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國年 | 在墨爾本過一個充滿年味的夏日春節

2020-12-18 澎湃新聞

今年我會在墨爾本度過來這裡後的第一個中國農曆新年。作為北京人,我其實很早就厭倦了春節年復一年的廟會、冰燈和煙花,甚至就連除夕的年夜飯,都成了全家的「負擔」。要知道,我家任何人都不擅長烹飪,日常餐飲標準就是「豬肉炒一切」,但顯然,豬肉絲炒扁豆、豬肉皮炒洋白菜、豬肉丁炒菜花這類家常菜,在充滿儀式感的大年三十,未免太上不了臺面。

今年除夕到來之際,雖然我仍舊「標榜」滿不在乎,但其實內心卻對那個夜晚充滿嚮往。隨著年齡增大,吃過世界上許多美食,也許在年三十的晚上吃什麼,怎樣吃,味道如何,早已變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全家擠在一張桌子上,端上還冒著熱氣的飯菜,我姥姥姥爺我媽又開始抱怨,我則開始生氣,而我爸就在一旁「和著稀泥」,但其實我們知道,我們都是裝模作樣,似乎只有這樣吵吵鬧鬧才更有過年的感覺。

店鋪櫥窗也因為春節的到來而加入中國元素。圖:Lily Zhang

想到這裡,不禁鼻子有些發酸。環顧我住居的地區,完全感受不到過年的氛圍,趁著墨爾本的明媚陽光,我決定約上朋友小劉去市中心唐人街尋找春節的氣息。小劉又約上了他的朋友老王,我們一行三人決定共進晚餐,歡度除夕。

小劉是我在自行車店買自行車時候認識的,他流利的澳洲口音英語,一度讓我誤以為他是土著。他今年40歲,平日有固定工作,業餘還打理著自己的小生意。而老王則是他剛落腳墨爾本時候的老闆,小劉辭職後,兩人還經常聯繫,因為聊得來,便成了經常走動的朋友。

在我們三人裡,屬老王歲數最大,他於90年代初期移民墨爾本,在這裡一住就是快30年的光景。今年,老王的愛人帶著孩子回國探親,他正好空了下來:「雖然這邊的春節沒什麼特別,公司也不放假,但畢竟是個由頭,大家正好可以趁此見面敘敘舊。」

我們走進老王相熟的一家經營廣式點心的餐館,老闆早就給他留好了桌子。坐下後,話題不免就引到了當年。

老王告訴我們,當年墨爾本的新移民遠沒有現在這麼多,基本本平時大家都是各忙各的,有不少人還要忙著在餐館或者超市打零工,掙錢貼補家用。但是一到年三十,就會有人自發的組織起家庭聚會。

那個年代,老一代移民都過得很簡單,也沒什麼錢,除夕夜聚在一起無非就是兩件事:喝酒及吃餃子。那會兒也不像現在這麼方便,基本上任何食材都已經和國內同步,想買什麼直接去亞超(亞洲超市)就能買到。

正因為彼時能買到的食材及其有限,因此還沒到除夕,大家就提前分配好任務,有的負責買菜,有的負責買肉,老王被分配的任務則是找「擀麵杖」。

這項看似再簡單不過的任務,可難住了老王,那會兒他跑了幾個商店都沒買到,也沒想過要求助中餐館,最後去路邊撿了一根差不多的木棍,回家給室友借了工具,削成差不多的長短,帶到了聚會現場。

在華人眼中,吃了餃子年才完整。圖:Lily Zhang

而另一項比找擀麵杖更難的任務則是買菜。韭菜、茴香、木耳等我們日常常吃的食材在當年的墨爾本根本遍尋不得。常見的蔬菜多是牛皮菜、西葫蘆、秋葵、羽衣甘藍等。好在大白菜是有的,於是白菜豬肉餡的餃子成了當時唯一的選擇。

 「我還記得那年,來的人最多,大家帶著大白菜和豬肉,用我自製的擀麵杖,湊合包了200多個餃子。」

說到這,老王不免有些動情:「我們把煮好的餃子就著朋友從國內帶來的醋和辣椒醬,邊吃邊聊,起初還說說各自的生活,未來的計劃,隨著瓶子裡的高度白酒越喝越少,有人開始失控,開始想家,從小聲啜泣到嚎啕大哭……」

