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可能是少數知道沒有外國遊客的櫻花季的京都是什麼樣子的外國遊客」,這是我發給朋友的一句話——這句話有個悖論——無論我出現在京都的什麼地方,那裡就有了一名「外國遊客」,於是那種封閉的,純粹的沒有外國遊客的狀態就被打破了。但是如果我不在,就不能觀察「沒有外國遊客的京都」。
這就是量子學結界下的京都,如同薛丁格的貓。
以上又是我中二病的碎碎念,別管。
能在此時造訪京都,是屬於我的機遇,千載難逢。這樣一個熱門季節,幾乎沒有觀光客,享受原汁原味的風光,原汁原味的狀態,原汁原味的人文,再多少錢也買不到的體驗。
更萬幸的是,我足夠敏感,可以發現安靜中的不一樣,不僅著眼於鏡頭,著眼於眼前,也有能力體會氛圍中微妙的不同。並且有能力表達出來,分享給別人,讓其他人也可以想像。所以並非孤獨地或者毫無察覺地欣賞到了這樣的景色。
在線賞櫻第一要訣:代入你的想像,代入關於日本的回憶(無論是來自自己的旅行經驗,還是動畫漫畫日劇小說電影),會看得更多。
關於櫻花季,要說的第一條是,如果第一次到京都,不要選櫻花季。京都和櫻花季在某種程度上是衝突的:花期太短,追花的心太急,會對京都失焦,錯失這都市磅礴的魅力,萬櫻障目,不見京都。
初次前往京都,盛夏和隆冬最好,綠意和雪。或者紅葉季也行,園林的秋色在那裡。
第二個要點是,各大網站的賞櫻攻略可看不可信,作為參考就好。從我的感受,大部分人的賞櫻攻略要麼東拼西湊,要麼殘缺不全,用自己有限的見識妄圖描繪整個櫻花季,聽從這些攻略,大約能拍出一些人人都拍得出來的網紅照片,但是很難說是恣意享受屬於自己的旅程。
既然賞櫻之旅不建議作為初訪京都之旅,那麼再訪京都時,該看什麼,心中已大致有數。四個字:從心所欲。這樣才能「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還有條TIPS,算是我的教訓:我千算萬算,看日本官方的「賞櫻百所」,算海拔,記經緯,忘記一件最重要的事,【櫻花品種】。
除了早於櫻花季的寒緋櫻,河津櫻和枝垂櫻是早開的,再然後是吉野櫻、山櫻,之後是八重櫻。吉野櫻最多,全國70%,各種花開預想都是以它為參考。
論華麗,以枝垂櫻為最。那些以「單獨一棵樹」聞名的櫻花,全是枝垂櫻。比如醍醐寺的百年櫻樹,比如東寺、高臺寺、二條城的夜櫻,都是以賞枝垂櫻為主。花期比「花開預想」的滿開日要早三天到一周。
我上一篇公眾號發出來,有人提醒我,京都御所的櫻花已經開了。
於是我匆匆前去。正是枝垂櫻。
那天我算知道什麼是櫻吹雪了。一陣風來,漫舞繽紛。風大,天藍,櫻瓣飄得很遠,一線向天涯那種。運氣好的時候,人站在樹下,落櫻撲面而來,除了傻笑也幹不出別的事了。
櫻吹雪的照片是拍到了,但是並不能展現拂面之櫻雨,以及人的心情。
西向天涯
天龍寺
天龍寺在嵐山,地勢稍高,所以花期要延後兩日。
我到的時候只有五分開。五分開的櫻花和滿開的櫻花絕不是一回事。因為櫻花的花骨朵瘦而幹,枝條沒有葉子,只要不開,就顯得枯萎,滿開以後截然不同。
然而即使是五分開,都已經籠罩整個天龍寺,滿開是何等的景象不敢想。
天龍寺不止櫻花,它家園林百花齊放,都在春天。
我以為周二人不多,結果漫山遍野小情侶。在竹林,一對和服小年輕迎面奔向我,請我幫他們拍照。俊男美女,十幾二十歲,林中站定以後,一人掏出一個狐狸面具。質感非常高級,磨砂純色,描金繪彩,一者暗紫朱紅,一者灰銀漸變,兩人戴上,似妖似仙。我也是傻,忘記用自己的相機拍他們一張。
嵯峨小火車終於不是一票難求
竹林小徑
遇到狐面情侶的地方
嵐山一帶寺廟眾多,大多種有櫻花,但都不算密集。
三步一寺五步一院,料金500到1000,靈魂和荷包的雙重拷問,進是不進?
