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陽光海岸,共享活力日照
12月11日—13日,2019年國家級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試點項目建設交流培訓班在日照召開。
這樣一個國家級現場會緣何在日照召開?
運動休閒特色小鎮「日照模式」,是答案!
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日照市委書記齊家濱在致辭中就曾這樣推介日照:
「有一種城市活力,叫體育運動休閒」!
「體育+自然生態圈」
海濱開發更陽光、更有活力
生態是日照最大的優勢,「藍天、碧海、金沙灘」聞名於世。日照有168.5公里海岸線,綿延著64公裡沙灘,加上清澈的海水、明亮的陽光,構成獨具魅力的「黃金海岸」。日照的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就在石臼萬平口。
這片區域有江北最大的天然瀉湖,也有日照開發最早的海水浴場,「旅遊來日照、必到萬平口」是遊客的共識。早在本世紀初,市委、市政府就對萬平口區域進行了保護性開發。建成亞洲領先、世界一流的世帆賽基地、水運基地和遊泳中心。改造了燈塔廣場、萬平口公園,舉辦了世界帆船錦標賽、中日韓國際大帆船賽、十一屆全運會水上運動比賽等重大賽事,實現了體育與生態融合,打造了日照的「城市客廳」。
2017年入選國家級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試點項目後,日照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對體育小鎮進行了謀劃推進。2018年4月,規劃面積42平方公裡的日照(石臼灣)中央活力區正式啟動,重點布局文化體育、商務金融等8大業態,新建了全國最大的網球公園、國內一流的足球公園,建設了科技文化中心、東夷小鎮、海之秀、海洋館、KOL創意產業園等設施,每年舉辦省級以上體育賽事活動60多項,群眾性賽事活動近2000項,推動體育小鎮與活力區雙向賦能、互促發展,讓日照這片「最美海濱」灑滿陽光、充滿活力。
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獲評中國體育旅遊精品景區,日照榮獲中國體育旅遊十佳目的地。
「市場+創新生態圈」
小鎮運營更陽光、更有活力
在總體架構上,著力打造市場化、多元化治理的「示範點」。重點搭建起「1+4+N」的治理體系:「1」,就是國有平臺市文旅集團,將重心放在提供公共服務、協調各方利益上。「4」,就是篩選4家實力強、信譽好、有體育情懷的企業,擔任開發主體,參與小鎮建設。「N」,就是引進東夷小鎮等10多個綜合體,配備專業自治團隊,與小鎮國有平臺、開發企業聯動共治,最大限度釋放小鎮發展活力。
在實體運行上,打造開放式、融合式開發的「策源地」。重點是對內「唱好八仙戲」、對外「念好山海經」,增強小鎮的競爭力和輻射力:一方面,在堅持「規劃一張圖」前提下,讓市場主體成為「主人翁」,形成「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共建共贏局面。另一方面,依託小鎮,促進山海聯動、串珠成鏈,打響日照體育旅遊品牌。日照「海濱山嶽行」連續5年獲評中國體育旅遊精品線路。
「平臺+產業生態圈」
城市發展更陽光、更有活力
日照抓住國家「推動體育產業逐步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機遇,把文旅康養體育確定為9大主導產業之一,縱向打通產業鏈條,橫向抓好跨界融合,做好「體育+賽事、+康養、+培訓、+文創、+金融、+扶貧」等文章,推動了小鎮試點、體育產業、城市經濟的融合互促發展。
做強體育品牌賽事。目前,初步形成「春打太極拳、夏開水運會、秋跑馬拉松、冬辦體操節、四季打網球、全年下圍棋」的賽事格局。今年以來,日照市承辦省級以上賽事60餘項,全年體育旅遊人口將超過1500萬人次,拉動消費約100億元。
做大體育健康養生。比如,小鎮的中加國際,就是與加拿大七橡樹醫院合作,中西融合、體醫結合,建成的國際化醫學幹預健康管理機構,是國內首家。正在建設的中華國醫壇世界養生城,規劃總面積1.7萬畝,聚力打造「中醫藥文化旅遊之都,世界健康養生聖地」。體育康養結合的「日照模式」,已在全省推廣。
做實體育教學培訓。小鎮建成的「國字號」水上運動訓練、沙灘排球訓練、遊泳跳水、網球培訓、全民健身等基地,每年承接駐訓專業隊伍1000多人次;常年開展帆船、皮划艇、龍舟、遊泳、網球、足球等普及推廣活動,每年吸引10萬餘名愛好者前來參加夏令營等活動。近幾年,日照市新註冊成立的各類體育培訓機構,每年超過100家。
做新體育文化創意。10月底開園的KOL創意產業園,吸引北京字節跳動公司直播學院落戶,有21家網紅孵化企業入駐,明年將突破60家。先後舉辦網球文化節、圍棋博覽會、水上運動峰會等活動,打造出網球真人秀等節目,與山東廣播電視臺合資成立山東體育頻道發展有限公司,促進了小鎮「顏值」與「氣質」的雙提升。
「機制+政務生態圈」
服務矩陣更陽光、更有活力
從優化政務生態系統入手,推進位度創新和流程再造,打造「政策、環境、服務」三位一體的集成優勢,為小鎮發展提供最佳服務、持久動力。
抓實組織支撐體系。堅持高位推動、頂格推進,統籌抓好小鎮試點工作。去年,日照市成功申辦山東省第25屆運動會,獲得全省唯一申報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資格。成立市委書記、市長牽頭的各類議事協調、服務保障機構,組建市委副書記、副市長負責的體育專班,整合協調各方資源和力量,全力支持、推動小鎮發展。
抓實政策支撐體系。圍繞加快體育小鎮建設,推出了近20個「政策包」。如對獲得省以上重大體育賽事金牌的企業俱樂部,社會力量舉辦省級以上重大體育賽事,引進和培養國家、省級高層次文化體育人才,都給予相應獎勵和補貼;對新建高端酒店、大型購物廣場等項目,給予500萬元獎勵,並參照納稅額支持配套設施建設。
抓實項目支撐體系。把項目作為小鎮生命線,持續推進了網球公園、足球公園、KOL創意產業園、海洋館等近20個實體項目,策劃了熱身賽、茶文化節、音樂節、高峰論壇等配套項目,拉動體育健身、娛樂、表演、會展等新業態發展。(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吳寶書 丁兆霞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