如今各種食材,包括火鍋都可以和國內同步。圖:Lily Zhang

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像老王這樣的老移民逐漸立住了腳,生活也因為自己的努力大有改善,而隨著年輕一代新移民的到來,又給澳洲的華人圈增添了不少別樣的色彩。

老王那一代移民,語言是最大的障礙,在墨爾本也只能算是少數族裔,很多都從事體力工作,且相對生活圈子也比較封閉,基本只圍著唐人街打轉,朋友也多是中國人。而新一代的移民則多為技術移民,他們已經進入了澳洲的主流社會,多從事白領工作。

隨著這些優秀人才的湧現,也有越來越多的華裔走入政壇,積極參政議政,為背後的華人群體發聲、吶喊、爭取權利。這也是近年來華人地位提升的原因之一。

另一原因,澳洲政府近年來努力推行「多元文化」政策,提倡各族裔之間和諧共處。很多白人和其他族裔對中華文化和華人也持更加開放和接納的態度。甚至一些政府官員還會在大年初一那天,穿上唐裝,來到唐人街,邊作揖邊「怪腔怪調」的和華人們說上一句「恭喜發財」。

華人也會自發組織慶祝活動 圖:Lily Zhang

小劉還告訴我,他的一些來自越南、韓國、馬來西亞的朋友也都會慶祝中國的春節,而且比起有些國人來,還要傳統。

他們有的會給孩子發紅包,有的會在吃飯前焚香祭祖,有的還貼上春聯和福字,甚至還有的會在年三十的晚上前往教堂,把美好的願望寫在紙上,掛在教堂門前的樹上,用這種頗為獨特的方式慶祝中國新年的到來。

市中心的舞獅讓遊客感慨在國內已經許久沒見了。

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晚飯也吃得差不多了。結帳出門,我才發現唐人街的節日氣氛甚至比國內濃厚許多:那邊的飯館剛在路邊噼裡啪啦的放了一掛震耳欲聾的鞭炮,這邊的舞獅隊就已經行動起來,路人也自覺地給他們讓出一條路:前面一人舉著繡球作為引導,後面兩人披著「獅皮」緊隨其後。當舞獅隊來到華人店鋪門口,老闆還會順勢遞上一個紅包,意在感謝舞獅者的表演,再討個新年的好兆頭。

