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美篇】為何叫西天尾?帶你探尋地名背後的故事

2020-09-19 莆田市民政局

為何叫西天尾?

帶你探尋地名背後的故事

西天尾鎮隸屬莆田市荔城區,位於城廂區和涵江區、荔城區三區的中心地段,東、東南、北三面為涵江區環繞, 西、西北兩面緊鄰城廂區,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方便。

朗誦作者:鄭溢

相傳,西天尾最早叫「霞梧」。唐時,霞梧村的西邊,有一個村莊叫「前墩」,這個村正好處在「後卓」的前面,整個山的山脈又由西向東伸至霞梧的「虹墩」。相傳明朝天啟時,澄渚人俞維宇官至湖廣左布政,告老回家後,就在他居住的地方設立關卡收稅。因居住地正好在後卓村跟前墩村的末尾,所以群眾便習慣地叫它「前墩尾」,而霞梧這個地名,反而漸漸被人忘記。

清康熙十三年,前墩尾出了一名武秀才,名叫鄭開。有一年殿試,鄭開武藝出眾,人又聰明伶俐,一下子就中了武進士。主考官剛好是興化仙遊人,就用家鄉方言問鄭開:「你是什麼地方人?」

「學生是福建興化府武化鄉。尊賢裡『霞梧境』人。」鄭開答。

「霞梧境的哪個地方?」主考官又問。

「霞梧境前墩尾。」鄭開說。

由於莆仙方言的「前」與「西」是諧音,結果,這位主考官把鄭開的住址寫成了「西墩尾」。後來,朝廷發給鄭開的喜報,也寫作「西墩尾」。從此,官方頒發的文告,都把前墩尾寫成「西墩尾」。「西墩尾」說的快點近乎「西天尾」,久而久之,「西墩尾」又演化為今日的西天尾。

改革開放以來,西天尾鎮一直是莆田的經濟重鎮、人文名鎮、新型城鎮。2016年至今,西天尾鎮均被列入「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2020年,西天尾鎮被命名為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域內有青銅時期遺蹟,古建築、古橋梁百處,南少林寺、九華山、紫霄巖等著名景區,傳統美食「扁食和燕皮」更是八閩名牌小吃。接下來,我們邀請您走進西天尾鎮,一起領略它的古韻風情。

精英薈萃 人文繁盛

西天尾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文化古鎮」的美譽。在唐代,西天尾鎮就有「一門九刺史」的榮耀,世稱「九牧林」,先後出過100多名進士,近代以來,更是文教興盛,人才薈萃。此外,域內擁有民間藝術12大類,文化歷史源遠流長,進士之村、萬鄭藏書樓,均出於此,「莆田南少林畫院」為莆田市綜合實力最強的畫院。

禪武交融 緣聚少林

南少林寺位於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原名林泉院,創建於南北朝的陳朝永定元年(557年)。唐太宗貞觀年間,嵩山少林寺僧南下,不遠千裡來到九蓮山,住錫在林泉院。此後,林泉院易名林山少林寺。北宋時,寺廟更加興旺,僧人500多名,武風極盛,形成南少林拳,與北少林的腿功一起譽稱「北腿南拳」。南宋時,寺院仍保留興旺趨勢。劉克莊也盛讚其「邑之嵩山少林」。此後,林泉院幾經興廢,幾易其各,而為名寺。林泉院毀於清初,現在南少林寺遺址一帶僅存一些附屬寺院,如資福寺、紅花亭等。

登高望遠 相約九華

西天尾鎮九華山層巒疊嶂、翠峰如簇,形如九朵蓮花,故有「九華疊翠」之稱,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此山還有別名:因落日餘暉映照山峰而稱"霞山",因山形如筆架而稱"筆架山"。

九華山最為古老的稱謂有"陳巖""陳巖山""仙公尾"。相傳,漢代有陳胡二道人來自北方,在莆田擇勝而棲。姓陳的上九華山,姓胡的上壺公山,後皆得道成仙,故九華山有"陳巖"諸稱。九華山或以神名,或以形名,或以色名,顯得撲朔迷離,有著夢幻般的色彩。登高遠眺,荔城及南北洋平原,歷歷在目,風景如畫。

美食名片 聲名遠揚

提起西天尾,很多莆田人都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扁食。在莆田,扁食有麵皮與燕皮之分。所謂的燕皮,是指以肉茸和薯粉製成薄片,又稱肉燕皮,其形晶瑩剔透,質地細潤,確有似燕的靈巧與精緻,又有富餘之意。西天尾扁食屬燕皮扁食,以製作工序精細富有獨特風味而名聞遐邇,成為一道八閩莆仙大地的一道名牌的漢族小吃。

