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高考成績下來的時候幾家歡喜幾家愁,尤其是河南考生,因為全國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在加上河南的人口眾多,導致著河南考生想考一所心怡的大學困難重重,最艱難的是作為一個教育大省,全省沒有一所985工程大學,只有一所211工程大學,但是在幾十年前,河南在教育界也是有話語權的,只因河南有一所大學位列當時的全國前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當年的全國前三的學校—河南大學。
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
河南大學的前身為我國著名教育家林伯襄創辦的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當時的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是中國三大留學培訓基地,另外兩所是清華學校(現在的清華大學)、南洋工學(現在的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在後來馮玉祥在河南留學歐美學校的基礎上擴建為中州大學,1927年在當時的政府倡導下改建為國立第五中山大學,是當時享譽海外的國立大學之一。
國立河南大學
1934年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的土木工程系併入到天津北洋大學,1942年在教育家于右任的倡議下學校正式改名為國立河南大學,國立河南大學當時是擁有文、理、工、農、醫、法等六大學院的綜合性大學,人才擠擠、學術雄厚,可以說當時的河南大學風光無限,在1944年官方教育部高校評比中,國立河南大學獲得全國國立大學第三名,達到河南大學歷史之最。
衰敗起始
1948年中華民國將河南大學全體師生從河南遷到蘇州,為以後遷去臺灣做好準備,1949年,河大的左翼去了武漢、右翼去了臺灣,為河大的衰敗埋下了伏筆,新中國成立後,河南大學從蘇州又重新遷回了河南,1952年院系調整的時候,河南大學農學院獨立為現在的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大學醫學院獨立為河南醫科大學,河南大學行政學院併入了現在的河南財經大學,水利系、財經系、土木系、數學系等等分別併入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湖南大學。從此河南大學一蹶不振,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1953年將河南大學與平原師範學院合併為了河南師範學院,也就是說河南大學從一所全國知名的綜合類高校變成了一所地方師範類學校,令人唏噓。
稍見起色
1984年學校正式從師範類學校又重新轉變為了綜合性大學,恢復河南大學的名稱,新世紀伊始,河南地方的醫專和師專併入河南大學,2004年,江澤民同志視察學校並為河南大學題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河南大學辦成全國一流高校」。
歲月悠悠,百年河大,經過兩次重大變革,從全國知名大學變成地方高校,也側面印證了河南教育資源的緊張,希望河南大學能通過這兩次劫難,涅槃重生,從「雙一流」開始,重新恢復往日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