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上青古道有多繁榮? 古道人家"生意經"尋答案

2020-12-15 華夏經緯網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曾經有多本報實習生 劉麗芳 本報記者 李穎 攝影 小魚兒

  青山,鳥鳴;清泉,溪石。這就是古道一路的風景。古時的文人雅士要齊齊隱居於此,似乎有了答案。

  上青古道自紹興縣王壇鎮一直到平水上灶古船埠,是紹甘線未開通前王壇、平水居民到紹興城區的要道。除了現在已經改造的路段,其餘全部仍是石階路,尤其是陶元嶺段,保存最為完好,也是沿途景致最佳的一段。年代久遠的村落、斑駁的老房子、成片成片的竹林和杉木林,還有淳樸的村民都成了旅途中不斷呈現的驚喜。

  上周末,由雪花啤酒等單位和機構共同發起的雪花啤酒古道探秘系列活動第七站徒步上青古道。因為食宿,臨時調整路線,我們一行人沿著原定路線反方向行走,起點便是青壇橋頭村。不走尋常路,讓「驢」們從另一個角度與古道來了次親密接觸。

  號稱「紹興戶外路線開發第一人」的胡宏良

  把上青古道走出了名氣

  上青古道的名氣在「驢」友圈,特別在紹興「驢」友圈,是聲名赫赫的,而發現並把他走出名氣的是網民叫做「領頭羊」的胡宏良――一名35歲的紹興本地戶外運動痴迷者。活動當天,胡宏良友情客串,做起了本次古道行的嚮導。

  每過一地,關於它的文化歷史典故,胡宏良滔滔不絕,如數家珍。他不僅喜歡戶外,還喜歡研究紹興本地的文史,「1998年,我從一本叫《越中覽勝》的書上,第一次看到了關於上青古道的描述。自此,便對它產生了興趣。」

  後來,胡宏良不間斷地查找了一些史實資料。直到2007年,胡宏良才真正開始實地尋訪這條古道。「當時心裡也沒底,完全不知這條古道在哪裡?」帶著疑問的胡宏良獨自一人帶著相機便進了山。

  根據書上描述的地形和對周邊村落村民的尋訪,胡宏良最終找到了較完整的陶元嶺古道的走向。「曾經一個人在山裡迷路了6個小時呢。」對這段經歷,胡宏良很有成就感,「『上青古道』這個名字,就是我給起的。」

  從2008年5月起,胡宏良開始召集驢友走這條古道。「2009年,我帶過人數最多的一次,有80多名『驢』友。」到現在,胡宏良說,自己已經把這條古道走了不下30次。

  在往日鑄嶺前進的途中,我們遇到了紹興本地的一支大部隊,胡宏良碰到了熟悉的「驢」友。「他們原先都是跟我走過這條古道的。」胡宏良有點得意。

  胡宏良是個古道保護的堅定擁護者,看到古道上很多段石階破損,遺風不再,他痛心不已,「現在交通便利了,很多古道或荒蕪,或被破壞了。我能做的,就是讓更多人來走走,再感受,進而珍視古道文化。」

  父輩曾是布商大戶的周齊先

  見證了古道商業中心的繁華與沒落

  走過1400多級2米多寬的石階,經過優雅僻靜的陶宴嶺古道,便到達了平水鎮金魚岙村,當晚的露營地。

  村裡已經通上了公路,但平日裡仍鮮有外來人。每家每戶的院子裡都曬滿了竹筍,老人們在院子裡眯著眼睛,曬著太陽。

  73歲的周齊先老人臉色紅潤,生活悠閒。晚飯後,他興致勃勃地講起了他父輩經商的經歷:「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我父親是做布匹生意的,在這個村裡算是個大戶了。那個時候,父親就是要走這條古道到平水上灶古船埠,然後坐船到杭州進貨。那個時候,還從杭州最有名的老字號「大昌祥」進貨呢。」

  金魚岙位於古道的重要地段,是古時嵊州等周邊地區通往紹興的唯一通道,這裡自然而然就成了關鍵的交通樞紐和商業交易的中心。「那時,村裡人做的生意主要就是布料生意,因為相比山貨茶葉,布匹的利潤高多了。」周齊先回憶道,「當時村裡生意人的誠信度都很高,賒欠貨款是很容易的事情,等把貨賣出去了,再把錢還上。」