END

熱點

丨更多

熱文

丨更多

☟☟☟

相關焦點

  • 莆田西天尾地名被譯成「西方天堂尾巴」
    莆田西天尾地名被譯成「西方天堂尾巴」   「地名不是用拼音,而是逐字翻譯成英語。」近日,有網友向海都記者反映,莆田荔城區西天尾鎮衛生計生服務中心牌子下對應的英文中,「西天尾」並非按規定用拼音替代,而是逐字翻譯成「westernparadisetail」。昨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單位牌子下的英文已被全部抹掉,工作人員表示會全部換成拼音。
  • 地名背後的故事:「大柵欄」因何得名?
    原標題:地名背後的故事:豆腐是誰發明的?「大柵欄」因何得名? 北京烤鴨、揚州炒飯……這些美食中為何會有地名?北京王府井、河北井陘……哪一個因為水井得名?近日,《中國地名大會》一書因講述頗顯冷門的地名文化「出圈」。 「張國臂掖,故曰張掖」「敦,大也;煌,盛也。以其廣開西域。
  • 《中國地名大會》帶你探尋地名背後的大美...
    12月21日周六19:00檔,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的《中國地名大會》第六期節目,便以地名為軌跡,帶領觀眾探尋中華大地上的雋美山河和璀璨文明。小竹葉、女子妝容裡也能出地名?康震、葛劍雄「花式」解讀取名方式俗話說:「中國園林甲天下。」
  • 安徽這些地名帶「鼠」字 背後有趣的故事你知道嗎?
    2020 年春節將至,本報推出《鼠年說鼠》,梳理我省與鼠有關的地名以及傳說故事。記者從省民政廳區劃地名處了解到,我省與鼠有關的地名還真不少。有的村莊因形似老鼠,而得名老鼠窪;有的因過去鼠害嚴重,當地居民組織滅鼠,故得名打鼠衝;還有的地名雖然沒有鼠字,但也與鼠有關,且源於《詩經》,你能想到是哪裡嗎?
  • 《中國地名大會》出同名書:小地名背後有大故事
    發布會現場《中國地名大會》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一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以地名知識競賽的形式,從地理、歷史、語言、文學、民俗等角度展現中國各地的歷史與文化,引導觀眾從中發現隱藏在各個小地名中的大故事。據了解,《中國地名大會》節目題庫由民政部專家與相關學者共同搭建,注重知識的準確性,也注重挖掘地名背後蘊含的深刻情感與歷史記憶,以引發觀眾、讀者對地名文化的興趣與熱愛。
  • 地名背後的故事:豆腐是誰發明的?「大柵欄」因何得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4日電(記者 上官雲) 北京烤鴨、揚州炒飯……這些美食中為何會有地名?北京王府井、河北井陘……哪一個因為水井得名?近日,《中國地名大會》一書因講述頗顯冷門的地名文化「出圈」。 「張國臂掖,故曰張掖」「敦,大也;煌,盛也。以其廣開西域。
  • [視頻]臺北地名背後的故事
    [視頻]臺北地名背後的故事 故事就在地名中漸次展開。請跟隨「走遍中國」的腳步,追尋《臺北地名背後的故事》。
  • 康震胡阿祥坐鎮《中國地名大會》 探尋家鄉地名故事
    如今,「新成員」《中國地名大會》也將在11月16日正式亮相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作為一檔旨在弘揚民族文化的節目,《中國地名大會》將以地名知識為載體,從地理、歷史、語言、文學、民俗等各個角度全方位展現中華大地的萬千風貌,引導人們發現地名背後深厚的人文底蘊、文化華彩和人生百態,喚起根植於人們心中的家鄉情結與熱土情懷。
  • 臺灣地名背後的故事:「打狗」「打貓」有緣由
    臺灣地名背後的故事:「打狗」「打貓」有緣由 2015年01月19日 08:53:4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打狗」「打貓」有緣由 臺灣地名背後的故事
    報導稱有大陸遊客開始深究臺灣地名,「他們會在網上討論恆春、墾丁、鹿港這些地名的由來,甚至有人搭臺鐵火車,細數從北到南各車站名稱。」的確,地名包含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信息,從地名入手,是深入了解臺灣的一條通道。臺灣的地名,凝結著荷蘭侵略、鄭成功收復、福建移民、日本人殖民統治、兩蔣敗退臺灣等歷史痕跡,夾雜著臺灣各部落語言、閩南話、客家話、日文等發音,幾乎每一個地名背後都有故事。
  • 【地名故事】徐莊鎮:仁義村劉備尋馬的傳說故事
    地名,是一座城市不可磨滅的印記,每一個地名的背後都蘊藏著一段故事。
  • 【光山地名故事】斛山鄉蔡橋地名的由來
