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黃山景區,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你覺得呢

2020-09-03 盧胖子愛旅遊

黃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數一數二的名山,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的「四絕」。

霧凇、雪景、日出也是遊人不會錯過的景觀,古人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說法。

景區分前山和後山。前山是指慈光閣到光明頂,即溫泉、玉屏樓、天海景區一帶,主要景點有迎客松、半山寺、天都峰、玉屏樓、蓮花峰、一線天、鰲魚峰等。後山是指雲谷寺到光明頂,即北海、西海景區一帶,主要景點有始信峰、獅子峰、排雲亭、西海大峽谷、飛來石、松谷庵等。而在眾多景致中,又以「三奇五絕」等異景最為世人留戀。

其實黃山最初並不叫黃山,古稱「黟山」,因為遠遠望去,黃山山色如黛,而且蒼闊,故此以「黟」為名。相傳軒轅黃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來此煉丹,並最終得道升天,唐玄宗篤信道教,遂於天寶六年(公元747年)詔改「黟山」為黃山,黃山之名於是一直沿用至今。千餘年來,黃山積澱了濃鬱的黃帝文化,軒轅峰、煉丹峰、容成峰、浮丘峰等景名都與黃帝有關。同泰山、華山這些名山相比,黃山屬於後起之秀。改名之後的黃山,迎來了歷史上第一位名人—李白。「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李白用他的如椽妙筆,留下了最早的黃山詩篇,也第一次向世人展現了黃山,至此,黃山慢慢走進人們的視野。

景區內分為南門、西門和北門,絕大多數遊客都會從南門出入,南門又有前山後山兩個出入口,都靠近山腳下的湯口鎮。

黃山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於一身,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現在冬雪則成為了黃山第五絕。黃山不僅自然景觀奇特,而且文化底蘊深厚,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所以黃山非但以景取勝,還是幾千年來道家仙士的常遊之所。李白等大詩人也在此留下了壯美詩篇。

黃山千峰競秀,萬壑崢嶸。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其中「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極天,氣勢磅礴,雄姿靈秀。黃山原名「黟山」,因山峰和巖石遙望青黑而得名。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採藥煉丹、得道成仙,唐玄宗於是在天寶六年(公元747年)改「黟山」為「黃山」。千餘年來,黃山積澱了濃鬱的黃帝文化,軒轅峰、煉丹峰、容成峰、浮丘峰、丹井、洗藥溪、曬藥臺等景名都與黃帝有關。

