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菜鳥」是不是上演格林童話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就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小年輕們還沉浸在學習網際網路大佬的「退休演講」時,5月28日,依舊是那身「卸任儀式」上中式對襟常服的馬雲,牽頭數家名號頗高民營企業組建的「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CSN)」項目亮相深圳,再次高調「復出」再創業。

  如果說馬雲當初用網際網路現實地改變了一代人的商業模式和生活方式,這次復出則頗具理想色彩——成立一家名叫「菜鳥」的網絡公司,並用10年的時間,為這隻菜鳥裝備各種利器,最終讓它展翅高飛。

  阿里巴巴集團聯合銀泰、復星、富春三大集團,加上順豐和「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五大快遞,在深圳聯合成立了「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並同時啟動中國智能骨幹網(CSN)的項目建設。

  「我希望10年後,只要你在網上購物,無論是在中國任何一個地方,24小時內均可送達。」馬雲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未來。他表示,要做的是,通過8到10年的努力,建立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年度約10萬億)網絡零售額的智能物流骨幹網絡,支持數千萬家新型企業、網商的成長發展,讓全中國任何一個地區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

  豪華陣容的「菜鳥們」

  「我原以為辭任阿里CEO,只當董事長就不用再出來了,沒想到董事長的主要職責就是出臺和走秀。」馬雲說,「其實『菜鳥』是我們阿里巴巴思考了好幾年一直希望做的事情,籌劃了很久,遺憾的是在我不當CEO後才正式把這一項目落地。」

  於是,在辭掉阿里巴巴的CEO後,馬雲親自站樁「菜鳥」。

  「才49歲,我就知道他退不了休。這不,一動就是一大項目。」一位IT界人士對記者說,「以前有企鵝、搜狗,現在是天貓加菜鳥,這下天上飛的,地下跑的都齊活了。看來馬雲對動物果然情有獨鍾。」

  「為什麼取這個名?社會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阿里巴巴想了10年,也做了10年,決定傻傻地再做10年。讓我們這些老傢伙,學習做做菜鳥吧。菜鳥的心態比誰都年輕,都經得起風浪。」馬雲說,「我剛做網際網路的時候,大家覺得我和李彥宏、馬化騰等人都是菜鳥,但正是因為我們這批菜鳥,變成了今天不一樣的鳥。笨鳥先飛。飛了半天還是笨鳥。但菜鳥先飛,卻能飛向千家萬戶,就有機會變成好鳥。我們取這個名字,不斷提醒自己我們要有敬畏之心。我們希望自己成為一隻勤奮、努力、不斷學習、對未來有敬畏、對昨天又感恩的鳥。」

  不止馬雲,「菜鳥方陣」的每個股東都不容小覷。隨便哪只撲個翅膀,都能把中國市場掀起一陣風雨。

  工商資料顯示,落戶深圳前海的菜鳥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元。其中阿里巴巴集團出資21.5億元,佔股43%;銀泰集團出資16億元,佔股32%;復星、富春各出資5億元,分別佔股10%;順豐、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五大快遞公司各出資5000萬元,各佔股1%。

  人事層面,菜鳥網絡董事長為馬雲,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則出任CEO。董事會組成,阿里集團分享三個席位——董事長馬雲,董事張勇(天貓負責人)和童文紅(阿里副總裁,負責置業項目);銀泰集團是沈國軍和韓學高;復星集團的董事為汪群斌;富春集團則派駐張國標做監事。

  菜鳥網絡計劃首期投資1000億元,第二期投入2000億元,計劃在5-8年內建立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元網絡零售交易額的智能骨幹網絡,支持1000萬家「菜鳥」企業發展,創造1000萬就業崗位。

  物流革新的「天羅地網」

  我們還記得去年「雙十一」淘寶大促銷時所創造的電商奇蹟,可謂「億人空巷」,走紅的,還有各種的「淘寶體」。然而淘寶一直以來最大的詬病,便是物流配送。

  「我記得去年淘寶『雙十一』節,做了191億元,這是一個奇蹟。更大奇蹟是居然在一天內運出7800萬包裹,這個包裹背後是無數人把自己全家老小發動起來把這些貨送出去的。」馬雲感慨萬分,「現在中國每天有大概2500萬個包裹要運送,10年後預計是每天2億個,但是,今天的物流體系根本沒辦法支撐未來的這2億。」

