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為什麼比山下冷?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2021-01-10 川北在線網

山上為什麼比山下冷?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時間:2017-04-21 13:13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山上為什麼比山下冷?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這樣推理的話,海拔越高應該越熱嘛!但我們都知道

  原標題:山上為什麼比山下冷?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這樣推理的話,海拔越高應該越熱嘛!但我們都知道山上反而要比山下冷,那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因為大氣壓力。

  大氣壓力

        首先要知道地球離太陽太遠了,所以去海拔高的地方對於太陽提供的熱量來說是沒有區別的。除非離開地球,向太陽移動更近的距離才能感覺到變化。在海拔高一點的山上其實並沒有讓我們明顯靠近太陽,更別提熱量的改變了。

        現在,讓我們談談大氣。大家應該知道大氣是由混合氣體組成,並圍繞著地球,無處不在。它還施加一定的壓力,被稱為大氣壓力(也稱為「氣壓」)。 簡單來說,可以把大氣想像成一種壓在地球上的負荷,那麼它對地球施加的這種壓力就是科學家所說的大氣壓力了。

        然而,有趣的是,每個地方的大氣壓力並不是相同的,它隨海拔而變。這就是為什麼在更高海拔的地方,會出現一些不同的現象。

  大氣壓力與海拔的關係

        如前所述,大氣僅僅是懸浮在地球表面的氣體混合物。在海平面上,大氣壓力的值約為1千克/平方釐米,但是當進入更高的海拔時它就開始減小,而在超過一個特定點幾乎不存在。這是由於空氣分子的量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少。也就是說,我們去的地方越高,從頭頂上壓下來的分子就越少。因此,海拔高的地區氣壓低。



  大氣壓力與溫度的關係

        由於大氣壓力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從上方壓在其它分子之上的空氣分子的數量也下降。這意味著海拔越高,空氣中的分子擁有更多的運動空間。這使得它們較少與相鄰的分子發生碰撞,導致分子動能分布在一大片區域中,於是平均溫度就較低(事實上,溫度就是表徵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相比之下,在低海拔地區,大氣壓力較高,空氣分子不能足夠自由地移動,它們攜帶很多能量,更頻繁地相互碰撞,導致溫度較高。因此,山下比山上熱。這種物理定律適用於任何地方,無論是在赤道還是在極地。