    為促進光山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讓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由縣民政局牽頭,縣地名辦、《光山微視》組織徵集的「光山地名故事」專欄再次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繼續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積極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傳說故事等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公眾號《光山微視》頭條號上發布,並付薄酬。聯繫電話8582981,郵箱2285373876@qq.com
  • 珠寶街 棋盤街 四腳亭…… 有趣的地名 背後都有故事嗎?
    「乾魚街」「鴨子塘」「煙筒巷」「蘿蔔巷」……走在南昌街頭巷尾,冷不防看到這些路標上有趣的地名,都會笑起來。  在上饒,「八角塘」「七裡門」「五桂山」「四腳亭」……一個個讓人看不懂的地名,讓人想打探背後的有趣故事。  「一個地名,或源於歷史,或源於民俗,大多承載著一定的人文。
  • 武漢地名路名整治背後的故事 命名是一件精細活兒
    11月30日上午10時,全市地名標識牌清理整治工作動員部署會在市政府禮堂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為迎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明年5月前,武漢市民政局將聯合市城管、旅遊委、公安交管等多個部門集中清理整治地名標識牌。目前已對全市7230條道路完成標識牌硬體升級,從12月份起,還將針對武漢所有的A級景區標識牌做清查,同時完成86處交通道路指示牌整改工作。
  • 挖掘黃河地名文化時代價值講好中國黃河地名故事
    9月9日,在山東高青舉辦的2020中國黃河旅遊大會系列活動黃河流域文旅高質量發展論壇上,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地名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殿彬發表了《挖掘黃河地名文化時代價值,講好中國黃河故事》主旨演講,介紹了地名的特徵和為講好中國黃河地名故事推進的多項工作
  • 照母山原叫照墓山 與南宋狀元有關 老地名藏故事
    原標題:照母山原叫照墓山 與南宋狀元有關 老地名藏故事 如今的照母山已被開發建設為森林公園。(資料照片)  華龍網訊 (記者 匡麗娜)「照母山原來叫照墓山,可能與南宋狀元馮時行有關!」後人根據這個故事,將此山叫為照墓山。  「於是,我們就取其含義將照墓山改為照母山。」楊波說。  應加強對重慶地名文化資源的挖掘  對於照母山名字的演變,重慶圖書館研究員王志昆認為,照母山與馮時行是否真有這段傳奇的故事,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照母山這個地名蘊含了對孝文化的推崇和尊重,這無形中會對後人起到激勵和教育作用。
  • 王炎:地名背後有文章——「以色列地名希伯來化」運動
    從1950 年到1958 年,地名委員會一共勘定了地名3000 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官方正式出版了1∶100000希伯來化的國家地圖。到20 世紀60 年代初,委員會勘定的地名達5000 個。在這些數字和成果的背後,以色列境內阿拉伯人的日常經驗和記憶被改寫或取消。
  • 雲浮地名故事之天堂
    雲浮古老而璀璨的歷史,主要體現在雲浮各地的地名中,至今雲浮大地上保留有許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深厚底蘊的地名,而每個地名背後都有一段故事,這些地名都是雲浮歷史的縮影。那麼,雲浮大地都有哪些獨特的地名呢?這些地名背後又有著哪些故事呢?(四十二)天堂在新興縣下轄,有一個名為「天堂」的鄉鎮,該鎮位於新興、雲安、陽春三地交界處,是縣內的重點鎮。那麼,「天堂」之名到底緣何而來呢?
  • 雲浮地名故事之富林
    雲浮古老而璀璨的歷史,主要體現在雲浮各地的地名中,至今雲浮大地上保留有許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深厚底蘊的地名,而每個地名背後都有一段故事,這些地名都是雲浮歷史的縮影。那麼,雲浮大地都有哪些獨特的地名呢?這些地名背後又有著哪些故事呢?(四十七)富林富林鎮,是雲浮市雲安區下轄的一個鎮,溯其歷史,已有一千餘年,因此有「千年古郡」、「長壽之鄉」的美譽。
  • 盤點那些有趣的地名——地名雖小 文化大
    導語:中國城市地名之爭近日在網絡上引起討論,開封不如汴梁叫著響亮,文藝的汝南咋就成了土掉渣的駐馬店……對此,專家表示,地名是地區歷史文化的標籤,一些貌似土掉渣的地名背後其實有著悠久的歷史。  北京街景(資料圖)  北京有許多地名都很有意思,什麼奶子房、小西天,外加各種胡同和斜街,其實,在這些奇葩地名的背後都有很多故事,這些故事就算是老北京都不一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