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歷史,在卷帙浩繁間與你相遇

2020-12-11 澎湃新聞

編者按

北大「強基計劃」正式啟動

涵蓋十大北大「A+」強勢基礎學科

從浪漫文學到嚴謹數理

從文物之美到哲學思辯

從邏輯推演到縝密實驗

從科技攻關到醫者仁術

選擇北大「強基計劃」

就是選擇廣闊未來與無限可能

以「強基計劃」,育「博雅人才」

你的精彩,北大與你共同見證

在北大強基計劃學科直播中

北大歷史剛剛亮相

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

北大歷史的的底蘊與風採

北大歷史學系介紹

主講人介紹

何晉,現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歷史學系副系主任,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先秦史、歷史文獻學。

01

歷史沿革

北大歷史學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師大學堂設立的史學堂,是近代中國最早建立的史學教育科系。

1910年3月,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的中國史學門正式開學。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同年8月,校評議會依新制將中國史學門改稱史學系。

1952年院系調整,一批史學界精英的匯入使得北大歷史學系的師資陣容得到進一步擴充,歷史學科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益發突出。

百年來,本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歷史目光和淵博知識的人才,他們在各條戰線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實事求是的優良學風,嚴謹紮實的治學態度,承前啟後,代代相傳。李大釗、朱希祖、馬敘倫、陳寅恪、陳翰笙、傅斯年、李濟、董作賓、孟森、錢穆、陳垣、陳受頤、顧頡剛、鄭天挺、翦伯贊、鄧廣銘、周一良、蘇秉琦等傑出的史學家都曾執教於此。

02

專業一覽

目前,歷史學系本科下設歷史學(中國史)、世界史和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3個專業,另有1個「古典語文學」項目。學生入學第一年不分專業,統一學習專業基礎課程,打下寬口徑研究基礎,厚植史學素養;第二學年起由學生根據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選修相關課程。

1

歷史學(中國史)專業

本專業旨在培養國家、社會需求的具有史學素養的綜合性人才和將來從事中國歷史研究的專門人才。課程設置「二路並進」:既有以縱向時空為軸開設的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方向」,又有分橫向領域講授的經濟史、社會史、民族史等「專題」。

中國史專業核心課程中國古代史(上)中國古代史(下)中國歷史文選(上)中國歷史文選(下)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低年級小班研討課(系列)史學概論世界史通論

2

世界史專業

本專業旨在培養國家、社會需求的具有史學素養的綜合性人才和將來從事世界歷史研究的專門人才。宏觀層面,按照區域劃分設置古代東方文明、古希臘羅馬史、中世紀歐洲史、歐美近現代史、亞非拉近現代史等地域史;中觀層面,以國別劃分為英國史、美國史、日本史等國家史。

專業核心課程古代東方文明外國歷史文選(上)古希臘羅馬史外國歷史文選(下)中世紀歐洲史外文歷史史料選讀(上)亞洲史外文歷史史料選讀(下)歐洲史低年級小班研討課(系列)拉丁美洲史史學概論非洲史世界史通論美國史

3

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專業

本專業由北大歷史學系、外國語學院、元培學院聯合設立,旨在培養素質高、學識寬闊、基礎紮實、適應力強的國際文化交流人才,並為相關學科輸送高質量的研究生人才。由歷史學系的教師特別是世界史專業的教師負責組織實施世界史方面的教學和學術研究訓練,由外國語學院各系負責組織實施相應語種的語言教學。學生選擇外國語範圍包括德語、法語、日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波斯語、葡萄牙語、希伯萊語、泰語、印尼語、烏爾都語等除英語之外的各類語種。

學生進行充分的專業培養後,將能夠熟練地運用至少一門英文以外的外語進行交流,具備較好的聽、說、讀、寫、譯等綜合能力;了解人類文明的一般發展歷程和世界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學術史和最新動態;並對世界各區域與國別的歷史、文化、政治、社會的概貌與特點,有比較深入的認識,有較強的獨立研究或實際工作能力。

「外國歷史部分」專業核心課程「外國語言部分」專業核心課程(二年級開始)史學新生導學非英語的外語專業核心課程世界史通論

古代東方文明

古希臘羅馬史

中世紀歐洲史

亞洲史

歐洲史

拉丁美洲史

非洲史

……

4

古典語文學項目:拔尖人才培養(二次招生)

