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16日晚,學校操場上搭起帳篷群 楚天都市報記者朱熙勇宋枕濤劉中燦攝
楚天都市報記者羅欣 通訊員王詩婧 葉瓊 實習生張敏 黃穗子
天為被,地為床,露營對許多孩子來說是種奢望。但這個周末,在武漢市武昌區三角路小學,孩子們的這個心願得以實現。
前晚,該校一到六年級的部分學生,在學校操場上,搭起數十個帳篷,體驗了人生第一次離開家人在外露營的特殊夜晚。這樣的活動在武漢公辦學校還是第一次。
每個班選取10人參加
前日下午4時許,楚天都市報記者在三角路小學操場看到,孩子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正在搭著五顏六色的帳篷、鋪睡袋。
下午6時左右,孩子們在操場上集合。各班主任和學校請來的教練們,將孩子進行分組,組織他們開展拓展活動。
副校長曾琪介紹,參加露營活動的有200多名孩子,「一至六年級每個班,通過民主方式選取了十名在學習、勞動、紀律等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一般的小帳篷睡3到4人,有些大帳篷能睡6人。女孩跟女孩睡一起,男孩跟男孩做伴,每個帳篷裡的學生都是由高年級和低年級的小朋友搭配組合。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家長也來到校門口,高興地看著孩子參加各類體驗活動,直到孩子進入帳篷睡覺才離開。「孩子是第一次離開家人在外過夜,得知能參加帳篷節的消息後,這一周都很激動。」三(2)班學生郭昕睿的媽媽說。
凌晨4點就有孩子起床了
晚上8點,拓展活動結束後,一場精彩的電影又開場了。操場上,孩子們開心地歡叫著,「這個周末太開心了!」隨著電影《摔跤吧!爸爸》劇情的推進,孩子們越來越安靜,200多人的操場上只剩下影片傳出的激動人心的歌曲聲和讓人熱血沸騰的對白。
夜越來越黑,但操場上依舊燈火通明。「還有15分鐘就要熄燈了,同學們抓緊時間洗漱。」晚10時許,廣播裡響起了曾琪校長的催促聲。只見水池邊,一群小不點在刷牙,低年級的小朋友們第一次在學校裡刷牙,覺得特別新鮮。高年級的同學動作快,早已換好睡衣,三五成群地待在帳篷裡。
一頂橘紅色帳篷裡,幾個同學圍坐在老師身邊,聽著她繪聲繪色地講著故事。一頂頂五顏六色的帳篷,一盞盞柔柔的小燈,一首首抒情的催眠曲,孩子們就這樣開心地入睡了。
凌晨4點,在月亮和太陽換班之際,有些帳篷裡就開始熱鬧起來。孩子們有的把頭伸出帳篷外,凝視著泛藍的天空,有的繼續聊著昨晚的遊戲,有的乾脆換好衣服,開始刷牙洗臉了……隨著起床的音樂響起,所有的帳篷都被打開,大家在教練的提醒下或熟練或蹩腳地打包著自己的行裝。隨後,大家又進行了晨間鍛鍊:彎腰、壓腿、做操、跑步,有模有樣,一絲不苟。
校方:鍛鍊孩子的獨立性
昨日清晨7:30左右,帳篷節活動接近尾聲,孩子們圍坐一圈,分享難忘的感受。
四年級的陳思睿說:「這一夜裡,我特別高興,收穫也特別多。在遊戲中,我體會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在搭帳篷中,我明白了做事既要動手又要動腦。更重要的是我發現自己挺能幹的。」
曾琪告訴記者,該校的校訓是:學習從生活開始,成功從行動開始。為了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得到充分的真實感受和成長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在帳篷節拓展活動中,學校要求學生自己穿衣洗漱,照顧好自己,同時,一個組裡都是大孩子帶小孩子,孩子之間相互幫助共同完成搭建帳篷、拓展遊戲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