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2020年最火的電影,不是在家就能如約免費觀看的春節檔大電影《囧媽》,也不是有《哪吒》在前為其開疆擴土的《姜子牙》,而是非常接地氣的《我和我的家鄉》。
與去年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相類似,《我和我的家鄉》也是由幾個小單元組成的電影。
雖然結構被吐槽「小品」式作品累加,但不可否認內容卻更勝於小品。
否則怎麼會在這個特殊時期,首映就斬獲2.7億票房、上映11天就獲得將近22億的好佳績。
《我和我的家鄉》票房之所以勢如破竹,除了有好的故事,還源於這部電影大咖雲集。
張藝謀總監製,寧浩總導演,張一白總策劃。
五個故事分別是寧浩、徐崢、陳思誠、鄧超和俞白眉及閆非和彭大魔導演。
主演有黃渤、葛優、劉敏濤、範偉、沈騰、張譯等,客串有吳京、楊紫、王俊凱、王源等。
這些人都是影視界的扛把子,平時都是在春節檔這個沒有硝煙的現場裡爭得你死我活。
徐崢與陳思誠的故事就發生在不久前的2020年春節檔,一句「不會幹折損同行的事」,讓吃瓜群眾吃了滿滿一嘴充滿火藥味的瓜,沒想到兩人還能在一部電影再聚首。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麼多優秀的電影人聚集在一起,必定有所高下。
比起哪位導演的作品更優秀,觀眾更關心哪位演員的演技更好,這也是最直接得出的結果。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金馬獎影帝並獲得無數大獎提名的黃渤,居然在演技一般的主演裡。
有網友吐槽黃渤在《我和我的家鄉》與《奪冠》裡的演技尷尬,方言一點很彆扭,演技誇張,表演痕跡很重,甚至有網友吐槽強行搞笑,還有的網友一針見血指出黃渤現在忙著上綜藝,哪有時間琢磨演技,綜藝與演員本來就有些對立,演員需要沒有人設,演啥像啥,而綜藝則需要立住人設,炒作話題。
黃渤演技遭到觀眾質疑,這令人不由得發問,到底是觀眾胃口變刁了,要求變高了,還是近幾年頻繁參加綜藝、真人秀節目的他遭到了反噬?
黃渤,是圈內極少數全能的演員,會唱歌跳舞,會演戲也會導戲,最重要是情商極高。
無聊刷小視頻,時不時就刷到黃渤在回答一些送命題時力挽狂瀾的視頻片段。
忍不住會想,到底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人的說話藝術這麼厲害?
不會讓尖銳的問題變得難堪,也不會讓問出這個問題的人下不來臺,化尷尬為無形,一切盡在笑語裡,讓所有的人如沐春風,不會生出惡意。
當然,在見識到黃渤的高情商前,大部分觀眾就已經被黃渤的演技折服,憑藉一部笑死人不償命的《瘋狂的石頭》嶄露頭角,之後又憑《一齣好戲》、《鬥牛》、《冰之下》、《西遊·降魔篇》、《親愛的》等一部部優秀的作品徵服觀眾,在觀眾的印象中,黃渤出演的作品都自帶口碑,無需質疑,沒想到卻在《我和我的家鄉》裡翻車?
其實,個人覺得在《我和我的家鄉》裡,黃渤演技確實沒有以往的電影裡出彩,沒有突破,但也沒有拖後腿,相反正是因為他,《天下掉下個UFO》才不至於很慘,畢竟在五個單元,《天下掉下個UFO》故事線真的很亂,如果沒有黃渤誇張搞笑的表演給觀眾帶來歡樂,估計都快成了一鍋好粥裡的老鼠屎了。
當然不可否認,近兩年來,黃渤參加真人秀節目對他的演技也有一些影響,越來越多的真性情暴露在鏡頭下,少了神秘感,當再次看黃渤的影視作品,觀眾會不由自主地把綜藝裡的黃渤代入,這樣就很難進入角色,也就很難共情,演員的演技就很難得到認可。
其實,除了黃渤遭到綜藝真人秀節目的反噬外,鄧超被綜藝反噬比黃渤還慘,自從參加「跑男」這個真人秀節目之後,鄧超的作品在被噴誇張尬演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估計他也認識真人秀節目的危害,否則不會退出「跑男」,更不會沉寂這麼久,還沒出山接新的真人秀。
當然除了黃渤、鄧超,像黃磊、孫紅雷、沈騰、魏大勳、朱亞文、陳赫、魏大勳等,也都遭到反噬,白宇曾經就表示過擔憂,害怕真人秀節目會毀掉自己的演員之路,當然也有一些演員始終堅持少上或不上綜藝,比如火了十幾年的胡歌以及去年爆火卻不上真人秀收割韭菜的李現。
綜藝或是真人秀節目都是快消品,不僅消耗演員的內涵,還如流星般燃燒,而演員則不一樣,是需要時間去沉澱,才能交出令觀眾喝彩的作品,這種成就感是真實存在的,這也才是一個演員執著創作的動力。
當然,筆者也不反對演員上綜藝,但不要沉迷於綜藝,否則等哪天想起本職工作,那是要花費更大的代價才能拔出來的,這樣豈不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