「古典語文學」自09年首屆招生至今已有11年,面向中文、歷史、哲學、考古、藝術、外國語和元培學院大二同學招生,目前設有中國古典語文學、西方古典語文學、亞非古典語文學和印度古典語文學四個分流方向。旨在為國家培養一批既精通東西方古典與古典語言,又有時代意識與創新精神的學術骨幹,會通中外文明,致力於未來的中國文化建設。

項目培養方案遵循「經典+語文」的基本思路,實現跨學科人才培養,達到對「古典」進行綜合整體研究的目的。力求使學生既要有「工夫之養成」,有紮實的語言功底與古典的閱讀能力,又要有「思想之錘鍊」,有必要的哲學素養與思想的創新能力。

03

人才培養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目標是將「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培養綜合素質優秀的歷史學人才。

1. 歷史學專業的培養實行學分制,進校後在一年級學習中不分專業,二年級後進入專業學習。

2. 實施經過細化具有靶向意義的生活導師、學業導師、科研導師的「三師」制度,在生活、選課、學術、科研訓練等方面給予指導。

3. 充分發揮小班制優勢,並在尊重學生學術興趣與個性差異的基礎上靈活設置個性化培養方案。

4. 學生進入高年級後,導師將根據情況吸納同學參與自己的項目課題研究,引領同學參與最前沿的科研任務,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鼓勵同學撰寫高質量的學術科研論文。

5. 鼓勵、支持拔尖人才參與境外研修學習、暑期學校、短期考察等活動,鼓勵學生撰寫研究論文,積極參加各類國際學術會議,讓學生接觸世界科學文化研究最前沿、融入國際一流學術群體,更具世界眼光和胸懷,在國際上發出中國聲音。

跨學科培養:學部內可選課程

通識與自主選修課程

大二暑期社會田野調查

大三歷史遺蹟考察

04

發展前景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畢業生,過去十多年的統計中,約有60-75%的學生通過免試保送到本系、本校其他院系或外校攻讀碩士研究生;近20%的畢業生去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繼續深造,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也有學生選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各類教育和文化出版機構直接就業。

2019年應屆畢業的50人中,國內升學24人,佔比48%;境外深造19人,佔比38%;就業7人,佔比14%。

在北大學歷史,是什麼體驗?

北大歷史學系學生的學習體驗

一年又一年,北大迎接著一批批渴求知識與真理的青年,莘莘學子在這裡找到前行的方向,在基礎學科的奧秘世界中暢行,以恩師的教誨和先哲的智慧為杖,攀登向基礎學科領域更高的山峰。這裡是專業學習的起點,赤子初心的故鄉,宏圖遠志的基石,是一代代北大人夢開始的地方。讓我們一起走進燕園學子的回憶,聽聽他們和基礎學科之間的故事!

1

王安然

歷史學系歷史學專業2019級本科生

畢業於北京101中學

我與北大歷史學繫結緣於高二的史學夏令營。短短幾天的時間,我聽到了很多教授的課程,感受到了歷史學系的溫度,還結交了很多志趣相投的同學。表面上看上去非常嚴肅非常專心於學術的老師們,其實也有著非常可愛風趣的一面。我認為學歷史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信念。

對於歷史學,我認為歷史的魅力正在於其厚重與博大精深,在於對史實的了解,探尋歷史事件的真相,也在於理論的架構,從中尋找歷史車輪的行進方向。而歷史又是一個富有人文關懷的學科,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在現在這個不斷向前發展的時代,歷史依舊不可或缺。史學人要學會鑑古知今,要回頭看一看來時的路,並且從過往的腳印之中找到前進的方向。這是史學人的使命和信念。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歷史文選、世界史通論、歐洲史、中國古代史等課程都讓我受益匪淺,北大歷史學系就像是一座未知的寶庫,在這裡隨時會遇到不一樣的驚喜,隨時會有未知的收穫。在這裡的每一天都非常充實、非常快樂、非常飽滿。

「歡迎大家加入北大歷史學系!我們在燕園等你!」

2

何天

歷史學系世界史專業2017級本科生

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在專業選擇方面,我進入歷史學系後有幾種選擇:中國史、世界史、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古典語文學。本科階段的專業劃分並沒有那麼細緻,更多的是了解和打基礎。我選擇世界史主要還是因為對世界近現代史的興趣。無論是選擇世界史還是中國史,都需要選擇相對應的課程,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大家穩固良好的史學基礎。而到了大三,開始學年論文的寫作時就需要體現出自己的興趣偏好,這往往與研究生選擇導師相關。

