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原創內容IP壁壘 騰訊內容開放平臺攜多位大咖揭秘爆款內容方法論

2020-12-18 國際在線城市頻道

  2020年11月1日,騰訊內容開放平臺在北京組織了一場以「原創內容如何構築IP壁壘」為主題的導師公開課,「Better更好學院」創始人青音、十點讀書VP廖仕健、看鑑CEO李鋒、中關村在線內容中心副總監龔明以及《發明迷》創始人袁方長等五位內容行業的資深人士各自帶來了對於內容行業的經驗分享和思考。

騰訊內容開放平臺運營總監陳鵬

  騰訊內容開放平臺運營總監陳鵬表示,內容產業有很多不可預見的變化規律,但內容為王始終是不變的真理。無論是信息服務、內容消費還是社會議題,在任何一種時代背景、任何一種經濟環境下,內容都是不可或缺的剛需。而內容平臺業務如果想獲得好的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就是,做好全方位的服務於溝通,以獲得創作者的支持。「未來,騰訊內容開放平臺將持續努力,搭建內容創作的全方位服務體系,為每一位創作者、為每一個創作機構打造一個長期的、可變現的、有價值的、對行業能夠產生影響的IP或者IP矩陣。」陳鵬說。

  大咖共話內容「破圈」,分享運營、短視頻創作及IP打造乾貨

  「Better更好學院」創始人青音、十點讀書VP廖仕健、看鑑CEO李鋒、中關村在線內容中心副總監龔明、《發明迷》創始人袁方長都是有成功內容運營案例的資深內容從業者,他們分別結合自己的內容創作和運營經驗,從創作者關心的內容如何「破圈」、社群運營心得、短視頻創作方法論、IP打造等話題上帶來了乾貨分享。

  「Better更好學院」創始人青音介紹了自己關於從圖文到視頻的底層邏輯的理解,給予用戶想要的內容,讓用戶有參與感並且能激發用戶自主轉發。同時,內容創作者需要時刻保持敏銳的內容嗅覺,「雖然不斷有人說「內容紅利期過了」,但好內容總有新的窗口,用好「公眾號」、「視頻號」能幫助迎來內容創作的新高峰。」青音表示。而提及新時代的內容人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時,青音認為:一是,修通自戀,遏制自嗨的衝動;二是,專一專注,避免什麼都要的貪心;三是,定位精準,學會構建人設。只有不斷踐行這三點自我修行箴言,內容創作者才能戴著數據與流量的腳鏈更好地起舞,避免走入自戀、自嗨的創作窄門,從而找到自己的精準定位,構建鮮明、豐滿的人設,吸引更多契合忠實的內容粉絲。

「Better更好學院」創始人青音

  十點讀書VP廖仕健認為,原創內容面臨圖文紅利消失、10萬+閱讀量失靈,短視頻和直播的快速崛起、流量黑洞形成,微信公眾號推送改版、IP媒體畫像減弱等挑戰,如何構建原創內容IP壁壘成為創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此情況下,社群或許是最好的用戶關係鏈和原創內容的分發場、活動參與場以及用戶社交場。做好社群運營的核心方法論是要從私域流量到成長共同體,打通價值體系、內容體系、活動體系和身份體系,做好用戶關係鏈,建立IP的用戶基石。

十點讀書VP廖仕健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自媒體時代,許多初出茅廬的內容創作者容易在信息洪流中面臨選題枯竭的問題,迷失航向。看鑑CEO李鋒分享了一套非常科學的內容生產體制,包括嚴格堪比時政媒體「三審三較」流程的選題制度、編審制度以及版權「潔癖」,這一套看似古典的方法,卻幫助看鑑在短視頻領域獲得了一席之地。李鋒認為,「無論手段和方式如何,一切為了內容價值。」

看鑑CEO李鋒

  作為原中央電視臺《科技之光》製片人,袁方長擁有16年電視科技節目製作經驗,轉戰短視頻領域後,他迅速憑藉紮實的原創內容大獲成功,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印證了騰訊內容開放平臺運營總監陳鵬「內容為王」的觀點。袁方長坦言,他的視頻成為爆款並非無跡可尋,有幾個經驗值得分享:一是要有準確的定位,這是持續穩定輸出內容的基礎;二是創作者們要改變手工作坊式的創作方法,用數據去輔助決策;三是要時常保留一定選題庫存,做好選題積累。

