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於各種壓力,人類放棄厚毛皮,我們是否會再次進化,成為禿子?

2020-12-15 騰訊網

人類在很多方面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有強大的語言和工具,我們有意識,有對生拇指。我們徵服了火、水、空氣甚至太空。沒有任何一種動物,即使是體型龐大、牙齒鋒利的恐龍能做到這一點。

然而,同樣作為哺乳動物,我們可能是最奇特的,尤其在於毛髮方面。

體毛相對來說是非常少的,唯獨頭髮比較茂盛,而我們的近親,倭黑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卻是全身毛茸茸的。

如今人們頭髮更是有越來越少的趨勢,為什麼我們不像近親一樣毛茸茸呢?

先從頭髮說起,頭髮是一種生長在皮膚真皮層的蛋白質絲。

並不是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有毛髮,少數動物,比如無毛鼴鼠、鯨魚和海豚等水生哺乳動物,都是沒有毛髮的。

但是大部分的陸生哺乳動物都是有毛的,而進化出的這種毛髮,給陸生動物提供了生存優勢。

毛皮是很好的隔熱材料。冰天雪地,北極熊「光著」就能禦寒,而我們就不行。

毛髮是一種延伸的感官工具。當有什麼東西碰到頭髮,會移動毛囊,毛囊會向大腦發送信號,讓大腦集中注意力。這種機制,當討厭的寄生蟲或蚊子潛伏在你周圍試圖吸你的血時,會非常有幫助。

毛髮還能保護皮膚免受太陽紫外線的傷害。

因此,毛髮的用處還是很多的,但是為什麼我們人類還是放棄了這個優勢,科學家們各有說法。

達爾文的「性選擇」

如果查爾斯·達爾文還在,那麼,他可能用「性選擇」來回答這個問題。

1871年,達爾文在他的著作《人類的起源與性的選擇》中提出了性選擇的概念,認為「某些個體僅在生殖方面比同性別的同類具有優勢」。

這意味著某些特徵主要目的是為了調情,可以幫助它們在競爭中獲得配偶。

他認為,智人之所以掉毛,是因為男性覺得毛髮較少的女性更性感。

經過幾代男性選擇毛髮較少的配偶後,由於基因混合,男性和女性的總體毛髮都減少了。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合乎邏輯的論點,但也存在很多缺陷。

首先,確實有很多男性認為毛髮少的女性更有吸引力,但不能代表全部男人的審美。

很多人可能並不關心毛髮多還是少。

其次,我們身上的無毛並不是選擇配偶的唯一因素,就像有的鳥類,儘管有鮮豔的羽毛,它還是需要有特色的交配舞蹈才能吸引配偶。

因此,達爾文的理論存在缺陷,並沒有詳細解釋是什麼導致了脫髮。

大草原假說

「大草原假說」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假說。

1925年,雷蒙德·達特在非洲發現了第一具南方古猿骨架後,提出了這一假說。

這一假說認為,原始人掉頭髮是圖方便。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太陽直射下來,要想涼快下來會是個問題,體而毛是非保暖的材料,體溫過熱會直接導致,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調節體溫。

體外寄生蟲假說

先舉個例子:無論是哪個階段的小孩子,都有可能長蝨子(小編同學就有長過),尤其是古時候,衛生條件並不理想。感染蝨子後,孩子會很癢,一直撓頭皮,看到這個場景,每一個母親都會第一時間狠心剪掉孩子的頭髮。

遠古時代的母親,遇到同樣的問題,也會如此。

提出假說的馬克·佩格爾和沃爾特·博德默認為,人類毛髮減少是一種自然選擇。

頭髮是蝨子和其他寄生蟲出沒的好地方,它們不僅吸宿主的血,還會傳播疾病。毛髮少的人明顯不適合寄生蟲居住。

毛髮濃密的人,更容易感染蝨子和其他寄生蟲,因此很容易死於疾病,而毛少較少的人,卻意外存活下來,這種特性通過「性選擇」得到了強化。

裸愛假說

提出者詹姆斯·賈爾斯認為,人類的無毛增加了母親對孩子的愛。

人類用兩隻腳走路是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但用兩隻腳走路意味著,我們放棄了用腳抓東西的技能。如果沒有用腳抓東西的技能,年幼的原始人類就無法抓住母親的皮毛,迫使母親只能抱著孩子。

