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國際機場公務機發展綜述

2021-01-09 民航新聞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公務機市場的發展潛力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各大機場面對公務機市場這樣一塊大蛋糕也是動作頻頻,不斷發力。

  9月下旬,由澳門機場成功主辦的第四屆中國與葡語國家機場會議將公務機業務的發展作為一個重要議題進行了探討,11月初,第二屆澳門公務機展將在澳門機場隆重舉行。這些,無疑都在說明公務機發展對於澳門機場未來發展的重要性,那澳門機場公務機發展的現狀到底如何呢?

  近日,民航資源網筆者帶著這些問題對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委員會主席高級助理兼物流暨通用航空發展部總監崔光先生進行了專訪。

 

  圖:澳門國際機場。

 

內部生存環境:和澳門經濟緊密掛鈎

  眾所周知,澳門的總面積僅為30平方公裡,人口近60萬,整體來說地域狹小,資源有限,人力匱乏,發展基本全靠第三產業,所以在澳門基本上很少會有通用航空相關活動,99.9%通用航空範疇的活動就是公務機活動。

  澳門機場公務機的發展和澳門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關,據崔總介紹,澳門在回歸之前和初期,博彩業還沒有完全開放,澳門的的經濟不是很好,那時候的公務機發展始終徘徊在每年300-400架次的水平。勢頭開始發生明顯變化是在高端的旅遊服務、博彩設施的投入使用以後,給澳門地區帶來了大量的高端客戶,公務機隨之也有了迅速的發展,資料顯示,從2007年到2012年底,這五年的時間,澳門機場平均每年公務機的增長量是16%,2012年底達到了1659架次,截至2013年7月31日,共計1,090架次公務機航班,相比去年同期的901架次增長了21%。

  崔總介紹說,參加過國內外大大小小很多的公務機展,澳門機場的公務機發展方面算是走在前端的,比如說從1996年澳門機場剛營業的時候就開始實行的FBO(FixedBaseOperator)。

  何謂FBO呢?這就需要說明一下澳門機場的運營模式。澳門國際機場與內地大部分機場的運營模式有著明顯的區別,它採用的是特許經營的營運模式,把機場的管理、地勤、保安、陪餐等業務分別交由國際的專業公司來運營,以確保為旅客提供國際水平的各項專業服務。而FBO的含義就是固定運營基地,是設在機場為除了商業航班飛行之外的小飛機,特別是公務機和私人飛機提供加油、維修、旅客等綜合通用航空服務公司。這樣使得澳門機場的公務機業務從一開始就打下比較健康的基礎,同時,也為澳門機場的公務機發展提供了專業的發展模式。

外部生存環境:差異中尋求優勢

  說到澳門機場,不可避免的話題就是珠三角地區的香港、廣州、深圳、澳門、珠海五大機場的合作和競爭。對於這個問題崔總毫不避諱的說,各個機場都有生存和競爭壓力,在合作方面實際上難有明顯的成效。所以在這樣的境遇下,建設規模最小的澳門機場該採取怎樣的策略呢?答案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走出自己的特色。一方面是特色點位。不爭大、不爭規模,不爭中心,將澳門機場定位為多功能中小型國際機場。而另一方面就是公務機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內地經濟的急速發展,在公務機市場各大機場也都是躍躍欲試、動作頻頻。珠海機場日前公布《珠海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報告,提出,珠海應與海上救援、應急服務和旅遊交通結合發展通用航空,新闢聯繫世界的公務機航線,建設功能齊全、一流的公務機運營、維修、保障及銷售基地;廣州市發改委最新發布的《廣州第二機場建設前期研究招標文件》顯示,廣州將建設第二個民用機場,同時推進建設南沙新區商務機場,所有前期研究工作將在一年內完成;深圳目前也已經在籌建第二通航機場,珠三角機場的公務機業務正在暗戰。

  崔總告訴我們,面對這樣的境遇就需要在機場發展的差異中尋求優勢,然後對症下藥。目前來說澳門機場發展公務機還是有自己優勢的。

  比如和珠海機場相比,澳門機場擁有三個優勢。首先是境外的飛機進入珠海要經過民航局的批准,手續較多,而澳門機場只需要澳門民航局批准就可以;澳門屬於自由港,公務機發展的成本是比較低的;澳門具有一個自由的金融環境。再來看香港機場,目前是公務機業務與商業航班矛盾較為突出。這是為何呢?作為大型的綜合性機場,香港機場的跑道資源是非常緊缺的,而公務機起降佔跑道資源和商業飛機的資源是一樣的,所以從收益角度來看存在衝突。

契機與挑戰並存

  目前,澳門本地註冊的公務機公司共有3家,佔機場公務機業務的15%,機型主要是以法國達索獵鷹系列為主,境外的公務機公司佔公務機業務80%。

  公務機業務作為澳門機場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目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空間資源有限,公務機和公務機停機坪資源分配的矛盾愈加明顯。

