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個新集團軍主官確定 原有集團軍主官全換崗
「這一輪改革,全軍團以上建制單位機關減少1000多個,非戰鬥機構現役員額壓減近一半,軍官數量減少30%;幾十支部隊移防部署,三天之內開拔;數百名將軍調整崗位,接到命令當天報到……」在這次軍改中,「脖子以下」階段在打破一頭沉的軍兵種結構上邁出實質性步伐,陸軍現役員額首次降到百萬以下。今年4月,國防部對外宣布:軍委決定以陸軍原18個集團軍為基礎調整組建13個集團軍,這13個集團軍的番號依次為第71集團軍至第83集團軍。這次改革,在所有集團軍實行旅-營體制,把旅作為基本作戰單位,營作為基本作戰單元。
-
建國以來解放軍歷次體制編制調整改革
全軍總員額降至240萬,是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人數最少的時期。其中陸軍裁員最多,陸軍編制人數僅相當於新中國成立時的1/3,約佔全軍總員額的54.6%。在減少陸軍的同時,加強了海、空軍和各技術兵種的建設。 到1958年,調整後的海軍、空軍和陸軍各技術兵種的人數已佔全軍總人數的32%。軍費開支佔國家總財政支出比例下降到12.2%。
-
中國軍隊大範圍編制調整 軍旅營體制集團軍增加
中新網7月12日電 解放軍報消息,記者日前從總參有關部門獲悉,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體制編制調整改革進展順利,新的編制表已經在全軍部隊頒發執行。新的編制表頒發執行後,全軍部隊已經按照新的體制編制運行,部隊展現出新的風貌。為鞏固和發展體制編制調整改革的成果,總部強調要在五個環節上下功夫: 思想教育是落實新編制的中心環節。
-
遠去的18個集團軍;敬禮,嶄新的13個集團軍!
此次調整組建新的集團軍,是中國軍隊對陸軍機動作戰部隊的整體性重塑,是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邁出的關鍵一步,對於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集團軍是中國陸軍的機動作戰部隊,是基本戰役軍團,由若干個師和旅編成的軍級作戰單位,一般隸屬於戰區,設有領導機關,編有由步兵、裝甲兵、炮兵、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電子對抗兵、陸軍航空兵等兵種或專業兵組成的戰鬥部隊和勤務保障部隊。
-
【中國集團軍】第81集團軍:拱衛京畿的戰略鐵拳
在轉型發展的新徵程上,他們積極適應新型陸軍特點規律,深入探索精兵制勝方法路子,體系作戰能力快速提升。 漠北草原的駐訓場上,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一場紅藍對抗演練正在激烈展開,在功臣號坦克車組的帶領下,擔任正面主攻力量的紅軍坦克分隊密切協同配合,把藍軍的防線撕開一道缺口,成功開闢進攻通路。
-
陸軍第39集團軍某紅軍旅「師改旅」改革記事
原標題:(長徵勝利80周年·紅軍部隊新長徵)「先鋒軍」轉型記——陸軍第39集團軍某紅軍旅「師改旅」改革記事 80年前,他們是第一個到達長徵落腳點的「先鋒軍」;80年後,他們是深化改革強軍大幕開啟前「瘦身」轉型的「先行軍」—— 近年來,延續紅25軍血脈的陸軍第39集團軍某紅軍旅「摩步師改機步旅」的深刻轉型,成為新形勢下陸軍部隊「新長徵」的生動展現。
-
西藏軍區升格為副軍區級單位 劃歸陸軍領導
陸軍兩級領導機關如何履行好「軍種主建」職能?如何適應信息化時代陸軍建設模式和運用方式深刻變化,推進陸軍轉型? 5月上旬,陸軍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改革強軍戰略思想研討班在京舉行,近百名將官和10所師級直屬院校主官齊聚一堂,專題學習貫徹習主席改革強軍戰略思想,圍繞解決新體制下陸軍轉型發展難題展開熱烈討論,共商措施對策。
-
二戰蘇聯陸軍部隊的編制發展史(1941~1942)
蘇聯的軍力最高的時候更是超過了1100萬人,要指揮如此大規模的軍隊,其編制是非常複雜的,而且隨著戰事的發展,蘇聯陸軍編制也一直在發生變化,本系列將會簡單講解一下二戰中蘇聯陸軍的編制變化史。本文講的時間是1941到1942年之間的變化。
-
一圖讀懂| 美國陸軍編制結構
