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紹興上青古道,感受幽幽千古人文情

2020-12-15 美麗山水任我行

上青古道自紹興縣王壇鎮一直到平水上灶古船埠,得名似乎來於其首尾兩端地名,一曰上灶,一曰青壇。

徒步全程11公裡左右,反穿全程:金漁村~萬壽山水庫~上祝~日鑄嶺古道~蘭若寺水庫~鎖泗橋,反穿全程4個小時左右,上青古道沿途美景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起點:金漁村,溪水潺潺,風景如畫,到山頂竹亭,在此解決中飯、補充體力,休整完畢,下山,目標萬壽山水庫。

山林鬱鬱蔥蔥,路邊小溪流水譁譁,鳥兒歡唱,萬壽山水庫建於1958年,碧綠的水,祥和而靜謐,萬壽山大壩俯視,沿此水泥路左側方向上祝村,附近的村子很有歷史味道,古色古香,此處為本次徒步中點,繼續前往日鑄嶺古道。

日鑄嶺名字的來歷據《康熙會稽縣誌》記載,相傳越王勾踐時歐冶子在此設上、中、下三灶鑄劍,鑄劍用的木炭從山裡去運出去的,因為每日鑄劍,故名「日鑄嶺」,而宋代學者吳處厚的《青箱雜記》中則寫到:「昔歐冶子鑄劍,他處不成,至此一日鑄成,故名此嶺名日鑄嶺。」雖然說法不同,但都能顯出日鑄嶺獨特的歷史淵源。

日鑄嶺是平水境內上灶與王化的界嶺,昔日為南通嵊縣、台州、溫州,北連紹興、杭州、寧波的交通要道。

太平井,明代劉伯溫被朱元璋招納之前,曾遊歷至日鑄嶺,途中飲該井水,頓覺暑消,十分欣喜,時值戰亂,故他取天下太平之意,將此井命名為」太平「。

日鑄雲梯,相傳,春秋時期歐冶子奉勾踐之父允常之命鑄劍以抗擊吳、楚。輾轉多地,均不成,夢見日鑄雲梯連天,在此相繼鑄得湛盧、勝邪、純均、魚腸、巨闕五把曠世寶劍,日鑄雲梯因此得名。

日鑄嶺上的日鑄茶在宋朝已是浙江名茶代表,唐代茶聖陸羽用」珍貴仙茗「來形容日鑄茶,舊時,日鑄嶺古道上客棧的茶葉皆採自古道邊的日鑄茶,而煮茶的水便是古道邊的溪水,此水冬暖夏涼,清洌甘甜,煮出來的日鑄茶醇厚回甘、慄香持久,著稱天下之冠,因此,村人把這條小溪稱為」香茗溪「。

整個上青古道也是山谷中伴著溪流的一條石板路,流傳著寧採臣與聶小倩傳說的蘭若寺水庫,比萬壽山水庫要大很多,逛完蘭若寺水庫,回走幾百米就到了日鑄嶺古道出口,總體來講,上青古道給人的印象不錯,幽幽石板路,千古人文情。

