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徐莊鎮:仁義村劉備尋馬的傳說故事

2021-02-07 莘縣史志


 地名,是一座城市不可磨滅的印記,每一個地名的背後都蘊藏著一段故事。一個地名,就是一段歷史碎片;一個地名,就是一幅風情畫卷。地名,有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更有時過境遷的煙雨滄桑。


    山東聊城莘縣歷史悠久,古蹟眾多,許多村名、地名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記。莘縣地名的形成方式可謂豐富多彩,「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既是過去地名命名規律的體現,又是今後地名命名原則的借鑑。莘縣史志將帶您品讀地名背後的故事,了解莘縣、熱愛莘縣、傳播莘縣。



仁義村在徐莊鎮駐地東南約10華裡處,該村立村較早。據傳說,三國時,劉備外出巡察,曾在村中落腳,人稱該村為「劉備巡」。該村村民有講仁義、重道德的先王遺風,後來地方官為之更名「仁義村」。

這裡還有一個劉備尋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三國演義》裡,救劉備的那匹馬叫的盧。南宋詞人辛棄疾曾經寫過一首詞《破陣子》,裡面有一句叫「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這裡面就提到了名馬「的盧」。

在三國演義,「的盧」一共有過4個主人,分別是張武、劉表、劉備和龐統。當年劉備投靠在劉表帳下,奉命徵討背叛劉表的張武。劉備遙遙望見張武所乘坐騎,正是這威武雄健的的盧馬,於是不禁誇讚:「此必千裡馬也!」旁邊的趙雲聽見了,立馬心領神會,衝上前去斬將奪馬,獻給劉備。劉備怕劉表猜忌,於是又借花獻佛給了劉表。劉表剛想笑納,旁邊的謀士說:「此馬眼下有淚槽,名曰的盧,騎則妨主!」劉表大驚,又返還給了劉備。後來劉備被蔡瑁追殺,誤跑到了水寬數丈的檀溪,對岸還是高聳的河岸,劉備悔不聽朋友之言,責怪的盧馬「妨主」,沒想到此刻的盧馬突然騰空而起,一躍數丈,飛上了對岸,讓蔡瑁等傻了眼。

後來,傳說劉備「的盧」馬丟失了,他尋馬筋疲力盡來到仁義村裡,見池水清清,池塘邊綠樹成蔭,便走到池邊一大楊樹下小憩。池塘裡蛙聲不斷,使其難以入睡。劉備急道:「我要休息,你們不要再叫了。」說來也怪,蛤蟆叫聲便頓時平息。而且從此以後,這個坑裡的青蛙再也沒有叫過。此事一傳十、十傳百,遍及十裡八鄉,一到夏天,周邊的群眾都來觀看。

說起來真是怪事,不光仁義村坑裡的青蛙不叫,劉備休息時的大楊樹也成了神樹。據傳,白天過往的行人到此經常迷路。晚上,樹上掛滿燈籠,吆五喝六,熱鬧非凡。一天夜間,有一木匠從此經過,被一白須老者攔住,請求幫其修繕門欄。待修完後,他累得全身是汗,剛想休息,雞鳴天亮,定神一看,原來修好的門欄竟是大楊樹的根。


2009年1月,《劉備尋馬的傳說》被批准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項目類別為民間文學,形成於三國時期,傳承人是李耀忠。


