越公益人才的培養模式。
  • 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傾力支持慈善公益事業
    在為所有賓客提供各類消閒娛樂、商務會獎、旅遊觀光的絕佳體驗的同時,澳門旅遊塔更致力於慈善公益事業,堅持以實際行動,為更多弱勢群體提供關愛與支持。    『ORBIS Charity Day奧比斯光明體驗日』由致力於全球防盲救盲工作的國際非盈利組織『ORBIS奧比斯』發起,澳門旅遊塔與奧比斯攜手,於7月28日在戶外露天廣場隆重舉行『奧比斯光明體驗日』慈善活動及戶外晚宴,吸引到逾350名市民共同參與,使大家體驗到一個沒有圍牆的光明新世界。
  • 公益慈善嘉年華來了,公益機構總動員
    參加這次大賽的人員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有學生、大學教師、社工機構、企業老闆,就連小區業主委員會也加入了參賽的行列。參賽的項目涉及中老年服務、助殘服務、青少年服務、家庭及兒童服務、其他公益類等內容。
  • 禪城南莊鎮慈善會:愛心接力,讓涓涓善流匯成大愛
    在佛山這座「樂善之城」,崇德向善的細流被呵護壯大,溫潤人心。成立11年,南莊鎮慈善會匯聚八方善心,始終做好愛心接力棒的忠實傳遞者,將點滴善心匯聚成大江大河,獲得2019佛山公益慈善年度優秀組織榮譽。「慈善成果通過線上雲展,佛山慈善的力量傳播得更廣,讓『善』綻放更大的光芒。」南莊鎮慈善會秘書長羅順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