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學者何新/文
【原文】
蔡昭公將如吳,吳召之也。
前昭公欺其臣遷州來,後將往。大夫懼復遷,公孫翩射殺昭公。楚侵蔡。
【譯文】
蔡昭公遷都前往吳國,是應吳王之命而去的。
此以前蔡昭公欺騙他的大臣遷都至州來,這又準備遷入吳國。貴族不願再次遷都,大夫公孫翩就用箭射死了蔡昭公。楚軍也幹預而進入蔡國。
【何新安:
公孫翩射殺蔡昭公,見《春秋》及《左傳·哀公四年》。「楚侵蔡」,即是年《左傳》所云:楚人謀北方,葉公諸梁等「致蔡於負函」也。負函,或說即今河南信陽。】
【原文】
明年,孔子自蔡如葉。
葉公問政,孔子曰:「政在來遠附邇。」
他日,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孔子聞之,曰:「由,爾何,不對曰『其為人也,學道不倦,毀人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秋,齊景公卒。]
【譯文】
第二年,孔子從蔡國前往楚國葉縣。
葉公詢問為政之道,孔子說:「為政之道在於招徠遠方賢人和安撫身邊百姓。」
有一天,葉公向子路問孔子的為人,子路沒作回答。
孔子聽說後,說:「仲由,你為什麼不回答說:『他為人呀,學習大道不覺疲倦,教誨別人不覺厭煩,奮發努力廢寢忘食,樂於求道而忘卻了憂愁,也不知衰老即將到來』。」
[這年秋季,齊景公去世。]
【何新安:
葉公,楚之葉令沈諸梁也。
齊景公卒,在哀公五年。《世家》誤置於其前一年,此正之。
葉邑,楚地。此次入葉,是孔子初次入楚國。】
【原文】
去葉,反於蔡。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為隱者,使子路問津焉。
長沮曰:「彼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然。」曰:「是知津矣。」
【譯文】
孔子離開葉縣,返回蔡國。
長沮、桀溺兩人在路邊並肩耦耕。孔子認為他們是隱士,派子路向他們詢問渡口。
長沮說:「那個手中拿著韁繩的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長沮說:「這個人應當知道渡口在哪兒呀!」(雙關語)
【原文】
桀溺謂子路曰:「子為誰?」
曰:「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與?」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且與其從闢人之士,豈若從闢世之士哉!」
耰而不輟。
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譯文】
桀溺對子路說:「那你又是誰?」
子路說:「我是仲由。」
桀溺說:「你,是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
桀溺說:「渾渾噩噩,天下到處都已是這樣,有誰還能改變這世道呢?與其跟從躲避壞人的士人,不如跟從我們這些避開這個世道的士人呢!」
兩人說完就繼續耕作。
子路回來把他們的話告訴孔於,孔子惆悵地說:「鳥與獸不可能同居一群。若天下太平的話,我們也就不必著急改變這世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