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裡程換免費機票正變得越來越難,這類免費機票的數量有限,而且乘客往往無法在航司官網上找到相關的兌換信息。除了航空公司從裡程積分中獲益,用戶群體擴大,越來越豐富普及的會員積分形式,讓一些做積分生意的第三方平臺也應運而生。
【環球旅訊】(本文編譯自WSJ):用裡程換免費機票正變得越來越難。一方面,這類免費機票的數量有限;另一方面,航司開始與其他合作夥伴進行合作,增加乘客使用裡程的機會,但乘客往往無法在航司官網上找到這些信息。
隨著常旅客計劃的普遍,參與裡程累積的商家已不僅僅是航空公司,銀行、酒店、餐飲等商家正通過「積分共享、吸引用戶」的雙贏策略構建更複雜、立體的生態圈。
通常情況下,航司會對免費機票增加許多額外的規定和費用。而且,每次旅程的裡程數也不是恆定不變的。達美航空甚至已經停止公布裡程兌換表。
由於用裡程換免費機票變得如此複雜,許多精明的乘客開始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Book Your Award、MileValue、IFlyWithMiles和Upgrd等公司就僱傭了一批著迷於常旅客裡程累積的人專門負責搜索機票。大部分情況下,每名乘客每筆預訂需要支付150美元,而且乘客往往只需在購買了自己所需的那張機票時才支付費用。
信用卡積分也能換裡程。現在許多銀行提供的積分都可以兌換成裡程,用戶可以非常靈活地使用這些裡程。
常旅客可以用裡程兌換機票或升級到商務艙。但由於這類機票很有限,許多乘客現在都會付費給專業人士幫助兌換裡程。
InsideFlyer的聯合創始人兼喬治梅森大學研究中心財務長Leff表示,他提供裡程兌換服務起始於7年前的一個愛好,不過目前他手下已有4名兼職員工,整個公司的業務正在穩步增長。
他的戰略就是尋找航司合作夥伴是否有空座。航司會通過各種途徑提升客座率,但其合作夥伴不一定會客滿。進軍美國市場的中國航司就是不錯的目標。
和許多航司一樣,美國航空會在官網上展示部分合作夥伴的裡程兌換庫存。美國航空與全球26家航司建立了合作關係,但只有8家允許乘客在美國航空官網AA.com上兌換裡程。
據報導,美國航空首次推出裡程計劃——AAdvantage,乘客加入該計劃,飛行達到一定裡程後可換取一張頭等艙機票或享受免費機票。該計劃吸引了越來越多人轉向美國航空,其他航空公司也因此相繼推出了自己的旅客積分體系。目前,常旅客計劃(會員卡、裡程卡)已為航空公司普及,成為客戶管理和促銷手段。
2016年6月,美國航空、達美航空和聯合航空先後調整自己的常旅客計劃,將飛行裡程積分改為按機票金額積分。會員旅客每支付1美元可贏取5英裡獎勵裡程。黃金、白金和行政白金會員每支付1美元可分別贏取7、8和11英裡獎勵裡程,而精英乘客每年花費需達15000美元,同時飛行裡程需達10萬英裡。
精明的旅行者會最大化常旅客裡程的購買力,用這些裡程購買頭等艙和商務艙。通常情況下,乘客購買豪華艙機票每1英裡(或更多)可抵扣10美分:比如15萬英裡換一張1.5萬美元的機票。而許多國內長途航班通常是每1英裡抵扣1美分:比如4萬英裡換一張400美元的機票。
隨著中國航空市場的高速發展、出行人數增長,裡程數正在變成一門有趣的生意,開始於你手裡拿到一張向航空公司表明忠誠度的會員卡。
國內最早開始做常旅客規劃的是國航,1994年推出「國航知音」(2013年更名為「鳳凰知音」),會員在2003年就達到了130萬。此後,國航又成為了中國大陸第一家加入航空聯盟(星空聯盟)的公司,旅客乘可在聯盟內部實現裡程的累積和兌換,更提升了常旅客計劃的價值。不能不說,鳳凰知音卡(俱樂部)成為了國航拓展市場、用戶增長的重要策略之一。
東航成立電商公司後,以開放式平臺模式運營積分商城,除了傳統電商平臺商品外,還引入了機場增值服務、用車、旅遊度假、商超、電競、電影、演出、門票等產品。
揚子江航空此前推出了Y8積分體系,更進一步希望連接高頻生活方式和常規消費行為,例如跑步、看電影等一切日常行為都有可能成為獲取裡程積分的方式。其理念是「全面開放積分平臺合作節點,一切都可以轉化成積分,積分又可以兌換任何」。
除了航空公司從裡程積分中獲益,用戶群體擴大,越來越豐富普及的會員積分形式,讓一些做積分生意的第三方平臺也應運而生。
邁生活就是這樣一個平臺,用戶通過邁生活支付日常餐飲、預定酒店、Spa等消費,根據消費金額獲得相應航空裡程積分,一般是1-4元積1裡程。用戶每在邁生活消費,商家都會給到平臺折扣或返傭。
邁生活一端連接航空忠誠度計劃,另一端連接大旅遊行業和生活方式消費,通過高頻的吃喝玩樂場景消費來幫助航空公司的常旅客會員累積裡程。
在用戶端,邁生活一方面要做長居城市用戶的「生活方式消費+裡程累積」平臺,另一方面要搭建外出旅遊時的「旅遊指南+裡程累積」平臺;對航空公司和商戶來說,邁生活希望做一個忠誠度計劃和品牌宣傳的營銷平臺。(Claire編譯)
推薦閱讀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閱讀
替代性住宿的興起真的是酒店業的一場災難嗎?
世界觀體育:體育賽事+旅遊 噱頭還是未來?
民宿客棧市場大熱背後 創業者還有哪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