黃山的特點是「前山雄偉,後山秀麗,西海奇特」。前山以陡峭難爬著稱,因此將其作為下山路線。我的規劃是由雲谷寺出發,經由雲谷索道,先從後山開始遊覽。

冬日的黃山百裡雲海,讓人醉生夢死。沿著步道一步步的挪動,從這個山頭走到另一個山頭,領頭的導遊小哥哥領著我們不斷的向前,狹窄的步道時常出現堵塞的情況,這就是黃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比五嶽好在哪裡?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是後來人總結明代徐霞客旅行家所說的,博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意思是登過黃山之後,其他山跟黃山相比已經不值得一提了,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要說下五嶽的特點,泰山之雄、華山之險、恆山之奇、嵩山之峻、衡山之秀,這幾點在黃山上都有提現。黃山最高峰蓮花峰,海拔1800多米,這個海拔跟華山差不多高了,而且天都峰,是黃山最難爬最險的,坡特別陡,爬上去要手腳並用。恐高症的人,一般半路要退下來。
  • 大美黃山_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相傳徐霞客在來到黃山的時候寫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詩,從此黃山就名聲鵲起了,因此黃山在中國山川中佔據了很高的地位,因此黃山成了中國四大名山中的一座,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創造的奇蹟吧!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究竟是誰說的?
    五嶽歸來不看山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這個日子,源於《徐霞客遊記》首篇《遊天台山日記》開篇之日。說到徐霞客,大家可能會想到黃山。如果要問:黃山最著名的廣告語是哪條?那麼,非這兩句莫屬:「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旅遊攻略
    那句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話還是在腦海中不斷浮現,後來也是先後去了五嶽名山,但是也很好奇黃山的霸氣,到底是什麼樣的自信讓人發出這麼的感嘆呢。很久之前是因為不信九寨歸來不看水,但是去了真的是折服了。所以這次還是覺得要去一趟黃山。所以做了好多準備,包括查資料,了解她的前生今世。這其實是一份雲遊的旅行攻略,由於疫情關係行程一直未能如願。
  • 旅遊:遊黃山,品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韻味!
    不得不說,黃山是它可以稱為是天下第一奇山。可以說每個去過黃山的遊客都會不忍心離去,可能是只有瀏覽過黃山的人才能夠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高聳入雲,什麼是真正的敬畏壯觀。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是徐霞客兩次遊覽黃山後的感受,也是世人對黃山最普遍的印象。
  • 【司馬狂說徽州19】「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誰說的?
    【司馬狂說徽州19】「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漫遊黃山仙境當不虛此行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兩句出自古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的漫遊黃山仙境的兩句詩,可謂流傳數百年仍被人津津樂道。至於這兩句的意思,是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只五座山就包攬了天下所有河山的特點,凡是只要看過五嶽名山,也就等同於看過其它山了。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就是著名的黃山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就是著名的黃山黃山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不僅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還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奇山。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那麼黃山到底厲害在哪裡?
    我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經說過:「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五嶽作為國人心中最為神聖的五座大山,黃山卻能夠超越它們,由此可見他對黃山的評價非常高。竟然是什麼樣的景色打動了遊歷天下的徐霞客,讓他覺得黃山有實力跟五嶽一較高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
    2017年2月,從南京連夜坐火車來到了雄踞安徽南部的天下第一奇山----黃山。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蕩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涼。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著稱於世!竹林幽靜處,疊疊樓梯層,一步一腳印,終有登頂時。開始登山!前半截的黃山景可以說是平淡無奇,唯一可以享受的只有過程中的大汗淋漓,中段往上就不一樣了,各種活靈活現的怪石、盎然屹立於峭壁上的奇松,嘆為觀止!
  • 黃山雨後雲海圈粉2萬遊客,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國慶期間,黃山可以說是新聞不斷,昨天我們還說到黃山風雨讓遊客想回家,今天黃山雨後雲海的新聞就上了熱搜,不得不說,黃山的風景還是值得一看的,讓你置身事外,心靈放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雲海作為黃山第一奇觀,在黃山四絕中:奇松、怪石、雲海、溫泉,首推的就是雲海了,雲海也被譽為裝扮「人間仙境」的神奇美容師。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旅遊需要注意什麼呢?
    俗話說得好「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的美名遠高於五嶽啊。但是去黃山都要注意什麼呢?黃山有纜車,但是只是從山腳到半山腰,剩下的半段就要靠腿了,所以」一副耐磨的手套和一根拐杖「絕對必要。.黃山夏季天氣多變,說不準就會開始下雨,所以記得帶上一次性雨披,不至於被雨淋的太尷尬,傘就真的算了,有幾段山路非常陡峭,撐傘很不安全,而且在山裡也基本用不上遮陽。不要只顧著爬山,在平坦的地方可以歇一會兒,黃山的風景真的是超美的,並且真的可以看到雲海哦!!不過也意味著會下雨,所以帶雨披真的是很重要的。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其實還有一句:料應未上七星巖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認真說起來,這句話也只是後人根據徐霞客遊記以及後續的一篇佚名作者的詩文提煉總結而得到的。當年徐霞客途經黃山遊覽之後,感慨:「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到了清代的時候,有一位比較著名的官員陳建侯(他有一篇隸書,至今為止依然刻錄在桂林的石象鼻山上面),曾經留下過這樣一篇詩文:五嶽歸來不看山,料應未上七星巖。意思很好理解,說的是看過五嶽之山後以為天下沒有什麼名山可看了,其實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七星巖上面的美景。對於這個七星巖的景區,評價是相當高了。
  • 黃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MountHuangshan
    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五山,觀止矣。by-徐霞客黃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去過的人無一人不讚嘆黃山的徽名,無一人不敬佩黃山的盛氣凌人。所謂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什麼意思呢?
  • 黃山旅遊攻略:「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玉,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黃山及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雨,廬山之瀑布,雁蕩之巧石,峨眉之秀麗,黃山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有登黃山,天下無山觀之意,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黃山以四絕著稱於世,二胡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七十二峰,相映輝映。
  • 文遺故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此圖集為大家展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黃山的秀麗風光。迎客松鎮圖,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遊覽,來我家鄉做客。本圖集共精選10張圖片,均為本人所拍,因去的時間,剛好是金秋10月,所以風景很美哦,大家往下看吧!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時更名為黃山,取自「黃帝之山」之意。黃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雲南歸來不看花,其實還有一個
    #雲遊中國#大家好,這裡是「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愛旅遊,愛生活的分享,這次的主題是「遊客經常談到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那麼你們知道去過雲南之後,是不是就可以不看花了?洱海yesug01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我們都知道這兩句是從徐霞客的詩句中選出來的,說明五嶽的風光能夠涵蓋天下所有山的奇秀風景
  • 千萬不要上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當!
    上世紀初安徽黃山市歙縣人汪鞠卣據此歸納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名句!「五嶽歸來不看山」,意思是五嶽是我國山裡最美的,從五嶽回來後,其他的山都不要看了。而「黃山歸來不看嶽」,意思是黃山比五嶽更美麗,從黃山回來,五嶽也不要看了。這一通今達古的句子,朗朗上口,從而廣為傳播,影響廣泛!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裡的景區你知道嗎?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裡的景區你知道嗎黃山清涼臺,又名「法合石」,位於獅子峰腰。自曙光亭西行約200米,即至一岔道口,繼續西行20餘步,即至清涼臺。此臺方正平削,縱橫丈許,突出在三面臨空的危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