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張和小李(化名)軍訓後出現了全身乏力,起初以為休息一下就沒事了,誰知逐漸出現全身酸痛等各種不適。
於是到湖南省人民醫院集團祁東縣人民醫院就診,接診醫師詢問病史後,當時懷疑「橫紋肌溶解」,立即完善相關生化檢查。
不久就接到檢驗科報危急值:他們的肌酸激酶都超過了1萬,也就是超出正常範圍的30,40倍,肌紅蛋白都超出最大上限,接診醫師結合症狀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症候群」。
這個看似很專業的名詞,一下子就出現了兩位學生眼裡,這到底是什麼病?好好的為什麼就得了這個病?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有這種疑惑。
其實,近年來,有關過度運動導致的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急性腎衰竭的報導屢見不鮮下面就簡單介紹下這所謂的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橫紋肌】通俗點說,身上的「瘦肉」都是橫紋肌。
【橫紋肌溶解】橫紋肌的細胞,細胞壁被破壞,然後細胞裡的東西就流出來了,就像「溶解」了一樣。
那麼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會有哪些表現?
主要表現為肌肉症狀和濃茶樣/醬油色尿液。
肌肉症狀包括:肌肉腫脹,疼痛,乏力,僵硬,嚴重者可出現肌群的癱瘓,最常累及腓腸肌,大腿及下背部。
橫紋肌溶解原因
常見的是過量運動、肌肉擠壓傷、高燒、中毒……
很多情況都會導致(橫紋肌溶解,是一種症狀,就像頭疼、發燒一樣,原因其實超多,目前有發現190餘種)。
總結出常見的危險因素:
1. 活動量過大(尤其是平時沒有鍛鍊的人);
2. 散熱不暢(如環境溫度過高、脫水、運動裝備不利於散熱等);
3. 低鉀(大量出汗引起低鉀,引起肌肉組織血供異常);
4. 吃了特殊物質(藥品毒性諸如一些降血脂藥,抗肝炎病毒藥物,減肥藥等;還有些吃了大量小龍蝦,機理尚不明)。
(還有部分患者找不出明顯的危險因素,有待繼續研究)
橫紋肌溶解後果
比如肌紅蛋白堵塞腎小管,最終導致急性腎衰竭+高鉀血症。
肌肉細胞裡的東西出來了大部分都進入血液,容易把腎小管堵了;細胞中的鉀元素進入血液多了,引起高鉀,甚至會引起心跳驟停。
如何預防橫紋肌溶解呢?
1. 加強日常身體鍛鍊,運動前熱熱身,運動有度,避免嘗試長時間不間斷的劇烈運動;
2. 運動強度須循序漸進,不要一蹴而就。
橫紋肌快速伸縮運動如爬山,伏地挺身,蛙跳,深蹲等,過於劇烈,發生橫紋肌損傷甚至溶解,腎功能衰竭等機率更高。
3. 運動過程中注意補充水分,避免過多無氧運動。
在這裡告誡人們,運動要適量,及時補充水分很重要,合理運動健身。
如果運動後出現了肌肉酸痛,乏力,肌肉痙攣,肌肉腫脹觸痛,或伴有噁心,全身不適,少尿,尿色加深等症狀,要及時就診,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編輯Rainbow。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來源:湖南省人民醫院集團祁東縣人民醫院 急診科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