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膠囊旅館」藏身居民樓 多為無執照經營

2020-12-13 人民網四川頻道

  位於珠江綠洲家園11號樓的「膠囊公寓」內,約170平米的四室一廳內疊放著18個「膠囊」。實習生 彭子洋 攝

  珠江綠洲家園11號樓,「膠囊公寓」門外並無招牌,僅用彩筆標記了一個A4紙大小的門牌號。

  近日,有讀者向新京報爆料稱,北京出現一種新型旅館,名為膠囊公寓,實際上與群租房類似。隨後,記者走訪北京3家膠囊公寓發現,它們均開設在居民樓內,外部沒有招牌。走進公寓,一百六七十平米的房子會放置約20個「膠囊」,每個空間體積約為2.5立方米,收費從每天68元到89元不等。這些商家均不具備《營業執照》及《消防許可證》,也不能開具發票。

  根據北京《關於公布本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每個房間居住的人數不得超過2人。

  門外無招牌 不帶證件也能住

  3月7日,記者通過大眾點評網,預訂了位於朝陽區珠江綠洲家園11號樓內的一間膠囊公寓。21時許,記者來到珠江綠洲家園小區,在小區內並未找到有關膠囊公寓的招牌。走進11號樓,記者按照網上顯示的地址,找到了這家旅館。其門上貼著春聯,僅在門外用彩色水筆標記了一個A4紙大小的門牌號,但也無旅館招牌。

  這家膠囊公寓由四室一廳改裝而成,面積約170平米,裝修同普通住家相同,客廳內放有冰箱、電視、沙發等,每個房間內則放有數目不同的上下鋪,它們被半封閉著,外形有些像「膠囊」。

  該膠囊公寓一名負責人媛媛(音)介紹,公寓內一個6人間專供女生居住,靠近窗戶的兩個「膠囊」收費為每天78元,其餘4個為68元,客廳及另外兩個房間為男女混住,收費也為68元。

  媛媛要求記者登記,當記者表示忘帶身份證時,媛媛沒有過多詢問,表示沒關係,可以租住。

  同珠江綠洲家園內的這家膠囊公寓類似,位於朝陽區安立路九臺2000家園2號樓內的一家膠囊公寓,不用身份證登記,也可入住。

  20平米大房間放6個「膠囊」

  記者走訪發現,三家旅館內的「膠囊」規格類似,長約2.2米、高1.25米、寬1.2米,形成一個空間體積為2.5立方米的半開放式太空艙。「膠囊」分為上下兩層,內設有電源、頂燈、衣架、換氣扇、置物架、小型滅火器、被子、枕頭等,入住者可通過拉動一扇捲簾,將「膠囊」封閉。

  3月11日,在九臺2000家園的膠囊公寓內,記者發現,「膠囊」內的扶手螺絲一拽即掉;保護個人隱私的捲簾損壞,無法正常升降;一間專供女生使用的公共衛生間雖然門可以上鎖,但一推即開。

  此外,空間狹小、空氣差也讓不少住客頭疼。這家旅館內,在一個不到20平米的房間裡安放有6個「膠囊」,窗戶緊閉,空氣流動性差,住戶們不得不整晚開著「膠囊」內的換氣扇,可即便如此,屋子裡仍充斥著一股難聞的氣味。

  與這家旅館相似,在珠江綠洲家園的膠囊公寓,記者看到,客廳內疊放有6個「膠囊」,每個房間內放置的「膠囊」則從2個到6個不等,其中放置有6張床位的房間約20平米大。計算下來,整間公寓內可同時供18名客人租住。

  三家膠囊公寓均無營業執照

  記者在三家膠囊公寓分別住了三個晚上,收費從68元到89元不等,記者離開前向店內工作人員索要發票,幾家膠囊公寓均表示沒有發票。

  被問及是否有《營業執照》及《消防許可證》時,珠江綠洲家園的膠囊公寓工作人員表示,該店具有兩個執照,「你要看的話,我這沒有,我這是加盟店,執照都在山東的總公司呢。」