外國語言和外國歷史是在英語之外再學一門語言和相對應的國家的歷史,較之中國史、世界史這種傳統的項目來說壓力會更大。如果對經學比較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考慮中學古典班,如果對古希臘羅馬史感興趣可以考慮西學古典班,如果對兩河流域、古埃及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考慮亞非古典班。

另外,我還修了雙學位。回顧在北大三年來的學習經歷,我覺得有三個特點:通識教育、循序漸進和種類豐富。就通識教育來說,大家需要學習一些其他院系的課程。北大所要塑造的是一個完整的「人」,或者說是具有豐富視野及知識面的未來領袖,而非僅僅教會我們一技之長。

3

黃鴻

歷史學系中國史專業2013級本科生

2017年本科畢業後留系工作兩年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

要學好歷史學必須掌握史學研究的方法,也需要有毅力和韌勁。歷史學對於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和閱讀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學生有「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邏輯能力,還有「幾分史料說幾分話」的嚴謹態度。

歷史學系四年的本科培養不僅是對學科的培養,更多的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儘管如今我已不再進行史學研究,但本科階段的學術品質和能力培養卻深入骨髓。

對於畢業前景的問題,多數同學在本科畢業後會選擇在本系、其他院系或高校、出國留學進行深造。從就業角度而言,本科生的就業路徑主要有公務員、教育、媒體、自主創業等;研究生的就業路徑大概分為高校或研究單位、考公務員、中學教師、媒體這四個方向。此外,近些年來就業方向逐漸多元化,也有不少同學進入銀行、金融、網際網路等領域工作。

作為歷史學系的畢業生,我要感謝歷史學系四年的本科培養,讓我從一個青蔥的少年走向成熟,也從一個史學小白走向入門。在這裡收穫的不僅是知識和能力,更加感受到歷史學系的深度和溫度,學術氛圍和人文關懷。

「我祝願每一位懷有史學夢的學子能夠到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學習,領略史學的斑斕和精彩。最後祝大家好運,高考成功!」

4

翟浩帆

歷史學系歷史學專業2019級本科生

畢業於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學

踩著史學營的尾巴來到燕園,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歷史學專業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很多人都對歷史學很熟悉,因為歷史學研究的是我們的過去,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對我們的過去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你可能看過百家講壇、閱讀過或嚴肅或活潑的歷史著作、和同好們暢談過時事。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歷史學專業往往被很多人誤解。比如,歷史學並不等於考古學,歷史學也根本不是死記硬背,更不是簡簡單單地掌握史實。我在選擇歷史學習之前,對它也沒有深入了解,只是憑著一腔對歷史故事的熱愛。所以,我才覺得有必要向大家介紹一下我所了解的歷史學,希望你因為熱愛和了解才選擇這個學科,選擇歷史學最強的北大。

史學既有科學的意識,又像藝術一樣美妙動人。歷史的長河溝通了過去和未來,浩如煙海的史籍裡,不僅安放著個體的靈魂,蘊藏著民族的氣質,更凝聚著千年來人們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特有看法。

史學提供一種特有訓練,我們能從一些看似枯燥艱澀的東西中領會到一種學術的境界,掌握一種求真的技能,積累一種貫通古今的智慧,培養一種對人類命運的關懷。

下面,我想談談我眼中的大學歷史學習。歷史學沒有標準答案,而是要求我們儘可能多地掌握各種不同的答案。歷史學追求的不是絕對正確,而是多樣化的理解。我們掌握的不僅僅是基礎史實,不是某人與某時在某地幹了某事,而是不斷追問史實之下的動因、影響,區分何為事實、何為價值;在不同視角、方法、立場下,力求對這一史實有更全面的了解與把握。

歷史學沒有所謂的捷徑,依靠的是扎紮實實的閱讀和寫作。歷史學系對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要求是很高的。以朱孝遠教授為例,他希望學生們最好養成每天寫3千字的習慣,一個月寫9萬字,一年寫108萬字,4年寫432萬字——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要鑽研學問,必須勤奮刻苦。

希望你是因為了解和熱愛才選擇這個學科,學歷史需要理想,需要熱愛,需要坐得冷板凳的精神。如果你真的熱愛它,那麼在燕園你會有無限的寶藏與歡樂。在北大歷史學系你會遇見風格各異的名師,無論你對古代史醉心已久,還是對中國近現代史頗有興趣,抑或是對世界史了解頗多,這裡都有最全面、最卓越的學習資源。更重要的是,你可以跳出教科書的說教,親身體會自己找史料、找問題,並解決這一問題的趣味。探索、思考、發現——這是一個多麼令人著迷的過程。