等待電車回家的路上,我掏出手機查看墨爾本春節期間的其他活動,發現除了舞獅外,還會有中國傳統民間舞蹈、中華小吃夜市、燈光秀、賽龍舟等活動,這大大出乎我的預料。

這時,我意識到,也許沒有了廟會、冰燈和煙花的「加持」,在異鄉過一個充滿濃濃「年味兒」的夏日農曆新年也不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墨爾本風風火火鬧新春 比中國年味還濃
    墨爾本風風火火鬧新春 比中國年味還濃 2016-02-14 14:51: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 海外中國年|每逢佳節倍思親,看海外華人們如何慶新春
    春節,對於每個身在海外的華人來說是情結。它不僅充滿了淡淡的鄉愁,更包含了普天下炎黃子孫對美好明天的祝福和期待,它就像紐帶,把我們的心在這一天和祖國緊緊聯繫在一起。如今,在全球各地,只要有華人在的地方,處處都有中國味,處處都有中國情,海外華人華僑通過舉行各種各樣的慶典活動,讓全球都在這一天共度「中國年」。
  • 海外中國年 | 每逢佳節倍思親,看海外華人們如何慶新春
    春節,對於每個身在海外的華人來說是情結。它不僅充滿了淡淡的鄉愁,更包含了普天下炎黃子孫對美好明天的祝福和期待,它就像紐帶,把我們的心在這一天和祖國緊緊聯繫在一起。如今,在全球各地,只要有華人在的地方,處處都有中國味,處處都有中國情,海外華人華僑通過舉行各種各樣的慶典活動,讓全球都在這一天共度「中國年」。
  • 在體育名城墨爾本過「中國年」
    當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邂逅中國春節,不能不說,這是「天作之合」。2017年,新春佳節到來之際,恰逢澳大利亞舉辦一年一度的網球大滿貫賽事——澳網公開賽,從1月26日澳大利亞國慶日的文體方陣大遊行,到緊隨其後的除夕、新年慶祝活動,當地華人用最中國、最民族、最快樂的方式,營造出濃鬱的新年味道,吸引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共同關注,春節文體會演成為傳播中國文化,增進各民族了解、互信、融合的一種重要載體。
  • 世界進入「春節時間」 中國「年味」香飄海外(圖)
    新華社電 獅舞迎春,金雞報曉,農曆雞年如期而至。「歡樂春節」「四海同春」文化活動走向世界各地,給海外華僑華人帶去濃濃的家鄉年味。大紅燈籠,喜慶春聯,世界進入「春節時間」。外國民眾在春節主題色中體會中國文化的獨特蘊涵,「中國年味」香飄全球。 思念家鄉味道「春節」,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寄託著中華兒女最濃厚的情感。
  • 春節到墨爾本看澳網 澳大利亞旅遊線路推薦
    據澳大利亞旅遊局上海辦事處介紹,如果想體驗古典藝術和流行文化的混搭,就可以走進雪梨藝術節(Sydney Festival,2012年1月7日至29日);如果是民俗文化愛好者,就可參加在布裡斯班舉行的Woodford民俗藝術節(12月27日至1月1日);如果是體育迷,則有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衝浪錦標賽等精彩賽事相伴隨。即使到了春節,想在地球的另一邊感受中國年味也完全可能。
  • 澳網開賽濃濃中國味,瀘州老窖元素閃耀墨爾本公園
    澳大利亞墨爾本2020年1月21日 /美通社/ -- 2020澳網開賽第一日眾星雲集,包括費德勒、小威、大坂直美等大牌球星悉數亮相,中國金花張帥、鄭賽賽、朱琳也悉數登場,爭取在墨爾本公園的首場勝利。除了出戰的中國球員外,澳網現場最為亮眼的中國元素 -- 瀘州老窖也繼續以澳網全球官方合作夥伴的身份亮相這一國際體育盛事中。
  • 大紅燈籠高高掛,過一個年味濃濃的春節吧!
    正是這樣美好的含義,使得中國有了做燈籠的傳統習俗。春節來臨之際,Yo寶工作坊帶寶貝巧手做燈籠,一起提前感受地道的中國味新年。了解十二生肖"小朋友們,你們期待的春節就快要到啦,今年是60年一遇的金鼠年哦,你們知道十二生肖是哪些小動物嗎?"
  • 【家國網聚·網絡旺年】海外勁吹中國風 "中國年味"正全球飄香
    「獨在異鄉為異客」,在華人華僑的心中,都有一顆赤誠的中國心。無論相隔萬水千山,他們都盼望著回到祖國,過一個團圓中國年。但對於那些天南海北,由於工作和學習等原因而無法與家人團聚的華人華僑們來說,這個春節,異鄉的年味並沒有隨著距離而變淡,讓他們能夠在歡快中度過中國年。
  • 去西澳,過一個新意十足的中國年
    說到春節,你聯想到的會是什麼?春運車站裡的人山人海、高速公路上的車水馬龍、家裡翹首以盼的年邁父母、美味又寓意十足的年夜飯、親朋好友的賀年祝福……美好的,煩惱的,春節總是讓人們又愛又惱,愛的是這親情感爆棚的年味,惱的是這回家路上的艱難。
  • 2020年春節去哪找「年味」?看看中國最有年味的8個地方!
    北方有這麼一句俗語:「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的時候最盼望過年,壓歲錢、新衣服、年夜飯、放煙花...... 後來我們越長越大,童年裡的年味卻所剩無幾; 「年味」真的消失了嗎?在中國的有些地方,年味依舊濃鬱鮮明。