一個母親對她的孩子越積極,越有愛心,她就越有可能懷抱孩子。頭髮的減少增加了肌膚接觸的樂趣,這可能會讓母親更愛她的孩子,從而使她更有動力攜帶孩子,從而使它有更好的生存機會。

水生類人猿假說

大約在6-8 百萬年前的某個時間點,原始人類有一個水生階段。

在水中,有皮毛,使遊泳變得困難,毛髮也不再是很好的保暖裝備。因此,進化決定擺脫它。

雖然古生物學家在水體附近發現了古人類的遺蹟,但沒有證據表明它們曾經在水下存在過,因此這個理論在整個科學界的影響力最小。

最後

人類無毛是一個進化之謎。以上假說,都沒有提供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證據。我們的證據往往都來自於化石,而化石並不擅長記錄軟組織印痕。

儘管如此,這麼多理論中,大草原假說和外寄生蟲假說是最受歡迎的兩個論點。

今天,科技的發展,使我們不再受制於溫度、寄生蟲等外界環境影響,但新的生活狀態,使我們面臨新的壓力,壓力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脫髮。

很多人都面臨著脫髮的煩惱,甚至已經禿頭。

小編不免有些擔心,若有一天,脫髮成為普遍現象,人們不再以有頭髮為「美」,我們是否會再次選擇進化,放棄頭髮,成為「禿子」,畢竟不用洗頭是非常爽的。

相關焦點

  • 方舟生存進化毛皮哪裡來 方舟毛皮獲取方法
    毛皮只能通過擊殺怪物用斧頭刨屍體掉落,目前可掉落的生物有河狸、恐熊、恐狼、猛獁象、大角鹿、水獺、袋鼠、披毛犀等。
  • 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進化的發生?人類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數百年前我們走進了科學發展的道路。這個時候,一些科學家對人類的起源開始了新的探索研究和思考,其中達爾文經過不斷的遊歷和發現,最後提出了著名的進化論。達爾文進化論認為,地球的生命是通過不斷的進化演化發展起來的,人類也是由最初的低級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最後成為了智慧生命。
  • 人類迫使動物習性改變甚至物種進化?
    這是因為當人類對魚類的影響越來越大時,魚類也會變得口味較差,努力尋找讓自己有更多的求生機會。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一波野生動物保護討論的熱潮。眾所周知,各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隨著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會不會迫使一些野生動物改變了原有的習性,甚至在物種進化過程中產生影響?
  • 卡戴珊放棄使用「和服」命名內衣 英媒:迫於文化敏感壓力
    圖源:AFP海外網7月2日電 在日本京都市長和日本民眾的強烈反對下,美國女星金·卡戴珊(Kim Kardashin)1日宣布放棄使用「和服(Kimono)」命名內衣品牌。卡戴珊表示,經過「仔細慎重考慮」,決定放棄使用「和服(Kimono」作為塑身衣系列的品牌名稱。但也沒有透露新的名字。她解釋稱,推出和服系列出於「最佳意圖」,但同時致力於「傾聽、學習和成長」。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迫於日本各界強烈反對及文化敏感的壓力,卡戴珊最終放棄用「和服」作為品牌名稱。
  • 寒冷的冬季,我們只有裹緊厚衣服,為什麼人類進化褪去濃密的毛髮
    但其實,人類曾經和動物一樣,全身都布滿了毛髮的,那為什麼現在我們就只剩下頭髮、腋下等少部分位置還有毛髮,其他毛髮卻都不見了呢?    在遠古的時候,我們人類全身都還有濃密的毛髮,但是生活環境和習性的問題,其實毛髮都變會變得很髒亂,在這種環境中最容易滋生各種細菌及寄生蟲等,這讓人類的生命很容易遭受到疾病的困擾,嚴重的甚至可能致死,以至於遠古人類的壽命並不長
