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國通,通寮國。寮國最大的中文網絡平臺,旨在為想了解和在寮國的華人服務。
網站:www.laowotong.com(寮國通拼音)
每天清晨6點,當寮國迎來第一縷曙光的時候,全國所有寺廟裡的和尚都會跨出廟門,去接受人們的布施。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化緣」。這是首都萬象一個普通的小廟恩德寺。
初次來寮國的外國遊客往往對眼前的一幕不以為然,他們很可能不知道:寮國是一個比較神秘的佛教國家,其獨特的佛教教義構成了這個國家某些奇特的生活方式。而這一切都是以每天的布施活動開始的。現在就讓我們跟隨恩德寺的和尚們,來仔細觀察寮國這個奇特國家。
在寮國,人們信奉小乘佛教,這與中國的大乘佛教有著很大的區別。小乘佛教嚴格禁止在寺廟裡做飯,所以和尚們必須在每天清晨通過化緣來得到一天的食物。
在恩德寺附近的街口,前來布施的人們早已跪在街邊等待。在寮國,是否向和尚布施、多長時間布施一次,完全由自己決定,並沒有一定之規。
寮國和尚的化緣與其他地方有著很大的區別。和尚們從不需要四處奔波、苦口婆心地勸說施主慷慨解囊。相反,在這個國家的城鄉各地,每天都和會有不同的人們主動跪在路邊恭恭敬敬地向佛的子弟敬獻食物。這些食物都是他們剛剛做好的飯菜,其中一部分要首先布施給和尚,然後再回家給上學的孩子吃,最後才自己享用。
人們布施的食物主要有糯米飯、與肉一起炒的蔬菜,餅乾,鹹菜和酒,在寮國,和尚們是可以吃肉喝酒的。
和尚們接受布施就像從媽媽手中接過早餐一樣心安理得。他們只需唱上一段祝福的經文。經文的大意是:你把食物捐獻給佛的子弟,佛一定會賜福給你,好好行善吧!
一般來說,和尚們化緣的線路大的大多是固定的。大約6點半的時候,和尚們來到了唐人街。這條街上的華人很多,有很多飯館。華人布施起來很慷慨,既有味道不錯的中國菜,也有一些別的中國食品。更重要的是,很多華人都喜歡直接給錢。
老太太烏昂也是一位有錢人,和尚們可以從她家裡停放的那輛豐田越野車看出來。老太太從來不直接給錢,但她幾乎每天都和自己的兒子一起在自家門口布施米飯。
每天,當他們走過這裡時,路邊都會有一個眉目清秀的小姑娘出來布施。平時,小夥子們總愛多看她幾眼,甚至與她聊幾句,儘管這是寮國的寺廟所禁止的。今天,在攝像機面前,他們表現得很守規矩。
當小姑娘開始往地上倒酒為親人祈求好運的時候,一位英俊的小和尚好像不太在意攝像機的存在。
這位英俊的小和尚名叫扎瓦,今年15歲,來自寮國南方一個貧窮的村子。他到恩德寺當和尚首先是為了能吃飽飯,另外,他還想通過當和尚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比如能娶一位首都的姑娘為妻。其實,恩德寺裡的和尚幾乎都來自貧窮的農村,他們都有著與扎瓦同樣的願望。
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恩德寺裡的和尚們早已將各自化緣的缽裡裝得滿滿當當。
排在後面的扎瓦和年紀最小的崩果還用塑膠袋提著沉甸甸的蔬菜和肉。按規矩,廟裡年紀小的和尚有義務提著這些東西。
當化緣隊伍轉過一個街角的時候,這位和尚告訴我,前面有一家特別吝奢的米店。這是一家專門作糯米飯的米店,恩德寺的和尚從來不在這裡停留,因為老闆幾乎沒有布施過一次。他只向附近的居民出售做好的米飯。
大約在早上7點鐘的時候,和尚們回到了恩德寺。
回到廟裡後,和尚們必須把化緣來的飯菜集中起來,只拿出一部分來作為早餐。恩德寺裡一共有十五個和尚,除了化緣之外,還有的和尚在打掃庭院,整理佛堂。
大多數的外國遊客一直無法理解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世界上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寮國人為什麼對和尚有著如此慷慨的布施和經久不衰的熱情?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在寮國,布施除了可以向佛表達敬意之外,還有一個更為實際、更為重要的原因。