《發明迷》創始人袁方長

  相對於其他嘉賓的「乾貨」,中關村在線內容中心副總監龔明則帶來了一些心靈雞湯,他分享了一個媒體人在今天這樣熱鬧的內容時代應該如何自處——這也是困擾一部分內容作者的問題。龔明認為,大眾識字率從五六十年前的5%上漲到了今天的85%,但審美趣味並沒有發生相應數量的質變,這是傳統媒體人失落的原因。但他也認為內容行業不應該有鄙視鏈的存在,從文字到圖文再到視頻、短視頻,不管內容載體如何變化,文字永遠都是靈魂。「我們需要破除偏見,無論何種內容媒介都可以製造出有質感的內容來。」

中關村在線內容中心副總監龔明

  「疏堵結合」,打擊侵權和激勵原創雙管齊下

  《發明迷》創始人袁方長在其分享中提及了原創內容被抄襲的苦惱,雖然他們能「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但抄襲始終是困擾所有創作者的頑疾,也極大地挫傷了創作者的原創積極性。對於一個健康的內容平臺來說,這也是一個難以容忍的問題。

  過去幾年,騰訊內容開放平臺上線了多種手段來保護原創。一方面在技術上增加了打擊力度,上線業內首個一站式版權保護系統,通過自動化檢測、提示下架、追蹤等方式,幫助創作者高效地去追溯侵權責任。同時,平臺還通過融合區塊鏈技術解決確權、難取證難等問題,持續提升偽原創識別技術,大力打擊侵權行為。另一方面上線了版權庫,開放給內容創作者,讓版權方和創作者共享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行業版權保護存在的問題。

  根據《2019年企鵝號版權保護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騰訊內容開放平臺(企鵝號)全年保護原創作品 5300萬篇,發起維權並成功下架侵權作品 800萬次,「一鍵維權」系統日均發起維權 3萬次。

  作為騰訊內容生態的「內容中臺」、「技術中臺」,騰訊內容開放平臺整合社交、新聞、長短視頻、信息流、動漫、影業、體育等騰訊所有內容板塊,釋放生態勢能。同時加強了與閱文集團在網絡文學方面的聯動,從而有效幫助媒體、自媒體、企業、機構獲得更多曝光與關注,提高內容分發效率,加速內容流轉。當優質內容在被更廣泛的傳播的同時,騰訊內容開放平臺也賦予了內容在品牌、廣告、IP、版權等方面更多元的商業生命力,讓內容的價值放大。