        因此,如果想在飛機上感受到太陽帶來的熱量,還是算了吧!除非離開這個星球,飛向太陽……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這樣推理的話,海拔越高應該越熱嘛!但我們都知道山上反而要比山下冷,那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因為大氣壓力。
  • 為什麼地球離太陽越近越冷?海拔越高越冷?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這樣推理的話,海拔越高應該越熱嘛!但我們都知道山上反而要比山下冷,那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海拔越高反而溫度越低,不是離太陽更近嗎?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之巔,也是很多探險者和遊客夢寐以求抵達的聖地,因為攀上峰頂就可以俯瞰大地壯麗河山的地方。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8千米。在地理常識中我們都知道珠峰上面空氣稀薄、風大,而且頂部的溫度也非常低。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海拔越高所擁有的氣溫就越低呢?按理說海拔越高距離太遠不就越近嗎?
  • 為什麼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冷? 為什麼越往山頂走越感覺冷?
    為什麼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冷? 為什麼越往山頂走越感覺冷?時間:2016-06-06 12:33   來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冷? 為什麼越往山頂走越感覺冷?
  • 海拔越高越冷?緯度越高越冷?
    海拔越高越冷?緯度越高越冷?到底這些地方有多冷?為什麼這麼冷?今天帶領大家去往高山之巔與地球兩極,共同感受這顆星球最寒冷的地方。俗話說高處不勝寒,據測算海拔高度每升高1千米氣溫就會下降6 ℃,或許大家會有所疑惑,越高的地方不是距離太陽越近麼應該越暖和呀,怎麼還會冷呢?其實所謂的寒冷就是氣溫低,大氣的熱源並不是直接來自於太陽光,而是來自大地,這是由於太陽所輻射出的主要是0.2~3微米的電磁波。
  • 為什麼海拔越高反而溫度越低,不是離太陽更近嗎?
    在我們的印象中,距離熱源越近,那麼我們所感受到的溫度就會越高,比如圍著火爐烤火。太陽是一個質量非常巨大的熱源,那麼,在地球海拔較高的地方距離太陽就近,為何溫度不是越來越高,而是要比低海拔地區的低呢?熱傳導轉移的是熱量,而不是溫度,溫度只是一種表明物體微觀粒子平均動能的標量;熱傳導更不是轉移的「冷」,當手裡抓住冰塊,一會手冷了,有人說是冷發生了轉移,這是不正確的,轉移的只是熱量,熱量從手傳導到冰上,引起手溫度下降,冰溫度上升。熱對流。與熱傳導一樣,熱對流也需要特定的物質作為熱量傳輸的媒介,只不過熱傳導需要的是固體,熱對流是液體和氣體。
  • 海拔越高離太陽越近,不應該更熱嗎?為什麼反而溫度會更低呢?
    海拔越高離太陽越近,不應該更熱嗎?為什麼反而溫度會更低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爬過泰山,除了累還有一個最為明顯的感覺,那就是隨著我們爬得越來越高,溫度會越來越低,爬上山頂之後,不管是在夏天還是冬天,都必須要裹著厚厚的軍大衣來保暖,海拔越高的地方溫度就會越低,這是初中地理課本上,老師就教給我們的知識,可是拋開這些課本概念,有很多人表示非常不理解,海拔越高的地方不是離太陽更近嗎?溫度不應該更高嗎?為何會更低一些呢?
  • 海拔越高距離太陽越近,為什麼溫度會越來越低?這裡一次性說清楚
    我們知道,地球的光和熱都來自於太陽,海拔高的地方按理說距離太陽更近,按理說應該溫度更高的,為什麼會越來越冷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太陽的確是賦予了地球光和熱,但太陽提供熱量的形式是電磁輻射,太陽光抵達地球後,會與地球大氣產生相互作用,這樣才產生了溫度。從這個方面來說,海拔越低的地方,得到的太陽能量就會越少,這是沒有問題的。
  • 海拔越高離太陽越近,為什麼溫度反而越低?
    理論上說,離太陽越近,也就是離發熱源越近,溫度應該會越高才對,但是,事實上,在地球上海拔越高,溫度反而越低。這不是互相矛盾嗎?其實並不是的。下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是不是離太陽越近,溫度就越高?
  • 為什麼高山上都是白雪皚皚,離太陽越近溫度不應該越高嗎?
    太陽按照我們通常的邏輯,地球上越高的地方在面向太陽時與太陽的距離就會越近,而距離太陽越近,其溫度不應該是更高嗎?為什麼現實生活中越高的地方越寒冷,甚至高山上都是常年白雪覆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山頂的白雪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保存不了熱量地球外層有一層神奇的大氣層,由於地球引力的原因,海拔越低大氣層的空氣濃度就越大,相反的,海拔越高空氣濃度就越小
  • 海拔越高離太陽越近,不應該更熱嗎?為什麼反而溫度會更低呢?