往期連結

【地名故事】  大張家鎮馬陵村的N個傳說故事

【地名故事】古雲鎮:空中飄來雲興寺

【地名故事】莘亭街道:陝西遷來的孫邊家

【地名故事】朝城鎮:孟莊孟家堌堆的來歷

【地名故事】太子張莊和妹冢的故事

【地名故事】卜家廟的傳說

【地名故事】四女樹村的傳說

【地名故事】務莊的傳說

【地名故事】妹冢香廟的傳說

【地名故事】燕塔街道禮院的傳說

【地名故事】董杜莊鎮畢屯的傳說故事

【地名故事】十八里舖鎮欒屯的傳說故事

【地名故事】張寨鎮:「鐵鍋申」「銅鍋申」的申莊

【地名故事】大王寨鎮:紫荊故裡苗頭村的傳說故事

【地名故事】河店鎮:從普恩寺到銷金寺

【地名故事】王奉鎮:王奉集和北王奉的傳說

【地名故事】張魯鎮:菜園貞節牌坊的故事

【地名故事】櫻桃園鎮:谷疃與孫臏減灶


相關焦點

  • 每日一村| 徐莊鎮 仁義村 劉備尋馬的傳說故事
    徐莊鎮仁義村劉備尋馬的傳說故事 地名,是一座城市不可磨滅的印記,每一個地名的背後都蘊藏著一段故事。一個地名,就是一段歷史碎片;一個地名,就是一幅風情畫卷。地名,有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更有時過境遷的煙雨滄桑。
  • 莘縣徐莊鎮的3個傳說至今廣為流傳
    劉備尋馬傳說:劉備尋馬傳說起源於現在的徐莊鎮仁義村。據傳,三國時劉備的寶馬「的盧」丟失後,劉備尋馬曾在仁義村落腳,故得村名「劉備巡」。該村村民素有講仁義重道德的先王遺風,後來地方官為之更名為「仁義村」。皇姑墳、琉璃井和鳳凰坑的傳說:皇姑墳、琉璃井和鳳凰坑的傳說起源於徐莊鎮前刁坊村。
  • 劉備在平原的傳說: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
    崔珠坤姬春雪東漢末年,劉備曾兩度在平原做縣令、國相之職,劉備在平原的傳說和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劉備在平原百姓中的口碑很好,許多傳說軼事在民間世代相傳,具有代表性的有《劉關張平原桃園三結義》《龍門的傳說》《真龍天子的傳說》《張飛鞭打督郵》《三義廟》《巧種羅漢錢》《偶植盤龍柳》《仁德感義士》《惜才收趙雲》《首善孝行街》《育英辦義學》《傾城送長亭》等22個故事,這些故事和傳說都傳頌著劉備憐恤百姓疾苦,重視發展經濟、公平訴訟、穩定社會秩序、重學興教的作為。平原經濟的發展使劉備武裝了自己。
  • 《三亞地名故事》| 大東海的傳說
    地名是一種歷史的記憶、民族的追思,一個地域文化的載體,一種特定文化的象徵,一種牽動鄉土情懷的稱謂。美麗的三亞,你我共同的家園。三亞,這座熱帶濱海旅遊城市,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三亞的地名,也蘊藏著獨特的地域文化內涵,一個地名,就是一段歷史,就是一段傳奇。我們將連續發布三亞地名故事,通過閱讀故事,進一步走近三亞,更深層次了解三亞,從而更愛三亞!
  • 【光山地名故事】紫水街道馬灣村「龍凼」的傳說
    為促進光山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讓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由縣民政局牽頭,縣地名辦、《光山微視》組織徵集的「光山地名故事」專欄再次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繼續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積極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傳說故事等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公眾號《光山微視》頭條號上發布,並付薄酬。
  • 【光山地名故事】殷棚鄉神山嶺的由來與神奇的傳說故事
    為促進光山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讓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由縣民政局牽頭,縣地名辦、《光山微視》組織徵集的「光山地名故事」專欄再次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繼續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積極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傳說故事等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公眾號《光山微視》頭條號上發布,並付薄酬。
  • 【光山地名故事】 南向店鄉蔡衝村蝦子山的傳說
    、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縣地名辦的支持下,《光山微視》「光山地名故事」專欄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在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不斷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積極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等進行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並給予薄酬。聯繫電話8582981,郵箱2285373876@qq.com 。
  • 【板橋故事多】橫板橋,那些地名的老故事
    木板橋很早就消失了,只有老街外的河灘,橫七豎八地殘留幾砣石墩、石板,偶爾惹一些好事者尋古訪蹤,望江嘆息!           陳家三個女兒在此山「退馬」上山智退敵軍和績麻成仙的傳說和北面「白馬仙姑」的故事如出一轍,在當地廣為流傳。當地有傳,小白馬山陳友諒三個女兒的「績麻洞」,尚完好無損,洞在半山腰,有洞景。進洞三米就有一小盂,內盛著半桶水,叫「績麻水」,傳說她們成仙后,人們常在洞口燒紙,裝香,後稱「績麻洞」為三仙洞。不過我後來多次上山,並未找到三仙洞。
  • 【光山地名故事】龍山湖系列傳說之「龍堤」
    為促進光山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讓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由縣民政局牽頭,縣地名辦、《光山微視》組織徵集的「光山地名故事」專欄再次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繼續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積極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傳說故事等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眾號《光山微視》頭條號上發布,並付薄酬。聯繫電話8582981,郵箱2285373876@qq.com圖文/李偉莉
