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的老師:可以一眼看出,孩子的家裡有錢還是沒錢,偽裝不了

2020-12-10 鄧朝芬說歷史

有人說:窮人家跟富人家的孩子很好辨認,有些特徵是瞞不住的。

窮人與富人,看似好像只是身份與財富的不同,但其實更多的還有 心理、性格、氣質等全方位的差別

有些人可能會圖面子,而去將自己打扮得很奢華,用著昂貴的物品,讓自己顯得好像是個富人。但其實,自己的"窮人"身份,早已被人一眼看穿。

同樣,在孩子的身上也是如此。有時候,一些家庭比較窮困的孩子,為了自己不被別人嘲笑,會對自己的情況進行刻意的隱瞞與偽裝。但是這往往是沒有用的,因為有些特徵真的是很難掩飾。

所以李玫瑾說:當你的孩子處於貧窮與富貴之間時,不要刻意隱藏,身上是藏不住這三點差別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地富裕起來,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一個人小的時候,如果家裡生活貧窮,身上還是會留下一些痕跡,很容易就能看出來。

這些痕跡主要是在性格和心理上,即使長大了,生活變得富裕,也依舊存在。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這幾種特徵,很容易看出來,想「偽裝」都難。

從小生活貧窮,對孩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內心自卑

從小家裡比較窮,或者本身並不是真的窮,但是父母想要進行窮養教育。就經常在孩子旁邊說,「家裡比較窮,沒有多少錢,所以能省就省吧」、「我每天這麼辛苦,就是為了賺錢讓你好好讀書」之類的話,孩子聽得多了,也確實會記住。

這樣一些孩子在平時可能會表現的很節儉,不會隨便和父母要東西,在生活上也是能省就省,而且還會更加刻苦努力,就是為了以後能改變現狀,有好一點的生活。

看到這裡,很多父母可能會覺得很高興,認為孩子就是要這樣,才能更努力上進。

但這並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在孩子小的時候表現確實是會更努力上進,但同時自卑的種子也可能會深埋心底,認為自己家裡比較窮,不如別人,會覺得自卑。

這樣長大之後,一方面可能不願意在人前表現自己,不願意讓別人注意到自己,總是覺得自己不好;另一方面,這樣的孩子,在有錢之後,也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不會理財,花錢大手大腳。

2、見識短淺,眼界不夠開闊

由於小時候家裡窮,平時習慣了節省,可能更捨不得去參加各種活動,或者是去旅行,見識更多的風土人情,只能守在自己的一小片天地裡。

而有有些家長,可能會定期帶孩子去旅行,去各種高檔場所,孩子見識的多,遇到什麼情況都不會膽怯。

當兩種孩子相遇,很多時候可能被富養的孩子說的東西,窮的孩子都沒有聽過見過,完全插不上話。這樣不能相互交流,更是缺少了在溝通中增長見識的機會,長久下來,差距會越來越大。

在同時面對意外情況,也可能會不如有錢人家的孩子表現鎮定。

3、缺乏安全感

由於沒有錢,孩子想要的東西不能得到滿足,不管是想要的衣服、玩具,還是平時出行的方式,都會受到影響。

時間長了,由於孩子總是處於缺失的狀態,想要的東西總是沒辦法得到,會變得缺乏安全感。這樣長大之後,對於金錢會看的很重,覺得只有金錢才能給到自己足夠的安全感。

家庭情況不好,不僅會讓孩子更努力,還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為父母,都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教育,讓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可以更順利。

那麼在金錢方面,如果條件允許,在合理的範圍內,還是應該儘量滿足孩子。平時多帶孩子去各種地方看一看,增長見識,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增加安全感。在能做到的範圍,還是應該給孩子最好的。