相關焦點

  • 徒步上青古道,尋找蘭若寺,竹海覓芳蹤,偶遇聶小倩
    幽幽古道迴蕩著千百年來文人騷客的絕響這裡是紹興上青古道,浙東的茶馬古道古時這裡是嵊州一帶通往紹興的唯一官道如今雖沒有了往日的繁華,但風景依舊人跡罕至的青石板路,鬱鬱蔥蔥的竹林每一處風景都值得人們為之留戀
  • 2.17休閒徒步 千年上青古道,覓竹林幽幽綠仙蹤!
    阿正戶外,主營:旅遊、徒步、登山和跑步、戶外拓展培訓,努力打造一個有溫度、有故事的平臺,年輕從來都無關乎年齡,這裡匯聚著所有年輕的心,跟我走吧,讓我們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一起去看最美的風景,一起走向詩和遠方!
  • 穿越紹興上青古道
    Am7:30分準時從富陽電大門口岀發,經過3小時車程到達古道的起點紹興柯橋區王壇鎮新聯村。這次的上青古道我們走的是逆行線路是從陶宴嶺古道作為開啟徒步行程的起點,日鑄嶺的鎖泗橋村為終點。天下著雨,這段陶宴嶺古道帶著青苔雨後更溼滑,大家走的小心且又較慢。約11時後岀現大雨至金漁村無法繼續前行,於是收攏隊伍在金漁村老年活動室提前進行午餐(約12時左右)。
  • 【3月3日】徒步 千年會稽古道,覓上青幽幽綠仙蹤!
    上青古道盛名久已,是指從上灶村到青壇,傳聞乃古時嵊州一帶通往紹興的唯一官道,也有人稱之為
  • 古道幽幽 | 5.18舊故裡草木深,上青古道尋碧影
    5月18日 周六舊故裡草木深,上青古道尋碧影上青古道:距今已1000多年,是古時紹興到嵊州、新昌的交通要道,從上灶村起始,到青壇村結束,由日鑄嶺、其中陶晏嶺古道保存最為完好,上下一千四百多級石階、蜿蜒兩米多寬的路,是沿途景致最佳的一段。1、上青古道,據說是紹興徒步界甚是經典的一條路,得名似乎來於其首尾兩端地名,一曰上灶,一曰青壇。
  • 紹興的千年古道有多美?運動著來感受!
    紹興的千年古道有多美?運動著來感受!
  • 紹興上青古道有多繁榮? 古道人家"生意經"尋答案
    這就是古道一路的風景。古時的文人雅士要齊齊隱居於此,似乎有了答案。  上青古道自紹興縣王壇鎮一直到平水上灶古船埠,是紹甘線未開通前王壇、平水居民到紹興城區的要道。除了現在已經改造的路段,其餘全部仍是石階路,尤其是陶元嶺段,保存最為完好,也是沿途景致最佳的一段。年代久遠的村落、斑駁的老房子、成片成片的竹林和杉木林,還有淳樸的村民都成了旅途中不斷呈現的驚喜。
  • 徒步上青古道,線路打折美景加分
    洪秋辰「搶基金走古道」是2012年雪花啤酒古道探秘活動的重頭戲,活動為喜歡戶外的自由行小團體提供出行資金幫助。近日,杭州、紹興兩地的20名驢友結伴搶到「搶基金走古道」的第三站名額,他們探訪的正是在紹興一帶大名鼎鼎的上青古道。上青古道是浙江境內的又一條經典驢行線路。
  • 紹興有條江南茶馬古道,古道上行走2小時,返回起點不到5分鐘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古道如畫的風景讓多少人流連,來往的過客又見證了多少歷史的過往。紹興的會稽山上青古道如今還保持著那份古樸的原始韻味。上青古道是一條有「江南茶馬古道」美譽的網紅古道,起始點自柯橋區青壇一直到平水上灶古船埠,其中又分兩段,分別是日鑄嶺古道和陶宴嶺古道。
  • 【走走走,去紹興!】3.5-7輕徒步紹興上青古道、漫步安昌古鎮、東浦古鎮、魯迅故居 休閒純玩周末遊
    上青古道,曲徑通幽,尋找倩女幽魂蘭若寺碧水青山,流水潺潺,繁華都市裡的寧靜千年上青古道最佳小眾徒步線路輕徒步、休閒路線上青古道盛名久已,是指從上灶村到青壇,傳聞乃古時嵊州一帶通往紹興的唯一官道,也有人稱之為會稽古道。這條古道強度的確不大,除了路程稍長,其他例如海拔高度和路況以及複雜程度都不算強。
  • 上青古道漫山竹海,帶你走進綠野仙蹤
    幽幽千年古道,沉澱了多少滄桑,走進古道聽竹浪濤濤的奏鳴。沒有景區的喧鬧,只有千古文人騷客的絕唱。上青古道位於浙江紹興。得名於其首尾兩端地名,一曰上灶,一曰青壇也。乃古時嵊州一帶通往紹興的唯一官道,也有人稱之為會稽古道。七點左右上海驅車前往,約三小時左右到達,稍作熱身準備開始登山。山上山下四周全是茂密的樹林,抬眼望向遠處,一片濃濃的綠色。上青古道人煙稀少,道路都是青石板,平時少有人走動,至今留存古道原生態。古道兩邊的竹林鬱鬱蔥蔥,顯得古道格外清幽。走走停停,漫步竹間,歇歇腳時深吸一口氣,享受這無比清晰的空氣。