  作為中轉站,當時附近各地的商品如義烏紅糖、金華火腿等,也都經由此處再賣到紹興各地去。「那個時候,家家都開店經商,沒人種田的。」不過,到周齊先這一輩,村子裡又都開始種起田來了,曾經的交易盛況已如過往雲煙。

  「道路修起來了,公交車8分鐘就能到市區,古道上走的人便少了。在我20來歲的時候,走的人還比較多,如今已經很稀少了。」周齊先老人感慨道。

  曾做過古道挑夫的祝夢周

  講起了祝家村的歷史典故

  上周日上午,自金魚岙村出發,這一段的古道,完全淹沒在兩旁雜亂的竹林之中。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躲過亂枝。山上的泉水順著山路往下流,巖石溼滑,增加了行走的難度,卻也激起了眾人的鬥志。

  祝家村,是一個通往日鑄嶺古道上的一個小村莊。經過村子時,78歲的祝夢周正在製作梅乾菜,熱情的他向記者講起了祝家村的起源。「相傳宋徽宗被金元術逼退到紹興時,經過此地,為四公主招了個祝家駙馬。後來祝姓家族便繁榮起來。」

  年輕時,祝夢周也當過挑夫。嵊縣北鄉、稽東、青壇、王壇的山貨都要經陶趙岙、胡家岙翻陶元嶺,再經金漁岙,過平水到上灶埠頭,最後裝船運載到紹興。 「那時,古道上一年四季都很繁忙。晚上走的人也很多,都是為了謀生。」

  山裡人家要把毛竹、木材、茶葉等山貨挑到上灶埠,或者賣給專門收購的人,或者直接搭船把生意做到紹興市區去。「山裡最缺的就是水產品了。所以,每次都要買一些帶回來。」祝夢周呷了口茶說道。除此之外,大米、鹽等糧食和日常用品,也需要挑回山裡的。