  但同時也有契機,澳門機場在現有的土地上將會建立一個8000平方米的公務機機庫,建成之後會邀請MRO投標(Maintenance&Repair&Operations,主要用於公務機的維護、維修、運行設備的物料和服務),可以說,這對於澳門機場未來的發展是一個巨大契機,原來用於停飛機,而現在用於修飛機,崔總告訴我們,同樣的面積創造的產值是不一樣的,它是一種高收益收入。同時,在今年年底,澳門機場準備開放公務機的FBO和MRO的服務市場,如果得到政府的標準,會在今年年底發出標書,在明年第一季度完成評估。

  崔總強調,一個機場的公務機起降並不是無限制的發展,據對歐洲15個主要綜合性機場的數據統計,公務機的起降佔機場的飛行活動平均量為3.6%。而澳門機場今年的公務機起降會佔飛行活動的4%,已經超過了歐洲的平均水平,這就需要根據機場的實際情況,評估公務機起降的佔地資源和收益是否處於不匹配的狀態,進行不斷的調整。

  了解更多通航資源,盡在通航資源網(www.GARNOC.com)

0薦聞榜

( )

相關焦點

  • 澳門機場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民航資源網2019年2月25日消息:2019年2月22日,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CAM)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座談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鄧軍博士主持會議,帶領公司管理層針對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進行討論從具體業務方面應如何貫徹落實。
  • 復工復產進行時 澳門國際機場多方面開展工作
    圖:將自助值機推廣到各大酒店 圖源:澳門國際機場  貨運及公務機市場發展方面  在貨運市場方面通過積極開發貨運市場,目前在澳門國際機場運營的全貨機航班升降量達到78個,較去年同期相比升幅達116.67%。  在公務機市場方面,澳門國際機場兩家公務機固定運營商均採取了多種應急防疫措施,保障貴賓的出行人身安全。候機樓所有設施消毒程序加頻加密,每一個航班使用過的車輛和地面設施全面消毒,提供消毒及防疫用品予公務機旅客使用。
  • 綜述:低成本航空成澳門機場新增長點
    綜述:低成本航空成澳門機場新增長點 2008年07月19日 00: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畢永光)今年初國際油價突破每桶一百美元後一路飆升,國際航空界一片悽風苦雨。
  • 第二屆澳門公務機展將於11月1日至3日舉行
    第二屆澳門公務機展將於2013年11月1日至3日在澳門國際機場舉行【環球網綜合消息】由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中國民航技術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南光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承辦的第二屆澳門公務機展將於2013年11月1日至3日在澳門國際機場舉行
  • 華龍航空SINO JET攜自主運營公務機亮相澳門航展 期待公務機MRO大力發展建設
    【2015年11月6日,澳門】作為亞洲公務機交流展示的重要平臺,澳門公務航空展正式拉開帷幕,華龍商務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龍航空SINO JET」)攜自主運營大型公務機萊格賽650亮相航展。華龍航空SINO JET運營總監特裡·百倫太先生(Mr. Terry Balentine)出席航展現場並作為演講嘉賓在公務航空發展論壇深度分析目前的亞洲公務航空市場和MRO發展近況。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迎來首架公務機
    2021年1月30日上午10時,一架空客A318公務機平穩降落並滑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公務機停機坪,這是大興機場迎來的首架公務機,標誌著大興機場正式具備公務機保障能力
  • 青島機場國際公務機快捷通關試運行 5分鐘「通關」
      半島網3月23日消息 2017年3月23日,由日本名古屋飛往青島的國際公務機首次使用機場的快捷通關服務,公務機客人僅用了5分鐘時間完成了下機通關查驗,明顯提高了通關速度,標誌著青島機場通關口岸環境實現了新的提升。
  • 中秋佳節包機出行 虹橋機場迎來公務機出入境高峰
    原標題:中秋佳節包機出行  虹橋機場迎來公務機出入境高峰  記者昨日從上海邊檢總站虹橋邊檢站獲悉,自9月29日以來,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公務機基地迎來出入境高峰,以「中秋團圓」為目的的私人包機數量多達10餘架次。
  • 鄧軍:澳門國際機場營運25周年之際感想
    澳門國際機場深諳與業界同行相處之道,不求獨善其身,但求在奠定互惠互利的合作基礎上共同發展。、智慧化著手,不斷發展基建設施並優化環境,先後完成了客運大樓北面的擴建、公務機機庫的建造、跑道及聯絡橋全封閉圍網、閉路電視系統優化、客運大樓空間改造等重大工程,力求提升營運效能,全新的機場聯合營運控制中心和應急指揮中心也將在2020年投入使用。
