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二環線旁的武漢市江漢區建起了「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距離漢口火車站不足一公裡,這是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水產批發市場,5萬平方米的市場由新華路隔開,分為東區和西區,西區主要經營海鮮、水產,東區則以禽肉、基圍蝦和乾鮮調料為主。這個「包羅萬象」的批發市場,除了各類海鮮外,還常年交易活鹿、鴕鳥、孔雀、果子狸等數十上百種野味。突然爆發的疫情,一時間,人們談華南海鮮市場色變。
3月9日晚,一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疑似拆除」的視頻在網上傳播,後經調查,只是清除物品,並非拆除,目前華南海鮮市場東西兩區的凍品已差不多處理完畢,商鋪門前通道上擺放著環衛垃圾桶,在商鋪內囤積貨物清理並打包後,工作人員將物資裝載上運輸車,轉運去做無害化處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冠病毒的起源、傳播及演變備受關注。多位國內外專家表示,根據目前已有證據還無法確認新冠病毒起源於哪裡,從最初報告的病例看,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一度被認為是疫情發源地。
3月3日,武漢工作人員在華南海鮮市場清理消毒時,發現裡邊還住著一家四口。這一家四口為一對夫妻帶著孩子和老人,住華南海鮮市場43天,也沒有防護服,檢測發現竟然未被感染。前期華南市場休市整治,之後也消殺過幾次,鋪面都關上了,時隔43天沒被發現,這四口之家成為了漏網之魚。據統計,有華南市場接觸史患者只有27名,這一家四口的出現,是不是更好地佐證華南壓根就不是「傳染源」。疫情爆發時,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華南市場,也許節奏帶偏了,只有求生的才不會被左右,如此使然。
疫情期間,我們感受過一罩難求,感受過武漢封城,更感受過殉職的優秀醫生,人性有看不見的幽深,只不過沒有大災大難來臨,我們只見祥和。病毒很兇狠但我們不必恐慌,只要拒絕野生動物,做好自我隔離保護,我們就會遠離病毒。
人生如朝露,要盡情享受,但需明白,美好轉瞬即逝,懷抱最深的絕望,但依然期待救贖。我們只有看到了最深的黑暗,才會理解最淺微的光明。一場疫情,讓我們勇敢而無奈的接受親人的離別、接受災難的降臨,儘管生命只是蘆葦,但我們該是有思想的蟲子。願塵世依然美好,願這些"燈下黑」,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作為歷史的照妖鏡,映射我們這個時代和社會的改變。
這是一個讓所有中國人始料未及的春天,武漢人感受尤為深刻,因一場疫情而起的緊張、無措、悲傷、奮鬥、馳援和奉獻,雕刻了光陰。希望太陽升起,2020年的春色依舊,武大的櫻花依舊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