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 周遠
華盛頓時間4月16日,川普總統公布了其新的「抗疫指導方針」,這意味著美國政府抗疫舉措的重大調整。不管是什麼原因促使的,跨出這一步很不容易。
調整三大方面
此次調整,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今後美國的疫情防控,包括50個州和海外領地,是否放寬「全國緊急狀態下」實行的管控措施,原則上仍要按照川普政府頒發的抗疫指導原則執行;二是在總的抗疫指導原則下,各州和海外領地何時放寬管制、重啟經濟,可以由各州自己「發球決定」,通報白宮即可,但由此引起的責任須由各州州長自己承擔;三是各州如何放寬管制和重新開放,聯邦政府不再「一刀切」,各州可以根據各自情況決策,但需要分階段實施,不可一下子全面開放,以免疫情失控。
美國輿論評論說,川普在美國經歷了艱難複雜的抗疫搏鬥後,「終於完成了逆轉」,讓各州自行決定意味著今後美國抗疫的主要壓力、權力和責任轉移到了地方,川普放棄了他在前階段一再堅持的「完全權力」和「絕對權威」,不再大包大攬。
為了爭奪這個權力和權威,川普與紐約州等多個州的州長們進行了一番激烈較量,官司差一點打到美國聯邦法院。美國地方州尤其是民主黨人擔任州長的州堅稱有自己的權力和義務,加利福尼亞州等西部沿海州和中部內陸州等一些州在上周已自行組成「重開社會、重啟經濟」的聯盟,川普為此在白宮疫情通報會上大發雷霆,認為他們這樣做挑戰了他的權力,稱其作為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在包括疫情防控決策權等方面擁有「全面的權力」。
但出席疫情通報會的媒體記者們依據美國憲法,不斷與川普當面理論,被川普狠狠地訓斥了一通。川普居高臨下,不由分說,把記者們反抗挑戰的火力統統壓下去了,但他可能並不熟悉憲法的有關具體規定,結果鬧出了笑話。
紐約州長名聲大震
紐約州州長庫莫在抗疫中名聲大震。雖然紐約州和紐約市因各種原因,至今疫情都是全美最嚴重的,確診病例數最多,每天的死亡病例在七八百例,但紐約州也被認為是美國抗疫組織管理和危機應對工作最出色的州之一,已連任三屆的庫莫州長表現鎮定、不卑不亢,在民眾面前態度謙虛,實話實說,沒有攬功,並一再強烈要求聯邦政府給予支持,因此深得當地民眾的信任和好評。
但庫莫是個民主黨人,在美國大選之年,川普對共和、民主兩黨的地方選情和黨派勢力是很在意的。庫莫的穩健風格,以及民意高漲帶來的風頭正健,特別是庫莫與紐約州政府內的共和黨人合作和諧,讓很多美國人感到美國在危機時刻不乏出色的領導人,不少人甚至提出庫莫應該也完全有能力競選總統,這讓華盛頓的當政者很不舒服。
川普多次抨擊庫莫在抗疫中要求太多,要價太高,聯邦政府無法滿足其不斷提出的要求,甚至指責其提出的為紐約州大量增加呼吸器、醫院床位和防護服等要求有囤積緊缺物資的嫌疑,但庫莫則在電視上叫苦連天,稱華盛頓靠不住,在很多緊急情況下只能由紐約州自己出面張羅,向國內外苦苦哀求物資救援。
庫莫的弟弟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大牌主持人,庫莫為防有人嫉妒打壓他,通過其弟弟的「專訪」發聲,稱其無意競選美國總統,連想都沒想,他一門心思要做的事就是把紐約州治理好,眼下主要是把紐約的嚴重疫情遏制下去,給民眾一個交代。但庫莫越是這麼說,人們越是猜測他有可能和有能力競選總統。今年的大選是趕不上了,但年過六旬的庫莫在美國當今政壇算是「少壯派」,人們給他算了一下,他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按兵不動,即使再過4年或8年,他比現任總統川普也要年輕,比民主黨內已「奔8」但都積極競選總統的拜登和桑德斯更年輕。
庫莫認為紐約州特別是紐約市的情況很複雜,何時可以重新開放社會和重啟經濟,應該依據美國憲法,由紐約州組成包括防疫專家在內的決策委員會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自行決策,聯邦政府既不掌握全面、最新和具體情況,又不能提供所需要的抗疫物資,全美「一刀切」不利於紐約的抗疫。由於紐約州的重要地位和庫莫本人的威望,庫莫被認為是挑戰總統權威的民主黨地方州勢力的代表。
針對川普在白宮記者會上指桑罵槐的發怒,庫莫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美國「沒有國王。我們有一位民選總統。憲法明確規定,聯邦政府沒有明確列出的權力是留給各州的,聯邦和州之間的權力界限是憲法的核心——權力的巨大平衡之一」。其他多個州的州長們也支持庫莫的「合憲」說法,這對川普形成了壓力。
川普為何調整
川普雖然非常強勢,但畢竟憲法條文擺在那裡,他也不能違憲。最近幾天來,白宮面對美國肆虐的疫情進行了全面思考和決策考量。據分析,川普4月16日對抗疫舉措作出重大調整,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美國的疫情還在肆虐,情勢不容樂觀,川普的壓力不斷增大。截至北京時間今天早上的全球疫情統計顯示,美國的確診病例已猛升到667,225例,死亡人數達到了32,868,病例已增加到西班牙的3.6倍,比義大利、法國、德國和英國等全球疫情其它重災區國家更嚴重。