  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快遞業務逐年快速遞增。僅在2012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的業務量就完成了56.9億件,同比增長54.8%;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055.3億元,同比增長39.2%。其中民營快遞佔據了絕對市場份額,國有、民營、外資快遞企業業務量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2.8%、75.4%和1.8%,

  據了解,目前淘寶已經成為「三通一達」的重要收入來源,幾家公司幾乎70%的包裹量都是來自淘寶。不過另一方面,與普通件遞送相比,為電商遞送的利潤非常微薄。這就限制了快遞公司進一步投資新建網絡的空間,所以儘管電子商務的遞送需求在不斷暴增,但快遞遞送網絡卻已經超負荷運轉。沒有真金白銀做後盾,「快遞」變「慢遞」也就很自然地了。

  這一矛盾也就激發了另一種電商的生存模式,自建物流。最典型的當屬京東商城和凡客。但是,誰都知道,自建物流要耗費非常大的成本。在這種多重矛盾下,馬雲倡導的「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自然一呼百應,畢竟快遞公司和電商組建的戰略聯盟,有利於形成資源共享,提高市場效率。

  其實早在2010年,阿里就提出過淘寶大物流計劃。2011年年初,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物流寶」正式推出——將第三方快遞、倉儲的信息接入進來,面向淘寶賣家提供入庫、發貨、上門攬件等服務的一個物流信息調配平臺。物流寶的關鍵作用,在於能夠通過數據化分析追蹤各地物流資源使用情況,並減少貨物在各地間的流轉以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馬雲認為,中國智能骨幹網不僅是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更是中國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他希望這一網絡能夠和網上信用體系、網上支付體系一道成為中國未來商業的「三大基礎設施」。

  一位證券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單是超級中心建造運營環節所涉及的領域便大有投資前景。比如地產、建材、特種車輛、IT系統、手持識別和標籤系統,還有自動分揀堆放設備等;物流中心之間運行環節涉及到的公路鐵路航空貨運和過程監控設備等;再加上整體運行環節涉及到的統一標識、通訊、高度平臺和智能分析系統等等——「天羅地網」如果真能解決物流端問題,將會對整個產業進行變革性衝擊,投資的影響和潛力,還有概念性個股的炒作可能將會變得無窮大。

  上市?壟斷?還是格林童話?

  首期1000億大手筆的投入和超豪華的明星投資陣容,實在是賺足了外界關注的目光。然而,日均300億,24小時到收,整合全行業數據、倉儲、配送平臺——這意味著要把中國的投資數十萬億的基礎設施和行業中的「英雄好漢們」從各自為政,到協調利用——談何容易?

  即使在馬雲自己看來,這個計劃也「是一個理想主義項目」。所以,有電子商務的業內投資者便向記者表示質疑:「阿里巴巴自稱沒有想好菜鳥的商業模式,為什麼要興師動眾做物流呢?」

  菜鳥CEO沈國軍說:「菜鳥網絡不會從事物流。而是希望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支持國內物流企業的發展,為物流行業提供更優質、高效和智能的服務。」

  馬雲也說:「中國的整個物流設施投資很大,但基礎很差。我們通過數據、倉儲、配送,就是在把國家投的高鐵、公路、水運基礎設施利用起來,讓商業運轉越來越快。中國智能骨幹網建立的不僅僅是一套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而是在建一個中國商業的基礎設施。快遞只是把物流最後一公裡解決掉,如何解決物流配送過程中的倉儲配送,才是重點。」

