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一部黎巴嫩電影勇敢的與《復仇者聯盟4》同期上映,竟然只用了4天時間便在中國大陸斬獲一億票房。與此同時塵封已久的豆瓣電影Top250 發生異動,一部9.0評分的電影作品橫空出世。
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同時入圍2018年坎城電影節最佳電影和201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IMDb評分也高達8.5分。
電影名字在中國大陸被翻譯為《何以為家》,然而原版的名字卻是《Capernaum》,這究竟是為什麼?
迦百農
Capernaum(迦百農),來源於聖經。迦百農是一座古代城市的名字,是耶穌在加利利地區傳道的中心。迦百農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而使得它一度是一個發達的漁業和商業中心,也曾是數條重要商業道路的樞紐。然而過度繁榮的經濟導致當地人民貪圖享樂,拒絕接受傳道,因此迦百農成為了被耶穌詛咒的城市,日後這座城市日漸凋零直至荒廢。
電影《何以為家》的故事也同樣發生在一個被詛咒的城市黎巴嫩首都貝魯特。
貝魯特
這個曾經被譽為「東方巴黎」的城市一度是中東阿拉伯國家中最西方化的城市。擁有優良的港口和機場,使得貝魯特成為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1975年開始的黎巴嫩內戰使得這個城市遭受嚴重的摧殘,國內穆斯林和天主教徒衝突不斷。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的總部常駐貝魯特,以色列於1982年對貝魯特進行了大規模轟炸以摧毀巴解組織,半個城市被夷為平地。儘管戰後經過多年重建,然而由於資金匱乏使得重建進展緩慢。
電影中的貝魯特,整個城市一片水泥灰色,密集的房屋夾雜著擁擠的街道,一幅末世景象。
難民
進入二十一世紀,這個悲情城市的命運沒有絲毫的好轉。敘利亞戰爭的爆發,使得一牆之隔的黎巴嫩成為大批難民逃亡的目的地。人口僅為四百萬的黎巴嫩卻不得不接受了超過一百萬敘利亞難民。好不容易走出內戰陰影的黎巴嫩經濟稍有起色,大批的敘利亞難民湧入使得該國經濟迅速惡化。
電影中的男主角贊恩本身就是一個敘利亞難民,12歲的贊恩和他的兄弟姐妹們從小在貝魯特的貧民窟長大,終日混跡街頭靠著各種各樣的零活維持生計。這些孩子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祖國,一生都在難民營長大,過著悲慘的生活。
來自各個國家不同膚色的難民小孩一起在這個「悲慘世界」裡苦苦掙扎。
男孩最後竟然把父母告上法庭,在法庭上發出悲天憫人的哀嘆:「為什麼生下我?!」,看得讓人肝腸寸斷。
Capernaum,在阿拉伯語裡面同時也可以被翻譯為「Chaos」,混亂不堪。無論是對於貝魯特這個城市,還是電影中的敘利亞難民兒童,一切都那麼混亂不堪。電影中扮演贊恩的敘利亞男孩最後被聯合國難民署安置在挪威,可是那些沒能逃離「Capernaum」的孩子們最後「何以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