閻步克老師曾給所有的學習歷史的學生這樣的寄語: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詩長徵上,不能只有眺望遠方的人,更要有回首過往,在燈火闌珊處挖掘經驗、警示和教訓的人。而我們北大歷史人就是這樣一群十年飲冰、難涼熱血的人。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我在這裡等著你的加入。」

百餘年來,北大歷史學人以接續民族文化薪火,擔當家國大任為使命,鑑古知今、繼往開來,為祖國各行各業貢獻了一批棟梁之才。願在本科學習的時光裡,你我能一同為真理求學、以鐵肩擔道,「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想了解更多內容

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訪問北京大學招生網

相關連結

來源: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招生辦公室、新聞中心

原標題:《北大歷史,在卷帙浩繁間與你相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卷帙浩繁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卷帙浩繁,卷帙:書籍或書籍的篇章。形容書籍很多或一部書的部頭很大。出自: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6回:「卷帙浩繁,也恐一時紙價騰貴,貲力不給。」卷帙浩繁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比喻書籍眾多紛繁。卷帙浩繁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卷帙浩繁(juàn zhì hào fán)成語釋義:卷帙:書籍或書籍的篇章。形容書籍很多或一部書的部頭很大。成語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6回:「卷帙浩繁,也恐一時紙價騰貴,貲力不給。」
  • 今天,北大為你而開放
    請你來看一所被當作「景點」的大學先拿出「一分鐘」時間了解一下北大吧點擊上圖,這裡每一分鐘都值得反覆體會頤和園、圓明園、北海公園這些北京城裡的皇家園林可能你都知道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北大校園又稱燕園前身就是明清兩代皇家園林校園內堤島穿插
  • 北大原創MV《四海一家》一起來聽!
    編者按我們期待一場相遇在這首歌裡北大國際文化節原創MV《四海一家》正式發布從太平洋的風到撒哈拉的雨在人心間,共流衍,同激蕩歷史很長,想近距離看看?沒問題!在北大,雲上參觀世界各大高校的博物館!北京大學將聯合多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博物館,以在線展出+在線講座形式,圍繞藝術、人文、歷史、自然等相關話題,面向各大學師生及感興趣的公眾,介紹博物館所珍藏的人類文化瑰寶。
  • 北大宣傳片不必總靠翻歷史書度日
    它一改此前北大校園宣傳片中側重介紹歷史文化的厚重風格,為觀眾講述了北大「理工男」何小冬與「藝術女」江小夏的校園戀情。該片導演、北大藝術學院副教授陳宇稱,以愛情切入旨在反映學生的成長曆程。不足兩天,該片在網上的點擊量超過50萬次。(《新京報》5月10日)  將北大114周年校慶的宣傳片拍成有關愛情的「微電影」,打破了以往所有北大宣傳片的風格。
  • 北大體驗系列宣傳片:選擇北大,是在選擇什麼?
    在北大加入社團   你會——   聊不完的   人生和世界   看不夠的   湖光和塔影   在北大談戀愛   你會——
  • 北大學霸筆記,是我給你的「情書」……
    編者按 無論你是北大人 抑或正走在成為北大人的路上 一定都有一本本筆記 它們不僅是「學霸的獨門秘籍」
  • 今天,北京大學舉辦校園開放日,來看看吧,北大校園真是漂亮!
    先拿出「一分鐘」時間,了解一下北大吧頤和園、圓明園、北海公園,這些北京城裡的皇家園林,可能你都知道。一所需要「攻略」的大學你是想去圖書館,感受卷帙浩繁?還是去未名湖邊,擁夏日涼風入懷?或是走到寧靜的賽克勒博物館裡追古思今?或者想去各個院系近距離地體驗一把大學生活?趕快收下這份校園開放日的全攻略,帶你用正確的打開方式進入北大。
  • 北大賞秋地圖來了
    在北大的秋天裡,我終於與你相遇。元寶楓推薦觀賞點:湖心島、臨湖軒西南側曾驚豔園子的盛夏碧綠,轉眼間叫金黃爬滿了邊緣>在鬆軟的金色草坪上,捧一本書,凝神靜思,享受陽光的溫暖,樹影的斑駁,倏忽間,步履匆忙間只有融融金色留在心間。