  如今,走這條古道的人多數是去山上採茶或者割筍的人。而上灶埠碼頭仍在,只是再也沒有船隻經由此處到市區了。

相關焦點

  • 穿越紹興上青古道
    Am7:30分準時從富陽電大門口岀發,經過3小時車程到達古道的起點紹興柯橋區王壇鎮新聯村。這次的上青古道我們走的是逆行線路是從陶宴嶺古道作為開啟徒步行程的起點,日鑄嶺的鎖泗橋村為終點。天下著雨,這段陶宴嶺古道帶著青苔雨後更溼滑,大家走的小心且又較慢。約11時後岀現大雨至金漁村無法繼續前行,於是收攏隊伍在金漁村老年活動室提前進行午餐(約12時左右)。
  • 古道幽幽 | 5.18舊故裡草木深,上青古道尋碧影
    5月18日 周六舊故裡草木深,上青古道尋碧影上青古道:距今已1000多年,是古時紹興到嵊州、新昌的交通要道,從上灶村起始,到青壇村結束,由日鑄嶺、其中陶晏嶺古道保存最為完好,上下一千四百多級石階、蜿蜒兩米多寬的路,是沿途景致最佳的一段。1、上青古道,據說是紹興徒步界甚是經典的一條路,得名似乎來於其首尾兩端地名,一曰上灶,一曰青壇。
  • 【古道幽幽】6.9 約伴舊故裡草木深,上青古道尋碧影
    舊故裡草木深,上青古道尋碧影翠綠的青竹,滄桑斑駁的青石板,粗大的樹根橫亙在路中間,就像那句詩: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上青古道:距今已1000多年,是古時紹興到嵊州、新昌的交通要道,從上灶村起始,到青壇村結束,由日鑄嶺、萬壽山、陶晏嶺三段組成。據說南朝齊梁年間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隱居於此。
  • 紹興有條江南茶馬古道,古道上行走2小時,返回起點不到5分鐘
    一提到古道,就會聯想到: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古道如畫的風景讓多少人流連,來往的過客又見證了多少歷史的過往。紹興的會稽山上青古道如今還保持著那份古樸的原始韻味。
  • 徒步紹興上青古道,感受幽幽千古人文情
    上青古道自紹興縣王壇鎮一直到平水上灶古船埠,得名似乎來於其首尾兩端地名,一曰上灶,一曰青壇。徒步全程11公裡左右,反穿全程:金漁村~萬壽山水庫~上祝~日鑄嶺古道~蘭若寺水庫~鎖泗橋,反穿全程4個小時左右,上青古道沿途美景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起點:金漁村,溪水潺潺,風景如畫,到山頂竹亭,在此解決中飯、補充體力,休整完畢,下山,目標萬壽山水庫。
  • 共迎盛事亞運 助力鄉村振興 紹興首屆上青古道山地馬拉松10月啟幕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盛世歡騰下,在喜迎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濃厚氛圍下,為讓更多人走進紹興的美麗古道,助力鄉村振興,10月27日,2019中國(紹興)首屆「長發杯」上青古道山地馬拉松越野賽暨柯橋平水古道登山節將在平水盛大舉行。
  • 2019中國(紹興)首屆「長發杯」上青古道山地馬拉松越野賽熱力開跑
    十月的紹興,層林盡染,美不勝收。10月27日,2019中國(紹興)首屆「長發杯」上青古道山地馬拉松越野賽暨柯橋平水古道登山節在平水盛大舉行。  此外,吳濤作為此次上青古道山地馬拉松越野賽「形象大使」也親臨現場,為參賽選手加油鼓勁。
  • 紹興的千年古道有多美?運動著來感受!
    紹興的千年古道有多美?運動著來感受!
  • 徒步上青古道,線路打折美景加分
    洪秋辰「搶基金走古道」是2012年雪花啤酒古道探秘活動的重頭戲,活動為喜歡戶外的自由行小團體提供出行資金幫助。近日,杭州、紹興兩地的20名驢友結伴搶到「搶基金走古道」的第三站名額,他們探訪的正是在紹興一帶大名鼎鼎的上青古道。上青古道是浙江境內的又一條經典驢行線路。
  • 三條紹興最美古道,有詩有遠方
    會稽山香榧古樹前不久,紹興的3條森林古道獲評「浙江最美古道」稱號,其中會稽山香榧古道、新昌霞客古道位列「浙江十大經典古道」,而柯橋上青古道則入選「浙江十大風情古道」。隨著「古道旅遊」的開發建設,風光獨好、文化芬芳的一面也更多地展現在遊客們的面前。
  • 陶宴嶺古道,號稱古紹興的茶馬古道,戶外徒步愛好者的天堂
    浙江紹興就有這樣一條古道,堪稱紹興的茶馬古道,它就是上青古道。起於紹興平水鎮上灶村,終於王壇鎮青壇村,這是古時王壇及平水居民到紹興城區的交通要道,也是嵊州一帶通往紹興的唯一陸上官道,不難想像,古道曾經是何等熱鬧,隨著公路網的建設,如今的古道卻人跡罕至。