  • 達爾文進化論是否是人類起源真諦?人類進化是否已經到了盡頭?
    這種說法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也一直是被認為是現在生物進化學的基礎,而人類的起源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說原理應該是從類人猿慢慢的進化而來,這種說法好像已經被人們普遍接受。可是最近有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言論,認為之前的達爾文進化論,存在著很多的不合理解釋,假如否定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那麼我們人類到底是從何而來的?
  • 病毒會促進人類進化?科學家:沒有病毒,我們人類也許無法誕生
    與此同時,不能適應這種毒素的動物往往就會死亡,但是有的則逐漸進化出了解毒的能力,於是,動物自身遺傳性狀的改變就是由植物遺傳性狀的改變而導致的。我們人類可以吃巧克力,但是,狗卻不能大量食用巧克力,因為巧克力當中含有可可鹼,我們人類是雜食性動物,在漫長的進化歲月裡,已經適應了可可鹼這種生物鹼了,而狗是肉食性動物,它們不怎麼接觸植物,可可鹼對於肉食性動物來說往往是有毒的。
  • 恐龍存活1.6億年為何沒進化?人類憑什麼取代恐龍,成為地球霸主
    至於是否已經進化為智慧生命也不確定究竟是什麼原因。專家覺得,可能和恐龍佔據的生態位有一定的關係。眾所周知,恐龍家族異常的強大,他們是三疊紀到白堊紀地球上的統治者,差不多就和今天的人類一樣,而強大就意味著食物鏈頂端的地位。當一個物種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時候,它就沒有天敵,沒有天敵也就沒有壓力,而沒有壓力也就無需改變。
  • 「最後的一支海洋遊牧民族」:迫於生計,他們進化出不一樣的身體
    出海打獵時間的多與少決定了生計的是否穩定,因此很多時候煮食等日常生活環節會直接在小船上進行,只為爭取更多的打獵時間。在外人來說,巴喬人似乎天生就是屬於海洋,在水裡比在陸地上更靈活的一種人。但他們為了生存到今天,卻是付出了常人想不到的代價,以至於他們,真的已經變成了與我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的人。對於淺海區的生物,他們能夠相當熟練和以幾乎沒有破壞的方式獲取。
  • 「最後的一支海洋遊牧民族」:迫於生計,他們進化出不一樣的身體
    ,因此潛到幾十米的深度,對身體的壓力是難以想像的。眾所周知,下潛必定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外界壓力大過耳朵內部的空氣壓力導致耳鼓收縮,越往下潛,耳朵會越發感到疼痛,難以忍受因為這些數據顯示他們已經在科學上進化成與我們不同的人。他們能夠在幾十米的高壓海底裡閉氣長達數分鐘的時間,考慮到整個過程裡還需要划水,狩獵等一系列動作,這個數據大大的超出了正常陸地生活人類的極限。為此,一個由哥本哈根大學,梅利莎·伊拉爾多遺傳學和基因學科學家領導的團隊,研究了巴喬人為何能夠突破這樣的界限。
  • 章魚聚集建造「帝國」,難道它們再次進化?科學家:我們小瞧它了
    章魚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生物,一直有人說,章魚其實是由彗星帶到地球的外星生物,在地球生命進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令人好奇的是,章魚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卻根本沒有進化,以軟體動物為基礎的構造竟然繁衍至今,實在是無法用科學來解釋。
  • 人類是如何進化的:揭秘誰是第一個原始人?
