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師是明朝高僧,是淨土宗第九祖,通曉經律論三藏,影響最大

2020-12-23 耀如樂園

蕅益大師是明朝高僧,是淨土宗第九祖,通曉經律論三藏,影響最大

蕅益大師【己巳除夕白三寶文】

菩薩戒比丘智旭,第三閱律藏畢。敬然臂香三炷,供本師釋迦牟尼三劫三千諸佛、一切批柰邪為首、及一切尊法、彌勒菩薩、優波離尊者及西天東土宏律大師。又三炷,代同學某等,供養三寶。伏念諸佛滅後,以戒為師。唯有如說修行,名為正法住世。丁茲末運,競騖虛名,別解脫經,罕知端緒,秉羯磨法,罔識範模,文字法師,狂妄禪客,同為師子身蟲。形服沙門,羺羊持律,並致魔軍侵侮。爰發勝心,誓勤守護。仰願諸佛菩薩,應世聖賢。以本願大悲,救拔折攝,令我等永杜因循苟且之心,速奏挾持匡濟之力。再補第一義天,重浴尸羅法日。曜三塗而息苦,覆六道以常安,淨治三業,契會寂光 圓證五身,徧遊塵剎。

(摘自《蕅益大師全集》《靈峰宗論》)

【略解】

蕅益大師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是淨土宗第九祖,通曉經律論三藏,影響最大。我們現代人距離蕅益大師的明末時代只有四百年左右,蕅益大師留下《蕅益大師全集》,可謂佛法珍寶。

蕅益大師生平(六)

1627年,蕅益大師二十九歲。

崇禎元年,1628年,蕅益大師三十歲。這年春天出關,朝南海,覲洛伽山,將往終南。遇道友雪航□公,願傳律學,留住龍居。這年夏天,第二次閱律藏一遍,始成毗尼事義集要四本及梵室偶談。

這年,在龍居閱藏,於一夏中,僅閱千卷。夏初遇惺谷師,乃訂交焉。時惺谷師尚未剃染。仲冬,又獲交歸一師。於是二友最得交修之益,同結冬。

刺舌血書大乘經律。撰刺血書經願文,及書佛名經回向文。

過槜李東塔,見人上堂,有感。賦偈云:

