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越高離太陽越近,不應該更熱嗎?為什麼反而溫度會更低呢?

2020-12-12 百家號

海拔越高離太陽越近,不應該更熱嗎?為什麼反而溫度會更低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爬過泰山,除了累還有一個最為明顯的感覺,那就是隨著我們爬得越來越高,溫度會越來越低,爬上山頂之後,不管是在夏天還是冬天,都必須要裹著厚厚的軍大衣來保暖,海拔越高的地方溫度就會越低,這是初中地理課本上,老師就教給我們的知識,可是拋開這些課本概念,有很多人表示非常不理解,海拔越高的地方不是離太陽更近嗎?溫度不應該更高嗎?為何會更低一些呢?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溫度與大氣層之間的關係

其實這和我們所處的大氣層是有一定關係的,在大氣層當中有對流層和平流層不同的,大氣層當中溫度的變化也是各不相同的,在對流層當中海拔越高,溫度就會越低,在平流層當中就會相反,具體的原理是怎樣的,與太陽也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知道太陽在運動的過程當中,會向外輻射一些能量,而這些能量是以電磁波的形式而向外散發的,我們叫做太陽輻射,地球上所有的光和熱都是源於此。

太陽輻射的光比較大,所以我們用肉眼可以看到,其實在自然界當中只要超過絕對零度的物體,它就會向外輻射電磁波,人的身體也是一樣的,比如紅外線和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等等,這都是不同物體會散發出來的光,人肉體所散發出來的光,在某些紅外線探測器下是可以看到的,這是因為人的身體溫度過低所導致的。

這些太陽輻射出來的能量在8分鐘之後到達地球,首先和它接觸的應該是地球的大氣層,大氣層對這些太陽輻射會經過一定的處理,這個處理主要是削弱太陽光,吸收反射和散射,如果直接的照射在生物體的身上,我們是難以承受的。不管是大氣輻射還是大氣逆輻射,它們所吸收的能量都會對地球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而我們所說的對流層和平流層這兩個完全不同的大氣層,對於溫度的保存也不一樣。

對流層與平流層的區別

首先來說對流層,地面是對流層大氣接收的最直接熱源,所以在高度逐漸上升的過程中,溫度就會降低了,因為會距離地面越來越遠,所接收到的溫度也會越來越少,但是對流層則不同,它所吸收的是地面所輻射的電磁波,由於電磁波的增加,對流層才會升溫,所以就會導致靠近地面的熱氣開始上升,產生對流運動,就會產生下雨和下雪等一些現象。