  • 北大建築群被拆 學者:應有保護歷史的自覺
    在人們眼中,砍掉的不只是大樹,拆掉的不只是老樓,而是在傷北大的校園文脈!   通觀海外各名校,無不注重保護歷史文脈,上百年樓齡的建築比比皆是,仍然具備重要的實用功能。  6月5日,北京大學原16-18號樓院內的10棵大樹被砍伐,許多學生到現場「悼念」大樹。在人們眼中,砍掉的不只是大樹,拆掉的不只是老樓,而是在傷北大的校園文脈!
  • 北大福袋 | 健康、平安,「屬」於你
    北大福袋 | 健康、平安,「屬」於你 2020-01-29 1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燕園在雲端:港澳臺高校學子的北大暑校側記
    疫情可以阻隔線下的相遇,卻不能阻擋學子們求知求學的赤忱之心。大師身旁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讀書,來自香港大學、澳門大學、臺灣新竹交通大學等12所港澳臺地區高校的230餘位學子,在這個夏天選擇了北京大學暑期學校 ,選擇了與燕園來一次雲端相遇。在這次別具一格的「線上暑校」之旅中,他們會在「雲端」與燕園擦出怎樣的火花?
  • 把北大「穿在身上」!
    編者按 據說,你一定能 從一個北大學生身上 找到北大的痕跡 可能是言行、思想、氣質
  • 二十四史卷帙浩繁,此10佳句已成經典,讀罷可受益終生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所以將與《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
  • 與你相遇是青春最美的風景
    或許,一個選擇題的對錯,填志願的時候瞬間的決定,都可能讓我們成為陌生人,一系列錯綜複雜的巧合成就了我們最終的相遇。這便是應當保守珍稀的我們的小幸運。在小編畢業一周年的時間裡懷念一下我的網紅大學,西南大學,我的小幸運。
  • 2018,北大資源紫境府給了市場哪些借鑑意義?
    2018年伊始,北大資源紫境府便被多家媒體甚至房企列入重點關注名單。該項目受到業界如此重視並不是沒有道理,承載北大資源TOP系全國首子之名,紫境府不僅是對頤和系的全線升級,同時,拋開城南新川腹地區域優勢不談,該項目由內而外近乎於「苛刻」的打造手法,也給了追求極致的峰層人群更多想像空間。
  • 俄羅斯藝術+歷史=國家歷史博物館——北大女博士俄羅斯旅遊記(4)
    它正是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博物館華麗麗的內景遊歷一個國家,從歷史博物館開始,應該算得上是追本溯源,開門見山吧,當然也是了解一個國家簡便討巧的辦法,所以我們的第一站就定在國家歷史博物館。帝王將相、金戈鐵馬終究冰涼,還是這嬰兒咯咯的笑聲讓歷史瞬間在我眼前就變得粉嫩而溫暖。高寒之地的俄羅斯,雪橇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這裡的一件卻被做成了鵝媽媽的樣子,真是貼心又絕妙。
  • 登山、作詩、環球旅行...這位北大院士真酷!
    北大西門這是王詩宬與北大初相遇時的場景,彼時他正在思考一個數學命題——任意六個人中,如果其中沒有三個兩兩認識,則一定有三個人兩兩不認識。20世紀70年代,王詩宬(左二)與知青小組成員合影「因為當時想著這件事情,碰到一個老師就問他,他說你去問姜伯駒。」
  • 吉林北大壺滑雪場旅遊度假區
    如果你是初學滑雪的「菜鳥」,盡可以在北大壺與冰雪親近,追逐漫天的雪花,親吻潔白的雪道,凝視綽約的霧凇,融化在「快樂並夢幻」的童話世界;  如果你是滑雪高手,從海拔1000多米的山峰縱身滑躍,高遠的碧空,金色的陽光,撲面的雪花,他們與你一同飛馳,迸發出天人合一的魅力和激情。
  • i1898直播間風花雪月北大校友大理歡樂節系列活動直播驚喜來襲
    今晚20:00,i1898直播間風花雪月北大校友大理歡樂節系列活動直播驚喜來襲!讓我們一起走進大理非梵酒店,與北大校友齊聚洱海!歡迎關注,分享傳播。
  • 北大,永遠的先鋒者
    北大教授、文藝評論家謝冕這段話,清晰地鐫刻在北大90年校慶紀念文集的扉頁上。一個國家處於上升期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這個國家開始擁有她的「造夢」能力,她的國民尤其是青年,始終懷有「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之心,自信地談論夢想,並為之付諸行動。120年前,在大清帝國危如累卵的變局中孕育著一個關鍵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