    海拔越高離太陽越近,不應該更熱嗎?為什麼反而溫度會更低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爬過泰山,除了累還有一個最為明顯的感覺,那就是隨著我們爬得越來越高,溫度會越來越低,爬上山頂之後,不管是在夏天還是冬天,都必須要裹著厚厚的軍大衣來保暖,海拔越高的地方溫度就會越低,這是初中地理課本上,老師就教給我們的知識,可是拋開這些課本概念,有很多人表示非常不理解,海拔越高的地方不是離太陽更近嗎?溫度不應該更高嗎?為何會更低一些呢?
  • 地球大氣層是越高越冷嗎?答案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無數常識性錯誤,比如水並不是只有在100℃下才沸騰,而是要在1個大氣壓下,同樣的,在我們的常識裡似乎越高越冷是個真理,比如住在山上就比山下溫度低,我們走得越高的空氣就會顯得越冷,那麼這是否說明地球的大氣層越高越冷呢?
  • 為什麼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離太陽更近,而溫度卻越低呢?
    珠峰上能夠常年保持積雪,直接原因就是因為平均氣溫很低。珠穆朗瑪峰明明離太陽更近,為什麼山峰上的溫度卻這麼低呢? 在對流層的大氣中,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等都不能直接吸收短波的太陽輻射,只會發生折射和反射,而且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最終吸收太陽能量的還是地面。
  • 並不是越高越冷:珠穆朗瑪峰氣溫很低,但大氣層上部溫度卻很高
    珠穆朗瑪峰,峰高勢偉,峰頂的最低氣溫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太空人出艙身著笨重的太空服或許是為著保暖保壓;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攝氏度,生活中一系列的現象給人以印象和經驗:海拔越高越冷。其實,它是有前提的,它在大氣的對流層是對的。如果我們著眼於整個大氣層,這個結論是錯誤的。(地球的大氣層到底有多厚呢?
  • 為什麼大氣層溫度高達1000多度,科學家卻說人類在這裡會被凍死?
    為什麼大氣層溫度高達1000多度,科學家卻說人類在這裡會被凍死?我們都知道海拔越高溫度就會越低,而且氧氣也會越來越稀薄,但是在高度達到了80千米後,大氣層中存在一個熱層。在這個熱層中,高度越往上升溫度就會越高,最高的地方,甚至能達到1200攝氏度以上。這樣的溫度對人體來說是致命的,但是科學家說如果人類暴露在這個熱層裡不是熱死而是會凍死,這是怎麼回事呢?快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在這個熱層中,溫度有大幅度變化的主要是在300到500千米這部分。
  • 它是東北人的天然「冰棍」,溫度越低顏色越黑,天氣越冷越愛吃的
    它是東北人的天然「冰棍」,溫度越低顏色越黑,天氣越冷越愛吃的!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冰棍那是夏天最喜歡吃的美食了,天氣越熱越愛吃。但是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東北。在東北一年四季都有人吃冰棍,尤其是冬天,別的地方凍得受不了。
  • 高山茶園海拔越高,做出來的白茶越寒涼?
    而福鼎地區由於和浙江相接壤,這一帶的山,海拔都算不上太高,最高也只大約在2000米左右。因此海拔超過600米及以上,就能稱為高山茶了。但依然有茶友覺得好奇,明明有2000米的高山,為什麼區區600米以上就能稱為高山白茶了?其實,還是開頭的那個道理。海拔不是越高越好,過猶不及。
  • 為什麼茶葉越貴越淡?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質是否豐富的問題,為什麼古樹茶滋味比較飽滿,就是因為古樹茶內質豐富。好茶生長的地區一般海拔比較高,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這些條件有利於茶樹的生長和養分積累,所謂高山雲霧出好茶。這些茶山常年雲霧瀰漫,陽光在雲霧的漫反射作用下形成利於植物吸收利用的青藍光,使得茶葉合成更多的生物鹼和酚性物質。
  • 冰箱檔位數字越大,冰箱內的溫度越低,為什麼夏天建議使用1檔?
    於是就有朋友要問了,夏天明明對低溫的需求更高,為什麼反而要給冰箱設置高溫呢?建議設定溫度以旋鈕檔位設定溫度的冰箱為例,它們可能會建議用戶,在夏季使用1、2檔;春秋季使用3、4檔;冬季使用5、6檔——檔位的數字越大,冰箱裡的溫度就越低。首先我們要知道,這種說法並不準確。
  • 冰箱溫度應該怎麼設置,為什麼室溫越高,設定溫度越高的建議?
    隔三差五就有人問到冰箱的溫度應該怎麼設定,其實如果你仔細看過冰箱的說明書,應該看到過冰箱溫度設定建議——室溫(冰箱使用環境溫度,本文簡稱「室溫」)越高,設定的溫度越高。冰箱的最經濟溫度設定冰箱設定的溫度越高,就越省電——這是一定的。但是有的時候我們卻不得不設定更低的溫度。這是因為,大多數冰箱的溫控器只有一個,安裝在冷藏室內。我們所設定的溫度,一般在0~10℃——無論是機械檔位設定,還是顯示屏數字設定,都是這個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