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洲公園整治效果圖。
作為今年我市進行水質提升的重點水體之一,白鷺洲公園整治工程已經啟動。除了水體的水質提升外,白鷺洲公園還將進行「整容」,提升「顏值」。這座園林式的公園會怎樣改變?記者從秦淮區水務局了解到了最新整治計劃。
抽乾河水徹底清淤,進行生物治理
白鷺洲公園1976年正式對外開放,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是典型的江南園林建築特色。
「白鷺洲公園的水體和內秦淮河南段連接,但又自成一體。」秦淮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歷史上,白鷺洲公園進行過幾次水體整治,但這次是進行徹底清淤,將河水全部抽乾,露出河底,進行機械化作業。
「抽乾水清淤是最徹底的清淤手段,效果最好,適合相對封閉的水域。」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河道底泥中含有大量汙染物,長期淤積就會對河道造成汙染,是導致河道黑臭的主要原因。抽乾水清淤就是暴露河底,將發黑髮臭的底泥和淤積裡面的垃圾徹底清除,相當於給河道動了「腫瘤切除手術」。清除出來的底泥將被運至定點處理場所進行烘乾、填埋和焚燒。
要把水質提升到四類水,光清淤還不夠,在回水後還要進行生物治理。月牙湖和清水塘經過抽乾水清淤加上生物治理後,目前水體清澈見底,保持在四類水。預計完成水體整治的白鷺洲公園水體也能達到四類水。
擴大水域面積,開闢遊船新航道
目前白鷺洲公園已經通行遊船。據透露,這次整治,白鷺洲公園的水域面積將擴大,並開闢新的航道。
「2006年,白鷺洲水系和內秦淮河南段打通,成為內秦淮河水系,但白鷺洲西南角的水域一直被違建和建築垃圾佔用,該區域這次將全部被清理。」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整治工程已經開始,西南角是靠近平江府路的區域,這片水域將被清理出來,成為新的遊船航道。
同時,整個白鷺洲公園將通過機械挖掘擴大水域面積,擴容水體承載量。因為這片水域連接內秦淮河又相對獨立,所以它未來會成為內秦淮河的「淨水器」——通過重建生態系統,恢復河道的自淨能力,利用原白鷺洲泵站作為引水的中繼站,從外秦淮河(七裡街段)引水,河水經過淨化後,再回到內秦淮河,以此提升內秦淮河南段的水質。
修復3座拱橋,展現江南園林詩情畫意
江南園林是白鷺洲公園的特色,這次整治總投資約5000萬元,除了水體提升,還會整體改造公園的景觀。
「有3座橋將進行修復,都是拱橋。」相關負責人介紹,白鷺洲公園內一共有13座橋,這些橋根據所處特定環境而建,體量、形式、高度各異,有三曲、七曲平橋,單孔、七孔拱橋,或橋上建亭。13座橋中,有煙波橋、掬翠橋等3座橋因為年代久遠成了危橋,這次將對這3座橋進行加固。根據示意圖,這3座橋都是拱橋,橋面是雕花欄杆,古色古香。
除了修復橋梁,在整治過程中,秦淮區還將對白鷺洲公園裡的綠化進行改造,提升「顏值」,讓公園詩情畫意的江南園林氣質更加凸顯。據透露,今年「十一」國慶節前,白鷺洲公園整治工程將全部完工,以嶄新的形象向市民開放。
本報記者 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