樹杪聲聲泣露哀,岸舟魚背漫相猜,

宗乘頓逐東流下,觸目難禁淚滿腮。

一滴狐涎徹體腥,當陽鴉立法王庭,

卻慚普眼能弘護,猶使天人掩耳聽。

聾人聽曲啞人歌,跛躄相將共伐柯,

今日已成冥暗界,不知向後又如何。

相關焦點

  • 蕅益大師是明朝高僧,是淨土宗第九祖,通曉經律論三藏,影響最大
    蕅益大師是明朝高僧,是淨土宗第九祖,通曉經律論三藏,影響最大蕅益大師【己巳除夕白三寶文】菩薩戒比丘智旭,第三閱律藏畢。敬然臂香三炷,供本師釋迦牟尼三劫三千諸佛、一切批柰邪為首、及一切尊法、彌勒菩薩、優波離尊者及西天東土宏律大師。又三炷,代同學某等,供養三寶。伏念諸佛滅後,以戒為師。唯有如說修行,名為正法住世。丁茲末運,競騖虛名,別解脫經,罕知端緒,秉羯磨法,罔識範模,文字法師,狂妄禪客,同為師子身蟲。形服沙門,羺羊持律,並致魔軍侵侮。爰發勝心,誓勤守護。仰願諸佛菩薩,應世聖賢。
  • 蕅益大師綜合禪教律而會歸淨土的佛學思想
    靈峰蕅益大師(1599——1655年),江蘇吳縣木瀆鎮人。十二歲讀儒書,闢釋老;十七歲閱袾宏《自知錄》及《竹窗隨筆》,始不謗佛。二十三歲聽講《楞嚴經》,懷疑何故有「大覺」,何以生起虛空和世界,決意出家體究此一問題。
  • 今日淨宗九祖蕅益大師圓寂日!宗乘教義兩融通,所悟與佛無異同!
    今天是2019年2月25日(農曆正月二十一),恭逢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圓寂紀念日!蕅益大師是明朝四大高僧之一,蕅益大師樹立禪、教、律、密、淨之正法,匡正儒家宋明理學之弊端,其般若文字悉從徹底悲願之圓解心中流出。其救世之慈心、宏願、深忍、大行,令見聞者無不興起。
  • 佛教界有義務有責任保護好岱山古菩提樹群(淨土九祖蕅益大師道場)
    漳州岱山古菩提樹蕅益大師與岱山。中國佛教淨土宗九祖、明代高僧蕅益大師與漳州的因緣頗深,據《蕅益大師傳》所記「其後歷住溫陵(晉江)、漳州、石城(今江西石城縣)、晟溪、長水(在今河南洛寧縣)、新安(今河南新安縣),廣弘臺教,而歸老於靈峰(在今浙江安吉縣)。」其中四十二歲(崇禎十四年),住漳州,述《金剛破空論》、《蕅益三頌》、《齋經科注》。
  • 印光大師談如何學習淨土三經,特推蕅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印光大師談如何學習淨土三經,特推蕅益大師的《佛說阿彌陀經要解》關於淨土宗的佛經主要有三部即《佛說阿彌陀經》、《觀無論壽佛經》、《佛說無量壽佛經》,關於這三部經有不少註解,其中印光大師推薦的值得重視,如印光大師所說:「阿彌陀經,有澫益大師所著要解
  • 如瑞法師 一紀念蕅益大師 | MP3
    今天(正月二十一)是淨土宗第九祖蕅益大師的圓寂日,也就是往生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來緬懷祖師的嘉言懿行。蕅益大師,名智旭,號西有,與紫柏大師、憨山大師、蓮池大師合稱明末四大高僧。大師俗家姓鍾,江蘇吳縣人。他的父親為了求得兒子,念了十年的大悲咒,母親由此夜夢觀世音菩薩送子,後來便生了蕅益大師。
  • 宏海法師講述明末高僧蕅益大師的故事
    我們一直在講淨土宗的祖師簡介,其實我要告訴大家,高僧呀,為什麼說「高處不勝寒」呢?他是很孤獨的,甚至在我們的常人、凡夫俗子眼中,他是很不近人情,很難打交道的,確實如此。在淨土宗的十三代祖師裡邊,最特立獨行、最滿腹經論、最著作等身的有兩位,一位是第十三代(祖師)印光法師,另外一位就是第九祖蕅益大師。
  • 佛教宗派—淨土宗
    六祖宋永明延壽大師,撰《萬善同歸集》,主張理事兼融、禪淨雙修,又作〈四料簡〉,宋代僧俗的禪淨雙修皆承其遺風。 七祖省常大師結社集眾專修淨業,往昔廬山白蓮社的盛況於焉再現。八祖明代蓮池大師(即雲棲袾宏)精修念佛三昧,一生行持淨土,重視經教,撰《阿彌陀經疏鈔》,強調「信、願、 行」三資糧為往生淨土之要;力倡「禪淨同歸」之說,融和二宗,令淨土宗凌駕諸宗之上,成為主流。
  • 淨界法師:蕅益大師弘法因緣及著作等身
    第二個、淨土宗,淨土宗它沒有經論的基礎也可以一心皈命阿彌陀佛。但是在禪宗的末流呢,就有流弊出現。遂乃腐滓以為饌,吃豆腐渣以為食物;糠粃以為糧,糠粃就是很粗的稻米;忘形骸,斷世緣,專心地去研究經藏。蕅祖這個經藏啊,律藏他看過三遍,他一生當中;小乘的經論看過兩遍,大乘的經論看過三遍,他一生當中。在他的年譜當中講過,他廣閱藏經。
  • 蕅益大師刺血發願:願亡母及無始悲母,斷根本煩惱,蓮華生佛授記
    蕅益大師刺血發願:願亡母及無始悲母,斷根本煩惱,蓮華生佛授記蕅益大師【刺血書經願文(戊戌)】菩薩戒弟子智旭,刺舌血書大乘經律。先於三寶前,然臂香十二炷,發十二願。【略解】蕅益大師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是淨土宗九祖,與憨山大師、紫柏大師、蓮池大師並稱明代四大高僧。蕅益大師是江蘇吳縣木瀆人,俗姓鍾。字蕅益,號八不道人。由於晚年居住在靈峰(浙江杭縣)建寺、創社、著書,故世稱靈峰蕅益大師。大師少好儒學,誓滅釋老,偶閱蓮池大師的自知錄、竹窗隨筆,遂取己所著闢佛論焚之。
  • 祖師語錄:蕅益大師說念佛有三種境界
    淨土宗第九祖蕅益大師(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蕅益大師全集》:「念佛第一品人,頓悟自心是佛,念念圓明;第二品人,深信自心作佛,念念入理;第三品人,深信佛力無量,念念滅惡。」
