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雞估計有許多人都沒有見過,它是一種特殊的雞種,其外觀與平常的家雞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它們是有這長胡,眼大,毛羽是白灰相間的。目前它們在國內的養殖規模還是比較可觀的,它們的育殖支出成本比較低,但其經濟價值高,因此具有較高的利潤發展空間。有許多新殖戶都想要育殖它們,以此來增添家庭收入,那麼該如何進行育殖管理呢?我們梳理了一些關於育貴妃雞的skills,一起看看吧~
一、飼物餵殖
關於它們飼物的餵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於雛群來說,當它們破殼誕生之後,殖員應即刻把它們送進育舍。搬進育舍之後,殖員要注意育舍的清掃殺毒,飲水除菌等一系列準備。然後殖員要調配好日常飼物,因為雛群的體內消化功能不夠完善,因此建議飼物要是半燥半溼的狀態。之後再到正規的飼物店鋪購買專門的雛料飼餵到它們達到中雞階段,到達這個階段之後便能直接使用肉雞飼物了。
二、生活環境
在它們的每一個成長階段,對舍圈裡的溫度的需求都會出現有一定的變化。在它們雛形階段的時候,破殼之後的48小時之內的舍溫最好要把控在32度左右,最低不可低於30度。在日齡處於7天內的時候,舍溫也不可低於28度,最後隨著它們的生長時間每7日減低2℃上下,直至舍溫降到與常溫相似。另外,雛群在15日之內的舍溫變化是決定它們的成活率及後階段成長後勁的重點。除此之外,殖員還應該把控好舍的空氣更換與光照時長,這樣可以增快它們的生長,降低其發病次數,還有利於它們日後的產蛋。
三、孵化管理
它們的產蛋可以說是沒什麼規律的,一般來說,它們在受精之後的5天內就可以進行孵化產蛋,這個時期最多不會超過20天。它們的孵育方法是與家雞所相類似的,但是它們每年所下的蛋並不多,最最多的時候也不會超過180~190枚。它們的的抗逆能力比較強,所以孵育起來也相對較容易。不過它們在冬天的時候受精度不高,因為舍溫普遍較低。因此這個時候要做好舍溫的保暖調控,保證它們的正常受精孵育,從而增高產蛋數。
四、疾病防疫
它們的抗病能力雖然較強,但殖員也需定期定時的做好舍溫的清掃和疾病的防疫工作,日常注意觀察它們的活動狀態與採食情況,若是出現了異常的反應和現象,殖員要積極採取措施做出相應的處理,進行隔離,及時對舍圈進行消毒。日常需要做好相關的衛生殺毒工作,提早消滅病菌,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和病害。
結語:以上就是今天我們關於該方面的一些育殖skills啦,其實育殖它們不是很難,往往是取決於殖戶自身有沒有有一些正確高效的育殖方法。只有確保整個育殖過程不出大問題,才可以儘可能的增高育殖的經濟收益。今天的整理就到這裡,若是大家還有一些不明白的,或是有一些別的技巧,都可以於我們聯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