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歐洲中世紀戰爭能打個一百多年?城堡太多、騎士磨洋工!

2020-12-11 琳琅讀金庸

中世紀歐洲戰爭的一大特點就是非常漫長,英國人和法國人打了116年的百年戰爭,條頓騎士團徵服普魯士的戰爭也進行了近60年(1226年——1285年)。像徵服者威廉那樣靠著一代人的奮戰,就拿下10萬平方公裡以上土地的徵服在中世紀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中世紀的戰爭往往是老子掀起了戰爭,孫子結束戰爭。

中世紀戰爭戰爭的兩大主角是騎士和城堡,這兩大主角坑苦了一代代的徵服者。騎士制度擴大的經濟基礎是莊園制經濟,一個騎士的背後就是一大群辛苦勞作的農奴,騎士制度的誕生宣布了歐洲農村公社體系的破產。在法蘭克王國時代,農村公社的富裕自耕農才是王國軍隊的主體,法蘭克王國也以能動員大軍而聞名。

騎士時代到來後,能自備武裝的自耕農階層大大減少,農奴成了農業經營的主體,這就造成了歐洲步兵素質的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一小隊騎士就成為王國軍隊的核心,他們的一次衝鋒就可以擊敗十倍以上臨時徵召的農民步兵。歐洲步兵地位大為降低,成了是騎兵作戰的補充和消耗品。在騎士制度最盛行的法國,步兵從來就不算在軍人裡。

騎士們成了戰場上決勝力量的同時,城堡也成了歐洲最常見的風景線。貴族老爺們時時刻刻都在面臨著敵人的挑戰,因此熱衷於在敵人最難接近的地形上建造城堡。攻克敵人的城堡就意味著取得敵人領地的控制權,因此在中世紀發生的戰鬥八成左右都是圍繞著城堡進行的攻防戰。衝鋒陷陣的騎士可以靠一次衝鋒就驅散對面的農夫士兵,也可以擊敗自己的同行,但面對城堡他們也沒有太多的辦法。更坑爹的是按照中世紀的慣例,騎士們一年中只給自己的領主服役40天,遇到硬茬子他們往往消極作戰,混過這40天拉倒。

中世紀的攻城設備主要是拋石機或弩機,但操作他們的技術人員水平下降得很厲害(希臘羅馬時代的傭兵甚至掌握了最基礎的幾何學知識),所以經常做無用功。中世紀的攻城科技中還缺少攻城塔架,為了攻克城堡農民步兵經常要採取搗毀城牆、徒手爬城牆、挖地道這三板斧。城內戰鬥往往一拖就是大半年,直到對方城堡裡吃完了糧食、沒了外援才投降。

和攻城戰的消極相反,守城堡騎士們要積極的多,因為守衛城堡相對輕鬆。在和平時期一個城堡只需要十幾個騎士和軍士就可以牢牢守住,亨利二世時代的溫莎城堡也只有4個領主提供70名騎士守衛,這是很多騎士都熱衷的美差。即使到了戰爭時代,一個城堡的守衛騎士也只有上百人,約克郡的里奇蒙城堡在戰時的騎士總數是168人,他們分成六組,每組守護兩個月,每組人數是26人到42人。

騎士們打仗的日子並不多,上了年紀的騎士往往把經營自家產業當成是最大的任務。因此到了中世紀晚期,各國都出現了拿錢就辦事的僱傭軍,不想上戰場的騎士們也需要給自己的領主上繳「盾牌錢」。但攻城技術的落後依舊限制著戰爭的進程,一旦燒錢過多發不起工資,戰爭又會陷入僵局,所以中世紀領主們開疆擴土的速度就非常慢。火藥把騎士制度和舊城堡砸的稀爛後,歐洲戰爭進入了全新時代,中世紀也像落日一樣一去不返