二是美國戴上「全球疫情之最」的帽子已有多日,目前疫情還在進一步蔓延,讓美國的國際形象很難看,更讓川普很尷尬,他成了全球抗疫的「最大敗將」。川普很是著急,也可以說採取了各種辦法,但疫情仍壓不下去,不僅其責任更大,而且有可能影響到其競選連任。美國民意測驗表明,自疫情爆發以來川普的支持率僅有微增,在一些地方還有所倒退,而歐洲大國領導人都在分享抗疫危機的「政治紅利」。尤其是最近幾次民調顯示,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拜登的全國民意支持率已經超過川普,在5項分類調查中,川普僅有「經濟」一項的支持率超過拜登。
三是美國各州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情況複雜,地方政府和民意面對疫情的心態不一樣。有的力主趕緊放開管控、重啟經濟,有的則主張繼續保持嚴控。從川普的內心講,他希望儘早「重啟經濟」,但在聯邦層面遇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尤其是美國頂級防疫專家福西等醫學專家們的壓力。如果川普堅持儘快放開社會、重啟經濟,則難免遭到輿論的指責,承擔美國人的生命進一步喪失的巨大道義責任,而如果保持嚴控,則來自美國經濟企業和金融市場的壓力太大。
事到如今,川普需要有一個既能擺脫壓力和責任,又能使其儘快重啟經濟心願得以順遂的兩全辦法。現在地方州長們自告奮勇要承擔這份責任,而且美國憲法確實也規定了地方州的權力,川普何樂不為,因此趕緊順坡下驢。
在公布新的防疫指導原則的當天下午,川普通過視頻會議,與各州州長們進行了溝通「對表」。一位知情人士說,川普在會上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已經認識了幾乎所有人,我認識了大多數人以及一些非常了解的人。你們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我認為在所有情況下,都是有能力的人。」
從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川普總統對州長們的態度和緩了,這與他周一發表的口氣嚴厲、旨在捍衛總統「完全權力」的聲明形成了鮮明對比,是總統改變一貫「向州長們發號施令的一個轉折點」。
白宮新的防疫舉措意味著將逐步放鬆對美國人的限制,「這些限制使大多數美國人只能呆在室內,並迫使餐館、體育館和其他企業關閉,經濟停擺」。但如今後如果病例再次激增,「川普將把責任放到地方」。川普一直在實際推動恢復美國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垂死掙扎的經濟」的努力,有可能見效。
抗疫將分三個階段
白宮在會上提供給美國50個州長的指導文件中,闡述了一種「分三個階段的方法來放鬆限制」的原則,各州具體如何決策和實施將取決於能否滿足特定病例數和醫院容量等閾值。根據該文件,第一階段放鬆疫情管控的基準包括在14天內保持了病例持續下降,以及當地醫院恢復到危機前的狀況。指導文件指出,各州應具有「能夠快速建立安全、有效的篩查和病毒檢測場所的能力」,並應「在醫院中迅速且獨立地提供足夠的個人防護設備」。
分階段實施的方法鼓勵所有人繼續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例如洗手並對在公共場所使用口罩等防護面具「認真考慮」。該文件還鼓勵美國的僱主們在他們的工作場所實行隔離,進行體溫檢測、病毒檢測和採取其它衛生措施。
在重新開放的第一階段,該文件建議當前關閉的學校應該保持這種狀態,並且能夠進行遠程辦公的員工應該繼續在家工作。大型場所(包括一些餐館)可以在嚴格的「社交疏遠」協議下運作。但健身房只要符合「社會疏遠」準則就可以開放,不過酒吧仍應將保持關閉狀態。
文件對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防疫降低了限制。川普表示,作出這一決定是相當艱難的,決定將5月1日定為開始重新開放的一天是在與福西等兩名防疫專家的反覆商討後作出的。川普稱與他們籤署的協議是一次「談判」的結果。
川普在公布美國防疫新指南之前,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與外國領導人和立法者電話溝通。川普在與西方七國集團(G7)其他領導人的電話會議上,反覆兜售了其停止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資金的決定,但遭到了抵制。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等人,都提出要加強世衛組織在疫情期間的重要性。
川普調整美國抗疫舉措能否帶來疫情的好轉,還是有可能導致疫情的進一步蔓延失控,人們拭目以待。川普似乎清醒了,變得更加理性和務實了,但作為總統,他對美國的疫情特別是美國人的生命安全仍然脫不了干係。
(作者為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