一位人類學家說,寮國的布施活動實際上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集體撫養。
我們的朋友阿漢是萬象一所中學的教師,他娶了一位華僑女子為妻。幾年前,當他們第二個女兒即將小學畢業時,阿漢出家當了一個星期的和尚。
為什麼寮國的男人一定要當一次和尚呢,小乘佛教的教義認為,父母一生中難免造下罪孽,作為兒子只有出家修行一段時間才能替父母洗刷罪孽,讓他們死後升入天堂,在寮國,因為女人不可以出家,所以一個男人無論他多大年紀,出家替父母盡孝都是他們應盡的義務。
阿漢還告訴我們,傳統的出家儀式,如今在城市裡它已經很難見到了,要想看只能去鄉下,這一天正好他有個親戚要出家,這位親戚都快50歲了。
穿白紗的這位就是阿漢的親戚,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今天和他同時出家的還有另外兩位40多歲的中年人和一個小夥子。
阿漢的這位親戚為什麼人遲到現在才出家呢?此時此刻,他無法接受我們採訪,因為根據當地的習俗,出家人在剃度之前不可以說話。不過,據阿汗介紹,他這位親戚年輕時就出國經商,一直忙於生意。現在老了,生意交給了下一輩,他也該儘自己應盡的那份義務了。
正因為出家是一件為父母盡孝的大喜事,所以他們的親友都帶著各種禮物來歡送和祝福。親戚朋友像參加婚禮一樣熱熱鬧鬧地把一個人送到寺廟去出家,這在中國是絕對不可想像的。
在寮國,男人一生中有兩個最重要的儀式,第一是出家,第二才是婚禮。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佛教在寮國人心中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現在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著一個重要時刻的來臨,根據習俗出家人必須在自己的兒子或者是弟弟等男性成員的陪伴下,在母親的引導下跨進寺廟的大門,如果母親去世早,也可由父親替代。
最重要時刻終於來了,母親們將用竹竿把孩子帶進佛門。據說,過去有一位少年很有佛緣,但自己渾然不覺,後來觀音菩薩為了點化他,就化身為他母親的形象用一根竹竿把他帶到廟裡出家。最終,這位少年成為一代高僧。
跨過寺廟的大門之後,意味著出家人與親人斷絕了世俗的關係,正式成為佛的子弟。但是親人們還將陪他們繞著寺廟走上幾圈,以表示對出家人的依依不捨,也顯示出世俗社會與佛門淨地之間存在著遙遠的距離。這種習俗與東南亞其他佛教國家也大致相同。
寮國獨特的佛教傳統對年青一代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至少在孩子們看來出家做和尚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所以,無論寮國這個國家如何現代化,可以想像得到,當這幾個孩子長大時,高高興興地出家做幾天和尚這種傳統仍然不會改變。
就在寺廟裡的儀式繼續進行的時候,我們來到阿漢那位親戚家。在親戚家的後院,一個盛大的寮國鄉村宴席正緊張的準備著。
家裡那些誘人的食物對這幾位已經穿上袈裟的出家人來說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廟裡的長老正在給他們講授作為一個和尚應有的清規戒律。寮國的小乘佛教與中國的大乘佛教在這方面也有著很大的區別,和尚雖然可以吃肉喝酒抽菸,但是有一個規矩令人很難受:從中午12點到第二天早晨七點將近19個小時的時間裡不許進食。據說,不許和尚在下午和晚上吃飯,是怕他們吃得太飽之後精力旺盛而胡思亂想。