  同該家旅館相同,九臺2000家園店也沒有《營業執照》及《消防許可證》。在潘家園橋華威裡2號樓內的膠囊公寓中,記者也未見到兩個證。

相關焦點

  • 北京膠囊旅館無招牌無証件也能住 男女混住感害怕
    近日,北京出現一種新型旅館,名為膠囊公寓,實際上與群租房類似。記者走訪3家膠囊公寓發現,它們均開設在居民樓內,外部沒有招牌。      位於珠江綠洲家園11號樓的「膠囊公寓」內,約170平米的四室一廳內疊放著18個「膠囊」。      珠江綠洲家園11號樓,「膠囊公寓」門外並無招牌,僅用彩筆標記了一個A4紙大小的門牌號。    近日,有讀者向爆料稱,北京出現一種新型旅館,名為膠囊公寓,實際上與群租房類似。
  • 「膠囊酒店」藏身居民小區,證件不齊被處罰!
    揚子晚報網9月7日訊 (通訊員 劉建立 記者 張斌)近年來,旅遊業發展迅速,選擇居住酒店的遊客也越來越多,酒店經營者為此由衷感到高興。不過,要經營酒店,相關手續一定要辦齊。近日,萬先生就因缺少手續被治安處罰了。
  • 130平米民宅擺了20張床經營!南京一膠囊旅店因非法經營遭查處
    ,這就是膠囊旅館,也被稱為太空艙旅館。不過近日,警方卻發現,不少居民樓裡居然也出現了膠囊旅館,不但存在非法經營現象而且安全隱患多。   開在居民樓沒有證照隱患極大 不能內   在南京建鄴區江東中路某公寓的樓內,一個130多平米的屋內,有20個"太空艙"供客人居住,雖然劃分了男女不同的居住房間
  • 兩家『膠囊旅館』被取締
    原標題:兩家『膠囊旅館』被取締對於「膠囊旅館」這一新事物,廣州坊間眾說紛紜 許諾 攝羊城晚報訊 記者許諾、甘韻儀,通訊員海宣報導:昨日,《「膠囊旅館」藏身高檔小區》見報後,海珠區警方聞聲而動,迅速查處了相關旅館。
  • 探北京膠囊旅館:一夜最高收89元 入住無需證件
    珠江綠洲家園11號樓,「膠囊公寓」門外並無招牌,僅用彩筆標記了一個A4紙大小的門牌號。  近日,有讀者向新京報爆料稱,北京出現一種新型旅館,名為膠囊公寓,實際上與群租房類似。隨後,記者走訪北京3家膠囊公寓發現,它們均開設在居民樓內,外部沒有招牌。走進公寓,一百六七十平米的房子會放置約20個「膠囊」,每個空間體積約為2.5立方米,收費從每天68元到89元不等。這些商家均不具備《營業執照》及《消防許可證》,也不能開具發票。
  • 「膠囊旅館」如何對接住房租賃新政?
    據悉,「膠囊旅館」的經營者基本都通過大眾點評、去哪兒網等旅居諮詢平臺發布信息,而這些平臺對旅店的入駐門檻相對較低,除了房屋使用證明外,只需籤署經營承諾保證書即可。如今,在國內日益興起的「Airbnb」,即為聯繫旅遊人士和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的服務型網站,其本質也與民宿無異。不少經營者認為,目前「膠囊旅館」存在的安全性問題,都可以通過技術解決。
  • 「太空艙旅館」藏身居民樓 警方緊急叫停
    近日,有市民向我們欄目反映,在南京南站附近的一個小區內出現了多個「太空艙背包旅館」,不少年輕人都慕名而去體驗高科技的「太空之旅」,可是入住後才發現,這個旅館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小區住戶表示,雖然暫時來看這樣的旅館並沒有影響自己,但害怕這樣的無證旅館會讓居民樓魚龍混雜,增加風險。
  • 北京望京「民宿」瞄準韓國房客 藏身居民樓仍入住火爆
    原標題:北京望京「民宿」瞄準韓國房客 藏身居民樓仍入住火爆   央廣網北京5月15日消息(記者劉飛 實習記者田婧瑩)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如今,在旅遊的時候,有不少人為了體驗當地民風,為了住得有特色,或者就是為了住得便宜,會選擇一些家庭旅館。家庭旅館有很多叫法,比如,民宿、客棧、農家樂。
  • 膠囊旅館
    特別是共享單車的成功案例,短短的兩年多時間就已經發展迅速,給人們的出行也帶來了方便,國家現在也是在不斷提倡共享經濟。今天看到的這個享睡空間突然想起了膠囊旅館膠囊旅館大多數只在繁忙的都市地區才有,因為日本可怕的加班文化,促使了膠囊旅館的誕生。這種旅館是幾十個整齊摞起來的「膠囊」。每個膠囊「盛放」一個顧客。
  • 新型住宿方式「膠囊旅館」遇冷的背後
    記者走進艾格文化客棧時,正值上午,四層樓內空空蕩蕩,20個太空艙基本處於空倉狀態。前臺工作人員介紹,近幾個月內的入住率僅為百分之幾,「現在住進去有七八個客人吧,一個月就掙幾百塊錢,開業一年多還沒有回本。」該店負責人之一的周先生告訴記者。在與該旅館僅有一街之隔的艾夏優格膠囊旅館內,狀況大體相同,旅店內的二十幾個太空艙僅有二人入住。
  • 北京現"膠囊公寓" 20平房間放6個"膠囊"(圖)
    珠江綠洲家園11號樓,「膠囊公寓」門外並無招牌,僅用彩筆標記了一個A4紙大小的門牌號。   近日,有讀者向本報爆料稱,北京出現一種新型旅館,名為膠囊公寓,實際上與群租房類似。隨後,記者走訪北京3家膠囊公寓發現,它們均開設在居民樓內,外部沒有招牌。走進公寓,一百六七十平米的房子會放置約20個「膠囊」,每個空間體積約為2.5立方米,收費從每天68元到89元不等。這些商家均不具備《營業執照》及《消防許可證》,也不能開具發票。
