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張掖市明永鄉漚波村平田整地,發現東漢時期墓葬。博物館工作人員前往勘察,清理出土單釜陶灶等文物。和其他漢墓不同,墓室地面發現模印的精美畫像磚共計28塊。這些畫像磚邊長38.5釐米,厚5釐米,平面呈正方形。磚面紋飾相同,均為四靈神獸紋樣,四邊以兩條平行凸線作外郭,正中以凸線方框將磚面劃分為中心和四邊畫區兩部分,繼以四條凸線將中心方框四角與外郭線四角相連,使四邊畫區形成四個單獨的梯形畫區。中心畫區飾以柿蒂紋或五行圖,柿蒂紋中心及四瓣飾以五個乳丁,四個梯形畫區內分別飾玄武、朱雀、青龍、白虎四靈神獸。朱雀為鳳形,鳥首後部有一根翎毛,尾上三根翎毛上翹,頭部高揚,振翅欲飛。玄武呈龜蛇合體,兩頭相對,三足前邁,一足後蹬,做前行狀。青龍作曲體揚尾,背部有兩條飄起的梢狀物,頭部較長,直拖長角。白虎則圓頭小耳,背腹飾數條斜線表現毛斑。
一、東漢四靈畫像磚是漢代讖緯學說的真實反映
漢代流行讖緯學說,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代表天地四方,《三輔黃圖·漢宮》說「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王者制宮闕殿閣取法焉。」這裡便是指風水堪輿中講究的「四神獸模式」。《周禮·曲禮》也講「行,前朱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古人在天象觀測中,發現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相連,形如龜,所以用它代表北方。《楚辭·遠遊》記「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辭海》中說「朱雀取象於丹鶉,井、龜、二宿為鶉首,柳、星、張三宿為鶉火,翼、軫二宿為鶉尾」。南方七宿聯起來像鳥形,朱乃赤色,南方屬火,所以叫朱雀。在二十八星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組合起來像龍的形象,按陰陽五行給五方配色之說,東方屬木為青色,故名「青龍」。《淮南子》曰: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故青龍為四象之首。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意象為虎形,白是因為西方五行中屬金,色為白。古人視白虎為祥瑞,《援神契》曰:「王者德至鳥獸,則白虎動。」
青 龍
白 虎
朱 雀
玄 武
東漢光武帝劉秀曾以符瑞圖讖起兵,即位後崇信讖緯,「宣布圖讖於天下」,定為功令的必讀書,「言五經者,皆憑讖緯說」。儒家讖緯之學遂成為東漢統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聖性。當時用人施政、各種重大問題的決策,都要依讖緯來決定;對儒家經典的解釋,甚至也要向讖緯看齊。讖緯在漢代的流行,是與漢代思想界天人感應、陰陽災異泛濫分不開的。讖緯與經學的結合,推動了漢代經學的神學化。
二、東漢四靈畫像磚的表現手法和藝術特點
漢武帝設立河西四郡後,社會穩定,經濟富足,至晚期,中原的畫像磚墓已影響甘肅周邊地區,畫像磚墓遂擺脫呆板的箱式結構,迅速向居室化靠攏,畫像磚也擺脫了空心磚的舊模式,向多形化發展。東漢時期,畫像磚藝術達到巔峰,畫像磚墓的分布範圍擴大至甘青,形成了以中原地區和巴蜀地區為代表的兩大中心分布區。東漢時期的畫像磚已經摒棄了圖案化的構圖,而以完整畫面的方形、長方形、條形的實心磚作為表現載體,這是漢代「事死如事生」厚葬風氣下,將壁畫以畫像磚的形式施於墓葬裝飾的一種具體表現。
東漢四靈畫像磚線條粗獷豪邁,疏密相間、生動活現。畫面規整厚樸,莊重大氣。從表現手法來看,規範中又具有極大的靈活性,空白和構圖不受拘泥,空間為虛,神獸為實,外松內緊,內外相應。形象透射了漢代寫神藝術的精髓,創造出一種給人聯想和思索的空間,這個空間裡包含了工匠豐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其主題的確定、構圖的布局、形象的塑造和造型的處理,無不受「立意」的主宰,讓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全國已發現的漢代畫像磚實物來看,單獨磚面模印或刻畫一種神獸的做法較為常見,在一塊磚面上集中模印四靈神獸的題材則較為特殊。在漫長的歷史中,張掖的工匠以模代筆,以磚為紙,以精美的藝術表現手法,生動形象的展示了河西地區粗獷狂放的藝術風格,這是先民呈獻給我們的珍貴禮物,它帶給我們的,不單是美的享受和無盡的遐思,更為重要的,是它在中國藝術發展史上所應該佔有的、不容忽視的漢風神韻。
參考文獻
[1]楊絮飛.畫像石藝術鑑賞 .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6年10月。
[2] 朱存明.漢畫像的象徵世界.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3] 秦漢繪畫史.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0年。
——刊於《文物鑑定與欣賞》2018.6(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首批認定期刊)
圖文:王 康
編輯:辦公室
審核:劉紅燕
溫馨提示
尊敬的遊客朋友
歡迎您來到張掖大佛寺景區,祝您旅途愉快!為了您的旅遊行程安排更加合理省時,請您仔細閱覽以下溫馨提示,張掖大佛寺景區再次感謝您!
1.景區開放時間根據季節變化分為冬季開放時間(8:30—17:30)和夏季開放時間(8:00-18:00),請在購票前確認具體時間,以免耽誤您寶貴的時間,售票窗口在閉館前二十分鐘停止售票,遊客朋友請預計好參觀所需時間,提前購票進入景區。
2.張掖大佛寺景區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根據《文物法》等相關法規,請您自覺接受安檢、請勿將易燃易爆、管制械具等危險品帶入館內;文物景區需要做安防監控布防交接班工作,遊客須在閉館時離開文物景區。
3.進入文物景區,請您文明參觀,愛護並正確使用公共設施,自覺維護環境衛生,請勿隨意丟棄雜物,請勿在景區內吸菸、拍照、攝像,請勿用手觸摸文物及展品。
4.根據文物景區控制開放容量相關規定,大佛寺景區瞬時遊人容量:4010人次,日遊人容量:16040人次,年遊人容量:321萬人次,遊客量超出承載範圍時,景區有權利暫停售票,調整控制遊客流量。
請掃碼關注張掖大佛寺景區微信公眾號,了解張掖歷史故事,品賞館藏文物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