其實這些所為的清規戒律對於大多數只在廟裡待一個星期的人來說算不上什麼,在一個簡短的祈禱之後,出家儀式就結束了,這時跪在大殿外臺階上的親友們開始向寺廟表示答謝,答謝詞說,感謝佛祖收留了我們的兄弟,他會遵守寺廟裡的一切規定,希望廟裡的長老教誨他,指導他,讓他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儀式結束後,新出家的和尚開始拍照留念,在寮國擁有相機的人應該算家境比較富裕了。他們出家僅僅是為了替父母盡孝,一般只在廟裡待上一個星期。萬象郊外的有些寺廟就是為這種人準備的。
當富裕的和尚們開著豐田車出去購物時,那些出身貧寒的和尚肯定是有一番感嘆,因為他們出家絕不僅僅是替父母盡孝,還有著更加重要的原因。
恩德寺裡的小和尚勃昂很喜歡在傍晚肚子餓的時候坐在萬象市最著名的凱旋門廣場上。
勃昂出身於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和英俊小和尚扎瓦一樣,他也想今後能要一位首都的姑娘為妻。很顯然,目前這是不現實的,但是,如果他和扎瓦都像恩德寺的大和尚卡普塞一樣,他們的理想就有可能實現。
每天走在化緣隊伍前面的就是卡普塞,今年25歲,來自貧窮的南方農村,在家鄉,他既沒有錢上學,那裡也沒有一所像樣的學校,為了今後能出人頭地,四年前,他就獨自來到首都的恩德寺出家,在寺廟裡,他不但可以溫飽有餘,更重要的是他還可以上免費的和尚學校,這種學校裡教授的課程與正規公立學校幾乎一樣,甚至更加注重英語教學,所以,卡普塞把寺廟當成了一個管吃管住的職業培訓中心,而抱著這種目的出家的人在寮國非常普遍。 四年前,卡普塞是個文盲,現在他可以用英語來介紹自己的生活。
和很多東南亞國家一樣,在寮國,會說英語的人往往能找到體面的工作,扎瓦和勃昂如果能像卡普塞一樣,他們的理想就不難實現。但是,更多的和尚並不滿足於此,他們希望接受更高等的教育。
這是萬象的一所高等學校。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宗教事業,各地的寺廟選送了一些優秀的和尚來此學習英語,並負擔全額的學費和生活費。
但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和尚很不容易。例如,每天傍晚例行的敲鼓就特別費力,而它通常由最小的和尚來完成。因為晚上不能吃飯,所以這種飢腸轆轆的感覺可能令每一個和尚永生難忘。
像修建寺廟這種工作,在中國一般由專門的工匠來完成。但是在寮國,所有這些活都必須由和尚自己來完成。寺廟修築完成後,更重要的工作開始了,和尚們必須自己在寺廟的房頂和牆上描繪出精美的壁畫。這些壁畫全部取材於古代印度的佛教故事。
所以,那些被送去上大學的優秀和尚大多是閱歷豐富的工匠和畫師,有著比較深厚的佛學造詣。一個來自貧困農村的少年如果能幹到這一步,再學幾年英語,還上俗後他就可以找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
離恩德寺不遠有一家西方遊客最喜歡光顧的酒吧,這裡有一位能說英語和法語的領班名叫利弗。半年前,利弗還只是一名和尚。
由於會說英語和法語,乖巧的利弗很受西方遊客的歡迎,尤其受到法國遊客的歡迎。所以酒吧老闆很快就提升他做了領班,月薪400美元,而寮國公務員的月工資也才40美圓。利弗同樣出生於南方貧窮農村,他的兩門外語都是在當和尚時學會的。所以,他現在是恩德寺乃至萬象很多小和尚心中的偶像。
在寮國,很多家境貧寒的和尚在還俗後一邊打工一邊繼續學習。而大城市的很多寺廟還可以給他們提供免費的食宿。曾經在北方的一座城市出家的空拉曼一年前就還俗了,現在他住在恩德寺裡。每天他上午打工,下午和晚上在大學上課,學習金融和商業。在當和尚時,他每年通過化緣可以得到大約200美元的收入,這些錢他都交了學費。現在,他每天打工的收入雖然很微薄,但是有恩德寺免費提供的住宿和早餐午餐,孔拉曼只需到街上為自己買一份晚餐即可。
又是一個清晨,恩德寺的和尚們照例出去化緣,今天,扎瓦沒有看到那個她喜歡的小姑娘,不過他一點也不覺得失望,因為他深信,明天或者最多一個星期,那個姑娘一定會再來,扎瓦現在開始學習英語了,他準備攢夠錢之後也去上大學,以後也要當個教師。每天清晨6點,當寮國迎來第一縷曙光的時候,全國所有寺廟裡的和尚都會跨出廟門,去接受人們的布施。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化緣」。這是首都萬象一個普通的小廟恩德寺。
