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大蘇州子民,
你有真正挖掘過蘇州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嗎?
你知道天安門的設計者是蘇州人嗎?
你知道白居易、範仲淹、蘇軾等名人為什麼與蘇州有著不解之緣嗎?
今天,小棧君決定要分享給大家一些蘇州的秘密!
不論你是老蘇州人,還是新蘇州人,
一定可以有足夠的話題和身邊的人說說啦!
小棧君解答:對你沒有猜錯!羋月的初戀就是蘇州的水利工程師!
蘇州春申湖大酒店,春申湖公園,春申路,黃公蕩,春申中學,黃埭中學……如此耳熟的名字,小棧君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春申君——黃歇。
公元前241年,春申君黃歇被楚王封在蘇州。據史志記載,黃歇在蘇州大興水利建設、開闢道路、增加耕地,成績赫赫。
在蘇州相城區,有個千年古鎮叫黃埭,這裡至今保留著他當年築堤圍堰的遺蹟——春申湖,沿堤築堰,時稱「春申堰」,或稱「春申埭」,「埭」是指堵水的水壩。因為春申君姓黃,所以此處地名慢慢就叫黃埭了。
蒯祥大家知道嗎?小棧君悄悄告訴你,那個不認識的字念(kuǎi),關於天安門城樓的設計者,大多數人公認可是他,而這個人,就是一個地道的吳縣人。
蒯祥設計水平很高,明成祖建皇宮建築時,蒯祥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負責設計和組織施工作為宮廷正門的承天門(即今之天安門)。建成之後,受到文武百官稱讚,永樂皇帝龍顏大悅,稱他為「蒯魯班」。
小棧君解答:《西遊記》女兒國的城門,就是蘇州的盤門!
小棧君居然現在才知道!小時候都沒有發現!
小棧君解答:黛玉葬花的地點就在蘇州!
大家一定還記得《紅樓夢》裡黛玉葬花的場景吧!
《紅樓夢》中「蘆雪亭聯詩」中的白雪紅梅是在蘇州西邊光福古鎮「香雪海」的大片梅林裡拍的。黛玉葬花也是在香雪海拍的,「花落水流紅」就是在這裡,臨時加了了石欄、曲徑等等,拍了「送花神」。
小棧君解答:在蘇州!
據小棧君所知,蘇州是世界兵典《孫子兵法》的誕生地,在這裡,吳王曾重用孫子。
蘇州許多跟孫武有關係的地方,孫武苑、孫武公園、孫武路、孫武子橋、孫武紀念館、孫武墓、孫武子亭……
但是《孫子兵法》何處成書,這麼多年一直是懸念。2000年第五屆《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上,蘇州市孫武子研究會通過查閱有關史料並歷時多年尋訪考證,認定穹窿山茅蓬塢為當年孫武的隱居處和《孫子兵法》的誕生地,吳國是孫武的第二故鄉和功成名就之地。
小棧君解答:「專諸刺王僚」也發生在蘇州!
中國古代四大刺客的故事大家一定知道,而四大刺客之一的專諸刺王僚的故事就發生在蘇州。
春秋戰國時,吳國公子光為了謀奪吳王僚的王位,派壯士專諸藏短劍於魚腹中,用魚腸劍刺死了吳王僚。
而專諸住的那條巷子至今被稱為專諸巷,它在金門與閶門之間,有長五百多米,相傳是唯一以刺客命名的巷子。
小棧君解答:蘇東坡最愛逛虎丘,特愛定慧寺。
蘇軾曾說過,「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後來,他還寫過一首《虎丘寺》,長達二十八行,有句云:「入門無平地,石路穿細嶺。陰風生澗壑,古木翳潭井。湛盧誰復見,秋水光耿耿……」
蘇軾喜歡遊歷山水,一到蘇州就要住幾天好好耍耍,他特愛住定慧寺,那時叫定慧禪院,是他必住客棧。顒禪師還在禪寺為他專門建造了一座寓所,名為「嘯軒」。蘇東坡先生當然也是高興地作詩答謝——《定慧院顒禪師為餘竹下開嘯軒》。
小棧君解答:唯一的南方人只有言偃,是個地道的蘇州人。
孔子有七十二賢弟,顏回,冉求,仲由……但你知道麼,他們中七十一個都是北方人,唯一的南方人只有言偃,也就是子遊。而言偃是蘇州常熟人,而且將北方儒家文化傳播吳地的第一人,世稱「南方夫子」。
小棧君解答:沒錯!
