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教育慢慢走向沒落,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開展,與此有關的各項措施相應的接踵而來。當老師的憑證面向社會,誰都可以來考;教師這項工作全員實行聘任制,打破了以往那種鐵飯碗制度,向教師隊伍中國輸入優質的血液,競爭性更加激勵。學校課程改革的實施更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可以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和有利於發展的教育。
全面素質教育改革的實施情況下,教師也得緊跟時代步伐,改變以往那種一種方式可以教一輩子的思想,需要全面換新,輸入新鮮的血液。
那麼教師應該怎樣的變化,把自己的教學能力提高,適合發展需求呢?
一、注重素養的提高
教師要想成為一個教學方面的能手,必須注重提高素養。如果不注重提高,那麼學生的素質就不會怎麼得好,同時還影響著教學效果,這些都是經過實際情況驗證過的,是有著深遠的聯繫的。
要把學生的德育搞好,就必須搞好教師的師德素養。在課堂上,老師要用德育教化學生,陶冶學生的思想。自己要不斷地進行學習,用雄厚的知識教學生,讓學生認可和聽從。
同時提高教學技能,發揮自己的教學才能。在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時候,還要會變通,變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也引導學生大膽地去開拓進取,變革創新。
還要進行不斷的教育,每一年上級都會讓老師進行網上學習,學習有關教育方面的理論和觀念思想等等。緊跟大環境必須從自己的綜合素養開始變化。
二、注重學生心理
依據學生內心變化,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果有悖於學生的內心,那麼自己所教的質量是不怎麼好的,學生不會有什麼收穫的,甚至會導致更壞的結果。
如果從心理上來進行教學,那麼學生會全身心地投入,上課氣氛是非常活躍的,學生也會積極參與的,自己的教學質量是非常好的。
三、注重教學中的方法
這個環節是教學上的最重要的。以前的方法已經跟不上變化了,必須尋找新的教學方式。首先要保證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和情感教育等等方面落實,然後考慮採用什麼的方法。
方法不局限,有很多,根據不同的課堂和學生來運用,以達到目標和讓學生會為主。一般是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很簡單但又很複雜,關鍵在於如何的去實施和實施過程中怎麼樣的管理及引導等等。
四、學習上要注重方法
老師的教學方式隨著教育趨勢在變化著,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要跟著變,才能跟得上節奏和步伐。就這點,社會上媒體曾提的很火熱,大概意思是把課堂是學生的,把學生當課堂上的主體,老師輔助學生,做到真正從學生本身出發。
學生如何學教師要教,還要教學生怎麼樣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培養其終身學習的觀念,為自己的將來打下鋪墊。
在做題時給學生指明要尋找突破口,怎樣做既節省時間又能保證做題質量。對於做錯題的,要運用錯題本做好記錄,以及並改正,不會得怎麼做等等。
充分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去學習,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其能力齊步提高,實現學生由感性到抽象的逐步轉變。
五、注重自我更新
綜合素質的提高和教學經驗的進行相互結合,不斷地要自我更新,創新出有關教學等方面更優的東西。也引導學生大膽地進行創造,並通過實際情況來檢驗其的可行性。在自我更新的過程中,拋棄掉一些糟粕的東西,加入一些新鮮的血液,大膽地進行發散性思考。
通過以上幾點,應該可以做一個新型的教室,如果能深入做到,那麼你離名師也就不遠了。希望看到本篇,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