常寂光寺的櫻
哲學の道
京都有名的賞櫻點,位列日本賞櫻百所之一的哲學之道。能在京都列名,自是非同小可。要看櫻、溪、以及古色古香的日本小院,此路合適。
最重要的是,哲學道上的櫻花,鋪天蓋地壓境而來,大有櫻花封道寸步難行的氣勢——請看圖。
這條路有名,因而人也多。不過日本人賞櫻乾淨,不碰花枝,不搖樹幹,不大呼小叫,不扎堆擋道,不邊走邊吃邊吃邊扔。我一點也沒覺得煩躁,有時候舉著相機拍照,都感覺不到周圍的人流。
這個阿姨,人雖不是美若天仙,可是活得很仙。騎著自行車來,往溪邊一坐,自行車架在一旁,不拍照不看書,寒風中開一罐啤酒,周圍人來人往均不在意,旁人長槍短炮地拍攝也不放在眼裡。
淡然瀟灑,醉臥紅塵。
隨便一個路人,上來就是一場櫻吹雪。
櫻花把所有的平凡都變成詩。
我沒準備拍她
她沒打算讓我拍
剛剛好經過
另外,在沒有遊客的季節,還能看到一些奇妙的場面。
哲學道上多橋,有兩橋相鄰,橋上各站一個老法師(玩攝影的中老年男子),都想拍對面的風景,都把對方的風景佔據。兩位老法師就在熬,看誰能把對面的先熬走。我施施然路過,對二位分別行了一個注目禮。
清水道·二三年坂
之前我說,我拍不了京都,拍不出它亦古亦今的滋味。
其實,如果不追求那種根本不可能拍出來的「真正」的京都,那麼在最熱門、遊人最多的清水道,二三年坂,祇園一代,就能拍出至少符合標準的京都。
男生和女生的和服都很好看
清水寺也有櫻花樹,開在路旁,開在高臺。
最棒的部分是因為地勢夠高,俯瞰繁華,夕陽與櫻同在。
東寺
東寺的野櫻廣告是到處張貼最多的。
白天門票1000,晚上門票1000。白天可以進殿,晚上不知道能不能進。
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垂枝櫻是粉色的,並且可以搭配京都最高的五重塔。
我沒去看夜櫻的主要原因有兩個:1、捨不得票錢。2、下雨,冷。我至今靠著在菲律賓上學時的衣服過日子。菲律賓是熱帶海洋氣候……
東寺也有寶物館,還有一個抄經堂。裡面幾尊八部眾的雕像,是古物國寶,堆在角落裡,缺胳膊少腿,特別有趣。(不能拍照。)
我看了心想:不愧是真言宗的大本山,密教果然不同一般。順帶一提,醍醐寺也是真言宗的大本山。佛教的各種宗各種派,我到了伊勢神宮再寫,把神道教和日本佛教放在一塊寫。現在先不說。
醍醐寺
這是我後悔莫及的地方。
醍醐寺是京都賞櫻第一,甚至可說全國【寺廟】賞櫻第一。我晚到了三天,與滿開失之交臂。心中無限惆悵。
即使如此,朋友們看了照片依然說:夠美了,你還想怎樣?