相關焦點

  • 歐洲中世紀的城堡,在戰爭中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如果城堡有護城河環繞,並且有充足的糧食和水源,堅守城堡的少量騎士便能長期抵禦大批的進攻者。擁有足夠的守衛騎士,儲有充裕的糧食,防守者在這種優勢下可以進行持久戰,讓侵略者在彈盡糧絕、疾病蔓延以致軍心渙散的情況下自動撤退。戰爭時期,城堡防禦需要較多兵力來防衛,當戰爭和本城堡有關時,則需要更多的兵力。
  • 中世紀歐洲君主為啥熱衷修城堡?難道為了上演《美女與野獸》?
    據說城堡裡有個達文西親自設計的雙螺旋樓梯,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國王的妻子與情婦碰面時的尷尬場景!而且諸如《格林童話》等歐洲童話裡,圍繞著城堡、王子與公主,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愛情悲喜劇。▲歐洲古堡往往是各種傳說的絕佳舞臺那麼,為什麼歐洲的大小君主們都熱衷於修築城堡呢?難道真是為了滿足公主們的紅顏一笑?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 權力的遊戲,歐洲中世紀城堡衰落之謎
    城堡,是中世紀歐洲的標誌性建築,他們是騎士們的主戰場,也是貴族們的名利場。從中世紀早期開始,城堡開始大規模出現在歐洲的土地上,此時的城堡是標準的軍事建築,一切以僅是防禦為重。大約從13世紀中晚期開始,雖然仍有少量城堡為軍事目的而建造,但建造得越來越多的是具有較好居住功能的「城堡」,建造者更多考慮的是方便生活和炫耀身份,而不是提升軍事力量。
  • 歐洲中世紀十大著名城堡風景圖
    中世紀的歐洲,由於採邑制度的實行,使得土地的所有權被分散到各位貴族,騎士的手中,政治上四分五裂,帝國,王國,公國,騎士領地等多種多樣,大大小小的封建政治實體遍布各地。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他們之間的邊界,也沒有人能夠完全梳理清楚他們之間的聯繫。各等級的封建貴族之間經常爆發各種原因引發的戰爭,所以他們時時備戰,常常參戰。
  • 你所不知道的中世紀歐洲城堡裡的秘密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歐洲城堡,探究城堡裡的秘密。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歡迎點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一、城堡是戰爭的產物。從本質上說,城堡就是軍事戰備要塞,而不是華麗的宮殿。當時的貴族為爭奪土地、糧食和人口而爆發連綿不斷的戰爭。貴族們需要龐大的城堡來守護自己的領地,他們往往選擇把城堡建在人煙荒蕪的地方,比如懸崖峭壁或深山密林、湖泊的中心之中,地勢越險峻越不容易攻破。郊區的城堡遠離人群,人煙稀少,頗有高處不勝寒的滋味。城堡外牆很少打窗洞,有開窗口也是在極高的位置。這就讓城堡內部常年得不到陽光照射和新鮮的空氣流通,住在這種陰暗潮溼的地方,不見得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 郭學明:歐洲中世紀之二——封建制度與城堡
    如此昂貴的裝備絕不是普通人所能負擔的,也絕不是普通俸祿所能供養的。而且,一個重裝騎士若要熟練地駕馭戰馬使用武器,必須進行長年累月的軍事訓練,必須職業化,培訓和長期供養騎士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由於法蘭克人政治起步晚,國家意識淡薄,儘管他們成為西歐統治者已經二百多年了,但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國家組織和行政體系,當然也沒有建立起稅收體系。
  • 【專欄】歐洲中世紀騎士的戰馬
    編者按:對於歐洲中世紀,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美麗的公主還是雄偉的城堡?
  • 歐洲中世紀城堡真的如童話浪漫嗎?內部骯髒超乎你的想像
    我們一提到中世紀,腦海中就會閃現出幾個關鍵詞,比如城堡、王子、公主、國王、騎士、莊園等等。那些美輪美奐的城堡,掩映在山林之間的奇妙仙境,是燈火如晝的歌舞場,上演著一幕幕王子和公主的愛情童話。不過,這樣的城堡只存在於影視劇和迪士尼樂園中,真實居住在中世紀城堡中的貴族,可完全沒我們想像中那麼舒服。
  • 中世紀歐洲權力鏡鑑:城堡建築——軍事防禦工事向奢侈品的嬗變
    引言城堡是軍事戰爭的產物,中世紀的歐洲充滿了衝突、搶劫、對抗以及殺戮,人們為了躲避戰爭的威脅,於是產生了極具特色的城堡,戰爭中人們用它來抵禦敵人的進攻,維護一方樂土的安寧。一、戰爭頻發、硝煙瀰漫:歐洲中世紀城堡的產生在歐洲八世紀至九世紀之前,封建主的房舍還主要突出居住、交友功能,基本上沒有考慮進攻與防禦的作用。經濟不夠發達、治安相對安定、社會交往有限的條件下,人們需要考慮生存等問題,一般不會發生戰爭。
  • 《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走近英雄亞瑟王,勇敢的騎士和防禦城堡
