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春秋 《論語·述而》)
【註譯】
全句譯意為:發憤時便忘記吃飯,快樂時就忘記了憂愁,不曉的衰老就要到來。
【品讀】
楚國的葉公向子路打聽孔子的情況,子路沒有回答。孔子知道後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對他說,孔子這個人,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如此而已。」孔子這句話是他的精神狀態的寫照。孔子一生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事業,廢寢忘食,從不鬆懈。他雖屢遭困苦,但始終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甚至忘記了自己老之將至。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今天,我們面臨著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繼本和發揚孔子這種「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精神。
作者:許 樹 俠
校稿:遊金地 小揚
本文屬於公益用途,意在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文章中如有錯別字,歡迎指出,我們將積極改正!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