  • 【IFLY環球】公務機機場:樞紐城市的標配
    能給我們的公務機機場提供怎樣的經驗和借鑑?在全球的國際型大都市周邊,一座甚至多座公務機機場已經成為「標配」。如紐約、倫敦、巴黎等國際型大都市中,由多個機場組成的城市機場群已經形成常態,其中的公務機專用機場也早已聞名全球。這些公務機場大都地理位置優越、機場設施良好,在統一管理下形成有序競爭,為城市提供完善的公務機服務。
  • 浦東機場規劃建大型公務機基地
    原標題:上海公務機起降量6660多架次,佔全國四分之一浦東機場規劃建大型公務機基地  正在上海舉行的2018亞洲公務航空會議及展覽會,成為世界主流公務機製造商「現役之王」和「未來之星」的年度大秀。
  • 蕭山機場上月公務機航班創新高 誰在包機?要錢多少?
    本報訊 5月18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發布消息,今年從杭州進出港的公務機航班量創下新高。  3月份,杭州進出港公務機航班量為43架次;4月份則達到了75架次的歷史新高。這兩個月,一個月的公務機航班量,就超過了往年全年的公務機航班量總數。5月份,公務機航班量可能還會繼續提升。  什麼是公務機航班?簡單來說,就是包機。可以是一個人包,也可以幾個人包,飛機起降機場、起降時間,都可以根據客人要求臨時申請。  蕭山機場發來的通稿中寫道:「一般來說,城市越繁榮,商務活動越頻繁,公務機航班越繁忙。
  • 萬豐航空國際公務機首次降落珠海金灣機場
    4月15日,萬豐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豐航空)一架載有乘客的龐巴迪挑戰者605從泰國飛抵珠海,這是金灣機場首次迎來載有乘客的國際公務機降落。  4月14日晚8時許,萬豐航空市場營銷部接客戶通知,原定入境口岸臨時改為珠海,此時距離航班起飛時間不到20小時,4月15日又正值周六,協調難度可想而知。
  • 澳門機場代表拜訪中國航空運輸協會
    民航資源網2018年7月24日消息:2018年7月19日,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CAM)代表拜訪了中國航空運輸協會(CATA),受到CATA理事長李軍先生親切接見。李軍理事長介紹,協會所屬通航分會有80多個會員單位,目前內地通用航空發展情況平穩。
  • 澳門機場2015年或實現旅客吞吐量565萬人次
    民航資源網2015年2月13日消息:2015澳門國際機場傳媒春茗於2015年1月30日晚假君悅酒店宴會廳隆重舉行,藉此答謝傳媒的長期支持,並喜迎澳門國際機場營運20周年。晚宴上近百位來自澳門本地及駐澳的中、英、葡文傳媒代表,聚首一堂,共聚情誼。
  • 公務機雲集雙流機場
    6月5日上午9時30分,首架搭載財富全球論壇參會人員的公務機順利抵達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該機型號為龐巴迪挑戰者CL600,從俄羅斯葉卡捷琳堡飛來。  成都航空史上最大規模公務機群抵達的序幕由此拉開。
  • 珠海機場正式對香港公務機開放並成功首航
    2月26日,珠海機場公務機臨時口岸開放並舉行香港-珠海飛行公務機首航儀式,此舉標誌著珠海機場邁出國際化運營的第一步。  當日,由香港美捷公務機公司運營的灣流五型公務機,於15:29時從香港國際機場內的商用航空中心起飛,15:50時抵達珠海。珠海機場在美捷瀚星機庫簡短的舉辦珠海機場公務機臨時口岸開放暨首航儀式。
  • 首都機場公務機地面服務合作協議籤定
    公務機公司總經理趙啟江、首都機場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劉增禹作為雙方代表分別在合作協議上簽字。    根據協議內容,從2012年10月1日起,首都機場股份公司授權公務機公司,在確保公務航班持續安全運營的條件下,全面參與首都機場公務機地面服務運營,包括獨立運營FBO 候機樓、在公務機坪開展站坪服務、公務機機位分配與管理、特種車輛服務、對各公務機航空公司機組和旅客的保障服務、以及公務機起降和停場管理等。
  • 華龍航空:中國擁有著巨大的公務機發展潛力
    北京華龍商務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龍航空SINO JET」)作為行業傑出代表出席首屆亞洲公務航空發展論壇。該論壇是北京國際商務航空展覽會(CIBAS)首次推出的公務航空領域專業大型論壇,旨在通過探討公務航空熱點話題,構建亞洲公務航空領域專業交流平臺,進而推動亞洲公務航空產業及文化的健康發展。
  • 全天候公務機專用機庫在首都機場投入運營
    金鹿公務航空北京公務機機庫昨天在首都機場正式投入運營,這是北京第一家,也是全國最大的具有完善功能和設備的全天候公務機機庫。  目前以北京為基地的公務機共有數十架,長期以來,動輒數億元的公務機只能在首都機場的停機坪上飽受日曬雨淋,對於公務機的運行和安全都有一定的影響。根據交通運輸部「十二五」發展規劃,今後國內航空將加快發展通用航空,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完善的空管、維修、航油配送等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