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大師李泰祥
央廣網北京1月3日消息(記者溫飛 郭淼)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橄欖樹》這首歌伴隨和影響了幾代人。對於這首歌的詞作者三毛以及演唱者齊豫,大家也不陌生。但是,卻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這首歌的曲作者——臺灣音樂大師李泰祥。
昨天(2日)晚上,李泰祥,因甲狀腺癌病逝,享年73歲。
在音樂道路上,李泰祥是絕對的「跨界」。在保留臺灣民歌清澈質樸的同時,他把自己對古典音樂的理解融入進來。文學與音樂的交合,古典與田園的會面,充滿著行吟詩人般的感嘆。
李泰祥先後創作了500首歌曲,經典無數。除了《橄欖樹》之外,像《走在雨中》、《歡顏》、《答案》、《你是我所有的回憶》等等,也是耳熟能詳的歌曲。
李泰祥:第一次碰到音樂,我就死心塌地為了追求美麗的音樂,我的一生就這樣耗下去了。
這是李泰祥早年接受採訪時,感悟音樂對於自己生命的意義。他經常說,「音樂是我的生命,我想我的血管流的不是血,而是音符!」
1941年,李泰祥生於臺灣臺東縣阿美族原住民的一個清貧的家庭。1956年考入國立臺灣藝專音樂科,主修小提琴,畢業後曾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灣電視公司交響樂團等的首席小提琴及指揮等要職。李泰祥的創作涉及各種不同的音樂類型,從歌曲、室內樂至管弦樂、舞劇、歌劇等,他的音樂作品多種多樣,可說在臺灣獨創一格。李泰祥的音樂創作直接帶動了校園民歌的繁榮,間接促成了日後中國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每次接受採訪,齊豫幾乎都會提及恩師李泰祥對她的影響。
齊豫:他把《橄欖樹》交給我來唱一張專輯,當然李老師對我來說,除了給了我這首歌以外,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就是跟著他一塊唱歌、一塊做音樂發表會,然後一起在錄音室裡面工作,讓我學到他對音樂的堅持。在錄音的最後一分鐘,他都會改變它,因為那都是他的作品,所以他隨時都在求最好,更好、更好、更好。
1988年,李泰祥患上了帕金森症。25年來,大師把疾病看成是一場和死亡搏鬥的賽跑。
「創作的苦悶與喜悅,我病了特別能感受到,特別能體會到,喜悅都來自很多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