所以在地球上並不是所有的溫度都會隨著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在不同的層面上所造成的現象也是各不相同的,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海拔越高反而溫度越低,不是離太陽更近嗎?
    太陽是一個質量非常巨大的熱源,那麼,在地球海拔較高的地方距離太陽就近,為何溫度不是越來越高,而是要比低海拔地區的低呢?熱傳導轉移的是熱量,而不是溫度,溫度只是一種表明物體微觀粒子平均動能的標量;熱傳導更不是轉移的「冷」,當手裡抓住冰塊,一會手冷了,有人說是冷發生了轉移,這是不正確的,轉移的只是熱量,熱量從手傳導到冰上,引起手溫度下降,冰溫度上升。熱對流。與熱傳導一樣,熱對流也需要特定的物質作為熱量傳輸的媒介,只不過熱傳導需要的是固體,熱對流是液體和氣體。
  •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這樣推理的話,海拔越高應該越熱嘛!但我們都知道山上反而要比山下冷,那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因為大氣壓力。
  • 為什麼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離太陽更近,而溫度卻越低呢?
    珠峰上能夠常年保持積雪,直接原因就是因為平均氣溫很低。珠穆朗瑪峰明明離太陽更近,為什麼山峰上的溫度卻這麼低呢? 在對流層的大氣中,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等都不能直接吸收短波的太陽輻射,只會發生折射和反射,而且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最終吸收太陽能量的還是地面。
  • 山上為什麼比山下冷?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山上為什麼比山下冷?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時間:2017-04-21 13:13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山上為什麼比山下冷?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
  • 為什麼高山上都是白雪皚皚,離太陽越近溫度不應該越高嗎?
    太陽按照我們通常的邏輯,地球上越高的地方在面向太陽時與太陽的距離就會越近,而距離太陽越近,其溫度不應該是更高嗎?為什麼現實生活中越高的地方越寒冷,甚至高山上都是常年白雪覆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山頂的白雪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保存不了熱量地球外層有一層神奇的大氣層,由於地球引力的原因,海拔越低大氣層的空氣濃度就越大,相反的,海拔越高空氣濃度就越小
  • 海拔越高距離太陽越近,為什麼溫度會越來越低?這裡一次性說清楚
    看上去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細細想來又覺得不對勁。我們知道,地球的光和熱都來自於太陽,海拔高的地方按理說距離太陽更近,按理說應該溫度更高的,為什麼會越來越冷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太陽的確是賦予了地球光和熱,但太陽提供熱量的形式是電磁輻射,太陽光抵達地球後,會與地球大氣產生相互作用,這樣才產生了溫度。
  • 珠穆朗瑪峰離太陽更近,為何峰頂溫度卻很低?
    珠峰上能夠常年保持積雪,直接原因就是因為平均氣溫很低。珠穆朗瑪峰明明離太陽更近,為什麼山峰上的溫度卻這麼低呢?科學探索菌就跟大家來聊一聊這個有趣的話題。珠穆朗瑪峰的形成地球內部可以分為地核、地幔和地殼三大圈層,地球表面一直在緩慢的運動,其中地殼按照相關特徵可以分為六大板塊。
  • 珠穆朗瑪峰距離太陽更近,為何溫度反而低?
    太陽給人類提供了光和熱,白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氣溫就要比沒有太陽的夜晚高。靠近太陽的水星、金星,白天的溫度能達到幾百攝氏度;遠離太陽的柯伊伯帶,是太陽系中黑暗寒冷的地方,溫度可低至零下二百多攝氏度。可是在地球上會有這樣一個問題:珠穆朗瑪峰更靠近太陽,為何越往高處溫度越低?
  • 珠穆朗瑪峰離太陽更近,卻極其寒冷,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
    比如說在太陽系中,在金星、地球、火星三兄弟中,金星離太陽最近,火星離太陽最遠,地球離太陽距離適中,因此,金星表面的溫度可達462℃,而火星的表面平均溫度零下60℃。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最高海拔8848千米,按道理說珠穆朗瑪峰距離太陽應該比較近,應該會比較熱,但是珠峰的最低氣溫達零下50℃,平均氣溫低至零下30℃,這是為什麼呢?