當年白居易任蘇州刺史,對蘇州城外西北河道進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開挖成直河(由閶門外護城河直達虎丘山麓),稱山塘河,便於行舟。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長堤,長堤寬闊成路,也直通虎丘,當時虎丘稱武丘,山上有武丘寺,故詩人筆下直稱為武丘寺路,後人稱「白公堤」,堤長七華裡,又稱七裡山塘。
小棧君解答:周瑜!
蘇州的城隍廟大家一定都知道,但是你知道嗎,城隍廟在以前是周瑜的府第。
小棧君解答:陳圓圓曾是蘇州梨園的名妓,而且長時間住在蘇州。
陳圓圓流寓金閶時,曾築梳妝樓於蘇州桃花塢西盡頭三板廠,繞城帆影,掩映簾櫳,清順治九年為舉人蔣垓購得,作為其隱居讀書之處,在吩咐園丁除草修葺時,偶於土中得一石,上有「繡谷」二字,遂以名園,俗稱蔣氏繡圃。
小棧君解答:蘇州最大的治水功臣,是範仲淹。
課本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小棧君可沒有忘記,心懷天下的範仲淹對蘇州的水患也是非常用心。
火車站範仲淹雕像
當時蘇州久雨霖潦,江湖泛濫,積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棄,農耕失收,黎民饑饉困苦,範仲淹出知蘇州後,根據水性與地理環境,提出開浚崑山、常熟間的「五河」,將積水導流太湖,注入於海的治水計劃。範仲淹以「修圍、浚河、置閘」為主的治水經畫,不但獲得時輿的讚揚,還澤被後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兩浙職守,都依照這個模式去整治水患。
小棧君解答:太監弄,得名於太監聚居的裡弄。
大家也一定好奇過,為何有太監弄這麼奇怪的名字。後來小棧君才知道當初這裡還真的有太監居住。
因蘇州絲織品名聞天下,明代在蘇州設立了專門供奉皇家絲織品的織造局,地址位於今小公園一帶。清初又在城南另建織造府,遂稱原織造局為北局。明代織造局由皇帝派親信太監主持其事,還有若干中小太監作助手。這些太監聚居的裡弄被稱為太監弄。
小棧君解答:草聖張旭是咱們蘇州人!
張旭在草書界可謂是泰鬥級人物,但他也是一個蘇州人哦!
張旭初仕為常熟尉。他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
小棧君解答:「十全街」得名於乾隆皇帝。
十全街原稱「十泉街」,因舊有十口古井的緣故。乾隆皇帝自號「十全老人」,南巡至蘇,曾駐蹕於附近帶城橋下塘織造府內,地方官員為了討好乾隆皇帝,遂改「十泉街」為「十全街」。
小棧君解答:是伍子胥,奉命構建了蘇州城。
伍子胥奉吳王闔閭之命建蘇州城這個大家一定都知道,小棧君在這裡把細節講一下。
當初伍子胥從無錫的闔閭古城率領人馬不辭辛勞來到吳中之地,「相土嘗水,象天法地」 ,構築了周長47裡的大城和周長10裡的內城姑蘇古城。伍子胥對蘇州的水利建設也作出了巨大貢獻。「胥溪」、「胥浦」的開掘和疏通,既避免了吳中地區的水患,又便利了當地的漕運和灌溉。
小棧君解答:在春秋戰國時期,胥口鎮是吳國軍事戰略要地。
胥口位於蘇州西郊15公裡的太湖之濱,因伍子胥而得名。胥口與古城蘇州同齡,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吳國軍事戰略要地。