  • 「膠囊酒店」藏身居民小區 證件不齊被處罰
    荔枝新聞訊 近年來,旅遊業發展迅速,選擇居住酒店的遊客也越來越多,酒店經營者為此由衷感到高興
  • 廣州數百家青年旅舍多為無牌經營家庭旅館未來何去何從?
    記者近日調查走訪廣州市內數家藏身在小區內的青年旅舍,發現幾乎所有都屬於無證經營。在共享式旅遊概念的影響下,這些由住宅改建的青年旅舍(民宿)正逐漸成為國內外旅遊的新潮流。但由於法規對青旅和民宿缺乏統一的定義和管理標準,未來這些家庭式旅館該何去何從?無論是執法部門還是經營者本身至今仍無所適從。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膠囊旅館」
    「膠囊旅館 」日文叫「カプセルホテル」,就是「Capsule Hotel」的音譯。人們也稱之為「太空艙酒店、旅館」、「膠囊公寓」、「格子旅館」「棺材旅館」「節能青年客棧」。是日本極有特色的,充分體現日本資源節約與空間創意的便捷式旅館。膠囊旅館大多只有在繁忙的都市地區才有,因為日本可怕的加班文化,促使了膠囊旅館的誕生。
  • 無招牌、無執照 藏身民宅的「私房菜館」何其多
    儘管這些菜館因定位、價格不同,被包裝成了「平民飯店」、「家庭小廚」、「私人會所」等種種名堂,甚至發展成了花費不菲的「高級定製餐廳」,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這些藏身於民宅的菜館大多為無證經營,衛生狀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基本上處於市場監管的「死角」。  特點:位置隱蔽  7月中旬的一天,記者根據朋友的介紹,來到我市新建路某小區裡的一家「私房菜館」。
  • 「膠囊旅館」的風險,不在於小而在於管
    深談    @郭銳川    白石洲一居民樓開設廉價旅館,在房間內隔出多個「膠囊房」,經過南都「馬上辦」欄目的跟蹤報導,目前違規「膠囊旅館」已經被拆除,沙河街道也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這種被稱為旅式出租屋的「膠囊房」藏身於城中村,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不過,「膠囊旅館」的真正風險其實不在於面積小,而在於如何「管」。    白石洲的所謂「膠囊旅館」,並非太空艙型的那類「膠囊旅館」,而是通過改變房間結構違規分隔出來的「房中房」。由於城中村大量建築屬於沒有完整產權的違法建築,大量旅式出租屋圖紙未曾向有關部門報備,因此成為監管上的盲區。
  • 南山膠囊旅館被查封 刷二維碼入艙費用10多元/時
    深圳南山警方昨天通報表示,位於科技園的膠囊旅館是新型「黑旅館」,目前已經被查封。深圳警方提醒,發現身邊有這樣無證經營或存在消防隱患的「膠囊旅館」,請及時撥打110進行報警。陳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共享」膠囊旅館就位於南山科技園,也就是他工作單位附近的一棟居民樓裡,聽同事的介紹後覺得是一個午休的好地方。「挺方便的,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能入艙,入艙後就開始計費,而且使用的床單枕巾看起來還算乾淨。」陳先生說,膠囊內有個小換氣扇不斷地換氣,所以空氣流通也算可以,此外這個膠囊旅館收費並不高,午休一小時左右花費不過10多元。
  • 福州多數膠囊旅館因消防安全隱患多 已關門停業
    原標題:消防安全隱患多?福州多數「膠囊旅館」已關門停業,業內人士這麼說…從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到共享雨傘,共享經濟以越來越多的形態在各大城市現身,現在共享床鋪的概念也開始火爆。那麼,在福州有沒有這樣的共享床鋪,或者說是"膠囊旅館"和"太空艙"酒店呢?
  • 觀音橋紅鼎國際居民樓變「外賣樓」 樓內100多家外賣店都無證經營
    重慶晨報訊 昨天,本報報導了南坪萬達銘邸小區居民樓內暗藏無證經營外賣店的新聞。新聞見報後,又有讀者向本報反映,居民樓內藏無證經營外賣店遠不止這一處,觀音橋紅鼎國際A座的情況更加堪憂,居民將這棟樓戲稱為「外賣樓」。  外賣成風,每層樓都有外賣店  「紅鼎國際都快變成外賣樓了,每天飯點坐電梯都要排隊。」
  • 成都荷花池無證「膠囊公寓」 100平米住20人(圖)
    4月9日,位於成都天仙橋南街一棟居民樓內的「膠囊公寓」,一位租客嘗試爬進房間。  4月9日,成都人民北路二段盛世荷花針織批發城8樓和12樓兩間居民樓,被改裝成多個「膠囊公寓」。「旅館老闆」出示的營業執照顯示並無經營旅館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