如果家庭條件本身不錯,想要對孩子進行窮養的父母,也不要為了窮養而讓孩子過於吃苦,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要注意窮養的方式,該滿足孩子的要求,還是應該去滿足,該帶孩子增長見識的時候,就應該多去一些地方,增長見識,應該陪伴孩子的時候,還是要多陪伴,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這樣孩子成長起來才會更健康。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孩子小時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有一個公式:好的學習習慣+一公斤的氣力=培訓班+一噸的氣力。說明了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老師:「窮人家」的孩子很容易就能認出?這2點是藏不住的
    雖說現在的社會已經全面奔小康發展了,但是生活中人們貧富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就說孩子們吧,很多學校裡面都會要求孩子們上學要穿校服,這樣孩子們的外表上看起來是並沒有什麼差異的,但是有經驗的老師還是很容易就可以看出這個孩子的家境如何。
  • 窮孩子大多有三個特徵,幼兒園老師一眼看出,藏不住或許是件好事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案例前段時間,一位教齡10年的幼兒園老師在網絡上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經驗,其中一條如何分辨班級裡的窮孩子包含爭議,迅速被大量轉發。網友2:老師分辨班級的孩子誰窮誰富,難道是要差別對待嗎?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教師在對待學生時不應該採取不平等待遇,孩子應該得到更好的保護。網友3:在利益的驅使下人民教師也喪失其職業道德與素養嗎?與其研究這些倒不如把心思花費在孩子的身上。
  • 老祖宗的忠告,「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有道理嗎?
    金錢無疑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但是不管有錢還是沒錢,都要恪守本分,否則很容易誤入歧途,我們的祖先曾留下過忠告,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比如這句「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這句話的原句是「有錢不進三地,進三地錢財散盡;沒錢莫近兩人,近兩人餘生悽涼。」「有錢不進三地」是哪三地?
  • 有錢沒錢可以旅遊嗎
    有句話叫做: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換句話說:有錢沒錢,出去走走,散散心!窮遊一次!!!2020年,有錢沒錢活下去就是最重要的,能好好的生活才是主要的!不管有錢沒錢活著才是關鍵!在這艱難的日子裡,有人選擇逃避,有人選擇積極面對,也有人選擇順其自然!
  • 小學生請假條讓人捧腹,老師一眼看出「貓膩」:別整這些沒用的
    但是,依然瞞不過老師的火眼金睛,有經驗的老師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貓膩」,這些請假條讓人哭笑不得! 當孩子遇到這些問題時由於種種原因不敢向家長或老師傾訴,只能獨自承受痛苦而選擇逃避。
  • 老人常說「有錢好過年,沒錢難過關」啥意思,沒錢有哪些關要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人常說「有錢好過年,沒錢難過關」啥意思,沒錢有哪些關要過?時間流逝,轉眼間已進九月份了。再過幾個月,今年的一年即將結束。每到過年的時候,有人歡喜有人愁。進入了冬天也是人們最閒的時候,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陸陸續續回到家,忙了一年,終於有時間可以陪陪家人,陪陪父母。
  • 判斷一個人是窮大方,還是真有錢,看以下兩點就知道
    要知道,越是有錢的人,越注重生活的本質,而不是非得去炫耀之後,才會覺得心裡舒服。只有沒錢窮大方的人,才會特別的注重表面,生怕被人瞧不起。其實,一個人到底是窮大方,還是真有錢,很多細節上都會有所體現,即便偽裝得再好也有露馬腳的時候。
  • 「有錢的冰冷大房子」和「沒錢的溫暖小屋」,你會選擇哪個?
    選擇有錢而冰冷的大房子還是沒錢的溫暖小窩,正如選擇「媽媽和老婆同時掉下水裡,你先救哪個」一樣,怎麼會有正確的答案呢?我只能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況或階段會有不同的選擇。我們對於任何人選擇什麼樣的生活不應加以菲薄,而是思考和理解。
  • 小學生被要求寫「檢討書」,乍看句句真誠,老師卻一眼看出玄機
    小慶班上有一個特別調皮的男孩叫做淘淘,男孩平時上課從來不認真聽講,小慶說過多次,但這位學生仍然屢教不改。老師跟學生家長也說過幾次,但收效甚微,小慶也很無奈。而淘淘平時除了自己學習不認真之外,也會影響到其他孩子,上課的時候總會跟前後左右的同學說話。
  • 這幾種水果寓意實在太好,不管有錢沒錢,過年家裡都要囤點
    這幾種水果寓意實在太好,不管有錢沒錢,過年家裡都要囤點雖然說現在就算過年大型超市也營業,但翹首以待的家人這時候還是習慣提前置辦年貨呢!過年除了買各種各樣的乾貨、菜品,零食,其實水果也是不可或缺的。鼠年大吉全都要,這幾種水果,不管有錢沒錢多少家裡都要囤點,寓意好,鼠年事事如意,行大運,賺錢賺到數不盡。蘋果—平平安安過年吃蘋果就代表著平安,寓意著一家人在來年都平平安安的。而來自新疆阿克蘇的冰糖心蘋果更是蘋果中好吃的代表。