我說:如果醍醐寺的頂峰風貌是100分,那我見到了10分,拍出來2分。
除了花期稍遜以外,我到醍醐寺的那天也是此次造訪日本以來天氣最差的一天。
天空是沒有任何層次的白,慘白。糟糕極了。
原本不想放照片,不過既然「在線賞櫻」已經開門營業了,那還是放出來。給大家看看。照片不夠美也有好處,不會喧賓奪主大家以後看到實景。
這裡有個小貼士:醍醐寺很大,分成若干院落。院落之間的道路種植的是吉野櫻,花期晚一些。上面可以看到,正是滿開。院落裡面則是非常壯觀的巨無霸級的枝垂櫻,花期要早一些。
重點則是:進院需要門票,不進院則不要。所以早點去賞枝垂櫻,如果二刷吉野櫻,可以不買票。
如果在繁盛的時候
這些史詩級的樹會更加美麗
其實敗花期也有美麗之處:櫻吹雪。風一吹就落。
我說:不行,天色太差太悽涼,我看著就像掉頭髮,心疼不敢看。
朋友教育我:頭髮掉了不再來,花瓣落了還會再開,怎能一樣?
言之有理。
一地落櫻
醍醐寺有宮殿、有唐門、有小湖、有朱橋、有水上樓臺、有寶物館、有頂級園林、有古塔,櫻花的種類也全,該它的天下第一。
八重櫻,重瓣櫻花
山科·蹴上
每一個在京都住過一段時間的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賞櫻地。
山科就屬於一個人煙罕至的私藏。
我的好朋Jenny曾在京都住過一個月,山科就是她的私藏。她再三囑咐我,這地方你可別抖出去。
哈哈哈,我說來不及了,我已經往ins上抖了。
山科的精髓在於靜。它幾乎沒有被推薦過,連日本本國的觀光客都幾乎沒有。
附近有一個以紅葉聞名的古剎(也是小眾名勝,很多所謂獨門攻略都沒有提)昆沙門堂。在這個地方,可以看到櫻花+油菜花的奇妙搭配。
我走在路上,一邊走一邊谷歌,看到谷歌提示:這裡有山科遊覽船。心想:一個小破渠子還能有遊船?結果,剛想看完,就走到橋上,這船就來了。不僅有船,還是資格的遊覽船,船上還有導遊。船上遊客看到我(我是岸邊僅有的遊客),紛紛拍我,還向我打招呼。
我當場就向小破渠子道歉了。
蹴上是一截廢棄的礦工鐵道,有個10度20度的斜坡,拍照非常好看。但是,這裡沒有老法師。是和服小情侶的天下。每截鐵道上都有一對小情侶自拍,手機放在前方,調好定時。動作都一模一樣,一共三套:1、坐下來面對面作輕吻狀。2、手拉手,單腳分開作搖搖欲墜狀。3、背影。
我在INS上搜了一下,拍出來的照片也是全是這種。創意實在有限,作為一個長者,我替他們捉急。不過,年輕人有青春護體,其實怎麼拍都好看。
作為世界的觀察者,我很喜聞樂見這樣的場景。我不追求鏡頭下無人空曠的美,我喜歡拍到這個地方原本的樣子。
從山科到蹴上有一條步道,叫雙林聖參道,步行需要2個小時。谷歌不到,地圖沒有。這條步道以紅葉季最美,櫻花季也不錯。昆沙門堂前面有地圖,有心人不妨一尋。
鴨川
上一篇公眾號我重點提到了鴨川。
賞櫻也是重點,可惜,幾乎所有的攻略都忽略了鴨川。大概是因為鴨川不屬於「景點」。我到鴨川的時候小雨綿綿,借了旅店的傘,走在小河邊,非常清新。不過我的路程一點都不小清新,一口氣暴走13公裡,驚人。
鴨川足夠長,到處都有精華。最好學村上春樹,來一段慢跑,10公裡,從南到北或者從北到南。岸邊不分時間很多跑者,也有很多騎單車的人。
對我而言,鴨川是我賞「滿開之櫻」的起點。
買一杯熱的抹茶拿鐵,坐在樹下,風起櫻落,我也活成了一副畫,一首詩。
無人欣賞沒有關係,也許不知何處看風景的人也在看我。(比如正在看這篇公眾號的你。)
本尊終於出場!我就坐在這個地方發呆。