    人類尋找自身起源的探索從未停止過,自DNA遺傳等方面的技術發展以來,這一領域的研究更是蓬勃發展起來,為揭開進化之謎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思路,但是仍有一些謎團我們不能得到答案。現代人類來自哪裡?人類進化理論中最具爭議的問題就是,人類到底起源於何處?
  • 假如人類滅絕了,幾億年後人類會不會再次出現在地球上?
    在很大的時間範圍內,地球的溫度也會上升到不適合生物生存的水平。因為十億年後,地球的水溫達到了100度,有多少水生生物能夠存活?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不會給生物無數改變自己的機會。首先,我們以達爾文《物種起源》為基礎。生命的進化是由自然環境的影響決定的。如果人類滅絕了,誰來代替人類?
  • 一拳超人:可惜至極,基諾斯博士放棄人類進化,和大猩猩賣章魚燒
    進化之家被基諾斯博士創立,他創立進化之家的目的很簡單,他因為自己過於聰明而和這個世界上的人格格不入,他想要研究人類的未來進化,但是不被認可,於是一氣之下他用儘自己畢生去研究,把年邁的自己恢復到年輕狀態,再用人類做實驗,最終成功研究出了自己科學技術製造成的人類和怪物的結合——怪人。
  • 說說禿子那些事兒
    隨著北半島方大統領的再次訪華與兔子家高層的出訪日本,東北亞局勢已經從前段時間的劍拔弩張開始逐漸趨於緩和(另一方面的是今早川大統領宣布鷹醬退出伊朗核協議)。 筆者相信,太祖是預料到禿子會這麼幹的,發生在1927年4月12日的大屠殺,是兔子心中永遠的痛,兔子雖然痛定思痛走上武裝反抗的道路,但是如此之多的流血犧牲實在是讓人唏噓。但是正如筆者所認為的那樣,睿智如太祖,面對禿子這個依靠黑幫勢力上臺的,擁有北伐大義名分的反動分子會對兔子做什麼,是有心理準備的。
  • 德國步兵:禿子!我們未能擊穿敵人的裝甲!三禿子:收到!
    操作指導:東線德軍的三本是必開的基地本之一,不然無法升級下一個陣營單位,同時這也是東德玩家中期和後期的主要單位來源,甚至有東德玩家會放棄四本用三本作戰到勝利!所以操作好三本的裝甲單位對於東線德軍指揮官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 人類就是人類,人類根本不是由猿進化來的(質疑進化論)
    如果有人要問我們人類是怎麼誕生的,那麼相信一定會有不少的人都會說是我們人類是由猿進化過來的,但是大家可以細想一下萬一達爾文的進化論是錯的呢?對於我們人類進化那或許只是自然界適者生存的必然結果。然而我們與猿很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個物種。
  • 病毒種加布獸的進化路線,位列眾神之列,成為速度之神
    >「加布獸.黑」為病毒種,成長期,爬蟲類型的數碼獸,像「加布獸」一樣毛皮可以脫下來,像衣服一樣,據說這毛皮好像是收集病毒種的「加魯魯獸」的數據做成的。脫下毛皮的「加布獸」。成熟期為全身擁有黑色毛皮,白色獸紋的「加魯魯獸.黑」,為病毒種,獸型的數碼獸,全身被秘銀硬度相匹配的毛皮所覆蓋,肩膀處的利刃鋒利無比,能將觸碰之物全部切斷。
  • 人類的祖先是美人魚?科學家找到證據,進化論再被「質疑」!
    人類的祖先是美人魚?科學家找到證據,進化論再被「質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美人魚的故事,其實美人魚只不過是人類幻想之後,所衍生出來的一種傳說當中的生物,大家最開始接觸美人魚的故事,最早的應該是來自於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當中。
  • 能否填補人類進化的空缺呢?答案很簡單
    從簡單到複雜,是生命在進化過程中的選擇。地球上為什麼會出現生命?這個疑問從古代一直到今天,都沒有一個很好的答案,達爾文的進化論給我們解釋了現在地球為什麼有這麼多不同的生物種類,卻無法給我們解釋生物為什麼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