  • 地球離太陽越近卻越冷,距離越遠卻越熱?答案你或許想不到!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新起點談科技,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地球離太陽越近卻越冷,離越遠卻越熱?答案你或許想不到!大家都知道距離火源越近越熱,這的確是一個最基本的常識,而在宇宙裡,太陽就是太陽系的一個巨大火源,地球的軌道在太陽系中只需一個橢圓的軌道,所以地球距離太陽的距離,在一年之中並不一樣?就比如說冬至,地球就是在太陽最近的點,其實那地球距離太陽非常近,等到了夏至的時候,地球則距離太遙遠。
  • 為什麼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冷? 為什麼越往山頂走越感覺冷?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登山時的這種現象,雖然在出發的時候豔陽高照,在風景區的山腳還挺暖和的,但是隨著向山頂進軍,越來越感覺陣陣寒意襲來。如果你在登山途中走得快些,使身體產生的熱量速度快於或等於體表熱量散發的速度,那就不會感覺冷。那麼,為什麼在山腳還挺暖和的,越往山頂走,越感覺冷呢?
  • 為什麼在地球上珠穆朗瑪峰距離太陽最近,其峰頂溫度卻非常低呢?
    我們在海拔比較高的地方進行旅遊時,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除了呼吸越來越困難之外,我們所感受到的溫度也越來越低,這一點在我們看全國天氣預報時也會得到印證,比如黃山、泰山所處區域的氣溫要比周邊其它地區的要低一些。當然,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有很多,海拔只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
  • 為什麼地球越靠近太陽越冷,越遠離太陽越熱?
    首先一點,地球越靠近太陽越冷、越遠離太陽越熱只是相對於北半球來說。而相對於南半球來說,這就會反過來,即地球越靠近太陽越熱、越遠離太陽越冷。在每年冬至日過後大約兩周,即一月初,地球將會運行到近日點,日地距離達到1.471億公裡,比遠日點時近了500萬公裡,而那時正值北半球的冬季。之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原因有幾點。相比起1.5億公裡,500萬公裡的差距並不大,地球的公轉軌道其實近似於圓形,偏心率只有0.0167,所以近日點和遠日點的日地距離差距並不會導致地球接收到的太陽能出現顯著的變化。
  • 珠穆朗瑪峰最接近太陽,為什麼氣溫卻極其寒冷?今天算明白了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個球形,但是他的表面並不平坦,有高山也有海洋。高的地方自然離太陽也就比較近,那些地方會不會很熱呢?地球本身不會產生熱量,我們感受到的是主要來自太陽。那是不是離太陽越近就能得到越多的熱量呢?
  • 如果赤道靠近太陽更暖和,珠峰為什麼反而被白雪覆蓋?
    溫度不取決於遠近角度是關鍵赤道相對於其他地區更熱跟遠近沒有多大關係,而是陽光「分得多」而已。而赤道A地方小,單個空氣分得多,氣溫就高,所以赤道是因為接受直射的陽光,所以更熱。太陽加熱地球太陽非常熱,但它不能以熱量的形式傳播,而是以輻射的形式,太陽輻射是地球接收太陽的能量,和有效傳遞的熱量間存在損耗。
  • 海拔越高越冷?緯度越高越冷?
    海拔越高越冷?緯度越高越冷?到底這些地方有多冷?為什麼這麼冷?今天帶領大家去往高山之巔與地球兩極,共同感受這顆星球最寒冷的地方。高處不勝寒地球上的最高處( 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巖面高為 8844.43米(29017.2英尺)——珠穆朗瑪峰,珠峰峰頂全年平均氣溫為-29℃,攀登珠峰通常會選擇每年5月份或者10月份這個衝頂窗口期,這時峰頂的溫度大約在-25℃,並不是那麼寒冷,但是把這裡的寒冷與狂暴的風雪,稀薄的空氣和陡峭的冰壁結合起來,或許就會變得有些恐怖了
  • 中午的太陽看起來更小是距離更遠嗎,那為什麼又更熱呢?
    的確,早晨的太陽看起來又大又紅,中午的太陽看起來又小又白,說它距離更遠吧,為什麼又更熱呢?我們一起來鬧個明白。理論上說中午的太陽比早晚的太陽要離我們更近一些,但看卻起來更小,這似乎有些矛盾,其實這裡面有一些基本常識,說開了就一點也不奇怪。但首先要說明,太陽看起來大小變化和冷熱變化,與早晨中午這點距離變化一點關係也沒有。
  • 理論上離太陽越近越熱,為什麼飛機飛行越高,氣溫越低
    熱的本質是分子雜亂無章的運動,這就是所謂的分子熱運動。分子熱運動越劇烈,溫度越高。當這種熱運動不存在的時候,就是絕對零度,所以溫度有最低的下限。●負的273.15攝氏度被稱為絕對0度,這就是物體分子熱運動停止的時候。
  • 冰箱檔位數字越大,冰箱內的溫度越低,為什麼夏天建議使用1檔?
    於是就有朋友要問了,夏天明明對低溫的需求更高,為什麼反而要給冰箱設置高溫呢?建議設定溫度以旋鈕檔位設定溫度的冰箱為例,它們可能會建議用戶,在夏季使用1、2檔;春秋季使用3、4檔;冬季使用5、6檔——檔位的數字越大,冰箱裡的溫度就越低。首先我們要知道,這種說法並不準確。
  • 海拔越高,茶葉會越好嗎?
    海拔越高,茶葉並非就越好。以海拔來論茶葉的好壞,這顯然是不恰當的,海拔不是主要影響茶葉的主要因素,對茶葉影響最大的是其生長的生態環境。也就是說,茶葉的生態環境好,那麼茶葉就長得好。很多名優綠茶的海拔都不高,比如像西湖龍井的海拔都不算高,甚至可以算沒有海拔,但龍井的生態環境很好,長得好,自然製作出來的口感也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