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共打了5通電話,才找到這家店。
下班時候看到朋友推薦,迫不及待地導航過來。這家店在竹子林NEO大廈附近,停好繞來繞去和服務員溝通多次,幾乎把附近的小巷子都找了一遍,還是差點錯過這家店。除了店鋪位置隱蔽不說,店門口也沒招牌,大門也是緊閉的,即使走到了門口,也有可能忽略掉。
暴走夫婦熱愛燒烤,尤其是日式燒烤,不論是東京還是大阪,都留下了燒烤的記憶。然而,在國內吃到的日式烤串總是差點意思,儘管有時候裝修服務各方面高端了不少,但是也比不上日本街頭的小店。曾經在《每一間深夜食堂,都藏滿了故事》裡描寫過日式居酒屋的氛圍,那些使用紀州備長炭的燒烤店,深夜裡顧客絡繹不絕。
這次來的這家店是一個居酒屋。居酒屋現在也遍布中華大地了,不管好不好吃,先把那個氣氛搞出來,好像也有那麼回事兒了。店名叫鳥酎(zhou),被大眾點評各種推薦,吸引了大量文藝青年和白領們。暴走夫婦把他們家菜單上能點的幾乎都點了一遍,最終結論是:人氣為什麼那麼旺?應該是上班族真的需要一個可以放鬆的地方吧。
有時候人氣對於一個店不見得是好事,最好是與店鋪的實力吻合,否則的話,滿懷著期待來,總是會有心理落差,這種落差會體現在餐廳的口碑上,其實是負向的作用。這家店,工作日的晚餐不接受預約,只能提前拿號等位,這樣的結果就是提高了食客們的期待,對於一些略有經驗的吃貨們來說,對食物的期待會被提到更高。這家店的人氣很旺的樣子,入座前對味道的期待上升了20%。
店門口只有一盞白色的日式燈籠,用力推開門走進去,發現裡面別有洞天。店內面積不是很大,有吧檯和桌位可以選擇,十來張桌子擺放的非常擁擠,有著居酒屋慣有的嘈雜和熱鬧,奇怪的是,在門外卻是一點兒也發現不了。落座後,服務員幫你把衣服掛在座位旁邊的牆上,腳下有放包包的籃子。筷子套上的漢字也很有味道。
感謝手模劉大強
店內布置的相當日式,和國內很多高大上的日料店不同,這家店有股獨特的煙火氣息,這可能就是其吸引人的最大原因。因為隱秘地藏在寫字樓區域,附近高樓裡上班的Amanda、Chris、Lucy都會卸下偽裝來喝一杯。當天我們背後坐著一位Chris,從頭到尾用中文夾雜著初中一年級的英文詞彙吐槽領導、吐槽客戶、吐槽新來的實習生,OMG!Its Crazy~(不是我們故意偷聽,是真的講的太high聲音如雷貫耳。)
按照服務員的推薦,我們點了人氣招牌梅浸聖女果、烤雞胗、烤雞皮、烤鰻魚、炒雜菜等等,幾乎把他們家菜單上的都點了一遍,胃口大開的劉大強竟然都吃完了,問他好吃不好吃,他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在這樣的環境裡,貌似味道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上面是梅浸聖女果和烤鰻魚,搭配的清洲櫻梅酒還不錯,味道淡到像飲料,適合不勝酒力的妹子,如果是像斯嘉麗一樣喜歡日本梅子酒的酒覺得普通,畢竟她是多次網購梅子酒,去臺灣旅行也全程攜帶一瓶梅子酒的女子~ps:推薦臺北的小器梅酒屋,引入日本多個產地的梅子酒,超讚。
下面這一道是紫蘇炒雞軟骨和炒雜菜、鹽烤雞翅+醬烤雞翅,茶泡飯,無功無過,吃過不留一絲痕跡。
飯間服務員很勤快滴來端茶倒水、清理杯盤,對於飯菜的口味吃法都有簡單介紹,不過可能是工作日,吃完飯8:30店裡就沒啥人了。今天大老遠的跑來探店,雖然點的太多,但是總的來說,他們家烤串還是可以帶朋友來吃的,沒有什麼大失誤,除了韭菜炒豬肝的豬肝不夠嫩以外。
關於居酒屋、燒鳥店以前也寫過很多家,其實在日本這樣的店就好比是大排檔,食物可能都極為普通,重要的是這是最接近普通平民生活的食肆場合,在這裡每天都上演著《深夜食堂》那樣的故事,城市啊,不就是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嗎?
最後發個福利!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你遇到過哪些明明味道很普通,卻人氣超旺的店。讓我們一起來討論到底是味道重要還是氛圍重要。從留言中隨機抽取一位贈送QQ黃臉筆記本~ps:內無格子線。
—END—
劉大強和斯嘉麗原創文章
喜歡就轉發吧
你可能還會喜歡:
這家壽司割烹,文藝小清新絕對會愛上
隱秘喧鬧卻很美味,這才是居酒屋該有的樣子
一家燒鳥居酒屋,悄悄開在居民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