初次來寮國的外國遊客往往對眼前的一幕不以為然,他們很可能不知道:寮國是一個比較神秘的佛教國家,其獨特的佛教教義構成了這個國家某些奇特的生活方式。而這一切都是以每天的布施活動開始的。現在就讓我們跟隨恩德寺的和尚們,來仔細觀察寮國這個奇特國家。
在寮國,人們信奉小乘佛教,這與中國的大乘佛教有著很大的區別。小乘佛教嚴格禁止在寺廟裡做飯,所以和尚們必須在每天清晨通過化緣來得到一天的食物。
在恩德寺附近的街口,前來布施的人們早已跪在街邊等待。在寮國,是否向和尚布施、多長時間布施一次,完全由自己決定,並沒有一定之規。
寮國和尚的化緣與其他地方有著很大的區別。和尚們從不需要四處奔波、苦口婆心地勸說施主慷慨解囊。相反,在這個國家的城鄉各地,每天都和會有不同的人們主動跪在路邊恭恭敬敬地向佛的子弟敬獻食物。這些食物都是他們剛剛做好的飯菜,其中一部分要首先布施給和尚,然後再回家給上學的孩子吃,最後才自己享用。
人們布施的食物主要有糯米飯、與肉一起炒的蔬菜,餅乾,鹹菜和酒,在寮國,和尚們是可以吃肉喝酒的。
和尚們接受布施就像從媽媽手中接過早餐一樣心安理得。他們只需唱上一段祝福的經文。經文的大意是:你把食物捐獻給佛的子弟,佛一定會賜福給你,好好行善吧!
一般來說,和尚們化緣的線路大的大多是固定的。大約6點半的時候,和尚們來到了唐人街。這條街上的華人很多,有很多飯館。華人布施起來很慷慨,既有味道不錯的中國菜,也有一些別的中國食品。更重要的是,很多華人都喜歡直接給錢。
老太太烏昂也是一位有錢人,和尚們可以從她家裡停放的那輛豐田越野車看出來。老太太從來不直接給錢,但她幾乎每天都和自己的兒子一起在自家門口布施米飯。
每天,當他們走過這裡時,路邊都會有一個眉目清秀的小姑娘出來布施。平時,小夥子們總愛多看她幾眼,甚至與她聊幾句,儘管這是寮國的寺廟所禁止的。今天,在攝像機面前,他們表現得很守規矩。
當小姑娘開始往地上倒酒為親人祈求好運的時候,一位英俊的小和尚好像不太在意攝像機的存在。
這位英俊的小和尚名叫扎瓦,今年15歲,來自寮國南方一個貧窮的村子。他到恩德寺當和尚首先是為了能吃飽飯,另外,他還想通過當和尚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比如能娶一位首都的姑娘為妻。其實,恩德寺裡的和尚幾乎都來自貧窮的農村,他們都有著與扎瓦同樣的願望。
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恩德寺裡的和尚們早已將各自化緣的缽裡裝得滿滿當當。
排在後面的扎瓦和年紀最小的崩果還用塑膠袋提著沉甸甸的蔬菜和肉。按規矩,廟裡年紀小的和尚有義務提著這些東西。
當化緣隊伍轉過一個街角的時候,這位和尚告訴我,前面有一家特別吝奢的米店。這是一家專門作糯米飯的米店,恩德寺的和尚從來不在這裡停留,因為老闆幾乎沒有布施過一次。他只向附近的居民出售做好的米飯。
大約在早上7點鐘的時候,和尚們回到了恩德寺。
回到廟裡後,和尚們必須把化緣來的飯菜集中起來,只拿出一部分來作為早餐。恩德寺裡一共有十五個和尚,除了化緣之外,還有的和尚在打掃庭院,整理佛堂。
大多數的外國遊客一直無法理解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世界上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寮國人為什麼對和尚有著如此慷慨的布施和經久不衰的熱情?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在寮國,布施除了可以向佛表達敬意之外,還有一個更為實際、更為重要的原因。
一位人類學家說,寮國的布施活動實際上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集體撫養。
我們的朋友阿漢是萬象一所中學的教師,他娶了一位華僑女子為妻。幾年前,當他們第二個女兒即將小學畢業時,阿漢出家當了一個星期的和尚。