小型化是指軍隊整體規模日益縮小,軍隊各級編制單位下的下級單位數量也逐漸減少。美軍小型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各級部隊的編制員額減少,二是部隊編制結構縮小。多能化是指軍隊具有獨立作戰、與任意部隊聯合戰鬥、應急作戰、非戰鬥行動的綜合戰鬥能力。這是美軍對軍隊編制的更高要求——既能進行常規戰鬥,也能進行非常規戰爭。
-
81軍首長機關開展戰例研究 提升指揮水平
原標題:第81集團軍著力提升首長機關指揮謀略水平 緊貼使命任務開展戰例研究 「地空協同不夠緊密,先遣部隊沒有得到有效的空中火力支援……」近日,第81集團軍某旅圍繞國外一場戰爭開展戰例研討,多名機關幹部著眼自身崗位特點交流發言。
-
「第一藍軍旅」轉隸81軍,被西方智庫譽為「朱日和之狼」
據「軍報記者」微信公眾號7月20日晚間發布的文章《這支陸軍精銳的番號和人民軍隊生日同一數字!》披露,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的前身是我軍裝甲兵部隊的開山鼻祖,6年前,他們作為我軍第一支專業化模擬藍軍部隊,從內地大都市遠赴大漠邊疆。
-
陸軍第39集團軍某摩步師改為機步旅
80年前,他們是第一個到達長徵落腳點的「先鋒軍」;80年後,他們是深化改革強軍大幕開啟前「瘦身」轉型的「先行軍」——近年來,延續紅25軍血脈的陸軍第39集團軍某紅軍旅「摩步師改機步旅」的深刻轉型,成為新形勢下陸軍部隊「新長徵」的生動展現。
-
此輪革命性軍改中,陸軍到底改了什麼,有什麼脫胎換骨的變化?
戰區陸軍機關成立除了陸軍領導機關成立外,另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是陸軍由七大軍區變更為五大戰區陸軍,分別對應東南西北中五大戰區。雖然在大軍區體制下,大軍區名義上也管轄轄區內的海空軍,但其更多的是由其軍種指揮機構管轄,大軍區領導也幾乎清一色都是陸軍將領。
-
漲知識|關於集團軍,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中央軍委決定將原18個集團軍調整組建為13個集團軍,每個戰區有2-3個集團軍。這是對陸軍機動作戰部隊的整體性重塑,是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邁出的關鍵一步,對於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集團軍簡史
第1集團軍 第1集團軍駐守浙江省,原代號為83010部隊。隸屬南京軍區,是1985年由陸軍第1軍改編的,下轄第1,2,3師及原第60軍181師共計4個步兵師,此外還有坦克第10師、炮兵第9師和高炮旅。1987年該軍組建了全軍第一個「藍軍團」,在訓練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90年代中期以後,全軍編制體制進行了重大調整。
-
超越美軍 解放軍陸軍十分之一是特種作戰部隊
上世紀80年代末,解放軍開始在大軍區組建特種作戰大隊,1988年首先在廣州軍區組建了代號「南國利劍」的特種作戰大隊,該部隊約有3000名官兵,始建於1988年,是中國軍隊最早的一支成建制的特種部隊。隨後在北京軍區、瀋陽軍區等大軍區、海空軍和武警部隊又組建了10個團級特種大隊。
-
「朱日和之狼」——記「中國第一藍軍旅」、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13日電 空中戰機轟鳴,地面鐵甲奔流,電磁空間激烈攻防,晝夜不停對抗博弈……組建6年多來,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先後與30餘支精銳部隊「交手」鮮有敗績,讓對手吃盡苦頭、收穫滿滿,引領部隊實戰化訓練邁向更高層次,被譽為「朱日和之狼」。
-
陸軍集團軍半數主官換人
最新的一位來自第80集團軍。《解放日報》今天透露的一則消息顯示,80集團軍軍長王秀斌已經轉崗東部戰區。2017年4月,國防部對外宣布:軍委決定以陸軍原18個集團軍為基礎調整組建13個集團軍,這13個集團軍的番號依次為第71集團軍至第83集團軍。在這次新調整組建的13個集團軍中,共有26位軍長、政委。
-
「跨越-2017·朱日和」開打 陸軍合成旅首次亮相
8月23日上午,北部戰區第80集團軍某合成旅在遼西大地誓師出徵朱日和,拉開了「跨越-2017」的序幕。這也是陸軍部隊重塑重組之後,首次組織合成旅基地化訓練。 新編制下的旅炮營擁有27門PLL09型122毫米自行榴彈炮,過去裝備在集團軍炮兵旅的HJ-9重型反坦克飛彈也下放到了旅級炮兵部隊,更加貼近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