  • 【古道幽幽】6.9 約伴舊故裡草木深,上青古道尋碧影
    舊故裡草木深,上青古道尋碧影翠綠的青竹,滄桑斑駁的青石板,粗大的樹根橫亙在路中間,就像那句詩: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上青古道:距今已1000多年,是古時紹興到嵊州、新昌的交通要道,從上灶村起始,到青壇村結束,由日鑄嶺、萬壽山、陶晏嶺三段組成。據說南朝齊梁年間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隱居於此。
  • 共迎盛事亞運 助力鄉村振興 紹興首屆上青古道山地馬拉松10月啟幕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盛世歡騰下,在喜迎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濃厚氛圍下,為讓更多人走進紹興的美麗古道,助力鄉村振興,10月27日,2019中國(紹興)首屆「長發杯」上青古道山地馬拉松越野賽暨柯橋平水古道登山節將在平水盛大舉行。
  • 6.2徒步上青古道,尋訪真假蘭若寺
    這是江浙最美古道之一,大片翠綠的青竹布滿整座山,粗大的樹根橫亙在路間,樹幹上纏繞著青藤,凹凸不平的疤痕猶如肅冷沉澱的眼睛在冷風中悲憫地搖曳。我們一路從滄桑斑駁的青石板上走過,到達蘭若寺水庫,尋找倩女幽魂的身影...
  • 2019中國(紹興)首屆「長發杯」上青古道山地馬拉松越野賽熱力開跑
    十月的紹興,層林盡染,美不勝收。10月27日,2019中國(紹興)首屆「長發杯」上青古道山地馬拉松越野賽暨柯橋平水古道登山節在平水盛大舉行。  此外,吳濤作為此次上青古道山地馬拉松越野賽「形象大使」也親臨現場,為參賽選手加油鼓勁。
  • 陶宴嶺古道,號稱古紹興的茶馬古道,戶外徒步愛好者的天堂
    如今,仍然有些山道路段卻不甘落寞,完整保留了下來,成為旅遊徒步線路,在幾百年後的今天依然發揮著餘熱。浙江紹興就有這樣一條古道,堪稱紹興的茶馬古道,它就是上青古道。起於紹興平水鎮上灶村,終於王壇鎮青壇村,這是古時王壇及平水居民到紹興城區的交通要道,也是嵊州一帶通往紹興的唯一陸上官道,不難想像,古道曾經是何等熱鬧,隨著公路網的建設,如今的古道卻人跡罕至。
  • 【IT背包客】第四期 | 徒步上青古道,遊覽覆卮山景,在最美四月天...
    【IT背包客】第四期 | 徒步上青古道,遊覽覆卮山景,在最美四月天出發!來源:暢享網  2018/4/2 11:14:27 上青古道自紹興縣王壇鎮一直到平水上灶古船埠
  • 華東最受歡迎的4條徒步古道 被譽為「華東最美」 像極了愛情
    漫步在蜿蜒綿長古道上,看著藍天白雲,聞花香芬芳,聽潺潺流水。穿越層層疊疊舊時光,觸摸數千年前的歷史厚度。這些遺存下來的古道,歷經了歲月的洗禮,雖然如今早就不是人們交通往來的選擇,但仍然吸引著喜愛戶外徒步的人前來探訪。
  • 遊記-徒步上青古道,尋找蘭真假蘭若寺
    關注藍鯨俱樂部,發現不一樣的旅行點擊觀看俱樂部-上青古道活動經典視頻↑「如果你的幸福感沒有那麼強烈。生活在鴨梨大城市的我們,更要學會給自己和身邊人製造一些小確幸,比如,先訂一個小小的目標,走一條經典徒步路線,交一些有趣的小夥伴.....城市裡生存的我們像一群密密麻麻的小螞蟻們著急地覓食搬家,當兩點一線的麻木生活消磨了內心的柔軟,葛優躺變成我們的神往時,是不是應該考慮對自己要好一些呢,放個小假放鬆身心。戶外徒步-走一次上青古道。。
  • 近千名徒步愛好者多維度感受古道風韻
    南方日報訊 (記者/唐音 通訊員/曹旖 林遙軒)演繹軍民魚水情的紅色情景舞《大紅棗兒送親人》,充滿運動活力的曳步舞《中國精神》,描繪五穀豐登美好畫卷的舞蹈《滿載而歸》,深化護林環保宣傳的音樂小品《搬家》……近日,2020「五彩古道·環保同行」西京古道文化旅遊節在韶關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以一場看點十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