  • 2020年澳大利亞墨爾本中國春節慶祝活動周將啟動
    中國僑網1月20日電 據澳洲網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墨爾本春節慶祝活動周新聞發布會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移民博物館舉行,會議由維多利亞州華人社團聯合會和墨爾本中國春節活動組委會聯合舉辦。會上,主辦方向新聞媒體和維州旅遊、文化、商業等各界人士、維州華人社團和社區代表,宣布了農曆春節各項慶祝活動的具體安排。維州華人社團聯合會主席蘇俊希、墨爾本市長Sally Capp、維州博物館CEO Lynley Crosswell、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文化領事鄒彬出席了新聞發布會,當地多家主流媒體和華人新聞媒體出席了會議。
  • 年味新變化 解讀春節出境遊新動向
    VOL1220 年味新變化 解讀春節出境遊新動向編輯的話 Introduction>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在春節期間出境去旅遊,使世界很多地方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年味。消費能力不斷升級的中國遊客為全球帶來源源不斷的「紅利」,不少國家政府和商家也在為吸引中國遊客不斷出「大招」。同時,由於中國遊客越來越重視海外遊、海外購的品質和體驗,春節出境遊的新趨勢也在不斷顯現。
  • 中國遊客在印尼體驗春節年味
    人民網雅加達2月21日電(記者 席來旺)看著餐廳大門口張貼著「萬事如意滿堂春,一帆風順全家福」的紅色春聯,配備一連串大紅燈籠,你很難想像到如此充滿中國春節年味的場景,是在印尼西努沙登加省一家國際知名品牌酒店內。
  • vivo S5尋找泰國唐人街年味,看海外華人如何歡度春節
    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在世界各國都有一個地方叫做唐人街。唐人街是華人移居海外,在當地形成的少數族群,為了適應新環境,華人們相繼聚居起來,這個地方就是當地的唐人街了。一年一度的春節來臨,不僅國內開始張燈結彩,而且唐人街也沿襲了國內的傳統習俗,甚至比國內的年味還要濃鬱。
  • 漫步唐人街 異域尋年味
    空間的變換有時候顯得很神奇,在中國熱熱鬧鬧地過春節,享受闔家團聚,辭舊迎新,這一切理所當然,而飛出國境,置身海外唐人街之中,看到熟悉的對聯和大紅燈籠,心情完全不一樣。這個春節,不妨到唐人街裡尋找傳統年味!   新加坡牛車水   春節期間來到新加坡,遊覽市集是感受民間新年氣息的特別環節。前往新加坡最大的歷史街區、「唐人街」牛車水,觀看春節亮燈儀式,正式開始一系列迎接羊年春節的慶祝活動。作為新加坡華人在春節開啟的標誌性慶祝活動,去年的亮燈儀式上連新加坡總統更親自參與活動並擊鼓迎春,你又怎麼可以錯過呢?
  • 2018春節去哪嗨?海外旅行過新年
    盼望著,盼望著,春節就要到了。轉眼間,還有一個月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農曆新年了。小編縱觀古今,通覽全國,終於發現當下最潮流的過年方式莫過於一家人國外旅遊、海外過新年~~那麼國外都有哪些適合春節度假的旅遊目的地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 這個春節,我在柬埔寨過,體驗了一把柬埔寨人給我的中國「年味」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大節日,隨著社會多樣化的發展,現在要過個紅紅火火的春節選擇也很多,有的人選擇傳統的過老家過大年,有的人選擇旅遊過大年。如果是在國內旅遊,無論走到哪裡都不難感受到春節的年味,如果是在國外旅遊,那麼你會感受到春節的年味嗎?
  • 中國最有年味的7個地方,2020年春節挑一個出發吧!
    眼看春節就要來了,可似乎還沒嗅到年味,「總覺得和記憶中的春節不太一樣,也許是習慣變了,也許是時間變了。」其實,在中國的很多地方,仍有著最鮮明最濃鬱的年味兒。四川閬中古城要說最有年味的地方,當然少不了中國春節的發源地——閬中。閬中的「過年模式」會從臘八一直持續到二月初二「龍抬頭」,滿滿的都是你尋找已久的年味記憶。
  • 中國最有年味的7個地方,2020年春節挑一個出發吧
    眼看春節就要來了,可似乎還沒嗅到年味,「總覺得和記憶中的春節不太一樣,也許是習慣變了,也許是時間變了。」其實,在中國的很多地方,仍有著最鮮明最濃鬱的年味兒。,當然少不了中國春節的發源地——閬中。吃臘八、貼春聯、拋繡球、坐花轎、拜伏羲……還有沿街年味十足的美食小吃,一定能讓你過一個地道的中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