  • 朱元璋給九江「馬迴嶺」賜地名的故事由來
    關於九江「馬迴嶺」地名的來由,也是有著幾個有趣傳說的地方,而且每個故事傳說都是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著莫大關的關係。故事一:說朱元璋的一個親姐姐嫁到九江的一戶湯姓的人家,生了一位男孩,也就是他親外甥,長大成人後,仗著自己是皇親國戚的身份經常橫行鄉裡,作惡多端,搞當地老百姓和當地官員都苦不堪言,於是聯名寫了御狀狀告這位皇帝親外甥的惡行。
  • 【光山地名故事】斛山鄉蔡橋地名的由來
    為促進光山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讓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由縣民政局牽頭,縣地名辦、《光山微視》組織徵集的「光山地名故事」專欄再次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繼續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積極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傳說故事等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公眾號《光山微視》頭條號上發布,並付薄酬。聯繫電話8582981,郵箱2285373876@qq.com
  • 尋千古一拜,覓忠義之魂,探劉備故裡
    正在犯愁,走來一位老阿姨,一問年齡78歲了,正好,老人有懷舊情節,可能知道的歷史典故也多一些,就聊了起來。老人也僅是從戲劇裡聽到一些傳說,素材也是非常有限。正在這時,又走來一位熱情的大姐。她說,「只要聽說有外人來此探訪,我就出來探個究竟。」據大姐說,前幾年先後有香港和日本的專家學者前來考察,那些年翻建新建劉備故裡的呼聲很高,可是近年好像又沒有動靜了。
  • 【光山地名故事】槐店鄉馮河村老虎山的由來及月亮割耳朵的傳說
    為促進光山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讓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由縣民政局牽頭,縣地名辦、《光山微視》組織徵集的「光山地名故事」專欄再次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繼續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積極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傳說故事等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公眾號《光山微視》頭條號上發布,並付薄酬。聯繫電話8582981,郵箱2285373876@qq.com
  • 地名故事(11)東阿凌山村:鳳凰山的美麗傳說在此流傳
    編者按:   地名,是一座城市不可磨滅的印記,每一個地名的背後都蘊藏著一段。一個地名,就是一段歷史碎片;一個地名,就是一幅風情畫卷。地名,有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更有時過境遷的煙雨滄桑。  聊城地名的形成方式可謂豐富多彩,「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既是過去地名命名規律的體現,又是今後地名命名原則的借鑑。品讀地名背後的故事,對於從側面了解聊城豐厚的文化底蘊,激發廣大幹部群眾認識家鄉、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具有重要意義。
  • 牛馬塘、塘馬、馬場、東馬…為什麼溧陽的很多地名帶「馬」字?
    帶有「馬」字村落名稱大多數是因「馬」姓子民聚居而得名。例馬莊、馬家村、馬家園、馬家鎮等。再結合地貌有馬公圩、馬塘等,還有些地名是以其地形地貌狀似馬的形態而得名,例馬蹄崗、馬塘崗、馬鞍山、馬山岕、馬口村等。
  • 【光山地名故事】千古傳奇話白雀----白雀園的歷史故事和美麗傳說
    為促進光山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讓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由縣民政局牽頭,縣地名辦、《光山微視》組織徵集的「光山地名故事」專欄再次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繼續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積極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傳說故事等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公眾號《光山微視》頭條號上發布,並付薄酬。聯繫電話8582981,郵箱2285373876@qq.com
  • 嶽西地名故事:紫霧衝的由來和傳說
    嶽西人文地理|獨家原創 作者:韓振球|編輯:楚楚 嶽西地名故事:紫霧衝的由來和傳說 嶽西有個地方名為紫霧衝。這個地名聽著就讓人感覺奇幻無比,浮想聯翩。
  • 沂源地名傳說故事丨翠屏山上的牛角洞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與同學及焦家上莊村好友焦方清去翠屏山遊玩,焦方清領著我們找到了這牛角洞,並給我們講述了「牛角洞」的故事。在沂源縣中莊鎮,漢世祖光武帝劉秀下南洋的故事無人不知,給世人留下過極具傳奇色彩的地名故事,可「牛角洞」的地名故事卻很少有人知曉。這「牛角洞」的來歷還得從劉秀落難說起。
  • 崆峒山地名傳說及民間故事對當下養生旅遊開發的借鑑作用
    地名傳說故事既是民間傳說故事,又是地名文化,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旅遊勝地的地名故事,還是旅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崆峒山方圓附近的地名傳說故事,是數千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厚重崆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崆峒山是道家文化的濫觴之地。1、 均田(鈞天)村和鑾駕山相傳很久很久年前,軒轅黃帝出新政,登具茨山、過襄城,訪大隗,到汝州,終於來到溫泉。
  • 地名背後的故事:「大柵欄」因何得名?
    原標題:地名背後的故事:豆腐是誰發明的?「大柵欄」因何得名? 北京烤鴨、揚州炒飯……這些美食中為何會有地名?北京王府井、河北井陘……哪一個因為水井得名?近日,《中國地名大會》一書因講述頗顯冷門的地名文化「出圈」。 「張國臂掖,故曰張掖」「敦,大也;煌,盛也。以其廣開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