  但有網際網路分析人士認為,阿里巴巴集團目前和京東商城都在爭搶上市先機,所以馬雲此舉是另有所圖。

  「京東多年來一直大力投資自建物流,這是它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阿里巴巴一直以平臺模式運營,並不自建物流,發展受到社會物流不完善的嚴重束縛。為了在上市時能彌補自己的短板,這時候宣布大規模物流計劃,明顯是為它的IPO加碼——因為『菜鳥計劃』的真正實施,可能需要10年及更久。」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說,「而且阿里巴巴借著建全國智能物流網絡的計劃,完全可以在全國拿到大量土地,而且都是極好地段的地,這叫一箭雙鵰。」

  雖然馬雲反覆強調,阿里巴巴不會自己去做快遞公司,但他做的更加高明--打造一個社會化的基礎設施平臺,等於把產業鏈的上下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據了解,「菜鳥」將由8個左右大倉儲節點、若干個重要節點和更多城市節點組成,阿里人稱之為「八大軍區」。

  來自快遞物流諮詢網的首席顧問徐勇則提出了另一個重要觀點:由阿里巴巴牽頭的這一戰略聯盟,有壟斷市場、不正當競爭的傾向。

  「你想,畢竟淘寶的交易量已經佔據網購的50%以上,『四通一達』和順豐的遞送量也佔據了全國快遞遞送量的50%以上,相關產業鏈條的大巨頭一旦抱團,必然會一家獨大,這對其他快遞公司和電商不公平,尤其是小的快遞公司和電商。」徐勇說,「即使菜鳥稱未來在全國範圍內建設的物流倉儲基地網絡,會向所有的製造商、電商、快遞物流公司和第三方服務公司開放,但由於涉及大量商業秘密——讓相關競爭者都參與其中,這更像格林童話,聽起來並不現實。」

  新機遇與大挑戰

  物流,是國家層面的項目。馬雲說,阿里在過去4年一直不敢下手,因為,這個理想太大。

  如果在十多年前,大家的確會嘲笑這個「大理想」,但在十多年後的今天,無論是質疑、抨擊還是阻撓,起碼沒有人再敢嘲笑馬雲的「大理想」。因為當年嘲笑過他的那些人,依然輪迴在自己日復一日的崗位上,而「馬雲一代」,已經用技術和智慧,創造了一個時代。

  越大的挑戰,越讓創業弄潮兒們激情澎湃。因為只有大理想中,才能真正孕育新機遇。

  雖然貼著「過於理想主義」色彩的標籤,但參與方的投資回報未必就有那麼難。記者了解到,目前紅杉資本等多家風險投資機構都紛紛開始布局物流業務。更有意思的是,傳統物流公司拿地會出現瓶頸,但有電商概念的公司拿地,則會受到當地政府一定程度的優待。