  目前,騰訊內容開放平臺上已經聚集了數百萬內容創作者。而這場導師公開課也只是騰訊內容開放平臺眾多針對創作者的「福利」之一。對於平臺創作者的成長,騰訊內容開放平臺投入了持續的運營力量,通過體系化的內容大會、大師班課程、行業沙龍等系列活動,幫助創作者了解行業趨勢、創作乾貨,也根據不同行業細分了運營陪跑政策,幫助作者和平臺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響應「互聯護苗2020」,騰訊內容開放平臺暑期整治不良內容超283萬條
    暑假是青少年上網的高峰時期,騰訊內容開放平臺(企鵝號)也相應推出了比平時更為嚴苛的內容整治措施,除了打擊色情低俗、暴力恐怖、詐騙和謠言等常見的違規內容之外,還對涉及青少年身心、情感健康的「擦邊」內容加強巡查。
  • 什麼樣的IP內容值得平臺青睞?平臺如何打造IP?
    精品內容打造平臺核力輸出IP作品的平臺中尤以騰訊和B站為代表,一個是網際網路國漫最大支持平臺,一個是二次元最大平臺,也是國漫發展關注度最大的兩大平臺。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騰訊動漫攜旗下《一人之下》首度出徵上影節,以國漫之光閃耀魔都!2020年初騰訊PCG發布全新使命「讓內容創造美好」。騰訊內容開放平臺金企鵝獎突出騰訊內容生態對優質熱點內容的激勵導向,貫徹讓內容創造美好的使命。
  • 騰訊企鵝童話全渠道發聲 打造兒童內容平臺獨角
    5月30日,騰訊旗下兒童內容開放平臺企鵝童話在京交會期間通過其主辦的「智童道合」峰會正式向全渠道發聲,平臺欲通過整合兒童內容產業鏈上下遊優質資源,打造成為兒童內容平臺的行業獨角獸。
  • 騰訊內容開放平臺全新升級 一站式創作 多平臺管理
    近日,騰訊開放平臺迎來重大升級。此次升級主要涉及導航及菜單欄改版,同時增加了多平臺管理服務。用戶依然可以在「我的主頁」中使用創作發文、內容管理、結算提現等功能,一鍵查閱全平臺數據匯總結果。在新版中內容開放平臺導航拆分為「我的主頁」、「騰訊看點」、「騰訊新聞」、「騰訊微視」、「騰訊視頻」、「騰訊體育」的平臺管理入口,大幅提升了創作者的工作效率,能更好地滿足創作者多平臺管理的需求。
  • 騰訊大學專場公開課 | 鵝廠內容型產品獨家實踐手記,騰訊動漫產品...
    02 困境:曇花一現及時雨類似《哪吒》的國漫少之又少,「爆款」的曇花一現也許只是場及時雨,解一時之渴,遠不足以逆風翻盤,長久的「出圈」甚至是「生存」仍是國漫一大難題。目前來看,國漫崛起之路道阻且長,仍面臨一些僵局:原創IP少,改編IP多;全產業鏈和商業模式的不成熟;動漫人才嚴重缺乏,很多很好的創作者都去做遊戲原畫。
  • 騰訊視頻王娟:構築「雨林」內容生態、強化平臺「服務」屬性
    於是,今年騰訊視頻正式推出了VIP開放平臺,並搭建了全流程服務體系,在網絡電影之外、逐步開放了網絡劇、動漫、紀錄片、少兒、知識付費等十幾個內容品類。分帳內容未來還有多少想像力?在內容生態大會上,騰訊視頻官方披露了這樣一組數據:截至今年11月30日, 騰訊視頻網絡電影累計年度TOP10分帳金額超2.7億,位居全網第一。
  • 騰訊視頻內容生態大會:存量競爭時代,長視頻內容實現分帳革新
    留給視頻平臺的行業命題愈漸增多,而於12月19日舉辦的2020騰訊視頻內容生態大會或許為行業提供了一些解題思路。 騰訊視頻VIP開放平臺搭建後,已覆蓋了網絡電影、網絡劇、紀錄片、動漫、少兒、知識付費等品類,使騰訊視頻長視頻生態體系不斷完善。
  • 優質內容 + 多面滲透,騰訊音樂多點發力升級平臺服務品質
    作為中國領先的在線音樂娛樂平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用戶體驗為核心,不斷升級平臺的服務品質,讓音樂更懂用戶。  根據8月13日,騰訊音樂發布的Q2財報顯示,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同比增33%,付費用戶的增加量創了五個季度以來的新高。具體來看,在付費用戶數方面,騰訊音樂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達到創紀錄的3100萬。社交娛樂服務付費用戶數量達1110萬,同比增長16.8%。付費用戶總數成功挺近全球前三的行列。
  • 擇天記開播:騰訊愛玩內容+聯運能否打造爆款IP?
    原標題:擇天記開播:騰訊愛玩內容+聯運能否打造爆款IP?   在當今的泛娛樂大趨勢下,IP、影遊聯動都是熱門話題。最近,萬眾期待的大IP——《擇天記》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已經播出,同名改編手遊也將很快推出。
  • 騰訊內容開放平臺維權再升級,助力創作者進行區塊鏈存證在線訴訟