  • 從吃肉到信佛,淨土祖師蕅益祖師的故事
    老陽按:蕅益祖師為淨土祖師,今天我將為大家訴說他的生平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也希望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見。智旭就是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大師。蕅益大師本姓鍾,字素華,晚年自號蕅益老人。為了表達自己堅定的從儒求經的決心,蕅益大師特地寫了一部《闢佛論》,多達幾十篇。除此而外,他竟然一改過去的習慣,開始喝酒吃肉,完全將佛門戒律棄置一邊了。後來,蕅益大師在一次極偶然的機會,碰到了兩本弘揚佛法、宣揚戒律的書籍。一本叫《蓮池自知錄》,另一本叫《竹窗隨筆》。它們是明代高僧蓮池的大作。
  • 正月二十一恭逢蕅益智旭大師紀念日
    蕅益智旭大師佛教在線2月18日消息  農曆正月二十一(2月18日)是蕅益智旭大師紀念日,作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智旭大師既是蓮宗的祖師,也是著名的天台宗學者,一生著述眾多,為後人所敬仰和學習,現謹依有關資料,介紹大師的著作和生平。
  • 蕅益大師的反向人生:人往高處走?不!我往低處去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人生之常論。但少數的天才則不然,他們帶著足夠的智慧和勇氣向著反方向去,老子如此,莊子如此,明朝末年的靈峰蕅益也是如此。他們以自身的實踐告訴你,「反向」的人生或許更值得經歷。這孩子就是後來的一代高僧蕅益大師。這孩子到了七歲,便開始吃素,後來有偈語云:「我幼持齋甚嚴肅,夢想大士曾相召。」可見蕅益大師從小就法緣深厚。這也難怪,誰讓人家是觀音菩薩送來的呢。
  • 蕅益大師 | 學道要想成就,這兩件事一定要學
    農曆正月二十一,恭迎蕅益大師圓寂紀念日。蕅益大師(1599~1655年),法名智旭,吳縣木瀆(今江蘇蘇州市)人。由於晚居靈峰(今浙江安吉縣)建寺、創社、著書,故世稱靈峰蕅益大師。大師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被後人尊奉為淨土宗第九祖。聽《楞嚴經》時,至「世界在空,空生大覺」處,發生疑問,遂決意出家,體究大事。大師平生厭棄名利,以念佛為本,以閱藏著述為業,終身未嘗放下筆硯。著述頗多,共計四十餘種,近二百卷。
  • 農曆正月二十一恭逢蕅益智旭大師紀念日(圖)
    蕅益智旭大師佛教在線2月18日消息  農曆正月二十一(2月18日)是蕅益智旭大師紀念日,作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智旭大師既是蓮宗的祖師,也是著名的天台宗學者,一生著述眾多,為後人所敬仰和學習,現謹依有關資料,介紹大師的著作和生平。
  • 蕅益大師說念佛法門是求生淨土最簡易、最穩妥的法門
    蕅益大師說念佛法門是求生淨土最簡易、最穩妥的法門。淨土宗名著《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蕅益大師著)略解之一。淨土行人通常都要精讀淨土三經即《佛說阿彌陀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及《佛說無量壽經》,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佛說阿彌陀經》,這是幾乎國內寺院的早課內容,許多在家人也以此為功課,我每天誦這部經已經三四年了。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的《佛說阿彌陀經要解》是對此經最重要、最權威的開示,大家應該仔細學習,必然受益匪淺。
  • 農曆七月十九 淨土宗三祖承遠法師圓寂紀念日
    淨宗三祖承遠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2014年8月14日,農曆七月十九,淨土宗三祖承遠法師圓寂紀念日。承遠(712~802),唐代高僧,淨土宗第三祖。出家之後,又遵師命至南嶽衡山從通相受具足戒,更學經、律。後至廣州,當時慧日法師(玄宗賜號慈愍三藏)正在此地遊方傳法,承遠法師久聞其名,仰慕至極,不遠千裡前來求法,拜謁慧日三藏,乞教修行要義。慧日三藏告訴承遠法師:「如來付受吾徒,用弘拯救;超然獨善,豈曰能仁。」隨即教他依《無量壽經》修念佛三昧,樹功德幢以濟群生。承遠法師聞教,頓息諸緣,攝歸一心,決意專修淨業。
  • 繼承祖師遺願 蕅益大師與靈峰派研討會召開
    他對靈峰派清初歷代傳承人物加以梳理與考證,從蕅益大師剃派考證、蕅益大師弟子考證、靈峰派第三世至第九世考證等方面加以闡述。他指出歷代祖師對天台宗法脈的傳承作出了各自的貢獻,或大弘教化,或苦行獨居,或傳承法卷。
  • 蕅益大師與《楞嚴經》
    大師(1599一1655),是明末清初四位高僧中最年輕的一位。大師的一生,受《楞嚴經》影響極大,可以說《楞嚴經》的思想與義理一直伴隨並啟發著大師,包括他的出家、修持、度眾。其間過程,記載在大師所著的《靈峰宗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