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11月12日消息:秋風秋雨掃落葉 環衛工清掃忙
市區昨清掃市區落葉近百噸
眼下,市區綠化樹木正迎來落葉期,而9日的秋風秋雨,更是讓市區綠化樹木的樹葉大量凋落,這給環衛工人增添了不少工作量。僅昨日一天,市區環衛工人就清理落葉近百噸。
昨日上午,記者分別在市區古陌路、新威路、少年路和統一路等路段看到,由於風大降溫,各路段上落葉紛飛,環衛工人們一直忙著清掃落葉。
昨日上午10時許,正在少年路段清掃落葉的環衛工人卓克平告訴記者,該路段道路兩旁種的是法桐樹,入秋前,他每天在此大概清掃兩箱垃圾,進入落葉期後,每天的工作量達到此前的三四倍。「昨天下雨後天氣降溫再加上大風,使這段路上的落葉大量飄落,今天一天我已經掃了七八箱落葉。」卓克平說,因整天落葉不斷,當日他幾乎一直在路面上來回清掃,很少休息。
為儘早清掃落葉,很多社區居民加入到清掃落葉的隊伍中。昨日13時許,環翠樓街道辦塔山社區居民殷樹山與老伴劉彩鳳組織4名老人和塔山中學3名學生上街清掃落葉。
據市環衛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從10月份開始直到春節前,市區路面上基本每天都有很多落葉,環衛工人做到隨落隨清。11月中旬落葉量最大,僅環翠區環衛局每天平均清運落葉60噸左右。昨天,市區各環衛部門整天清掃的落葉數達近百噸。
■相關新聞
落葉也是一道風景,市民期待保留部分落葉以增添秋韻
設條「景觀大道」如何
昨日記者採訪發現,很多居民期望市區裡能保留幾處鋪滿落葉的地方,以供大家欣賞。
昨日上午,在市區幸福公園,市民董女士正與好友欣賞秋日美景,並在一些散落著漂亮落葉的地方拍照留念。「這些落葉很美,我特別希望園林部門能把這裡的落葉適當保留幾天,給大家一個欣賞落葉的好去處。」談到眼前的落葉,董女士不無期盼地說。
在街頭,很多市民都表示,市區機動車道上的落葉容易引起車輛打滑,被風吹起後還容易遮擋駕駛員的視線,造成行車危險,因此,對這些地方的落葉應及時清掃,做到隨落隨清。但市區一些公園或落葉比較漂亮的路段,這裡的落葉是否能暫緩清掃,保留幾天,以供大家欣賞。
「威海作為一個旅遊城市,能不能在不影響市容環境的前提下,借鑑外地的成功案例,結合威海城市文化和歷史,在合適的道路或公園,打造落葉景觀大道或者落葉景觀公園,讓市民和遊客有一個欣賞秋景的好去處。」採訪中,市民張先生說。
對此,市園林部門表示,市民的這種願望是好的,但真正實行起來難度較大。首先,落葉清理在市容衛生考核範圍內,保留落葉勢必與市政管理產生衝突,實現起來比較困難。另外,對公園管理人員來說,落葉是否及時清理也在衛生考核範圍之內。儘管如此,考慮到很多市民欣賞秋景的需求,幸福公園特意安排管理人員,允許對法桐、白蠟等落葉比較漂亮的樹種,選出一些地方,保留其落葉數天,以供市民及遊客欣賞,對其他地方的落葉則及時清掃。
據了解,市區可供欣賞落葉的樹種主要為法桐、白蠟、烏桕、銀杏等。
■相關連結
多座城市設有「落葉大道景觀」
對秋日落葉的處置,國內部分城市已有將其打造成城市落葉景觀的先例。
2007年12月,上海世紀公園專闢「落葉觀賞區」,闢出距離地鐵二號線最近的七號門附近的雲間道、林間道為賞秋葉景區,林間小道旁的意楊林、楓香林、溼地松林、池杉林的落葉,一片也不清掃,任由落葉隨意飄落在林間。
2009年,成都市城管局公布措施,經過篩選已確定的12條街道、6個街心花園,實行「只撿不掃」,全力打造「銀杏小徑」落葉景觀。現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公園河畔,到處都是一派落葉繽紛的景象。
素有「銀杏之城」之稱的遼寧丹東擁有40條銀杏大道,每逢秋季,享有「金光大道」盛名的九緯路上的銀杏落葉,綠化部門都會保留一周左右,供市民和外地遊人觀賞、合影留念。賈文娟 整理
■小貼士
市區賞秋葉地點推薦
地點一:古陌路、少年路、新威路。欣賞樹種為法桐樹。
地點二:世昌大道,欣賞樹種為白蠟樹。
地點三:育華路,欣賞樹種為銀杏。
地點四:幸福公園,欣賞樹種為烏桕、白蠟。
地點五:北山路,欣賞樹種為楓葉。
新聞延伸:落葉的「能量」待開發
繽紛落葉,雖然為環衛工人增添了不少工作量,但作為有機物,它完全可以被加以利用。
昨日,記者從市環衛部門了解到,近日,每天可清理近百噸的落葉,佔了清理生活垃圾的近一成,這些落葉都隨著垃圾一起被運送到了垃圾廠,採用焚燒和填埋兩種方式進行處理。從市區運來的落葉和生活垃圾一起首先進入垃圾坑,進行脫水,經過進料口進入爐排,進行烘乾、燃燒、燃盡,最終形成爐渣。在這個過程中,80%的生活垃圾經過高溫被分解掉。剩餘爐渣主要是生活垃圾中貝殼類等不容易燃盡的物質。
其實,落葉完全可以轉化清潔能源。經區泊於鎮蒲灣村等地建設了秸稈氣化站,村民們將落葉和秸稈一起變廢為寶,不僅解決了落葉腐爛在路邊產生的汙染問題,而且給村民提供了免費燃氣。
推薦閱讀:
北京年產落葉200萬噸 「待遇」不如市政垃圾
落葉保衛戰能在北京打響嗎
遼寧:瀋陽樹木落葉 人工綠化真樹「種」上假樹葉
瀋陽樹木落葉 人工綠化真樹「種」上假樹葉
(來源:威海晚報)