為什麼寮國的男人一定要當一次和尚呢,小乘佛教的教義認為,父母一生中難免造下罪孽,作為兒子只有出家修行一段時間才能替父母洗刷罪孽,讓他們死後升入天堂,在寮國,因為女人不可以出家,所以一個男人無論他多大年紀,出家替父母盡孝都是他們應盡的義務。
阿漢還告訴我們,傳統的出家儀式,如今在城市裡它已經很難見到了,要想看只能去鄉下,這一天正好他有個親戚要出家,這位親戚都快50歲了。
穿白紗的這位就是阿漢的親戚,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今天和他同時出家的還有另外兩位40多歲的中年人和一個小夥子。
阿漢的這位親戚為什麼人遲到現在才出家呢?此時此刻,他無法接受我們採訪,因為根據當地的習俗,出家人在剃度之前不可以說話。不過,據阿汗介紹,他這位親戚年輕時就出國經商,一直忙於生意。現在老了,生意交給了下一輩,他也該儘自己應盡的那份義務了。
正因為出家是一件為父母盡孝的大喜事,所以他們的親友都帶著各種禮物來歡送和祝福。親戚朋友像參加婚禮一樣熱熱鬧鬧地把一個人送到寺廟去出家,這在中國是絕對不可想像的。
在寮國,男人一生中有兩個最重要的儀式,第一是出家,第二才是婚禮。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佛教在寮國人心中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現在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著一個重要時刻的來臨,根據習俗出家人必須在自己的兒子或者是弟弟等男性成員的陪伴下,在母親的引導下跨進寺廟的大門,如果母親去世早,也可由父親替代。
最重要時刻終於來了,母親們將用竹竿把孩子帶進佛門。據說,過去有一位少年很有佛緣,但自己渾然不覺,後來觀音菩薩為了點化他,就化身為他母親的形象用一根竹竿把他帶到廟裡出家。最終,這位少年成為一代高僧。
跨過寺廟的大門之後,意味著出家人與親人斷絕了世俗的關係,正式成為佛的子弟。但是親人們還將陪他們繞著寺廟走上幾圈,以表示對出家人的依依不捨,也顯示出世俗社會與佛門淨地之間存在著遙遠的距離。這種習俗與東南亞其他佛教國家也大致相同。
寮國獨特的佛教傳統對年青一代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至少在孩子們看來出家做和尚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所以,無論寮國這個國家如何現代化,可以想像得到,當這幾個孩子長大時,高高興興地出家做幾天和尚這種傳統仍然不會改變。
就在寺廟裡的儀式繼續進行的時候,我們來到阿漢那位親戚家。在親戚家的後院,一個盛大的寮國鄉村宴席正緊張的準備著。
家裡那些誘人的食物對這幾位已經穿上袈裟的出家人來說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廟裡的長老正在給他們講授作為一個和尚應有的清規戒律。寮國的小乘佛教與中國的大乘佛教在這方面也有著很大的區別,和尚雖然可以吃肉喝酒抽菸,但是有一個規矩令人很難受:從中午12點到第二天早晨七點將近19個小時的時間裡不許進食。據說,不許和尚在下午和晚上吃飯,是怕他們吃得太飽之後精力旺盛而胡思亂想。
其實這些所為的清規戒律對於大多數只在廟裡待一個星期的人來說算不上什麼,在一個簡短的祈禱之後,出家儀式就結束了,這時跪在大殿外臺階上的親友們開始向寺廟表示答謝,答謝詞說,感謝佛祖收留了我們的兄弟,他會遵守寺廟裡的一切規定,希望廟裡的長老教誨他,指導他,讓他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儀式結束後,新出家的和尚開始拍照留念,在寮國擁有相機的人應該算家境比較富裕了。他們出家僅僅是為了替父母盡孝,一般只在廟裡待上一個星期。萬象郊外的有些寺廟就是為這種人準備的。
當富裕的和尚們開著豐田車出去購物時,那些出身貧寒的和尚肯定是有一番感嘆,因為他們出家絕不僅僅是替父母盡孝,還有著更加重要的原因。