  • 俗語:有錢好過年,沒錢難過關,是什麼意思?沒錢難過什麼關?
    過去老話說,「有錢好過年,沒錢難過關」,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所說的關指的又是什麼呢?原來過去農村人有個習慣,平時有個什麼情況的話,會向周圍人借點錢應急。鄉裡鄉親的,誰也不會去說什麼,但是借錢的人會留下這麼一句話,那就是可能我現在還不了你的錢,但是年前我一定會把錢還給你。因為中國人有辭舊迎新的習慣,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會把舊帳全部了清,這樣清清爽爽過大年。
  • 這菜四季都貴,但補鈣堪比吃鈣片,不管有錢沒錢,要多做給孩子吃
    不清楚在座的各位家裡可有小孩,如果有的話,那咱們就同樣都是做家長的人,身為家長的我們,做啥都是為了孩子,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夠在一個很好的生活條件下成長,不管學習好不好,首先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吧,孩子長得好、長得健康才是最主要的。
  • 老師真的能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後看出學生智商的高低嗎?
    老師跟學生接觸一段時間之後,能看出學生的智商高低嗎?可能有情商的老師不會這樣說的,除非這個老師本身…。應該這麼說,老師經過一段時間跟學生的相處能夠看出哪個孩子在學習上比較努力或者是比較聰明。如果老師有這個水平,那麼醫院裡的那些個檢測設備還用嗎?根本不需要了,那麼只要讓有經驗的老師去看一眼吧。
  • 不知爹富王思聰:16歲以前不知道家裡有錢
    近日,有媒體發表了一篇關於王思聰的文章,裡面介紹了王思聰成長史和發展史。作為一個網紅富二代,如果用一句話形容他,就是有錢,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人要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我的優勢就是有錢! 不知爹富王思聰:16歲以前不知道家裡有錢但這麼土豪的王思聰,文章中竟說他16歲以前不知道家裡是有錢?
  • 國內為什麼很多有錢、有資源的人,總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出國讀書?
    每個人的身邊,可能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錢有資源,就算在國內,也能享受良好的教育。但就算如此,他們還是會想方設法讓孩子出國。 那麼為什麼有錢人、有資源的人,總喜歡讓孩子出國讀書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國內的高考相對比較公平,但也太殘酷。
  • 一塊橡皮,就能看出孩子上課不認真?老師放話了:準...
    一塊橡皮,就能看出孩子上課不認真?老師放話了:準...老師放話了:準確率99%!》想要知道孩子在學校裡上課是否認真,最「簡單粗暴」的辦法是什麼?直接問孩子,還是最後看考試成績?有老師提出:都不對,最快速準確的方法是看!橡!皮!聽說,有很多老師被這張朋友圈截圖刷屏了▼很多家長都想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上課認不認真。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以前很年輕的時候,不太理解這樣的俗話,總覺得這些話有些扯。但隨著年齡增長和經歷過一些事以後,確實覺著這些話是很有道理,孔夫子都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老人們感受了一輩子的人情冷暖,他們的生活經歷和社會經驗,是最寶貴的財富。
  • 「有錢不做三買賣、沒錢不碰三生意」是什麼意思?聰明人乖乖遵守
    很多創業前輩總結出很多實用的創業經驗,是非常值得創業者一看的。俗話說得好——沒錢不碰三生意,有錢不做三買賣,到底是哪些生意不能做呢?沒錢不做三生意——高投資的生意對於有錢人來講,手頭資本實力雄厚,很多人看不上小投資,專門喜歡高投資的項目,因為覺得高投資高回報,面對別人「高風險」的提示也不以為意了。
  • 老話「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啥意思?老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導讀:老話「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啥意思?老祖宗說得有道理嗎老祖宗說的一些話還是非常有啟發作用的,而農村老者就是老話的傳承人,他們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相傳,以老帶新,跟著前人的步伐快速前進。今天我們要來探討一句非常有實用性的老話,原句是「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這裡說到了「有錢」與「沒錢」,說到了「不去兩地」和「不求兩人」,這是一幅老者在向年輕一代說教的場景。
  • 有錢自己帶娃和有人幫忙帶娃,哪種家庭更幸福?過來人有話說
    文|文兒現在養一個孩子不容易,沒錢、沒人幫忙帶讓很多年輕人對生孩子這件事很猶豫。朋友前不久說自己想生二胎不敢生,如果家裡有老人幫忙帶娃該多好啊,顧慮就不會這麼多了。而且自己有錢自己養娃,比讓人幫忙帶娃家庭的幸福感要強。有錢自己帶娃和有人幫忙帶娃,哪種家庭更幸福?一位寶媽是這樣分享經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