  十年磨一劍,「菜鳥」,或許真有可能變成一隻展翅雄鷹。

相關焦點

  • 踏上德國童話之旅走進現實版格林童話
    我們非常幸運地遇到了一年一度的格林童話戲劇節,當晚上演的是《格林童話》中的《桌子金驢和棍子》。演出非常成功,現場坐滿了觀眾,大家掌聲不斷。施泰瑙當導遊的是「穿靴子的貓」「1791年,雅各布六歲,威廉五歲時,格林一家移居到父親的故鄉施泰瑙。用兄弟兩人的話說,他們在這裡度過了無比快樂的幸福童年」。
  • 格林兄弟與《格林童話全集》
    《格林童話全集》原版封面《格林童話全集》,原名《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共收錄200多個德國民間童話故事,搜集整理者是德國的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1785.1.4—1863.9.20)和威廉·格林(1786.2.24
  • 第三季「格林童話之夜」讓讀者走進童話世界
    五月十一日,在重慶圖書館格林劇場,舞臺劇《白雪公主》正在上演。……當天下午3點半,距離第三季「格林童話之夜」開始還有4個小時,重慶圖書館內已經人山人海,眾多參加「格林童話之夜」活動的市民就早早地來到現場。「活動太火爆了,我們總共準備了1500張門票,但開票僅20分鐘就被一搶而空。」重慶圖書館有關負責人說。   晚上7點30分,「格林童話之夜」系列活動準時拉開序幕。
  • 跟著格林兄弟遊德國童話之路
    每個人的童年都或多或少會讀著格林兄弟的童話故事成長,德國就有這麼一條「童話之路」 ,一條沿著格林兄弟的足跡尋找童年記憶的美妙旅行,其全長600公裡
  • 德國哈瑙: 格林童話孕育之地
    德國哈瑙 (Hanau)是童話大師格林兄弟(Brüder Grimm)的出生地。1785年,雅各·格林(Jakob Grimm, 1785-1863) 誕生於哈瑙,一年之後,威廉·格林 (Wilhelm Grimm,1786-1859) 也在此鎮呱呱墜地。他們在這裡生活至1791年。年幼歲月相信哈瑙對他們日後的生活影響並不是十分顯著。
  • 《格林》:黑暗童話or人獸大戰?格林童話細思極恐
    《格林童話》大家小時候應該都讀過,裡面大多描述了王子和公主戰勝了壞人,從此過上了美好的幸福生活。因為《格林童話》的受眾非常廣,因此近幾年也誕生了不少建立在童話故事上的「黑暗童話」。最近我花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看完了一部名為《格林》的美劇,作為連載六季的大型連續劇,這部產自美國的黑暗童話《格林》講述的故事細思極恐。
  • 「原版格林童話」是騙局
    偏偏就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出上述宣布的前後,繼2000年那次惡炒歪書、黃書《成人格林童話》的邪風,海內外的各大中文網站又兇猛地颳起陣陣所謂「原版格林童話」的惡風,什麼「集兇殺欺騙之大成的原版格林童話」呀,什麼「還原血淋淋的原版格林童話」呀,什麼「原版格林童話鮮血淋淋充滿兇殺欺騙和性暗示」呀,等等等等,一篇一篇,舉不勝舉,單單在「谷歌」上能搜索到的有關「格林童話原版」或「原版格林童話」的帖子就達7萬多條
  • 悅行 | 去德國,尋路格林童話(上)
    如今,當我自駕德國600公裡的童話之路,猶如縱覽格林兄弟為童話事業奉獻一生的軸線:從格林兄弟的出生地哈腦,到小紅帽的故鄉阿爾斯菲爾德;從格林兄弟就讀的馬爾堡大學,到《狼和七隻小山羊》的取材地沃爾夫哈根;從「格林童話世界之都」卡塞爾,到哥廷根的《牧鵝姑娘》……這些格林童話故事裡的一幕幕,讓我穿越回到童年。
  • 《格林童話》竟然不是給孩子們看的?是時代選擇了孩子和格林童話
    說到童話故事不得不提世界三大童話故事《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其中《格力童話》更是歐洲童話的象徵《格林童話》開始不是為了孩子們而寫在18世紀,德國不是一個統一個國家格林兄弟響應了這個號召,開始收集民間童話。時代和孩子們選擇了《格林童話》雅各布格林比威廉格林大一歲,哥哥比較嚴肅,弟弟則是個憂鬱隨和,兄弟倆形影不離從民間收集了大量的故事、童話,並跟同類故事進行比較分析,編輯了《格林童話》並出版。
  • 中環格林童話世界全國唯一格林童話主題樂園十一開園
    格林童話世界位於安徽省臨泉縣境內,園區依託流鞍河為自然水系,自然地將中環格林童話世界主題樂園一分為二,中環格林童話世界西區已在2019年10月份開園。中環格林童話世界即將以完整的格林童話的主題形象面世,為遊客提供一個集科普、探索、親子、趣遊為一體的大型主題樂園,為臨泉及周邊縣市區的人們提供了一處親子出遊的絕佳去處。
  • 格林童話原始版:殺死白雪公主的是親生母親