恩德寺裡的小和尚勃昂很喜歡在傍晚肚子餓的時候坐在萬象市最著名的凱旋門廣場上。
勃昂出身於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和英俊小和尚扎瓦一樣,他也想今後能要一位首都的姑娘為妻。很顯然,目前這是不現實的,但是,如果他和扎瓦都像恩德寺的大和尚卡普塞一樣,他們的理想就有可能實現。
每天走在化緣隊伍前面的就是卡普塞,今年25歲,來自貧窮的南方農村,在家鄉,他既沒有錢上學,那裡也沒有一所像樣的學校,為了今後能出人頭地,四年前,他就獨自來到首都的恩德寺出家,在寺廟裡,他不但可以溫飽有餘,更重要的是他還可以上免費的和尚學校,這種學校裡教授的課程與正規公立學校幾乎一樣,甚至更加注重英語教學,所以,卡普塞把寺廟當成了一個管吃管住的職業培訓中心,而抱著這種目的出家的人在寮國非常普遍。 四年前,卡普塞是個文盲,現在他可以用英語來介紹自己的生活。
和很多東南亞國家一樣,在寮國,會說英語的人往往能找到體面的工作,扎瓦和勃昂如果能像卡普塞一樣,他們的理想就不難實現。但是,更多的和尚並不滿足於此,他們希望接受更高等的教育。
這是萬象的一所高等學校。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宗教事業,各地的寺廟選送了一些優秀的和尚來此學習英語,並負擔全額的學費和生活費。
但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和尚很不容易。例如,每天傍晚例行的敲鼓就特別費力,而它通常由最小的和尚來完成。因為晚上不能吃飯,所以這種飢腸轆轆的感覺可能令每一個和尚永生難忘。
像修建寺廟這種工作,在中國一般由專門的工匠來完成。但是在寮國,所有這些活都必須由和尚自己來完成。寺廟修築完成後,更重要的工作開始了,和尚們必須自己在寺廟的房頂和牆上描繪出精美的壁畫。這些壁畫全部取材於古代印度的佛教故事。
所以,那些被送去上大學的優秀和尚大多是閱歷豐富的工匠和畫師,有著比較深厚的佛學造詣。一個來自貧困農村的少年如果能幹到這一步,再學幾年英語,還上俗後他就可以找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
離恩德寺不遠有一家西方遊客最喜歡光顧的酒吧,這裡有一位能說英語和法語的領班名叫利弗。半年前,利弗還只是一名和尚。
由於會說英語和法語,乖巧的利弗很受西方遊客的歡迎,尤其受到法國遊客的歡迎。所以酒吧老闆很快就提升他做了領班,月薪400美元,而寮國公務員的月工資也才40美圓。利弗同樣出生於南方貧窮農村,他的兩門外語都是在當和尚時學會的。所以,他現在是恩德寺乃至萬象很多小和尚心中的偶像。
在寮國,很多家境貧寒的和尚在還俗後一邊打工一邊繼續學習。而大城市的很多寺廟還可以給他們提供免費的食宿。曾經在北方的一座城市出家的空拉曼一年前就還俗了,現在他住在恩德寺裡。每天他上午打工,下午和晚上在大學上課,學習金融和商業。在當和尚時,他每年通過化緣可以得到大約200美元的收入,這些錢他都交了學費。現在,他每天打工的收入雖然很微薄,但是有恩德寺免費提供的住宿和早餐午餐,孔拉曼只需到街上為自己買一份晚餐即可。
又是一個清晨,恩德寺的和尚們照例出去化緣,今天,扎瓦沒有看到那個她喜歡的小姑娘,不過他一點也不覺得失望,因為他深信,明天或者最多一個星期,那個姑娘一定會再來,扎瓦現在開始學習英語了,他準備攢夠錢之後也去上大學,以後也要當個教師。
文章來自寮國通通友含笑半步癲,歡迎轉載
----贊助商提供(點圖片,有驚喜)----
☞☞回復以下「關鍵字」看對應內容:
旅遊|交通|匯率|留學|投資|美女|美食|入境卡|潑水節|葉臘石|大美寮國|手機上網|寮國駕照|國內電影
☞☞長按二維碼一關注微信;長按二維碼二下載手機APP
☞☞寮國通QQ群:5165251(加群暗號「寮國通」)
☞☞寮國通廣告、商業合作等請聯繫微信「5359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