    一直以來,騰訊內容開放平臺(企鵝號)不斷加大打擊力度打擊侵權事件,但自媒體內容因為其傳播期短,搬運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的特點,在被侵權的時候原創作者很難通過法律訴訟快速得到維權結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騰訊內容開放平臺(企鵝號)聯合至信鏈,引入領御取證技術、CA認證、時間戳等技術,升級「一鍵維權」系統,著力探索科技化維權路徑。
  • 開放共贏、協同成長 2020騰訊視頻內容生態大會召開
    以「開放共贏」為平臺價值觀,騰訊視頻通過不斷完善分帳體系與扶持機制,激發內容生產者能動性,助力內容的整體產能提升,並推動內容價值的創新性增長。 此外,騰訊視頻還為不同類型的優質創作者提供更廣闊的舞臺和成長路徑,除了鼓勵長視頻片方嘗試中短視頻創作外,騰訊視頻獨具特色的內容生態階梯,更能夠幫助中小創作者實現突破性成長。
  • 騰訊內容開放平臺收益體驗升級,接入微信支付更加便捷
    騰訊內容開放平臺收益體驗升級,接入微信支付更加便捷 為給創作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使用體驗,騰訊內容開放平臺(企鵝號)收益結算系統迎來四大升級:收益展示時間從一周縮減為T+2;創作收益將可通過移動端
  • 不,內容制勝的時刻到了——GQ打造爆款內容...
    2020新榜大會現場,康泰納仕的四位大咖獻上了一場令人回味的接力演講,從GQ新媒體內容、明星晚會、深度報導、內容商業化等角度,揭秘了GQ打造爆款內容的幕後故事。本文內容整理自GQ新媒體總監Rocco、GQ報導負責人何瑫、GQ視覺總監Max Li、康泰納仕中國集團出版人唐傑的現場演講。
  • 滬江籤約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繼續搭建「內容壁壘」
    滬江籤約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繼續搭建「內容壁壘」 作者:怡彭 發布時間:
  • 爆款級IP營銷方法論大揭秘
    作為主辦方之一的騰訊廣告深諳此道,一方面,《一個人的樂隊》基於微信朋友圈廣告、優量廣告及騰訊信息流與QQ廣告,打造作品傳播全矩陣,基於對不同平臺人群的深入洞察,打造量體裁衣的傳播內容,以高定製化的傳播形式影響更多受眾於社交互動中。另一方面,騰訊將IP熱度進行跨場景的延伸,借勢娛樂場景之力,出奇制勝。
  • 一點資訊「有品推薦官」計劃上線 攜各界大咖為用戶精選品質內容
    針對這一痛點,一點資訊宣布推出「有品推薦官」計劃,聯合權威媒體人、明星及各領域大咖向用戶推薦高品質內容,共同推進內容消費升級。後期還將持續邀請不同領域大咖,從自身關注、擅長領域,結合一點資訊平臺內容,滿足用戶多樣化的價值閱讀需求。
  • 發力「內容自製」,騰訊音樂要做中國數位音樂的「Netflix」?
    音樂平臺也要學習Netflix此次騰訊音樂作為《明日之子2》與《創造101》的聯合出品方,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作為數位音樂平臺,騰訊音樂可能瞄準做「音樂圈的Netflix」了。高昂的版權採購費用和差異化競爭的需求,促使Netflix自己進入原創內容領域,並在幾年間推出了包括《紙牌屋》、《怪奇物語》、《女子監獄》等斬獲了不俗口碑與播放量的爆款劇集。
  • 學習筆記:騰訊內容開放平臺必修課之五(註冊管理企鵝號帳號)
    為方便多人運營同一企鵝號而設定的角色,稱為運營者。運營者不具備企鵝號收益結算、帳號設置,其它權限與註冊者相同。企鵝號主體帳號(即管理者)可通過電腦端運營者管理模塊,進行運營者帳號綁定。 帳號可以綁定幾個運營人員? 一個企鵝號最多可以綁定十個運營者帳號,一個運營者只能綁定一 個企鵝號。
  • 從旅遊社區到內容電商,獲騰訊投資的馬蜂窩做對了什麼?
    從2015年入局電商至今,馬蜂窩一直在強調,「內容+交易」是它的核心商業能力,新一輪融資顯示出了資本對它的肯定和對未來的信心,市場對於它的IPO前景又多了一分期待。從最初的國內頭部旅遊社區,到今天完成商業閉環構建的內容電商,馬蜂窩經歷了一場非典型的進化路徑。
  • UC大魚號創作者「嘗鮮」《只有芸知道》熱門IP賦能好內容新內容
    ……即將於12月20日上映的馮小剛作品《只有芸知道》近日超前點映,40餘位UC大魚號創作者參與「大魚在現場」活動,預先體驗這部年終溫情大片,生產相關優質原創內容,實現增收漲粉。《只有芸知道》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對平凡中國夫妻生離死別、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由馮小剛執導,黃軒與楊採鈺主演,在風景如畫的紐西蘭拍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