    可以這樣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本童話集像格林童話這樣深入人心。它不但是世界上版本最多的童話集,也是發行量最大的童話集,時至今日,已有一百多種語言的譯本。在德語圈及英語圈,它的傳播範圍之廣,甚至堪比《聖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格林童話已經成為了人們童年記憶中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 格林童話,毀童年?
    灰姑娘與王子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動,白雪公主的神話世界讓人嚮往,每個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或多或少和《格林童話》有關,小紅帽、美人魚、青蛙王子,這些活靈活現的經典童話人物,陪伴了不少人度過一個個快樂的童年。不過,《格林童話》這本看似美好而浪漫的童話故事集,卻一直遭受非議。
  • 格林童話這麼來的?電影《格林兄弟》顛覆童話,嚇哭不少小朋友吧
    《格林童話》大家小時候都看過,但格林兄弟是誰,應該沒有多少人了解。格林兄弟是18世紀的人,而《格林童話》這部偉大的童話經典,是由德國語言學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兩人共同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紅帽》等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都出自其中。不過在格林兄弟推出《格林童話》初版的時候,收到了很多讀者憤怒的來信,原因是因為早期《格林童話》其實是一本徹頭徹尾的色情暴力兼鬼怪類的小說集,是專門給成年人看的。
  • 【掃碼閱讀四十九】重溫《格林童話》
    【掃碼閱讀四十九】重溫《格林童話》 2020-03-24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格林兄弟與《格林童話全集》
    《格林童話全集》原版封面《格林童話全集》,原名《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共收錄200多個德國民間童話故事,搜集整理者是德國的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1785.1.4—1863.9.20)和威廉·格林(1786.2.24—1859.12.16),他們是德國19世紀著名的民間文學搜集家和語言文化研究者
  • 德國童話之路—真實版格林童話
    德國童話之路—真實版格林童話《格林童話》在中國乃至全世界早已是家喻戶曉,從哈瑙到不萊梅,一條長約600公裡的童話之路是德國最古老的度假線路之一它將70多個與格林兄弟的童話故事息息相關的城市、鄉鎮和州縣串接起來,沿途穿越充滿詩情畫意的自然風景區、眾多的藝術和文化瑰寶、點綴著精巧浪漫的木結構房屋的村落和城鎮,如同一本多彩的畫冊,帶我們進童年時代栩栩如生的童話夢境中去。童話之路景點介紹
  • 重圖「格林童話之夜」又來啦!本月19日約嗎?
    圖為第三季「格林童話之夜」格林劇場上演的兒童劇《白雪公主》。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9月4日電(陶玉蓮)4日上午,重慶圖書館發布消息稱,重慶圖書館第四季「格林童話之夜」即將於9月19日19:00啟幕,誠邀廣大親子家庭共享閱讀盛宴。  據悉,重慶圖書館「格林童話之夜」已連續成功舉辦三季,以沉浸式體驗的形式,帶領親子家庭重溫世界經典童話,重拾閱讀樂趣。
  • 跟隨格林兄弟,體驗真實的童話場景
    全程600公裡,其間不僅能了解格林兄弟的生活和工作,還能在蜿蜒曲折的河谷、茂密的森林、精巧別致的木屋背景下體驗童話故事中的場景。 在格林童話中,哈默爾恩因那個流傳已久的故事聞名於世。
  • 原版《格林童話》為何被稱為黑暗童話
    童話是為滿足孩子對世界的美好想像而設計出來的脫離實際的故事。在常見的童話故事《格林童話》中,王子和公主令人豔羨的愛情故事是貫穿整本書的主線,善惡有報也是每個故事最後的結局。美好的結局看似都是童話的最終歸宿,但真正的故事卻並非如此。在《格林童話》中,由於王子給予的真愛,白雪公主咳出了毒蘋果醒來;因為獵人的幫助,小紅帽救出了外婆。
  • 《格林童話》,200年的經典
    19世紀初,著名語言學家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結集成書的德國民間童話集,分別在1812年和1815年出版了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德語《兒童與家庭童話集》,也即俗稱的《格林童話》。與格林兄弟同時代的德國浪漫主義大師狄克搜集、整理和出版的民間童話,要比格林兄弟早。其後,德國的民間童話收集、整理者還包括L.伯希斯坦的《德國童話集》、《閔希豪森男爵歷險記》、《喜爾達市民的故事》和《厄倫斯俾格爾》等著名的民間傳說和民間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