    聳立在塞納河西堤島上的巴黎聖母院,是歐洲歷史上首座哥德式的教堂,也是中世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奇觀,擁有850多年的歷史。當作家雨果在寫到巴黎聖母院時,曾說過聖母院對他來說不單單是整個社會,而且還是整個天地,整個大自然。
  • 歐洲中世紀那些住在城堡裡的貴族是怎樣一種體驗?
    許多人在觀看了美劇《權力的遊戲》後,對劇中那些貴族們居住的城堡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多數人聯想到城堡裡的生活應該是這樣一種狀態:國王、王子、公主、騎士,齊聚一堂,徹夜狂歡。城堡裡面燈火如晝,各種美酒美食琳琅滿目。
  • 歐洲十大中世紀神秘城堡
    時而浪漫,時而兇險,歐洲古老而神秘的城堡總能喚起人們的好奇心和激情。城堡古老的外表滿溢著歷史的厚重感和神秘感,絕不像迂腐守舊的教科書那樣散發黴味。現在讓我們踏上中世紀之旅,一起去探訪古老神秘的城堡。卡雷格凱南城堡——威爾斯  卡雷格凱南城堡遺址位於威爾斯的小村特拉普,靠近卡雷格河。
  • 歐洲中世紀生活與今日世界重塑
    這麼多國家擠在這一畝三分地,不發生摩擦幾乎是不可能,戰爭也就不可避免。難怪有學者評價道歐洲就是一個天然的火藥桶,一點就燃。從英法百年戰爭到拿破崙霸業,直到二次世界大戰歐洲都是所有戰爭的策源地。那麼歐洲中世紀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和今天有什麼不同?
  • 中世紀是歐洲的黑暗年代
    西方歷史學家將歐洲分為三個時代:古典時代:古希臘和羅馬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交相輝映。)中世紀晚期,饑荒,瘟疫和戰爭無處不在,歐洲絕大多數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1347年到1350年,黑死病殺死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歐洲人。
  • 為何中世紀是歐洲的黑暗年代?
    一,中世紀從公元5世紀持續到公元15世紀,中世紀始於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公元476年),最終融入文藝復興和探索時代(地理大發現)中。 西方歷史學家將歐洲分為三個時代: 古典時代:古希臘和羅馬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交相輝映。)
  • 你不知的騎士王之國匈牙利,當然從精彩馬術與中世紀騎士決鬥開始
    許邁格堡的傳統馬術比賽在匈牙利和整個歐洲都享有盛譽,上演原汁原味的西班牙式馬術表演以及中世紀騎士決鬥,還有蒙古馬術特技表演和混合多種中世紀格鬥技巧的騎士錦標賽,精彩紛呈! 1552年,人們對城堡進行了加固,並建造了兩座長125米,寬80米的鐘塔,還修建了一條通向主庭院的小路。1713年戰爭時,奧地利軍隊縱火焚燒了城堡。20世紀時,當地人重建了城堡。
  • 揭秘歐洲城堡
    很好理解,以歐洲當時的情況,一場戰爭投入的力量至多也就幾萬人,沒必要修築多麼強大的工事,而中國的工事則要面對數十萬人的攻擊,自然不在一個檔次上;此外,歐洲國小,產出的資源很有限,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找到那麼多石頭修城堡的。
  • 來看看歐洲騎士的前身——村霸,以及他們的泥土城堡,或者說炮樓
    城堡和騎士是歐洲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種文化,無數中世紀故事圍繞著兩者展開,如英勇的騎士和公主之間不得不說的一百種體位,咳咳,說錯了,是一百種故事。雖然騎士娶到公主只是屌絲的YY,但這並不影響城堡所代表的各種文化符號,直到今天城堡依然是歐洲各國的一道亮麗風景線。ps:香波堡,據說內部有達文西為避免王后與國王情婦尷尬碰面所設計的雙螺旋樓梯。
  • 城堡,歐洲標誌性建築,中世紀的產物,歐洲旅行不能錯過的風景
    說起歐洲,最讓你痴迷的是什麼?是北歐挪威的夢幻森林,還是丹麥、瑞士的童話世界?歐洲,不得不承認,它是一個最讓人感到幸福,最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在這片土地之上,有太多大自然賦予的驚喜,也有許許多多人文藝術的沉澱,城堡是歐洲標誌性建築之一,它的存在是歐洲歷史的文化的印證,同時也是一種美的呈現,所以去歐洲旅行,一定不能錯過那些斑駁的城堡。佩納宮。混搭、不拘一格、色彩絢麗,這座辛特拉小鎮青山上的佩納宮,充滿了浪漫。
  • 講武堂:歐洲城堡 中世紀土豪的「末日避難所」
    然而事後約翰馬上反悔,請來一批僱傭兵收復失地,而羅切斯特城堡正是叛軍的據點之一。  攻城武器在堅實的堡壘面前效果不佳,幾臺投石機日以繼夜地攻擊,也還是沒能擊破城牆。國王軍終於在城牆上打出一個缺口,已是差不多一個月後的事情。而後剩餘的守軍撤退到城堡主塔之中,又讓攻方花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直至他們在主塔下挖掘隧道,用豬油點燃支撐木使得主樓一角坍塌,守城的騎士們才最終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