  • 浙江古道03:上青古道,有古意有野趣,附一天來回的三種自助攻略
    導讀上青古道,四個字,很有古韻,滿眼綠意。其實得名來自首尾兩端地名:起點的上灶,終點的青壇。假如,我們全程爬,大約23公裡,其中大約一半左右已是現代水泥或柏油路了。圖多文少,建議先收藏了。完整閱讀,需要約15分鐘。總結評價和三種方案的攻略,放在文章底部,一目十行的你,也可到底部看。路線上青古道精華段,由3條路組成:日鑄嶺古道,萬壽山步道,陶宴嶺古道。要是記不住的話,就三個字「祝壽桃」。
  • 【走走走,去紹興!】3.5-7輕徒步紹興上青古道、漫步安昌古鎮、東浦古鎮、魯迅故居 休閒純玩周末遊
    上青古道,曲徑通幽,尋找倩女幽魂蘭若寺碧水青山,流水潺潺,繁華都市裡的寧靜千年上青古道最佳小眾徒步線路輕徒步、休閒路線上青古道盛名久已,是指從上灶村到青壇,傳聞乃古時嵊州一帶通往紹興的唯一官道,也有人稱之為會稽古道。這條古道強度的確不大,除了路程稍長,其他例如海拔高度和路況以及複雜程度都不算強。
  • 成行有餘位‖10.1徒步千年上青古道,覓竹林幽幽綠仙蹤
    上青古道盛名久已,是指從上灶村到青壇,傳聞乃古時嵊州一帶通往紹興的唯一官道,也有人稱之為會稽古道。 紹興在春秋戰國時期,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國的都城-會稽所在地,所以在紹興有許多條古道山路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內涵,單就紹興平水鎮就有好幾條著名的古道:日鑄嶺古道,陶宴嶺古道,駐日嶺古道
  • 上青古道漫山竹海,帶你走進綠野仙蹤
    幽幽千年古道,沉澱了多少滄桑,走進古道聽竹浪濤濤的奏鳴。沒有景區的喧鬧,只有千古文人騷客的絕唱。上青古道位於浙江紹興。得名於其首尾兩端地名,一曰上灶,一曰青壇也。乃古時嵊州一帶通往紹興的唯一官道,也有人稱之為會稽古道。七點左右上海驅車前往,約三小時左右到達,稍作熱身準備開始登山。山上山下四周全是茂密的樹林,抬眼望向遠處,一片濃濃的綠色。上青古道人煙稀少,道路都是青石板,平時少有人走動,至今留存古道原生態。古道兩邊的竹林鬱鬱蔥蔥,顯得古道格外清幽。走走停停,漫步竹間,歇歇腳時深吸一口氣,享受這無比清晰的空氣。
  • 6.2徒步上青古道,尋訪真假蘭若寺
    這是江浙最美古道之一,大片翠綠的青竹布滿整座山,粗大的樹根橫亙在路間,樹幹上纏繞著青藤,凹凸不平的疤痕猶如肅冷沉澱的眼睛在冷風中悲憫地搖曳。我們一路從滄桑斑駁的青石板上走過,到達蘭若寺水庫,尋找倩女幽魂的身影...
  • 上青古道走一遭!
    自駕驢行目的地:紹興柯橋上青古道。上青古道得名於首尾兩端地名,起點的上灶和終點的青壇。古道全程長約23公裡,因一些路段改成公路,古道精華路段長約12-13公裡。在一個有指路牌三叉路口,有一片山口的開闊地,向右大路通往蘭若寺水庫,左側石子小道前往日鑄嶺古道。
  • 遊記-徒步上青古道,尋找蘭真假蘭若寺
    關注藍鯨俱樂部,發現不一樣的旅行點擊觀看俱樂部-上青古道活動經典視頻↑「如果你的幸福感沒有那麼強烈。戶外徒步-走一次上青古道。。此次走的上青古道,處在歷史文化古城「紹興」中,是一條悠久經典的未開發徒步路線。它是指從上灶村到青壇,傳聞乃古時嵊州一帶通往紹興的唯一官道,也有人稱之為會稽古道。沿途有秀美的水庫,鬱鬱蔥蔥的竹林、班駁的青石古道、滄桑的古村落以及野趣的雜草密林泥路。這條古道強度不大,除了路程稍長,是一條大眾皆宜的線路。
  • 徒步上青古道,尋找蘭若寺,竹海覓芳蹤,偶遇聶小倩
    「笑指青蘿問隱君,千巖秋色此平分,當時宴坐無人識,惟有清風共白雲」元初詩人林景熙曾對此處有如此讚嘆南朝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也曾隱居於此幽幽古道迴蕩著千百年來文人騷客的絕響這裡是紹興上青古道,浙東的茶馬古道古時這裡是嵊州一帶通往紹興的唯一官道如今雖沒有了往日的繁華,但風景依舊人跡罕至的青石板路,鬱鬱蔥蔥的竹林每一處風景都值得人們為之留戀
  • 會稽山古道——陶宴嶺
    會稽山古道又叫上青古道,有江南茶馬古道美譽。整條古道自青壇起至上灶止,是以前嵊州、新昌等居民到紹興城區和碼頭的主要通道,古道又分日鑄嶺古道、陶宴嶺古道,前幾天已徒步了日鑄嶺古道,今天把陶宴嶺古道也穿越了一翻,這樣就完整地把上青古道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