四下無人我的時候我還唱歌:
飄零在你眉間愁上繞
飄在鬱鬱寡歡我的眼角
繁華人間也需多情換寂寞
何況孤單困住一個我,在紅塵漸老
今夜身在哪裡好
好夢哪裡找
啊該去何方只管隨風飄
明朝管他是明朝
我不愁也不寂寞,重在最後一句:明朝管他是明朝。
唱這歌的時候,我想起某神級姑娘:住青旅的時候買了一瓶梅酒,放在床邊,半夜三更四下無人的時候偷偷咕咕喝兩口。打破禁忌偷偷喝酒的快樂。(青旅房間一般禁止吃喝。)
啊,多有趣的人——「忽然覺得人間微醉好入眠,莫計夢醒花落知多少。」
嵐電·櫻花隧道
我把視頻拼接了一下
公眾號一篇文章只允許三個視頻
有點可惜,我本來準備了二百萬個
再次感激我的適逢其會,車頭車尾看櫻花都不需要競爭上崗,沒人和我爭。嵐電不是觀光列車,是居民上下班的通勤小火車。人家就是這種環境裡通勤,日子沒得說。
照片好看,但是拍攝不易
10分鐘一輛火車,拍一次等10分鐘
拍了視頻想拍照片,又是10分鐘
坐一趟就不止10分鐘了
我買了一日券,可以無限次乘坐。來來回回很多次,有些時候,鄉間小站只有我一個乘客在等。那種沒有站只有臺的木頭搭的小站。
我,一個行走在春天的旅人。感覺很棒。
關於嵐電,有一個提醒:這個地方是中國的網紅目的地。所以櫻花季的時候中國人很多,體驗不會太好。如果要去,對這個情況要有一個心理預期。
當地居民被中國遊客騷擾得也很厲害,貼了很多中文告示:嚴禁進入,私人房產(只有中文,沒有英文日文韓文。)。要去的話,一定不要打擾別人。
私藏·賞櫻第一聖地
我的私藏是誰也帶不走的。
真正的賞櫻第一名勝只有二字:偶遇。
是街角不期而遇,是人們的生活,是坐在火車上忽然看到的窗外。那些櫻花不是組成陣列等人來拍的,而是開在小巷路旁。
有時候偶遇一個小院子,一個路口,幾棵櫻花絢爛地看著。一個老婆婆推著購物拐杖兩用車緩緩走過,或者一群高中生騎著自行車走過,或者一個幹練的職場女性快步走過。這樣景象是鮮活生動的,是可以衝擊人的記憶的,會成為多年以後關於一個地方的回憶,是一個場景。
是除去了我這個旅人,櫻花季節本來的模樣。
是每天走來走去的我,在不可複製的路徑上不可複製的不期而遇。
它不可能被拍下來。照片視頻捕捉不了那時的風,那時的溫度。鏡頭裡可能是雜亂無章的。
結束語
這篇不是京都攻略,也不是賞櫻攻略,是特殊時期的一個記錄。
如果要真正的賞櫻攻略和京都攻略,可以來問我。
回成都後打算再開一個沙龍,講一下瘟疫期間的日本,沒有外國遊客的日本,人和事,我的看和感。有些東西面對面講會好一些。
PS:今日到奈良餵鹿了。奈良也有很多櫻花,我會繼續發到INS上。
朋友:天天看櫻花你會膩嗎?
我:花期才幾天啊,怎麼會膩。
以前在東非看野生動物,看了三天,有同行的朋友就膩了。我說:這是一生的回憶,為什麼才三天就會膩?
人們對當下有一種錯覺,以為昨天和今天一樣,今天和明天一樣,這種當下就能持續。有些東西我們知道它會逝去,應當格外珍惜。我永遠不會再有這樣一個櫻花季。甚至可以說,下次來看櫻花已不知何年何月。那時候的我,是否還和現在一樣野心勃勃,是否還是充滿激情?
櫻花是很短暫的。再幾天,又是一樹凋零。
---
拍攝地:三千院。
在聽的曲子是藝術家為三千院的庭院做的曲子,非常靈性,又有電子樂的節奏感。
再次感嘆:沒人和我爭,沒人排隊。交300塊試聽費,我聽了好幾遍。
歡迎打賞購買「在線賞櫻」門票~哈哈哈哈~隨喜功德。
肥貓報喜,四月快樂。
想念張國榮。以及,祝我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