小棧君解答:張士誠在蘇州種糧!倉街由此得名。
元朝末年,張士誠起義軍,攻克平江府(蘇州)後,割據稱王。後來,朱元璋大軍圍困蘇州,城內外交通斷絕,城內糧食發生危機。
傳說為解決糧食問題,張士誠發動軍民在南園、北園墾荒種植水稻,即在這裡修建糧倉,秋收後存放稻穀。到了明、清時代,蘇州府轄長洲、元和兩縣均在這裡修建官倉,有「豫順」、「青邱」等倉名,遂將街名改稱「倉街」。
據小棧君所知,蘇州老阿婆們至今還會燒狗屎香祭祀張士誠,因張士誠的乳名為「九四」,所以又叫「燒九四香」。
小棧君解答:只有140平方米。
小棧君逛了那麼多蘇州園林,以為怡園已經很小了,沒想到還有一個僅僅140㎡的園林——殘粒園。
殘粒園是一處建於清末的古典園林建築。在蘇州市內裝駕橋巷,位於住宅之東,原為清末揚州鹽商姚氏的宅第,後為畫家吳待秋及其子所有。面積僅140多平方米。規模雖小,但築有假山、石洞和一泓池水。由住宅經圓洞門「錦窠」入園,迎面有湖石峰為屏障。
唐寅晚年隱居桃花塢,常與文人墨客聚飲。因為其寫了一首《桃花庵歌》的緣故,桃花塢自此為世人廣知。
小棧君解答:蘇州第一絲廠曾是日本領事館。
日本領事館位於南門路94號。甲午之戰後,清政府與日本籤定不平等的《馬關條約》,闢蘇州為通商口岸之一。現在為蘇州第一絲廠辦公樓。
小棧君解答:章太炎曾一家遷居蘇州。
1934年秋,章太炎一家遷居蘇州錦帆路8號,人稱「章園」。大門在體育場路17號,後門在錦帆路8號(也有說錦帆路50號的)。現在門牌為錦帆路38號,是蘇州市僑聯。體育場路的大門已經封閉,看不出痕。
小棧君解答:文學批評家金聖歎是吳縣人,原住在蘇州海紅坊。
後來,金聖歎被殺後全家被充軍,海紅坊的居房被充公。金聖歎博覽群籍,評點古書甚多,有「不讀金聖歎評《水滸》,不足以知《水滸》之奇」的美譽。
海紅坊位於西麒麟巷北面,東起新春巷,西出養育巷。長216米,寬4.2米,現改造為長方形條石路面。
小棧君解答:皮市街得名於晚唐文學家皮日休。
相傳唐詩人皮日休造別墅於此,因名皮墅,後訛為皮市,又作皮市上。
小棧君解答:陽澄湖鎮許多地名,都和吳門畫派創始人有關。
沈周作為一個地道的蘇州人,他是著名書畫家、詩人,「吳門畫派」創始人。長洲相城人。與其學生文徵明及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居其首。現在陽澄湖鎮有許多事物可以和沈周聯繫起來,河道名有「思賢涇」,湖泊名有「畫師湖」,道路、住宅、建築物等以沈周名、字、號命名的有「沈周路」「石田路」「啟南路」「思賢小區」「石田樓」等。
桃花塢附近有一條巷子,叫韭菜巷,寬僅70公分。有人評論說,「晚飯少吃點,肚子撐圓了就回不去了哦」。據記載,韭菜弄的命名也確實與該地曾經種植過韭菜有關。
小棧君解答:蘇州最短的拱橋在蘇州網師園,名為引靜橋。
蘇州網師園的引靜橋是中國園林裡最短最小的拱形橋,橋長2.4米,橋面寬0.7米,橋欄高0.2米,橋孔高1.7米。
小棧君解答:在蘇州,拍《如懿傳》!
最後,小棧君再告訴大家,霍建華和周迅在蘇州拍《如懿傳》,趕快去要籤名吧!
怎麼樣
小棧君科普的這些關於蘇州的秘密
你都清楚了嗎?
從故鄉到異鄉,銘記鄉愁裡的中國。 | © Copyright
鄉愁小棧作品 |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